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COCONTENT1.21.2南京经济发展总体概况:经济发展质量高大的差距,并且南京税收收入远低于苏州等新一线头部城市。南京GDP全国第十,增速远超全国GDP增速。此外,南京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于全国及新一线城市均值,2020年南京货物出口额再创新高,税收收入位于一线新城市前列,不过与新一线头部城市仍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南京税收收入远低于苏州等新一线头部城市。南京经济发展总体概况:江宁区发展优势明显分区域看,将南京各区的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进行对比可发现:江宁区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处于全市较为领先的地位。整体来看,雨花台区和建邺区人均GDP较高且近年GDP增速较快,2020年两区的GDP也较高。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2020年GDP居全国第十20162020GDP2020GDP位居全国第十。此外,20162020GDP同比增速远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和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2020年受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各口径GDP均值均有所下降,南京2020GDP同比增速仍保持在46%,相较于全国GDP同比增速(23%)与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2.6%)
资料来源:全国/各城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2020年江宁区GDP居全市首位分区域看,2020年江宁区GDP全市最高,为2509.23亿元;其次是江北新区和鼓楼区,GDP分别为2103.98亿元和1772.6亿元。从增速上看,2020年秦淮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六台区、溧水区、江北新区直管区GDP增速超6%,其中江北新区直管区增速最高,为9.7%。 9.70%玄 秦 建 鼓 浦 栖 雨花 江 六 溧 高 江北新区直管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于全国近五年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波动变化,2020年南京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18236.6%,增速领先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新一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分区域看,2020年,江宁区、浦口区、玄武区、鼓楼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低于南京各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值,其它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高于南京各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值。
5.71%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3.96%3.96%
-
注: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法制度改革,2018年起数据按新制度执行,基期数同口径调整。
资料来源:全国/各城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小幅上升20162020年,南京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逐年增长;2020年疫情爆发,南京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大幅缩窄,达到7203030.9%,高于全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9%)、新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48%)。此外,南京市全社会销售零售额高于新一线城市均值,整体来看,城市消费能力仍向好。 5604.66--
资料来源:全国/各城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2020年秦淮区居全市之首分区域看,秦淮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位列各区首位,为1157.18亿元。浦口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全南京最低,为137.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浦口区同时也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最高的的区域,增速达到2.0%,是唯一一个达到2%的区域。 602.8玄 秦 建 鼓 浦 栖 雨花 江 六 溧 高 江北新区直管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2020年货物出口总额再创新高南京作为江苏一带一路规划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全球外贸形势总体回暖的背景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对外经济平稳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南京货物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为3398.92亿元。不过,南京货物出口总额仍落后与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均值(4134.26亿元),与新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第一的苏州市(12886.38亿元)仍有很大的差距。 4187.48- 全国同比增速(%)
注:2017-2018年统计公报数据使用万美元单位,前瞻通过当年度平均汇率转换得出具体数 资料来源:全国/各城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江宁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从区域上看,2020年江宁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为963.6亿元,其次是栖霞区、鼓楼区、秦淮区,这几大区2020年货物出口额均超过360亿元。2020年六合区货物出口额最小,仅为55.6亿元。从区域货物出口额增速方面分析,溧水区增速位居首位,达到62.8%;除秦淮区(-7.1%)外,其他区均呈正增长态势。
-玄 秦 建 鼓 浦 栖 雨花 江 六 溧 高 江北新区直管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税收收入位于新一线城市第一梯队南京税收收入位于中国新一线城市梯队的前列,高于新一线城市税收收入平均水平,但是与苏州、杭州税收收入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南京税收收入为2576.36亿元,而苏州、杭州税收收入均超过3600亿元。
苏 杭 天 成 宁 重 南 武 长 东 青 佛 西 郑 沈 资料来源:各城市税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经济发展全景:江宁区税收收入最高分区域看,2020年江宁区税收收入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为236.4亿元。税收收入排名第二的是鼓楼区,其税收收入为153.72亿元。另外,栖霞区也是超过南京市各区税收收入平均值的三个区之一,达到123.91亿元。高淳区2020年税收收入最少,仅为31.53亿元。
-江 鼓 栖 建 玄 秦 雨花 溧 浦 六 高 1)区域税收统计口径与全市统计口径不一,区域税收仅包括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江北新区直管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12.22.2南京市产业结构全景分2.3南京市特色产业总体概2.4南京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一核三极”战略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南京优化城市功能梯度,构建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的“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南京各区域产业定位01——传统主城区打造现代时尚打造健康休闲产业2.1.3南京各区域产业定位03——郊区新城区2.1.3南京各区域重点产业全景鼓楼区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支柱产业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支柱产业:各区域重点布局
区
