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睡眠过度在现代社会恐怕是“甜蜜的烦恼”,更多的人则是长期与失眠作战。祖先们生活的世界没有电灯,黑夜降临即早早上床睡觉。睡不香甜、彻夜难眠的情况只是偶然。相比之下,现代人的彻夜不眠已司空见惯。白天精力不济只是睡眠不足带来的问题之一,长期的睡眠不足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还远不止于此。假如长期彻夜不休,患癌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如果在夜间接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含量便会降低;这种激素对肿瘤发生和生长有抑制功能,缺了这种激素,就更容易被肿瘤钻空子。虽然对缺觉给身体带来的损害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然而“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研究显示,个体的睡眠模式和遗传差异息息相关。2014年,英国萨里大学的医生们发现,PER3基因和人类入睡时间有关。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平均入睡时间可以相差一小时之多。如若你是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则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在熬夜后,认知能力仍然如常。不同个体的入睡时间有早有晚,睡眠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经常听说某人晚上只睡4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有可能是DEC2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一变异会影响人的生物钟,不但使睡眠时间减少,而且对缺觉造成的影响能产生更强的抵抗能力。反之,携带另一些基因变异的人则可能需要更久的睡眠时间。因此,睡眠长度是否足够,质量是好是坏,最好的评判方式其实是自己的主观感觉——只要醒时觉得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就是睡眠良好的标志。讲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动物为什么要睡觉?换句话说,睡眠到底有什么用?传统的理论是恢复说。意思就是睡眠可以帮助修复身体,入睡以后促进新陈代谢的基因会变得活跃,所以人醒来后才会变得精神抖擞。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长期记忆的形成和睡眠息息相关。在睡梦之中,脑波形态多为舒缓的α波,有利于生成相应蛋白质,改变内部细胞的构造,以帮助长期记忆的形成。不仅如此,这种脑波形态还有助于提升创造力。门捷列夫谱写元素周期表,凯库勒发现苯环分子式,相传都是在睡梦中获得的灵感。还有一派新观点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即所谓的突触稳态说。要让脑中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突触连接必不可少。神经元间的突触彼此连通,传递各式各样的电磁和化学信号,大脑才能迸出思维的火花,进行信息的传递,形成新的记忆。正如零件不可损耗过度,突触也不能过分地生长。因此,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令它们回归常态。醒来之后,突触才有再度生长的能量和空间,以适应新一天的不同需求。在小鼠身上,此说似乎得到了印证——睡眠时脑中的突触比清醒时小了18%。对于睡眠究竟起什么作用,至今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活得好,必须睡得好。怎么才能睡得好呢?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好,整体睡眠效果就好。而要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体温能够影响到脑电波。体温升高,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可见,白天和夜里的体温差越大,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人就越能睡时沉沉,醒来生猛。该怎样调节体温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多晒太阳。阳光下体温升高,这有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而到了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方能分泌充足的褪黑素来缩短入睡时间,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变长。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多做运动。白天多运动可以让体温升高,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拉开昼夜温差,能有效改善睡眠。此外,运动使压力和紧张感得到了舒缓,也有助于解决睡眠障碍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睡前运动2~3小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高温、亢奋的躯体反倒容易辗转难眠。科学地躺赢,当然也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来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不过,手环测的只是翻身频率,并非脑电波的运转情况,难以反映睡眠质量的真实状态。医院的睡眠监测可以全天候监控脑电波,得到更精准的睡眠报告,但成本过于高昂。说到底,实现良好的睡眠似乎也不是太复杂的事情。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实现东坡居士“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那样的高质量睡眠,躺着就赢过他人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摘编自尹烨《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褪黑素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因此应让褪黑素含量保持在适宜程度,避免肿瘤钻空子。B.科学家发现,PER3基因包括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人们入睡时间有些可相差几小时。C.携带不同变异基因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长可能不同,不能以睡眠时间的长短判断睡眠质量。