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汽化和液化【基础达标】1.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会大汗淋漓,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这是由于汗液()A.熔化吸热B.蒸发吸热C.液化放热 D.凝固放热【答案】.B【详解】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吸热;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靠汗液的蒸发吸热,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使体温不致升高太多,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线医务人员经常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导致护目镜上起雾,影响观察(如图)。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护目镜上的“雾”在护目镜的外侧B.护目镜上的“雾”可能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答案】.D【详解】A.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在护目镜的内侧,故A错误;B.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D.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D。3.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答案】.BD【详解】A.由图可知,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属于固液共存态,是一个吸热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因此是晶体,冰的熔点是0℃,故B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CD段是熔化结束,是液态,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DE段表示水已经沸腾了,是水的沸腾过程,并且水的沸点是100℃,故D符合题意。故选BD。4.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答案】.C【详解】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风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我省很多农村地区使用液化气,如图所示,通常是采用在一定温度下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液化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压缩体积放出【详解】[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温,二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气是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2]物质由的气体变成液体时,要向外放热。6.炎热的夏天,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身上的水所致;吃冰激凌时,嘴里感到凉,这是由于嘴里的冰所致。【答案】.蒸发吸热熔化吸热【详解】[1]汽化吸热有致冷作用,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蒸发)吸热的缘故。[2]冰棒含嘴里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冰熔化时吸收人体的热量,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人会感到凉快。7.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器材时,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调节;(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形成的,甲图中杯口附近(填“A”“B”)处的“白气”更浓;(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答案】.酒精灯外焰液化B减少水的质量【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石棉网的高低应根据酒精灯外焰调节。(2)[2][3]根据液化和汽化的知识可知,水沸腾时烧杯的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杯口附近A处温度高、B处的温度低,B处的“白气”更浓。(3)[4]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8.立信中学物理小组的同学们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2)如图乙,水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气泡里面是;(3)如图丙,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但。【答案】.94水蒸气温度不变【详解】(1)[1]温度计进行读数时,看清楚量程、分度值,图中的从90℃到100℃间隔十个小格,说明分度值为1℃,对应示数即为94℃。(2)[2]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3]由丙图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巩固提升】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公共卫生间里的热风干手器【答案】.D【详解】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减小水的表面积,减慢水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中,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可减小酒精的表面积,能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公共卫生间里的热风干手器,能升高温度及加快空气流动速度,能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答案】.C【详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2年10月新冠疫情在西宁爆发,面对艰巨的抗疫任务,西宁市从上到下积极应对,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图甲为医护人员的眼罩,眼罩上的“白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在眼罩表面发生了现象,如图乙医护人员在每检测完一人之后都会用酒精来进行手部消毒,导致医护人员手部都被冻僵,是因为酒精发生现象,这个过程需要热量。
【答案】.液化汽化吸收【详解】[1]眼罩上的“白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2][3]用酒精来进行手部消毒,导致医护人员手部都被冻僵,是因为擦在手上的酒精发生汽化,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导致人的手部温度降低所致。4.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颜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装有适量的冰。
(1)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态;(2)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并说明原因。【答案】.固液共存态不能沸腾,因为液体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收热量【详解】(1)[1]由图像知道,该物质是晶体,BC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2)[2]水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继续吸收热量。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温到达沸点,但是因为试管内外没有温差,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5.如图所示,是小雯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该目的,我们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点即可)(2)小雯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3)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选填“b”、“c”或“d”)
【答案】.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减小水的质量不变c【详解】(1)[1][2]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热水,这样可以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水的质量。(2)[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a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一直为100℃。(3)[4]同一气压下水的沸点不变,当用质量大的水做实验,加热的时间变长,得到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c。6.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
(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2)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3)图丙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选填“AB”或“BC”)段;(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更换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水的温度升高。图丁中水的沸点为℃;(5)结合两次实验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案】.46均匀受热BC98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详解】(1)[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46℃。(2)[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3)[3]从海波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到达48℃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海波是晶体,BC段是它的熔化过程,不变的温度就是其熔点为48℃。(4)[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到达98℃,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水沸腾,沸点是98℃。(5)[5]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海波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7.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1)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3)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需要热量;(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图线的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5)你知道吗,通过降温居然也能使水沸腾。如图丁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答案】.玻璃泡碰到杯壁92不变吸收BC降低【详解】(1)[1]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且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由图得,玻璃泡碰到杯壁。[2]由图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2℃。(3)[3][4]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需要不断吸收热量。(4)[5]图线的BC段温度不变,表示水的沸腾过程。(5)[6]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使烧瓶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还能吸收到热量,水又重新沸腾。【中考衔接】1.(2023辽宁大连)《诗经•国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流传甚广。形成“露”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升华【答案】.A【详解】生活中“云”、“雨”、“雾”、“露”等现象的形成原因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的过程,故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3黑龙江哈尔滨)关于“水沸腾规律”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小B.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C.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D.提高水的初温,可缩短实验时间【答案】.A【详解】A.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直到水面破裂,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B.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提高水的初温,可缩短实验时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3贵州)“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A.熔化和凝华 B.液化和汽化C.汽化和熔化 D.凝固和升华【答案】.B【详解】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散是因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故选B。4.(2023山东济南)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制成的。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形成的。
【答案】.凝固液化【详解】[1]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变成固态的青铜器,这是凝固现象。[2]“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小水滴,这是液化现象。5.(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笑笑同学在做“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水的温度/℃808692989898
(1)水沸腾前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温度是℃;(2)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选填“质量”或“温度”或“内能”)保持不变;(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答案】.96温度
【详解】(1)[1]由甲图可知此时温度计示数为96℃。(2)[2]水沸腾时具有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3)[3]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到各时间对应的温度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6.(2023四川甘孜)小杨同学在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试管、温度计、秒表、石棉网等,如图甲所示。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3)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描绘出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实验数据表明:实验所在地的大气压(选填“小于”或“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答案】.自下而上93不变小于【详解】(1)[1]实验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应先根据外焰的高度安装下面的铁夹,再根据试管的高度固定中间的铁夹,最后根据温度计的位置固定最上面的铁夹,因此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2]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零上,所以温度计示数是93℃.(3)如图所示可知,3.5min之后图线为水平线,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水已经沸腾,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管理创业计划书
- 2025年班主任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2025年初三模拟(5月)化学试题含解析
- 滨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商丘学院《中医药论文写作及发表教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管理标准化汇报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校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暑假末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临床研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不公开开庭审理申请书
- 《第二单元 我是机器人工程师 1 垃圾的收集》说课稿-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六年级下册
- GB/T 23694-2024风险管理术语
- 手术部位标识国家标准(2023版)
- DB32T464-2009 文蛤 滩涂养殖技术规范
- 2024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往年题考
-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 无人机职业生涯规划
- 制造业员工岗位技能提升方案
- 《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