资料来源:南京市各区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2.1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支柱产业:新型电子产业增长最快2018-2020年南京市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1983.5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395.71亿元,2020年同比增长9.9%,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73.0%,其中新型电子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0.8%、13.3%。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南京市汽车产业相关重点布局区域的汽车生产基地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布局。并积极推进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加快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同时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新技术、新车型、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南京市各区域与汽车产业重点布局如下:区区雨南京市以南钢、梅钢为两家公司为核心带动郊区新城区域的钢铁产业发展,然而随国家钢铁限产规划的陆续出台,南京市钢铁产业也将响应号召进行转型发展。南京市“十
鼓楼
四五”规划披露,将重点发展汽车、高铁、船舶、电力、油气输送和工程机械等产品用钢,加快发展绿色精品钢和宽厚板等产品。推进梅钢和南钢转型发展,推动不符合区域定位、环境承载要求和安全保障标准的存量过剩产能转移搬迁。
2.2.1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格局现阶段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以液晶显示规模化发展、OLED显示和照明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的产业发展体系。相关液晶显示等子产业主要集中于南京经济开发区,并向江北新区辐射发
别/年乙二醇、万吨/年丁二烯为主的余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每年可生产聚烯烃塑料、聚酯原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油品、合成橡胶大类余种产品余万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纯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P、乙二醇、丁二烯和环氧乙烷生产供应商之一。南京市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石油化工和烯烃下游深加工产业,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链和碳一化工产业链,产业布局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集中于江北新区一带,新材料科技园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化工园区前三,“十三五”末入园率超过60%。成为石油化工——化学原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中下游聚集度最高的地区。根据南京市业向精细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构建循环发展、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现代产业链。支持扬子石化、扬巴公司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关联产品向产业链后端发展,推动南化公司实施新材料方案。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先进制造业南京致力于制造业升级转型,四大先进制造产业是南京“4+4+1”产业布局体系的一大重要分支,具体包括新兴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到千亿规模2018-2020年南京市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逐年上升,2020年增加值达到239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73.0%,其中新型电子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0.8%13.3%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先进制造业:整体发展格局南京产业结构全景-四大先进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在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区域布局上,南京各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城区如鼓楼区、玄武区由于城区空间资源有限,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相关设计、研发等附加值高端
区玄
区建邺区
南京产业结构全景-一批未来产业南京产业结构全景-一批未来产业:各区未来产业重点布局 鼓楼区玄 南京产业结构全景-一批未来产业:“两区一廊多组团”南京高新园(六合园南京高新区(南京高新园(新港国家高新园 鼓园南京高新区(南京高新区(园园 南京高新区(雨花园南京高新区(江宁园南京高新区(栖霞园南京高新区(江宁国家高新园南部片区(产业创新引领区南京高新区(溧水园南京高新区(麒麟园南京高新区(秦淮园南京产业发展现状-一批未来产业:重点企业分布情况未来网络:未来网络:玄武区未来网络:脑科学:未来网络:区块链:未来网络:区,开发主体以企业为主,占比达86.1%。园区类型方面,科研办公园区、生产制造园区和孵化器较多,孵化器数量占全市的比例高达73.1%。未来产业企业分布方面,江宁区、建邺区、雨花台区相关未来网络产业代表企业分布较为密集,其中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科达讯飞、京东等知名互联网信息技术企业集中于建邺区。南京产业发展现状-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势头积极向好近年来,南京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在未来网络、航空航天、区块链、量子信息、安全应急、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率先布局形成一批未来产业集群。未来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具体产业规划如图:
重点发展航空器整机制造、无人机制造、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空管和地面设备系统、通航新材料等领域。不断扩大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支持低空智联网建设和无人机基地建设,以飞行运营为核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打造链条完整 重点发展高精度灾害监测预警、新型应急指挥通信、特种交通应急保障、事故灾 聚焦非线性脑科学与脑成像领域,建设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平台,形成若干大脑及资料来源:南京市“十四五”规划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总体概览:特色产业共筑“高科技之城”南京在“4+4+1”主导产业体系基础上发展“四柱八链”产业格局,实施“一核三极”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前瞻根据政策支持力度、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前景三大指标体系,评选出了南京五大特色产业,分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旅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在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方面,目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在几大辖区均有分布,南京市特色产业详细空间布局如下:南京市特色产业总体概览:特色产业聚集区空间布局南京雨发生态旅游区(特色旅游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制造)新金融示范区(数字金融在产业聚集区的空间分布来看,江北新区、玄武区均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各区域具体产业聚集区空间布局如图
(文旅资源鼓楼区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电路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电路
(原料药、生物医用材料、创新药)(基有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贸易新药研制基地”(新药创制(游傅家边农业生态园(文化旅游溧水区汽车生产基地(具具南京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对比从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市场规模位列五大特色产业之首,相应地,该产业规上企业数量最多;产业规模增速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最快,而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增长幅度也较高,而文旅产业是唯一呈现负增长的特色产业。
