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劳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下列劳动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开火炒菜 B.刀切青菜 C.清水洗菜 D.餐具盛菜2.“化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的《化学鉴原》,该书把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翻呈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硒 B.硅 C.钙 D.铝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溶液 B.吸取少量溶液C.读出溶液的体积 D.稀释浓硫酸4.在高铁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A. B.C. D.5.《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名画,下列是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大红色:朱砂【HgS】B.棕红色:赭石【Fe2O3】C.白色:碎磲【CaCO3】D.青绿色:孔雀石【Cu2(OH)2CO3】6.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可燃性 B.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C.是可再生能源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为了解水稻选种、种植、生长、收割的全过程,项目学习小组开展了《水稻的一生》实践活动。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7.配制NaCl溶液选种,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试管 B.玻璃棒 C.托盘天平 D.烧杯8.喷洒(NH4)2HPO4水溶液促进水稻秧苗根系生长,(NH4)2HPO4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9.有关《水稻的一生》项目实践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烧碱改良酸性过强的土壤用于种植水稻B.水稻生长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除去虫害C.古代“舂米”去稻壳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收割稻谷使用的不锈钢镰刀硬度比纯铁小10.镓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镓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C.中子数为31D.Ga既表示宏观意义也表示微观意义11.《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醋)”,我国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属于有机物B.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11D.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12.Cu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SO4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以降低CuSO4的溶解度C.T℃时,NaCl和CuSO4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分别将80℃的NaCl和CuSO4饱和溶液降温至20℃,CuSO4会析出更多的晶体13.某同学利用下图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加入约30mL稀硫酸,5~7s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口,观察到有火焰产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片由右向左逐渐变红,同时火焰明显变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总共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B.玻璃管口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C.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D.火焰变小可能是稀硫酸的浓度减小14.某无色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其中SO42-、Na+、Cl-的个数比为3:5:1,下列离子可能存在于该溶液中的是()A.K+ B.Ba2+ C.Cu2+ D.OH-1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B.证明CO2可与水发生反应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科技是国之利器。(1)高铁酸钠(Na2FeO4)是新型净水剂,由种元素组成,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载人飞船安全返回。i.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有(填字母)。A.脱水米饭B.煎牛肉丸C.五香豆腐D.冻干水果ii.空间实验室建造使用了记忆合金、铝基碳化硅(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组合)、芳纶纤维等新型材料。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A.记忆合金B.铝基碳化硅C.玻璃钢D.芳纶纤维(3)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硅)和铅酸蓄电池。i.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ii.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放电过程中酸液的pH(填“增大”或“减小”).iii.制硅反应:SiCl4+2XSi+4HCl,X的化学式为.17.日本于2023年8月24日悍然将福岛核污水排海,危害全球海洋生态系统。(1)福岛有“辐”,以邻为壑福岛沿岸有世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洋大半区域,影响多国,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2)“氚”越四海,全球送“辐”核污水中的氚,可能会诱发人体胃肠道损伤、呼吸系统损伤,甚至致癌。氚的原子核由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氚原子核外有个电子。符号“1H”表示原子核含1个质子和0个中子,“2H”表示原子核含1个质子和1个中子,推测氚的符号可表示为。(3)疯狂囤盐,理性喊停我国生产的食用盐主要来源于:海盐、井矿盐、湖盐,构成如下:原料海盐井矿盐湖盐比例/%226117因此,人民(填“有”或“没有”)必要囤盐,理由是.(4)相信科学,保持“盐”值中国科普网提到,要做到防核辐射,成人(大于12岁)摄入“稳定碘(碘元素)”的单次剂量应为100毫克;而我国《食用盐碘含量》规定,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含量为每千克20毫克至30毫克。如要达到摄入“稳定碘”的单次剂量,经计算,最多必须食用加碘食盐的量为,而“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所以,食用加碘食盐预防核辐射是不科学的。(5)人人献策,保护海洋:举出保护海洋的一个措施.18.(1)题18-1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部分装置图。1图2图i.将固体混合物放入装置甲中制O2,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ii.X仪器的名称是;能用丙装置收集H2的原因是.iii.收集1瓶CO2进行性质检验。操作现象说明与解释将蘸有石灰水的pH试纸伸入集气瓶中a.试纸条的颜色:蓝色逐渐褪去,后变淡红色b.试纸条表面出现白色浑浊物相关反应方程式为(2)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制氧机,如题2图所示。利用A装置可以抽拉的钢丝实现二氧化锰颗粒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优点是;若想利用B装置监测产生O2的速率,则a、b端导管的接口为(选填题3图中的数字)。19.古代常用的井,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使用。兴趣小组开展了与井水相关的探究活动。(1)调研: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井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为检验井水的软硬度,可加入少量,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探究:当地人如果用井水烧水,一段时间后水壶底部常附着一层水垢。【查阅资料】井水含较多Ca2+、Mg2+等离子,加热时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溶于水);氢氧化镁溶于酸时无气泡产生,加热至380℃时分解成两种氧化物。【提出问题】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1:CaCO3;猜想2:Mg(OH)2:猜想3:CaCO3和(填化学式)。(3)【实验探究】取少量水垢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试管A、B中:实验序号操作现象结论1向试管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猜想不成立2加热试管B,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试管口有出现猜想3成立(4)【讨论分析】实验1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为.交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选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a.盐水b.料酒c.食醋d.洗洁精e.苏打水(5)拓展:如题18-3图反映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在图中将50℃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20.氨气是合成氮肥的重要原料,传统的合成氨方法为:N2+3H22NH2。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如图所示。(1)i.反应器1:利用太阳能电解氢氧化锂(LiOH):4LiOH4Li+2H2O+O2,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ii.反应器2:常温下,Li与N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iii.反应器3:一定条件下,Li3N可与H2O发生反应产生NH3,其中LiOH和NH3的分子个数比为.iv.氨气产率随反应所用电压的变化如题20-2图所示,V氨气产率最高。(2)在整个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3)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有.21.纳米铁粉易燃、无污染,未来可替代现有传统燃料发电或作为汽车、船舶、航天的能源动力,极具发展前景。制备纳米铁粉的其中一种流程如题21-1图所示。反应1:FeSO4+H2C2O4=FeC2O4+H2SO4反应2:FeC2O4Fe+2CO2(1)从成本角度,反应1过滤后的废液最好用进行处理后排放。(2)FeSO4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3)将2.88g草酸亚铁(FeC2O4)置于玻璃管内,使其在700℃分解,管内固体质量变化如图21-2所示,在时,草酸亚铁恰好完全分解,立即将管口烧熔封闭,该步操作的目的是。理论上得到纳米铁粉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下图是不同状态的铁在空气中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信息?铁丝普通铁粉(粒径10-6m)纳米铁粉(粒径10-9m)