D.体温、脑电波频率与人的清醒状态之间呈现正相关,调节体温是让人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短暂睡眠也能保持清醒状态。B.有关门捷列夫与凯库勒的科学发现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可以用脑波形态理论加以解释。C.手环与医院监测手段都有不足,助人科学躺赢的科技产品如能有所突破,将有广阔市场。D.科学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理论上简单,但能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失眠才不易被治愈。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在说明现代人睡眠问题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现代人与祖先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旨在突出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B.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如“甜蜜的烦恼”“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C.文中在介绍睡眠作用的各种说法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D.本文在论述睡眠问题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别论述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4.有些人认为夜晚少睡,白天可以通过补觉进行调整。请根据材料比较夜晚睡觉和白天补觉在睡眠质量上的区别。5.下面是《百年孤独》中关于失眠症的片段,请结合本文内容,用科学的观点对人物的语言或行为进行正误判断并给出理由。①“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②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③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答案】1.D2.D3.B4.(1)夜晚睡觉:夜晚人体能更好地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使整体睡眠效果更好,从而让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2)白天补觉:白天光照等因素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难以营造出与夜晚相同的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环境,补觉的睡眠质量难以达到夜晚正常睡眠的水平,无法完全弥补夜晚睡眠不足带来的损害。5.①错误。从科学角度看,睡眠对身体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修复身体、巩固记忆、修剪突触等,缺乏睡眠会给身体带来诸多损害,如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癌概率等,所以并非不用睡觉就好。②正确。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从文中可知睡眠与记忆巩固相关,缺乏睡眠可能导致记忆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遗忘等情况,与印第安女人所说的失眠症导致遗忘相符。③错误。从科学的改善睡眠方法来看,睡前运动、过度聊天等会使身体处于高温、亢奋状态,不利于入睡,而应该调节体温规律,如白天多晒太阳、夜里避免光照,白天适当运动但睡前2-3小时避免运动等,才能提高睡眠质量。【解析】【导语】本文从现代人面临的睡眠问题入手,探讨了睡眠模式的遗传差异及其对个体睡眠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多种关于睡眠功能的学说,强调了深度睡眠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睡眠质量的具体方法,强调了作息规律、体温调节和运动的重要性。语言生动活泼,论证充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调节体温是让人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错误,根据原文“体温升高,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可见,白天和夜里的体温差越大,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可知,体温、脑电波频率与人的清醒状态之间呈现正相关,但文中说调节体温是提高深度睡眠质量的重要秘诀,并非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D.“但能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失眠才不易被治愈”错误,文中只说“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借助一些科技手段……躺着就赢过他人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并没有提及失眠不易被治愈是因为能坚持科学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的人很少,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旨在突出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错误,将现代人与祖先睡眠情况对比,旨在突出睡眠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变化,而非强调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C.“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错误,文中只是提及脑波形态多为舒缓的α波,并非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D.“最后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错误,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指出睡眠问题,接着阐述睡眠的作用及如何改善睡眠,没有“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这一环节。