注:坐标轴中心点坐标为南京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重点企业空间布局在企业空间布局方面,南京建邺区、栖霞区等聚集了众多高技术企业,涵盖了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大数据产业等,重点企业有阿里巴巴、小米科技、
昕颐健
鼓楼区
科达讯飞等;浦口区则聚集了先声东元、绿叶制药等生物医药企业;溧水区则集中了南京长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具体空间布局如图:
•中科拜 •国睿科南京市特色产业发展目标解读根据南京市政府、市发改委等发布的产业专项政策来看,均对五大特色产业提出了较明确的发展目标,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具体发展目标归纳如下: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等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生物生物近年来,南京依托生物经济优势,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形成了江北新区“基因之城”、江北新区“生物原料集聚区”、江
鼓楼
原原基因研发、临宁“药谷”、南京经开区“新药研制基地”等多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注:以上聚集区含规划部分
区
江宁“药谷”新药创制、细胞与江宁“药谷”新药创制、细胞与
生物饲料、生物农药、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等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重点企业空间布局一览南京市在创新药物研发、基因合成、生物疫苗、生物材料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拥有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聚焦精准治疗这一赛道,在各自领域均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从重点企业的空间布局来看,南京浦口区、栖霞区相关产业企业较为密集,主要从事前瞻性医疗研究,如新药研制、基因工程等。
区
注:以上企业分布按注册地
资料来源:企查猫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南京已形成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涵盖原料设备、生物医药制备、生物医药应用三个环节,由于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平台能够有效降低边际成本,故大型药企的产业链布局跨度较大;而拥有领先技术的小特专精企业则致力于产业内某个细分领域布局。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南京市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在生物经济领域集聚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企业、项目,拥有生物经济发展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年均发展增速生物医药领域规上企业数量(家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万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家资料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政策支持力度大生物医药产业是南京市政府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截至2020年,南京市各区域多次出台支持政策,根据产业优势促进区域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产业科学创新基础扎实南京市9所本科院校设有生物经济相关专业或研究院,拥有14个国家级生物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全市组建了31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涵盖了药物筛选、动物实验、药效药理、制剂工艺、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共性制造等诸多领域。设有生物经济相关专业或研究院的本科院校数量(所国家级生物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所生物经济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家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生物医药:发展目标解读根据南京市政府印发的《南京市打造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到2022年,细胞与基因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医养、医体等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25年,形成一批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名企、名品、名园(区)、名师(医)、名校(院、所),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销售收入>505个销售收入>1005个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南京扬子江新金融示范区:南京智梦园南京江东软件城南京智梦园南京江东软件城南京鼓楼创新广场南京幕府创新小镇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浦口高新区: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和建设
鼓楼
有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两大高层次软件名园集聚区以及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产业片区。
区中国(南京)中国(南京)
南京无线谷科技园:南京无线谷科技园:南京江苏软件园: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南京大数字科技产业园:南京新城科技园: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企业空间布局一览从重点企业的空间布局来看,南京市雨花台区聚集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
鼓楼
数量较多,分布有诚迈科技、软件谷、润和软件等企业。注:以上企业分布按注册地
区诚迈科技(南京)诚迈科技(南京)随身云(南京)
资料来源:企查猫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产业链主要包括嵌入式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系统集成、软件产品等环节,其中信息技术服务包括数字内容产业、集成电路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软件产品包括行业解决方案及应有软件、基础软件等。目前,南京市基本实现信息与技术服务产业链各环节全覆盖,并且通过多年深耕,南京企业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具有一定竞争力。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全国领先依托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南京市也聚集了众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企业。目前,江苏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企业分布最多的省份,而截至2021年,南京市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企业数量达到4020个,是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布最多的副省级城市。 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政策“前瞻”促发展在政策扶植方面,南京市出台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政策分散于数字经济产业规划等政策文件,其中最主要的文件为《江苏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南京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于整个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建设的规划较为全面和细致,未来将聚焦融合赋能,建设全国数字化产业标杆区,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产业优势,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创新成果领跑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是南京市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在技术投入方面,南京市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8%,相关科技创新成果领跑全国。南京市数字经济技术型人才45万,在数字经济方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位列全国第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布36个专项,其中南京承担了16项,数字经济类占6345”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支持数字经济类项目24项。集成光量子芯片、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实现基础突破。网络技术、芯片设计、人机交互、先进制造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全市数字经济技术型人才(万人奖(项软件信息类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345持数字经济类项目(项资料来源:《南京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目标解读下一步,南京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化进程,并在产业规模、产业链强链补链、产业生态体系和数字产业应用样板城市等方