答案【解析】【解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开火炒菜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刀切青菜的过程改变了菜的形态,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清水洗菜是去除菜上的不溶物质,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餐具盛菜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解析】【解答】解:地壳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铝、铁、钙、钠、钾等。“化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的《化学鉴原》,该书把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翻呈译成“矽(xi)”,则是硅元素,故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不符合题意的是ACD,符合题意的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地壳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是氧、硅、铝、铁、钙、钠、钾等来解答。【解析】【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于桌面,标签面向手心,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来倾倒,该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内,且滴管不能倒放,应该滴帽朝上,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液体的量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最低处平行读取,该图的读数会比实际值偏大,该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来加快散热速度,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产生烧伤事件,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应倒放于桌面,标签面向手心,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来倾倒来解答;
B、根据取用后的滴管应该正放,滴帽朝上来解答;
C、根据液体的量取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最低处平行读取来解答;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来加快散热速度,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来解答。【解析】【解答】A、A图表示当心火灾,故不符合题意;
B、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故不符合题意;
C、表示禁止吸烟,故符合题意;
D、表示禁止火种,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中常见的安全图标来解答。【解析】【解答】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朱砂【HgS】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没有氧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不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赭石【Fe2O3】是由铁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故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碎磲【CaCO3】由碳、钙、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不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孔雀石【Cu2(OH)2CO3】由铜、碳、氧、氢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不是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的就是氧化物的概念来解答。【解析】【解答】解: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的意思是洧水是具有可以燃烧的物质,而《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墨是炭黑,黑光如漆”。
A、“洧水”具有可燃性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的同时达到着火点,故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洧水”是化石燃烧,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洧水具有可燃性,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解析】【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所用仪器来解答;
(2)根据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来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物理变化的概念、金属的特性来解答。7.配制NaCl溶液的操作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天平、玻璃棒、细口瓶,故不需用到的仪器是试管。故答案为:A.8.解: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钾元素的一种元素就是该肥料,假如含有两种的就是复合肥。故(NH4)2HPO4中含有氮、磷元素,故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D.9.有关《水稻的一生》项目实践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是氢氧化钠,碱性太强,是工业的原料,成本高,故不能中和酸性土壤;而常用熟石灰来中和酸性土壤,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稻生长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会造成河水的污染,故不能大量使用农药除去虫害,只能适量使用农药,故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古代“舂米”去稻壳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收割稻谷使用的不锈钢镰刀属于合金,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机械性能好好,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解析】【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的信息分析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故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A、镓属于金属元素,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一),故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钾的质子数是31,那么中子数是,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Ga既表示镓这种物质,还表示一个镓原子,故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意义也表示微观意义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的信息分析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质量来解答。【解析】【解答】解: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可知,甲是CO2,乙是CH4,丙是CH3COOH。该反应表示二氧化碳和甲烷反应生成乙酸。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A、乙是甲烷,丙是乙酸,属于有机物;甲是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属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44:16=11:4,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个数不变;而分子要变,该反应是由2个分子生成1个分子,故分子个数发生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书写出正确的方程式来解答。【解析】【解答】解:硫酸铜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A、小于T℃时的任意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T℃时,NaCl和CuSO4的溶解度相等,故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80℃NaCl的溶解度小于CuSO4的溶解度,故将该温度下的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硫酸铜比氯化钠多;该题中没有说明硫酸铜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不同物质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来解答。【解析】【解答】解:烧杯中的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并且放热;产生的氢气通过玻璃管,用燃着的木条放于管口,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口有淡蓝色火焰;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管口中的黑色固体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并有水珠出现。