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1)文中有“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人就越能睡时沉沉,醒来生猛”“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方能分泌充足的褪黑素来缩短入睡时间,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变长”,可知,夜晚睡觉好处更大。夜晚人体能更好地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使整体睡眠效果更好,从而让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2)文中有“接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含量便会降低”“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好,整体睡眠效果就好”“阳光下体温升高,这有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可知白天补觉不能够有夜晚睡眠的质量。白天光照等因素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难以营造出与夜晚相同的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环境,补觉的睡眠质量难以达到夜晚正常睡眠的水平,无法完全弥补夜晚睡眠不足带来的损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错误。文中有“睡眠到底有什么用?传统的理论是恢复说。意思就是睡眠可以帮助修复身体,入睡以后促进新陈代谢的基因会变得活跃,所以人醒来后才会变得精神抖擞。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活得好,必须睡得好”“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可见从科学角度看,睡眠对身体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修复身体、巩固记忆、修剪突触等,缺乏睡眠会给身体带来诸多损害,如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癌概率等,所以并非不用睡觉就好。②正确。文中有“长期记忆的形成和睡眠息息相关”“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可知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从文中可知睡眠与记忆巩固相关,缺乏睡眠可能导致记忆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遗忘等情况,与印第安女人所说的失眠症导致遗忘相符。③错误。文中有“值得注意的是,倘若睡前运动2~3小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高温、亢奋的躯体反倒容易辗转难眠”“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到了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白天多运动可以让体温升高,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拉开昼夜温差,能有效改善睡眠”,可知从科学的改善睡眠方法来看,睡前运动、过度聊天等会使身体处于高温、亢奋状态,不利于入睡,而应该调节体温规律,如白天多晒太阳、夜里避免光照,白天适当运动但睡前2-3小时避免运动等,才能提高睡眠质量。(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象杨志军夜色分裂着,深浅不一的朦胧里,活跃着黑下去的绿色和亮起来的绿色。大姨走去的方向正好跟象群相反,它一个人孤独地走啊走,中间两次回复了象群对它的低频呼唤,它说我没有死,也没有伤,完好无损,别忘了我们的宗旨:见人就跑。五天以后,它用跺脚的方式主动联系了象群:在哪儿呢?我去找你们。它回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南腊河的岁月结束了。大家都问:为什么?大姨说:这里的人不是猎人,只是想驱赶。但是不一定永远不会杀害我们,他们有枪,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这里已经没有林间空地了,所有的空地上都是人种的作物,我们只能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甘蔗林、玉米地、稻谷田里吃东西,结果会怎样大家已经经历了。这是一个早晨,有雨,不大,有风。二十六头大象告别生于斯长于斯的南腊河,往北而去。来送行的除了白鹏和雉鸡,还有一只印支虎。半个月以后,缅桂花家族到达了犀鸟河。但它们只在这条不长也不宽的河流两岸生活了两年,就又开始迁移,因为没有能喝能洗能玩的水了,水被人类搞脏了。一个象哥哥实在受不了干渴和炎热,强忍着恶心喝了几鼻子,然后就生病了。一只双角犀鸟飞过来对大姨说:往北走,有好水,那些水的名字叫罗梭江。象群又开始北上了,不停地举起鼻子闻着,水近了,大家信心满满,却又万分不爽:减员了,象群成员变成了二十五头。那头喝了脏水的象哥哥终于病得迈不动脚步,躺下不动了。大象的哭声响起在一个月白风清的晚上,满天都是湿润,因为月亮和星星都在哭泣。大姨带着大家简单哀悼了一番,然后连夜出发,干渴折磨着象群。双角犀鸟说得没错,罗梭江的水又多又好,清澈无染,还很香甜。那个夏天的凉爽和水赐的愉快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天天都可以在浅水湾里沐浴和嬉戏。两岸的食物也充足得一塌糊涂,想吃什么有什么,光竹子就有十几种,你可以吃一口牡竹,再吃一口泡竹,然后吃一口油筋竹,第二天再换着吃:苦竹、刺竹、灰竿竹,更有随处可见的滇竹,味道好极了。而且这还仅仅是雨季炎热期的食物,一到旱季清凉期,象群就基本不吃竹子了,专找成熟的果实吃,有树菠萝、木奶果、野荔枝、野蒲桃、橄榄果、山李子、野柿子、曼登果和各种各样的榕果。双角犀鸟也从不再名副其实的犀鸟河搬到了罗梭江流域。它经常会带着妻子和孩子来找大象。大象一见它们,就争先恐后地拉起屎来。它们飞到这飞到那,用金灿灿的大阔嘴挑选着被大象的肠胃泡软泡酥泡出香味的种子,每次都能吃得心满意足。其实它们吃掉的种子只是象粪内种子量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种子会借着象粪的肥力,扎根发芽,长成小树,几年后就又会开花结果给大象和众鸟奉献食物了。大象们优哉游哉,小象们茁壮成长,象群中好几头小母象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进入了每年都会持续两三周的产生爱情的时段,其间尿液的味道浓郁得都能让清透的空气变成白雾,顺风的话三十公里以外都能闻到,却没有引来一头别处的公象,因为在整个罗梭江流域,缅桂花家族说不定是唯一的象群,似乎它们时刻期待着的未来的孩子它爸,遥远得不可企及。就这样期待着并失望着的日子过去了八年,它们的大本营——美不可言的葫芦岛没有了。葫芦岛是罗梭江用流淌的曲线围起来的一个酷似它的名称的半岛,现在,葫芦岛被人占领了,又是平整土地,又是挖树割草。一个湿雾朦胧的早晨,大姨说:象魂昨天晚上对我说啦,这里虽然有吃有喝,有玩有乐,但我们的象群已经八九年不生小象啦,再不离开,断子绝孙就会跟着到来。