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问题。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特别重视呈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意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1.理解面积的意义,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驾驭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2.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能敏捷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重
点:1.理解面积的意义,驾驭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难
点:1.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课时教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P61例1、例2,P63例3)课型新授课安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1和例2分别从比较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两方面引入面积的意义。例3介绍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承前启后长度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在活动中获得关于面积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3.通过实践操作,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重难点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驾驭常用的面积单位。难点:能正确区分和运用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化解措施动手操作,对比探究。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操作感受,相识面积→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打算老师打算:PPT课件学生打算: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米、1分米、1厘米)、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组织学生视察教材第60页情境图,沟通发觉。2.谈话导入:教室内的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怎样用数据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学问。1.细致视察,说出自己看到的教室内的物体。(桌椅、黑板、门窗、国旗,这些物体都有一个平整、光滑的表面)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用彩笔描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自己完成二、操作感受,相识面积。(15分钟)1.教学面积的意义及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1)视察教材第60页情境图中黑板和国旗的表面,组织学生比较,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2)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3)组织学生列举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4)触摸体会:让学生摸一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2.引导学生比较封闭图形的面积的大小。(1)课件出示两个形态不同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揣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2)出示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三种图形,请学生任选一种测量上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1.学习面积的概念。(1)直观感受黑板和国旗表面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结果。(2)跟老师一起口述面积的概念,加深记忆。(3)以“××表面的大小就是××的面积”的句式说出其他物体的面积。(4)拿出自己的字典,摸一摸封面和侧面,体会这两个面的大小。2.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1)视察,揣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2)实践操作,选择合适的图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明确:正方形能铺满整个长方形而没有空隙,是最佳的选择。2.下列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1)
(6)个
(2)(8)个
三、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8分钟)1.讲解: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引导学生体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3.引导学生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1.明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2.视察边长分别为1厘米、1分米和1米的正方形,体会它们面积的大小,并列举诞生活中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物体。3.明确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分。3.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面积呢?面积是(4平方厘米)周长是(10厘米)面积是(4平方厘米)周长是(8厘米)四、巩固应用,提升实力。(7分钟)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1.独立完成,全班沟通。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实践验证。4.下图是一面破损的墙,墙上有两个洞,比一比,这两个洞哪个面积大?①的面积大五、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周长与面积的区分: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是指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培优作业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图),剩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都削减了吗?剩余图形的面积削减了,周长没有削减。教学反思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面积和面积单位”设计微课。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P66例4、P67例5)课型新授课安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4引导学生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5是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简洁应用,先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再让学生利用计算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承前启后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其他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会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较正确地估计给定长方形的面积。3.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实力。重难点重点:驾驭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化解措施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打算老师打算:PPT课件、直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彩纸、表格学生打算:直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彩纸,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组织学生回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问。2.出示课前打算的一张长方形彩纸,引导学生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它的面积。3.提问:要测量篮球场、教室地面等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便利吗?4.导入新课: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便利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须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问。2.在老师的引导下,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长方形彩纸的面积。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对于面积比较大的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干脆去量不便利。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打算学习新课。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20分钟)1.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求出长方形的面积。(2)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结果。(3)组织学生思索: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4)质疑: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组织学生进行验证。[课件出示例4(2)](5)引导学生视察表格,发觉规律。(6)总结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引导学生推导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5,组织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1.(1)在给出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2)汇报自己的摆法及结果。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摆,共摆了15个正方形,因此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方法二每行摆5个,摆了3行。5×3=15,因此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3)思索后明确:长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的个数=长×宽。(4)边操作边填写教材第66页例4(2)中的表格。(5)细致视察,发觉: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6)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用同样的方法摆学具,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独立分析,理解题意,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4.同桌合作,边操作边记录,估算课桌面的面积。2.一块胡萝卜地,长是6米,宽是2米。这块胡萝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2=12(米2)答:这块胡萝卜地的面积是12平方米。三、巩固应用,提升实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67页上面的“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67页下面的“做一做”。1.先明确剪下的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当是多少,再计算。2.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汇报沟通。4.用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4÷4=6(厘米)6×6=36(厘米2)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已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三个量中的随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面积÷宽,长方形的宽=面积÷长。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长宽(平方厘米)(厘米)(厘米)15=5
