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1页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2页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3页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4页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期末检测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10+2分)在本册书中,每一次阅读就是一次精神lǚyóu,一次不同xúncháng的发现。我qiáojiàn乡下人家mìshí的小鸡,我bài

jiàndǎndàwàngwéi“”的普罗米修斯,我能想象盲女孩安静心上划过的那道优美的húxiàn,和雷利一起等待kǎixuàn的爸爸。让我们分享阅读中精彩的shùnjiān。二、按要求写词语、句子(28分)1.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饮(yǐn)马擦(cā)伤遮掩蜿蜓盘旋B峰峦(luán)惩(chén)罚攀登轻而一举C悄(qiǎo)然即(jí)使锦缎天方夜谈D山涧(jiàn)游弋(yì)僵硬运筹帷幄2.填空(7分)()悦目

持之()()成塔半途()全力()自强不()雄心()()不堪我能再写出几个表示做事认真地成语:3在括号内填上带有“沉”的二字词语。(4分)妈妈被推进了手术室,大家都焦急而()地等待着。我坐立不安,哥哥却一点儿也不慌张,十分()地拍拍我的肩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吱呀”一声推门声打破了手术室外的(),医生带来的好消息,让我们大家()在巨大的幸福中。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4分)(1)《手不释卷》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鲁肃的古诗。…………()(2)“聚沙成塔”和“集腋成裘”是一对近义词。………()(3)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这个句子中引号表示着重论述。………()(4)《桂林山水》在写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时,运用了相同的句式。……………()6.根据课文内容,用上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归还火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7按要求写句子。(6分)(1)春天来了,鲜嫩的竹笋从土里长出来了。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写句子: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睛,他也不会眨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35分)一、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1.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出山原翠绿、细雨如烟的画面;从“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看出农人耕种的情景;可以从诗句“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看出诗人的闲情逸致。2.《生命生命》是台湾知名的女作家__________写的。她说:“虽然生命______,但是,我们却可以让__________体现出___________。”巴金也曾说:“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______,在于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也不是在于__________。”3.并在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哥哥正是有了这________(成语)、刻苦训练的劲头,才有了出色的表现。用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句歇后语来说,那就是“水滴石穿----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那时候,研完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gēnggèng)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国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zhuózháo)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1.请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分)2.认真读第1自然段,人们称亚里土多德的话为真理,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围观的人惊讶的原因是:他们原以为两个铁球___________________,但看到的是两个铁球_______________;原以为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这句中的“同时”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孔明智退司马懿选自《三国演义》孔明将人马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备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1.运用各部分大意串联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限8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葛亮为了让司马懿上当,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用“______”划出。(2分)3.“皆尽失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官皆尽失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不骇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官无不骇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5.诸葛亮使用三十六计中的________计退敌十五万大军,他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三十六计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6.《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歇后语有很多,课内学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我还积累了一句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