鼓楼区面持续发力,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空间布局一览翼,共同构建相对完整产业链,结合多翼,共同构建相对完整产业链,结合多基地(南京软件谷、徐庄软件园、麒麟科创园)众“芯”拱月,形成较好发展态势。同时,长三角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区域,集聚了近3万家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南京仍需在“你追我赶”中与各城市实现产业链互通互补,强“芯”之路尚有空间。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步完善目前,南京已形成贯穿集成电路原材料、集成面板设计、制备、应用等关键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产业生态体系较为健康,同时,南京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尚在不断地延伸,开拓全新的应用场景。诚迈科技(南京)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南京市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数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截至2021125G重点企业数量共131居全国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数量第四位。
深 上 苏 南 广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投融资市场活跃2015-2021年间,南京的集成电路投资规模与事件均呈现逐年增长,投融资市场活跃程度逐年提升。截至12月,南京市2021年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事件数达到27起,投融资❹额实现50.27亿元。 投融资事件(起) 投融资规模(亿元)资料来源:IT桔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南京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从集成电路相关创新机构建设看,截至“十三五”末,南京市建设完成2家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试点单位,省级培育单位1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数量均位于全国产业创新重点企业数量前列。资料来源: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解读成电路产业格局,作为核心区域,成电路产业格局,作为核心区域,玄武区江北新区持续锻强产业服务平台,推进人才引进;南京经开区围绕区域空间定位推动产业发展,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相关产业企业提供资❹扶持。布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类项目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集备产业基地发挥好基础引导作用近年来,南京市依托自身优秀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南京已打造了4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分别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江宁区、溧水区、南京经济开发区。其中,江北新区(含浦口区)建设全市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市智能网联研发中心;江宁区争创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新能源汽车文化小镇;溧水区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南京经济开发区布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空间布局一览从重点企业的空间布局来看,南京市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聚集在四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其中江宁区整车制造企业数据相对较
多,主要包括上海大众、长安马自达等;溧水区、南京经济开发区主要聚集了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产业链上关键环节企业,如乐❹化学、比亚迪、南京长安等。
建邺
注:以上企业分布按注册地
资料来源:企查猫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完善目前,南京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贯穿原材料、整车制造和汽车后市场三个环节,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生态体系。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呈快速发展态势近年来,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集聚发展的态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最快,精确程度最高,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据统计,2018-2020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值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产量由2018年的6万辆增长至7.4万辆,产值有2018年的429亿元增长至850亿元。2020年南京新能源整车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5.4%。
新能源汽车营收(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万辆整车产量占全省总产量比例整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万根 新能源汽车产值(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量(万辆)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南京市政府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截至2021年,南京市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南京推进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加快南京汽车生产基地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布局,鼓励南京等有条件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纯电动货车、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和示范应用,稳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活跃度高2016-2020年间,南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投资热度,2019年,受补贴政策变化的影响,产业的投资热度一度下降,但南京市相关产业投资不跌反升,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7起,投融资❹额达到了60.01亿元。2020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规模达到26.4亿元。投资数量(起) 投资❹额(亿元 资料来源:IT桔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解读根据南京市政府相关新能源汽车“十四五”规划信息,到2025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整车产量达到全国全三名,产业主营收入突破3000亿元,并培育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品牌效应的代表性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具有世界品牌效应的整车企业(家全球知名核心零部件企业(家全市新能源(含智能网联)乘用车的产销量(万辆新能源(含智能网联)商用车的产销量(万辆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空间布局一览,推进文化与旅围绕,重点市文化IP。