×
316=
8
×
210=
5
×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培优作业一个正方形,假如边长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39平方厘米,求原正方形的面积。把改变后的新正方形分割成四部分(如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增加部分可分为3部分,即图形①、图形②、图形③。图形③的面积=3×3=9(厘米2)图形①的面积+图形②的面积=增加的总面积-图形③的面积=39-9=30(厘米2)图形①的面积=图形②的面积=30÷2=15(厘米2)图形①的长=图形②的长=原正方形的边长=15÷3=5(厘米)原正方形的面积=5×5=25(厘米2)答:原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教学反思数学学习是一个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学时,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经验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设计微课。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P70例6、P71例7)课型新授课安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6和例7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例6教学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例7是两个面积单位间换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对同一个物品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面积单位表示,从而体会面积单位间换算的价值。承前启后面积单位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其他面积单位及进率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识面积单位的大小,驾驭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能精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并解决关于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3.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感受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分。重难点重点:驾驭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改写。难点: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化解措施动手操作,类比推理。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打算老师打算:PPT课件学生打算:直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1.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明确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2.回顾学过的几个面积单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一张桌子的桌面是正方形,边长是9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90×4=360(厘米)360厘米=36分米答:它的周长是360厘米,合36分米。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5分钟)1.引导学生探究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1)让学生拿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先用直尺量一量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2)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3)组织学生探究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2.类比推理,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1)组织学生思索: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2)汇报自己得出的结论,并在小组内沟通。3.总结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1)动手操作,先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公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积。(2)汇报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方法一以分米为单位,量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为1×1=1(分米2)。方法二以厘米为单位,量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为10×10=100(厘米2)。(3)探讨后明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1)迁移上面的探究方法,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2)汇报、沟通,得出结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明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2.填一填。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2900平方分米=29(平方米)5000平方厘米=50(平方分米)3.在○里填上“>”“<”或“=”。602平方分米eq\o\ac(○,>)6平方米40平方分米eq\o\ac(○,>)500平方厘米2800平方厘米eq\o\ac(○,<)28平方米700平方厘米eq\o\ac(○,=)7平方分米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8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例7,组织学生从中获得信息。2.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汇报,订正答案。4.组织学生探讨:6400平方厘米和64平方分米的异同。1.读题,从中获得信息。2.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3.汇报问题的答案,重点沟通换算过程。4.探讨后,明确:6400平方厘米和64平方分米所表示的面积的大小是一样的,初步体会面积单位越大,数据越小。4.一块长300厘米、宽200厘米的长方形布料,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300厘米=30分米200厘米=20分米30×20=600(分米2)600分米2=6米2答:它的面积是600平方分米,合,6平方米。四、巩固应用,提升实力。(7分钟)1.完成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2题。1.先想一想要换算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再依据进率进行换算。2.先依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进行换算。5.填空。(1)把面积为1平方米的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1平方米比1平方分米多(99平方分米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可以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可以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培优作业有两张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假如把它们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拼法一:面积:(4+4)×3=24(分米2)或4×3×2=24(分米2)周长:(4+4+3)×2=22(分米)拼法二:面积:(3+3)×4=24(分米2)或4×3×2=24(分米2)周长:(3+3+4)×2=20(分米)答: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周长是22分米或20分米。教学反思因为学生对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经不再生疏,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通过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自主发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实力。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设计微课。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解决问题(P72例8)课型新授课安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8教学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制订的解题安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承前启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问解决问题→面积相关学问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自主探究、探讨、沟通等活动,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重难点重点:能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化解措施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打算老师打算:PPT课件学生打算: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卡片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课件出示复习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导入新课: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问解决问题。1.独立完成复习题,并汇报。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周长是(16厘米)。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例8,组织学生获得信息。2.组织学生思索、探讨解决此题须要用到的学问。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制订解题安排。(老师引导学生依据“先……,再……”把自己的安排表述清晰)4.组织学生尝试列式计算,解决问题。5.组织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并沟通算法。6.回顾与反思。(1)引导学生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并汇报检验方法。(2)组织学生共同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读题,收集信息,明确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2.经过探讨明确:此题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学问有关。3.小组合作,制订解题安排,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安排,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独立完成,写出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5.7K均值聚类
- 第12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2025至2030年中国收缩薄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啤酒电商渠道的崛起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工花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机械原理 第八章 轮系学习课件
- 激光切割价格报价表
- 友情 创可贴 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 红楼梦阅读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知识竞赛-中小学财务管理知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产后康复课件完整版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海康在线测评题
- 幼儿园数学《比较物体的大小》课件
- 住院证明模板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T-CSPSTC 111-2022 表层混凝土低渗透高密实化施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