大象为行路而生,不然腿怎么会那么粗呢?赶紧走吧,不,跑吧,葫芦岛以及整个罗梭江流域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他们里头肯定有猎人和在河水中乱投毒物的人,别忘了我们的同伴是怎么死的,大象的原则不能变,依然是见人就跑。这是一次异常艰难的行走,一路都是山,有些山陡得爬不上去,它们只能拐到另一头,再顺着山脊往上走。这种时候,总是最有经验的象太太走在最前面,别的大象都走在小象们的后面,不时地用鼻子推揉着,用隆隆的低频音息鼓励着:使劲上啊,再使劲,真厉害,上去了。翻过了这座山,又遇到那座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难走,大象们都在埋怨:我们的大地怎么这么多山啊?作为头象的大姨和被它派作爬山引导的象太太却毫不动摇,坚定地认为:翻过更高的山,就能见到更大的水,这是经验告诉我们的。大象的经验真是一个好东西啊,它们的艰难跋涉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澜沧江到了。在一个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的地方,象群第一次渡过了澜沧江。渡河是好玩的,更是危险的,它们可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水里走动过。大象在下游,小象在紧挨着大象的上游,大姨和三姨的腿真正是中流砥柱啊,结实地拦堵着眼看就要顺流而下的它和别的小象。在那些必须游泳的地方,小象们学着大象把鼻子高高举起,然后潜入水中,四条腿快速地划动着。眼看就要划不动了,它感觉大姨用脚把它蹬了一下,又蹬了一下,就这样被大姨蹬着往前移动了好长一段距离,入水最深的后脚突然触到了石头上,它又可以直起腿来走动了。它们拖带着浪沫走出了江水,来到一个直上直下的坡坎前。象太太忽地站起来,只用后腿支撑着沉重的身体,像一只豹猫一样爬了上去。这样的示范是有用的,小象们学起来,却还是爬不上去,大象们就在后面用鼻子和额头使劲往上顶。它也是被顶上去的,是大姨和三姨一起顶上去的。等所有的小象都上了岸,大象们才一个个爬上来。安全了,可以静静地休息片刻了。一股能让象群流出哈喇子的香甜扑面而来。在近处,是花朵们汪洋恣肆的绽放,大乌泡是大红的,龙牙花是紫红的,劲直刺桐是品红的,含羞草是粉红的,红雀珊瑚是桃红的,了哥王是金红的,更有凤仙花的妖媚之红、紫花丹的放浪之红、唐菖蒲的羞涩之红、鸢萝松的昂奋之红。什么叫姹紫嫣红,这就是。大象们高兴地欢呼着,响亮的叫声引来了一只绯胸鹦鹉,它惊奇地叫起来;大象来啦,大象来啦。盘旋了几圈后飞远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在绯胸鹦鹉的觅食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会知道:大象来啦。(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姨是象群缅桂花家族的杰出领导者,它决定着在某地是去是留,在迁徙中带领象群跋山涉水、坚定象群的信念。B.“月白风清的晚上”描慕了客观的自然环境,“满天都是湿润”摹写出象群的主观感受,二者共同营造出象哥哥死去时凄美的氛围。C.人类不断有意威胁着象群,迫使象群一次又一次迁徙,比如污染水源威胁大象生命安全,扩充耕地不断压缩大象的生存空间等。D.在罗梭江流域生活多年后,象群出现了繁衍危机,象群主动离开这个舒适区,体现了它们对于种族延续的强烈追求。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对大象们的动作、语言等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象之间的情感和群体意识。B.文中描写双角犀鸟和象群的关系,通过双角犀鸟的指引以及与象群在食物循环上的互动,增添了生态美感。C.结尾写各种不同的红色,形成丰富的层次;不同的红色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热烈的氛围,使场景充满活力。D.本文以象群“见人就跑”特点为线索,描述了象群寻找不同栖息地的移动过程以及遭遇的挑战和变化。8.杨志军说“作品需有朴实的情感,作家应怀抱深沉的情……才能打动读者”。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9.本文采用了“拟人化的大象视角”来叙述,这种叙述视角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6.C7.D8.①本文通过朴实的情感,如象群之间的亲情、对生存地的情感等,打动读者。象群中大象们相互照顾,在迁徙中彼此鼓励,体现出深厚的群体情感;象群对曾经生活的南腊河、罗梭江流域等地有眷恋之情。②作家怀抱深沉的情,对象群的生存遭遇饱含同情。文中描写象群因人类活动不断迁徙,生存空间被压缩,繁衍出现危机,展现出作家对动物生存困境的关注和忧虑,引发读者共鸣。9.①使故事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以大象的视角叙述,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象群的生活、情感和想法,如“大姨”的思考和决策,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②便于揭示主题。通过象群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人类活动对象群生存环境的破坏,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使主题表达更加自然、深刻。③丰富文章内容和叙述方式。区别于常见的人类视角叙事,以动物视角增添了新鲜感,为故事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解析】【导语】《大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象群的迁徙过程和经历生动展现出来。文章描写了象群在南腊河、犀鸟河、罗梭江等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突出了大姨作为领导者的智慧和坚持,以及象群在面对人类扩展带来的生存危机时的无奈和顽强。文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刻画,反映了动物与环境、人类之间的互动,唤起读者对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人类不断有意威胁着象群”错误。文中提到人类污染水源、扩充耕地等行为威胁象群生存,但并没有明确表明这些行为都是人类有意为之。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D.“以象群‘见人就跑’的特点为线索”错误。本文以象群的迁徙为线索,而非以象群“见人就跑”的特点为线索。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探究作品情感的能力。①作品需有朴实的情感:文章展现了象群之间的亲情和对生存地的情感。象群中的大象们在迁徙过程中相互照顾和鼓励,展现出深厚的群体情感。例如,大姨作为象群的领导者,不断决策并在迁徙途中支持其他大象,而在象群成员生病或倒下时,其他象群成员也会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悲痛。象群对南腊河、罗梭江流域的依依不舍,表现出象群的眷恋之情,强调了它们对旧家的依赖和温情。同时,象群在离开这些地方时的哀伤和感情流露,突显了它们对曾经生活环境的深厚感情。总体上,这些描写加深了读者对象群的情感共鸣,以及对它们生存困境的理解。