A、实验中发生了3个反应,分别是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玻璃管口产生淡蓝色火焰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火焰变小的原因是稀硫酸不断与镁反应,浓度减小,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并放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燃烧生成水来解答。【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是溶液为无色,则该溶液中没有铜离子和钡离子,原因是铜离子溶液呈蓝色,硫酸钡是沉淀。无色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整个溶液不显电性;SO42-、Na+、Cl-的个数比为3:5:1,则已知阴离子的带的电荷总数为,阳离子电荷总数为5,故该溶液中应该还有阳离子为钾离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铜离子溶液呈蓝色,硫酸钡不溶于水,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溶液不显电性来解答。【解析】【解答】A、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的实验设计,应控制单一变量法,过氧化氢的浓度、质量、温度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催化剂等量来实验,故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易溶于水,1升水溶解1升二氧化碳,故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天平不能称取,故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应该在密闭的容器内中进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不符合题意;
D、石墨具有导电性,该实验能验证,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应控制单一变量法来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来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有气体产生或产生均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来能证明来解答;
D、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来解答。【解析】【解答】(1)高铁酸钠(Na2FeO4)是新型净水剂,由钠元素、铁元素、氧元素3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i.蛋白质是六大营养素之一,蛋白质食品有五香豆腐、牛肉。米饭属于糖类食品,水果属于维生素。
故答案为:BC.
ii.A.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铝基碳化硅金属材料,C.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D.芳纶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符合题意的是D。
故答案为:D.
(3)i.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ii.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放电过程中酸液由硫酸变成硫酸铅,酸液的pH减小。
iii.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故制硅反应:在SiCl4+2XSi+4HCl中,生成物中硅原子1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4个,而已知反应物中硅原子1个,氯原子4个,则X是氢气,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
【分析】(1)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2)根据六大营养素,有机材料来解答;
(3)根据能量转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来解答。【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区域,原因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氚的原子核由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符号“1H”表示原子核含1个质子和0个中子,“2H”表示原子核含1个质子和1个中子,推测氚的符号可表示为3H。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们没有必要囤盐,理由是我国食盐主要来源于井矿盐,海盐不是我国食盐的主要来源。
(4)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含量为每千克20毫克至30毫克,成人(大于12岁)摄入“稳定碘(碘元素)”的单次剂量应为100毫克,那么100毫克应该在碘盐中。
(5)保护海洋的措施有不向海洋扔垃圾/不向海洋排放污水/清理海岸边的垃圾加强爱护海洋宣传等;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故制硅反应:在SiCl4+2XSi+4HCl中,生成物中硅原子1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4个,而已知反应物中硅原子1个,氯原子4个,则X是氢气,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
【分析】(1)根据分子的运动来解答;
(2)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来解答;
(3)根据我国食盐的来源主要是井矿盐来解答;
(4)根据每1kg碘盐中含有20毫克碘来解答;
(5)根据保护海洋的措施和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来解答。【解析】【解答】(1)i.装置甲中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42KCl+3O2;ii、X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丙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氢气的原因是,氢气不溶于水。
iii.蘸有石灰水的pH试纸呈蓝色,伸入集气瓶中,a试纸条的颜色:蓝色逐渐褪去,后变淡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酸的pH值小于7,试纸呈红色,原因是CO2与石灰水反应,试纸条的蓝色逐渐褪去,随着CO2与水反应形成碳酸,试纸条呈红色。
b试纸条表面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缘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如图2实验分析可知,A装置可以抽拉的钢丝实现二氧化锰颗粒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装置B测量产生氧气的速度,则a、b端导管的接口为a伸入水中观看气泡的产生的速度。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和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氢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答;
(2)根据不同的发生装置比较优缺点和万能瓶的作用来解答。【解析】【解答】(1)井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属于混合物;硬水和软水的鉴别常用肥皂水来鉴别,泡沫多的软水,反之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猜想三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实验探究:序号1,向试管A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溶解且有气体产生,则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钙,故猜想2不成立;加热B试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则固体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故猜想三成立。
(4)【讨论分析】实验1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交流:水壶中的水垢有碳酸钙或氢氧化镁,故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选则酸,比如家庭厨房中的醋酸。
故答案为:C.
(5)根据水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的运动速度不一样,且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500C时水分子的间隔比200C大。该图为。
【分析】(1)根据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硬水和软水的鉴别用肥皂水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丘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
- 代加工用合同范本
- 乡镇开店送货合同范本
- 分两期买车合同范例
- 公路制式版合同范本
- 农机抵押货款合同范本
- 农业搭棚工程合同范例
- 借贷型买卖合同范本
- 内部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单位门锁维修合同范本
- GB/T 5267.3-2008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15175-2012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
- HP工作站BIOS详解参考模板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 微专题:地理时空“尺度观”思想课件
-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课件
- 风冷热泵主机改造-模块机汇总
- 乌司他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