但南京的旅游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南强北弱态势,北部新区的旅游还处于待开发阶段,旅游与文化融合不够,缺乏大型的旅游企业和热门的旅游线路,故北部区域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结合乡村特色景点发展农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紫东地区文旅产业基础雄厚,围绕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点培育附加值更高的数字文旅等新兴产业;中心城区至南部郊区地带凭借自然风光带、历史文化古迹等文旅资源,推进特色旅游等产业。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各区域布局一览具体到各区域产业布局内容,中心城区包括玄武区等依托完善的文旅产业基础进行空间结构升级优化,通过打造文旅品牌等方式,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北部区域比如六合区等,扶持培育特色田园综体、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发展;南部新城如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则依托各区特色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江宁区业务收入位居首位2020年秦淮区旅游产业业务收入达到4965023827亿元,位列第二;高淳区业务收入达到14420亿元,是全市唯三个旅游产业业务收入破百亿的区域。资料来源:南京市各区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受创南京依托已有产业基础与旅游资源,重点推进文旅基础设施、文旅产业链、生态链自主发展,构建国内领先的文旅产业综合发展生态,2016-2019年南京市旅游产业逐年增长,但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严重受创,旅游产业规模和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规模分别降至1822.61亿元、9704万人次。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万人次) 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企业数量全国领先分析南京市文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20162020年数量逐年上升,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增幅有所回调,小幅增长至490个,同比增长9.62%。依托丰富的文旅产业资源,南京市聚集了众多文旅产业重点企业,企业数量全国领先。截至2021年,南京市文旅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到490个,在全国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三。
规上企业数量(个) 同比(%)
成都重庆南京杭州苏州西安郑州武汉青岛天津宁波长沙沈阳东莞佛山 资料来源:企查猫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政策驱动产业发展在政策扶植方面,南京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供给侧改革,在成功完成以演出剧目政府补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放大文化消费试点示范效应,进一步将试点领域向高品质文旅展陈拓展,探索建立并推出了一整套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具体举措,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消费“南京模式”,获得广泛认可。南市特色产业全景-文旅产业发展目标解读根据《南京“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南京市致力打造舞台艺术作品,国家级奖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重大文旅项目数量达到70个;预计投入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均旅游次数达到4.5次。资料来源:南京市政府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23.2南京市民生发展全景分南京民生发展总体概况:教育、医疗板块待加强南京实际管理人口超过930万,省外流入人口较少,老龄化程度较严重。此外,南京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新一线城市前列,房价全国排名第八,并且南京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较为短缺。
南京实际管理人口超
052016-2020年南京卫生机构床位数量逐南京民生发展总体概况:南京各区域民生四象限图人均可支配收入≤55860人均可支配收入≤55860人均可支配收入≥55860房价均价≥31202/M2房价均价≥31020/M2人均可支配收入≤55860人均可支配收入≥55860房价均价≤31202/M2房价均价≤31020/M2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较高,属于优享区。雨花台区、栖霞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南京均值,但是房价较高,介于优享区和奋进区之间。江宁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南京各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房价均价略低于全市均值,介于舒适区和普惠区之间。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和高淳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均较低,位于普惠区。南京民生发展全景:省外流入人口较少近十年南京人口保持低速稳定增长,实际管理人口由2000年的623.85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931.4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440.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65.18万人,省外流入人口为134.8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48%,可见南京市省外移民数量所占比例较小,本地或省内流入人口据多。
800.37800.37 常住人口数(万人) 年均增长率
常住非户籍人 常住户籍人口资料来源:《南京市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南京统计年鉴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2.1南京民生发展全景:2020年江宁区人口规模位列首位分区域看,江宁区常住人口全市最高,为192.61万人。浦口区人口排名第二,为117.16万,高淳区常住人口最少,为42.92万人。但从户籍人口对常住人口的比例来看,高淳区户籍/常住比例最高,达到105.14%。溧水区、六合区等户籍常住比也相对靠前,侧面印证了上述南京市人口人户分离规模大的情况,结合区际经济发展情况,前瞻认为,南京市内区域人口流动情况较为明显,人口向经济较发达的行政区流动。62.78% 2020年人口(万人) 2020年户籍常住人口比例(%)资料来源:南京各区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3.2.1南京民生发展全景:老年人数大,老龄化问题在新一线城市中突出南京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南京总人口的18.98%,超出新一线城市老龄化程度均值约2个百分点,在新一线城市汇总老龄化现象较为明显。
沈 重 天 青 南 宁 成 武 苏 杭 西 长 郑 佛 东60岁以上人口占 新一线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资料来源:《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秦淮区老龄化程度最高分区域看,目前秦淮区老龄化程度最高,60岁及以上的比重高达29.09%。而建邺区和雨花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低于10%,这两大区域老龄化程度较低。各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南京60岁及以上人口占资料来源:《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新一线城市前列南京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新一线城市第一梯队。2020年,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06元,同比增长5.20%,比新一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万多元,增速也比新一线城市同比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2016-2020年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2020年南京V.S.