②作家应怀抱深沉的情:作家的深沉感情体现在对象群生存遭遇的细致描写上。文中详细描绘了象群因人类活动不断被迫迁徙,生存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繁衍危机的情景。通过描述人类污染水源、扩展耕地、占领象群生存地等行为,作家表达了对大象生存困境的同情与担忧。这不仅展现了象群的艰难处境,也引起了读者对动物保护问题的思考和共鸣。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视角的效果的能力。(1)使故事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文章以“拟人化的大象视角”叙述,将大象赋予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语言能力。例如,文中的“大姨”作为象群的领导者,会进行思考并做出决策,像它决定象群离开南腊河,因为它觉得这里的人虽目前只是驱赶但可能会杀害象群,且象群觅食面临风险。这种对“大姨”内心想法的呈现,让读者仿佛能直接走进象群的世界,近距离观察它们的生活。读者阅读时,不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象群的故事,而是仿佛自己就是象群中的一员,能真切感受到象群的喜怒哀乐、生存困境等。比如象群因同伴喝脏水生病死亡而哭泣哀悼,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从大象视角展现出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感。(2)便于揭示主题。从象群的视角出发,我们清晰地看到象群不断迁移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象群生存环境的破坏。象群原本生活在南腊河,因人类开垦土地,林间空地消失,只能冒险去庄稼地觅食;到了犀鸟河,水又被人类弄脏,导致象哥哥生病死亡;在罗梭江,葫芦岛被人类占领开发。这些象群的所见所闻所感,直观地呈现出人类活动给它们带来的生存危机。通过象群的遭遇,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文章以大象的视角讲述这些,没有直接的说教,却能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人类过度的开发活动对象群等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严重影响,使主题“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达更加自然且深刻。(3)丰富文章内容和叙述方式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以人类视角叙事较为常见。而本文采用大象视角,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独特的视角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惯性,为故事增添了新鲜感。同时以动物视角叙事,能展现出动物世界独特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它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感受。例如象群之间用跺脚、低频呼唤等方式交流,以及它们对不同食物的喜好和选择,这些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新奇感和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深入阅读。(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武宗会昌三年。初,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累表言仇士良罪恶,士良亦言从谏窥伺朝廷。及上即位,从谏有马高九尺,献之,上不受。从谏以为士良所为,怒杀其马,由是与朝廷相猜恨。从谏疾病,谓妻裴氏曰:“吾以忠直事朝廷,而朝廷不明我志,诸道皆不我与。我死,他人立此军,则吾家无炊火矣!”乃与幕客张谷、陈扬庭谋效河北诸镇,以其子稹为牙内都知兵马使,从子匡周为中军兵马使,孔目官王协为押牙亲事兵马使,以奴李士贵为使宅十将兵马使,刘守义、刘守忠、董可武、崔玄度分将牙兵。从谏寻薨,稹秘不发丧。使押牙姜崟奏求国医,上遣中使解朝政以医往问疾。稹又逼监军崔士康奏称从谏疾病,请命其子稹为留后。上以泽潞事谋于宰相,宰相多以为回鹘余烬未灭,边境犹须警备,复讨泽潞,国力不支,请以刘稹权知军事。李德裕独曰:“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置之度外。泽潞近处腹心,一军素称忠义。顷时李抱真成立此军,德宗犹不许承袭,使李缄护丧归东都。敬宗不恤国务宰相又无远略刘悟之死因循以授从谏。从谏跋扈难制,累上表迫胁朝廷,今垂死之际,复以兵权擅付竖子。朝廷若又因而授之,则四方诸镇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上曰:“卿以何术制之?”对曰:“稹所恃者河朔三镇。但得镇、魏不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也。若遣重臣往谕王元逵、何弘敬,以河朔自艰难以来,列圣许其传袭,已成故事,与泽潞不同。今朝廷将加兵泽潞,不欲更出禁军至山东。其山东三州隶昭义者委两镇攻之。兼令遍谕将士,以贼平之日,厚加官赏。苟两镇听命,不从旁沮桡官军,则稹必成擒矣!”上喜曰:“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遂决意讨稹,群臣言者不复入矣。(节选自《纪事本末·武宗平泽潞》)材料二:刘稹阻兵擅立,李德裕决策讨之,是矣。而复曰:“但得镇、魏不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何其视镇、魏之太重也!区区数州之土,两竖子尸居其上,而曰终难化也,德裕之于此懵矣。乃遣重臣输悃①于二镇曰:“河朔自艰难以来,列圣许其传袭,已成故事。”则既明输左券②,授以不拔之势,俨若敌国,此言出后,其可追哉?(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注】①输悃:献纳真诚。②左券: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各拿一片,左券常用做索偿的凭证。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敬宗A不恤B国务C宰相D又无远略E刘悟F之死G因循H以授从谏。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度,考虑,与《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的“度”意思不同。B.故事,旧例,与《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意思相同。