625826187960606
5797156533
47413
43854
37275
苏州杭州南京宁波长沙东莞佛山武汉沈阳青岛天津成都郑州西安重庆 注:武汉、长沙、沈阳披露数据为城镇居民口径资料来源:全国/各城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玄武区和鼓楼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分区域看,2020年玄武区和鼓楼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这两个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整个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多元。高淳区、溧水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整个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溧水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仅为59740元;其他区域均高于市居民人均收入均值,高出幅度从2008000元不等。增速方面,雨花区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为53%。
2020年(元) 南 同比增长资料来源:南京各区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南京房价全国第八南京城区高度城市化,呈现多中心局面,推高整体城市均价。据统计数据显示,南京房价位居全国城市房价第八位,新一线城市第三位,2021年3月南京房价均价为24730元/m2。
25197251971910816974167821433514149
杭州东莞南京苏州宁波天津佛山武汉青岛西安成都郑州沈阳重庆长沙
鼓 建 玄 秦 雨花 栖 江 浦 六 溧 高1)上图价格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2)江北高新直管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资料来源: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规模逐年扩大南京教育资源优质,义务教育学校逐年增长。南京义务教育学校数量由2016年的573所增长至2020年的643所。然而,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呈现波动变化情况,2020年南京人均义务教育学校仅为0.69所/万人,低于新一线城市人均义务教育学校。。
1.291.030.69
西安长沙重庆郑州青岛天津武汉宁波杭州南京佛山沈阳成都苏州东莞 资料来源:各城市教育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高淳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高分区域看,除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外,其他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超过南京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其中高淳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多,为1.07所/万人。浦口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少,仅为0.42所/万人。 各区每万人中小学学校数量(所/万人) 注:江北高新直管区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资料来源:南京统计年鉴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地方政府极力补齐“教育”短板长期以来,南京十分重视教育建设,持续投入经费用于教育事业。2016-2020年,南京教育公共预算支出持续扩大,2020年南京教育公共预算支出达到306.28亿元,但仍低于新一线城市支出均值。增速方面,2020年南京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0%,与新一线城市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持平,高出全国增速1.6个百分点。
重庆天津杭州苏州成都南京武汉青岛宁波郑州西安长沙东莞佛山沈阳 资料来源:财政部、各城市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老龄化趋势促使城市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南京市老龄化趋势明显,这也对城市医疗资源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在相关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提高。2016-2020年南京卫生机构床位数量逐年增长,但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呈现波动变化,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南京人均床位数量为67.50张/万人,出现近五年来第一次下降,略高于新一线城市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均值。
76.175.473.55
58.6
49.33
郑州长沙沈阳武汉杭州成都重庆南京青岛苏州西安天津宁波佛山东莞 资料来源:各城市统计公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南京民生发展全景:三甲医院数量待提升此外,相比其它新一线城市而言,南京拥有的三甲综合医院数量较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铅锌行业十三五投资分析及发展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面料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酵母核糖核酸市场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速溶固体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豆腐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液透析机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脱咖啡因绿茶市场发展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白护肤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米酒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华工商时报社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1-4章 绪论-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
- 中小学课件人造卫星课件
-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钢楼梯计算(自动版)
- 社区医院建设标准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自动提取税率计算】
-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课件1画家故居
- 中国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
- 荧光绿送货单样本excel模板
- 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