C.以,在……的时候,与《屈原列传》“以刺世事”的“以”意思不同。D.追,补救,与《归去来兮辞》“知来者之可追”的“追”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从谏与仇士良一直不和,他在武宗即位后进献一匹骏马没有被接受,就认为是仇士良从中作梗,便怒而杀马,从此怨恨朝廷。B.刘从谏去世后刘稹隐瞒消息,并派押牙姜崟上奏朝廷请求御医,又逼迫监军崔士康上奏请立刘稹为留后,目的是稳定军心。C.皇上和宰相们商议泽潞之事,多数宰相认为回鹘仍有残余势力,边患仍在,如果再征讨泽潞,财力物力难以支撑,应满足刘稹请求。D.李德裕认为泽潞的情况和河朔三镇不同,不应授予刘稹职务,应将泽潞与镇、魏进行区别对待,使两镇听从命令,不阻挠唐军讨伐泽潞。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以忠直事朝廷,而朝廷不明我志,诸道皆不我与。(2)刘稹阻兵擅立,李德裕决策讨之,是矣。14.王夫之认为李德裕糊涂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0.CEG11.D12.B13.(1)我凭借忠诚正直侍奉朝廷,然而朝廷不明白我的心意,各道(藩镇)都不亲附我。(2)刘稹凭借军队抗拒朝廷,擅自(拥立自己)当政,李德裕决定征讨他,这是正确。14.王夫之认为李德裕糊涂的原因是:李德裕过于看重镇、魏两镇,认为它们难以教化;他向两镇表明朝廷允许河朔地区传袭的旧例,等于给了两镇稳固的势力,使朝廷失去了对两镇的控制优势,且这种言论一旦说出无法挽回。【解析】【导语】材料一记录了唐代李德裕面对割据势力刘稹的应对策略,通过描述他与群臣的意见争论,展现了李德裕作为宰相的政治智慧及其对国家稳定的深思熟虑。材料二则通过王夫之的批评,质疑李德裕在处理与河朔三镇关系时态度过于纵容,认为其未能彻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揭示了其决策可能带来的长远隐患。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处理地方势力与中央集权间复杂平衡的艰难,凸显了历史上对策制定中的多重考量与争议。【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敬宗皇帝不处理国事,宰相也没有远见,刘悟之死后,按照旧例授予刘从谏。敬宗皇帝不处理国事,宰相也没有远见,刘悟之死后,按照旧例授予刘从谏。“敬宗不恤国务”表达敬宗不关心国家事务,语义完整,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宾语“国务”后断开。“宰相”做“又无远略”的主语,表明宰相没有长远的谋略,应在“远略”后断开。“刘悟之死”是时间节点,“因循以授从谏”表示沿袭旧例把职务授予刘从谏,时间状语在句首时,应在“刘悟之死”后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度”,考虑。句意:因此放在考虑之外不加理会。“度”,计划。句意: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B.正确。句意:已经成了旧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C.正确。“以”,在……的时候。句意:在平定贼寇之时。“以”,连词,表目的,用来。句意:来讽刺当世之事。D.错误。“追”,追回、挽回。句意:此言既出,岂能挽回?“追”,补救。句意: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B.“目的是稳定军心”错误。刘稹隐瞒刘从谏去世的消息,派姜崟上奏朝廷请求御医,逼迫监军崔士康上奏请立自己为留后,目的是企图掌控军队,延续刘家在昭义镇的势力,并非稳定军心。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以”,凭借;“事”,侍奉;“明”,明白,懂得;“不我与”,宾语前置句,“不与我”,即不亲附我,“与”,亲附,赞同。(2)“阻”,倚仗;“决策”,决定;“是”,正确。【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何其视镇、魏之太重也!区区数州之土,两竖子尸居其上,而曰终难化也,德裕之于此懵矣”可见,他认为李德裕太看重镇、魏两镇,两个不成气候的人尸位素餐占据几座州县,李德裕却说他们难以教化,十分糊涂。从“既明输左券,授以不拔之势,俨若敌国,此言出后,其可追哉”可见,他对李德裕竟然派遣重臣向二镇示好,以朝廷身份承认“列圣许其传袭,已成故事”,相当于公然永久承诺二镇的权力世袭,巩固了二镇的势力,简直把藩镇当做可以与朝廷平起平坐的政权,让朝廷失去对两镇的控制。而且“此言出后,其可追哉”,这种言论一旦说出就无法挽回,从此给了藩镇名正言顺的拥兵自重的权力,造成唐代后期藩镇割据乃至叛乱的局面,可以说极其糊涂。参考译文:材料一:唐武宗会昌三年。当初,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多次上表揭露宦官仇士良的罪行,仇士良也说刘从谏在窥伺朝廷,图谋不轨。等到唐武宗即位后,刘从谏向朝廷进献一匹高达九尺的骏马,皇帝没有接受。刘从谏认为是仇士良从中作梗,怒而杀马,从此与朝廷互相猜忌怨恨。刘从谏病重时对妻子裴氏说:“我凭借忠诚正直侍奉朝廷,然而朝廷不明白我的心意,各道(藩镇)都不亲附我。我死后,如果他人控制这支军队,那么我家就没有柴火做饭了!”于是与幕僚张谷、陈扬庭谋划效仿河北藩镇自立,任命他的儿子刘稹为牙内都知兵马使,侄子刘匡周为中军兵马使,孔目官王协为押牙亲事兵马使,家奴李士贵为使宅十将兵马使,刘守义、刘守忠、董可武、崔玄度四人分管亲兵。不久,刘从谏去世,刘稹秘不发丧。他派押牙姜崟上奏称要请皇帝派国医,皇帝派遣中使解朝政前去问病。刘稹又逼迫监军崔士康上奏称刘从谏因病请求让他的儿子刘稹为留后。皇帝召宰相商议泽潞事宜,宰多数相认为回鹘残余未灭,边境仍需防备,若再征讨泽潞恐国力不支,建议让刘稹暂时掌管军事。唯独李德裕反对:“泽潞不同于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历来叛乱,人心难以教化,因此置之不理。泽潞地处腹地,一直以忠义著称。当初李抱真建立这支军队,德宗皇帝尚且不准他承袭,让李缄护送灵柩归东都。敬宗皇帝不处理国事,宰相也没有远见,刘悟之死后,按照旧例授予刘从谏。从谏嚣张跋扈难以制衡,多次上表迫使朝廷,现在他临死之际,又把兵权擅自交给小孩子。如果朝廷再因此而授予他兵权,那么各方节镇谁不想效仿他的做法,天子的威令就不再通行了。”皇帝问:“你用什么方法制服他?”李德裕回答:“刘稹所倚仗的是河朔三镇。但只要能使镇、魏两镇不与他联合,刘稹就无能为力。如果派重臣去谕告王元逵、何弘敬,说河朔自艰难以来,列代圣人许其世袭,成了惯例,和泽潞不同。现在朝廷将对泽潞用兵,不想再派禁军到山东。那三州属于昭义的,交给两镇攻取。同时向将士们遍传命令,在平定叛乱之日,给予优厚的官禄赏赐。只要两镇听命,不从旁阻挠官军,刘稹定被擒。”皇帝高兴地说:“我和德裕的看法一样,这样的做法保证不会后悔。”于是决意讨伐刘稹,反对的群臣也不再进谏了。材料二:刘稹凭借军队抗拒朝廷,擅自(拥立自己)当政,李德裕决定征讨他,这是正确的。然而他又说:“只要能使镇、魏两镇不与他联合,刘稹就无能为力。”为何将镇、魏二镇看得如此重要!区区几个州的地盘,两个庸碌之辈尸位素餐,却说终究难以教化,李德裕对此实在糊涂啊!更派遣重臣向二镇示好道:“河朔地区自安史之乱以来,历代先皇允许藩镇世袭,已成惯例。”这分明是公然给予永久承诺,授予其不可动摇的地位,俨然将藩镇视为对等政权。此言既出,岂能收回?(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襄城道中①路铎禾黍低风汝水长,迟迟驿骑困秋阳。病躯官事交相碍,梦雨行云肯借凉?尽说秋虫不伤稼,却愁苛政苦于蝗。诗成应被西山②笑,已炙眉头尚否臧③。【注】①写作此诗时,诗人作为监察御史在巡察途中。②西山:代指隐士。③否臧:褒贬人物,评论时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汝水两旁的庄稼在秋风中低垂而萎靡,自己也因公事迟缓被困在途中。B.颔联描写自己虽病却依然心系民生,梦中希望能下雨解民之难、纾民之困。C.颈联运用对比点出百姓心声:虽然没有蝗灾发生,但苛政更加令人愁苦。D.本诗前后照应严谨,如“官事”照应“驿骑”、“蝗”照应“秋虫”等。16.本诗结尾采用了自嘲的语气,你如何理解这种自嘲?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B16.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自己身为监察御史,在巡察途中,因公务缠身且身体有病,却还想着评论时政,可自身状况堪忧,“已炙眉头”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窘迫,这种自嘲中饱含无奈。也体现出对时政的不满。诗人看到百姓苦于苛政,自己虽有心却无力改变,通过自嘲“诗成应被西山笑”,委婉地表达出对当时苛政的批判,以及对自己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愧疚。【解析】【导语】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襄城道中巡察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苛政的忧虑。首联写秋景与行途困顿,颔联表达病中牵挂百姓,颈联反映苛政猛于蝗灾。结尾自嘲,隐含作者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自责,通过对比和映衬手法,全诗情感真挚深沉。【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却依然心系民生,梦中希望能下雨解民之难、纾民之困”错误。颔联是说诗人自己病体与官事相互妨碍,希望能有云雨带来凉意,这里主要是写自己在困窘处境下渴望清凉,并非是梦中希望下雨解民之难、纾民之困。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内容及效果的能力。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诗人身为监察御史,肩负着监察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百姓谋福祉的职责。但在现实中,他在巡察途中不仅受困于秋阳,而且身体抱病,“病躯官事交相碍”体现了他身体状况与公务之间的冲突,让他在履行职责时力不从心。“已炙眉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秋阳下的窘迫之态,既写出了身体上的炎热和疲惫,也暗示了他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内心的焦灼。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想着“否臧”,即评论时政,然而自身状况却如此不堪,这种反差让他产生了自嘲的情绪,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诗人以自嘲的语气,也体现出对时政的不满。诗人看到了百姓遭受苛政之苦,“却愁苛政苦于蝗”直接表达了百姓对苛政的怨愤。作为监察御史,他本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百姓减轻负担,但现实是他似乎无能为力。“诗成应被西山笑”,这里的“西山”代指隐士,隐士远离尘世,超脱于世俗事务之外。诗人觉得自己写这样的诗来评论时政,可能会被隐士嘲笑,因为自己虽有心却无力改变现状。这种自嘲委婉地表达了对当时苛政的批判,同时也包含了对自己无法有效履行职责、解决问题的愧疚之情。(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师引用苏洵的《六国论》来教导小明,六国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却“__________”,以至“__________”,最终走向灭亡。(2)某景点名为“桂影风移”,导游向游客介绍说,这个名字来自《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此景点最好在月圆之夜观赏,那种光影摇曳的景象特别令人心醉。(3)草木代表自然,草木的繁盛代表自然的永恒,古人常用其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______,_____”。【答案】①.赂秦而力亏②.破灭之道也③.桂影斑驳④.风移影动⑤.过春风十里⑥.尽荠麦青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赂、斑驳、荠。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课桌是长条的,一排就是一张,一张坐五个人。桌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脚还会摇动。写字的时候,写着写着纸突然破了,那是笔尖不留神(①)进了缝隙里。那些缝啊不能称为缝,可以叫作洞。那些洞就成了指头的伙伴,我们的小手指伸进伸出,桌下伸进去,桌上(②)出来。三角尺能从长缝里(③)上来,橡皮也能(④)进圆洞,我们变魔术给自己看。我们的魔术法,以为许老师不知道,其实他都知道。他眼睛毒辣,且隐蔽。他的武器是粉笔头。有时,低头玩小动作,只听到嘣的一声,糟了,脑袋痛了,粉笔头穿越丛林般的头顶,准确地降临到某个头颅上。粉笔识人头,飞扬跋扈,已飞了若干年,有一定的准头,它攻击的都是男生,女生被豁免。许老师圆脸,戴顶无沿的大呢帽,冬天会反手焙进两个袖口里。他话不多,说着说着就会严厉,刮风下雨,我们的心就跟着一顿乱跳。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前后矛盾,因为一个人的眼睛无法既“毒辣”又“隐蔽”。请你对此进行反驳并分析其表达效果。19.下列依次填入①②③④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掉提冒钻 B.掉冒提钻C.钻冒提掉 D.掉冒钻提【答案】18.反驳:“眼睛毒辣”是说许老师能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小动作;“眼睛隐蔽”是指他观察学生时不易被发现,二者并不矛盾,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许老师对学生行为的监督特点。表达效果: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许老师严厉又善于观察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为后文写他用粉笔头攻击做小动作的男生这一情节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19.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要理解“眼睛毒辣”“眼睛隐蔽”的含义:在这个语境中,“眼睛毒辣”侧重于描述许老师观察能力强,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小动作。比如学生们在下面偷偷玩,不管动作多隐蔽,他都能一眼发现,这体现出他对学生行为的高度关注和敏锐洞察。而“眼睛隐蔽”说的是许老师观察学生时的方式很隐蔽,不易被学生察觉。他不是那种明目张胆地时刻盯着学生,让学生时刻都有被监视的感觉,而是在学生不经意间就观察到了他们的行为,所以这两个词并不矛盾,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许老师观察学生的特点。然后分析表达效果:这两个词结合起来,生动地刻画出许老师的形象。“眼睛毒辣”体现出他的严厉,对学生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允许学生有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眼睛隐蔽”则表现出他善于观察,能够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掌握他们的情况,这两个特点共同使许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正因为许老师有这样“毒辣”又“隐蔽”的眼睛,才能在学生玩小动作时,精准地用粉笔头攻击,所以这两个词为后文他用粉笔头攻击做小动作的男生这一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使情节发展自然合理。这种对老师眼睛独特的描述,给读者带来新奇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眼神犀利又善于暗中观察的老师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课堂场景中。【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钻”这个动作有主动且用力地进入狭小空间的意味,相比“掉”更能体现笔尖是由于写字时不小心,主动且用力地进入到桌子缝隙中,而“掉”更侧重于物体自然的坠落,不符合笔尖进入缝隙的动态感,所以①处填“钻”更合适。“冒”从方向上看,应是物体主动地由下往上出来;而“提”则是指被“提”物体被其上方的力拿起。结合语境“桌下伸进去”可知,应是表现小手指从桌下的洞里快速、突然地出现在桌上的状态,所以②处用“冒”更恰当。“提”表示有目的地从物体的上方将物体从下方往上拿起,三角尺从长缝里被拿上来,用“提”能准确地描述这个动作,而“冒”用于描述三角尺从缝里出来就不太合适,因为三角尺不是像小手指一样突然冒出来,所以③处填“提”合适。“掉”在这里体现橡皮由于重力或被不小心碰动,从圆洞上方落入下方的过程,“提”方向不符,“钻”通常用于主动的动作,橡皮一般是被动地通过圆洞,所以用“掉”更符合实际情况,④处填“掉”正确。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嫦娥5号和嫦娥6号一共从月球带回来了约3666克月壤,但是如果拿来烧砖,A是不够用的。所以这个月壤砖(甲),而是科学家通过研究月壤的成分模拟出来的材料。为什么要用月球上的土壤做砖块呢?这是因为(乙),如果我们想要在月球上建造房子,从地球上运送砖块过去会非常困难,需要很多能量和时间。所以,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不在地球上烧制,而是直接在月球上B然后烧制,这样既方便又节省资源。根据介绍,这种砖是模拟月球真空环境用24小时烧制而成,它与普通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强。而且这种月壤砖有抗紫外线、宇宙射线及温差等作用,这样才能满足在月球上建造房子。有了砖谁上去盖?目前我们的想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机器人,用这些砖块盖成一个个房子。此前,中国航天也介绍过我们中国的机器人泥瓦匠,它就是与这种月壤砖配套使用的,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主要靠它。而且我们科学家团队在设计这种月亮砖的时候,刻意用了中国传统的砌筑和磨损连接方式。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使用水泥之类的额外黏合材料来进行连接。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搭建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也展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与智慧。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A.杯水车薪B.就地取材21.这种砖是在模拟月球真空环境下用24小时烧制而成的,它与普通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强。而且这种月壤砖有抗紫外线、宇宙射线及温差变化等作用,这样才能满足在月球上建造房子的需求。22.甲:并不是真正用月壤烧制的乙:月球上运输材料非常困难【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文中提到嫦娥5号和嫦娥6号带回约3666克月壤,对于烧砖这一需求而言,这么少量的月壤远远无法满足,可用“杯水车薪”来形容这种情况,形象地表明月壤的量与烧砖所需量相比,差距极大。“杯水车薪”,用一杯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稿件买断合同范本
- 内江2025年四川内江市部分学校教育单位招聘教师学科竞赛教练教研员及工作人员3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转让砂纸技术合同范本
- RORγ-IN-2-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科技小镇建设中的商业价值挖掘与生态保护平衡
- 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 社交工程攻击与防范策略讲解
- 甲级基四氢苯酐行业中的
- 科技助力健康饮食缓解胃溃疡症状
- 2025辽宁省锦城石化中层管理岗位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3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消化内镜护理讲课
- 《中国人口老龄化》课件
- 静脉采血最佳护理实践相关知识考核试题
- 检验检测中心检验员聘用合同
- 腰椎后路减压手术
- 商场扶梯安全培训
- 《全科医学概论》课件-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 自来水厂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中英文对照版
- 《医院应急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