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
(学年度第二学期)
全册备课二次备课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
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
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
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
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
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一2篇。精读
教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
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渎链接,以提供
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材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
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个字,会写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
分200200
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珞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
析
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
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
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
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
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
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诃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纲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
字帖。
教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
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
学
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
目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
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标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池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识字、写字教学
1、认字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在此基础上作适当检查、指导、引导。
2、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3、对学生的钢笔字,毛笔字作好指导。
(二)阅读教学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教学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
过自主,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无论毡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
与感受。
3、领悟表达的方法
教学
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在教学时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经历领
重难
悟过程。
点
4、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背诵和抄写积累语言,引
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
面也应作适当引导。从具体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
(三)口语交际教学
1、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实际采用不
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
2、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四)写作教学
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相象。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综合性学习教学
1、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
2、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评价。
3、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课件、作家资料、相关信息资料
准备
第(一)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教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
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分析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
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
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
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部分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课文及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3、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5、
目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的意思,积累佳句。6、熟知课文内容,能
说出描写景物的特点,感受美德熏陶。
标
教学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内容。
重难2、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3、学会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
点的写作方法。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
课件、各地风景介绍、更多优美风景
准备
第(二)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以诚待人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
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教材
《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
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窕认真,实在。《尊严》
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嬴得了别人的尊重。《将
分析
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
着想。
J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
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
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
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
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
教读能力。
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学
5、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目
6、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
物的情感世界。
标
7、运用课文中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搜集身边的有关事例,加深
理解,促进行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叙事要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养成认真阅读、多读多想的好习惯。
教学
3、在理解故事《中彩那天》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
重难
更珍贵的道理。
点
4、了解故事《万年牢》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5、学习故事《尊
严》时,要从描写年轻人的自尊,懂得什么是尊严。6、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课件、各地风景介绍、更多优美风景
准备
第(三)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人自然的启示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
教材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的学习
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
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
分析
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
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目
标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
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
的感受。
教学
重难(二)基本策略
点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
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
教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设置、讨论交流、指导朗读、拓展延伸等方法,
学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教具
学具
准备
第(四)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
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材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
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
分析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
永远绚丽绽放。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
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
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一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
教到熏陶感染。
3、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会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学
5、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6、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目7、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8、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
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标
9、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
重难
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为本组训练的重点。
点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课件、课外阅读、作者简介
准备
第(五)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
教材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
地<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
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
分析
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
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的要求,在《触摸春天》课后,设计了“搜集感人故事,整理资料
办墙报”的泡泡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顺利进行所
做的准备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练习积累词语,
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
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
现象。
教
3.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哲言名句。
学
4.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目
5.继续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
标
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7.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和比较中阅读,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
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1.学会比较阅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学会整合整理。
教学2.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练习积累词语,
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个。
重难25
3.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
点
4.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
验和感受的能力。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课件、资料
准备
第(六)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教材
《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
分析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
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
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
、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2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习作方法。
4、认识生字生词,按课标要求会写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6、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遑高口头和书面表达
能力。
7、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
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目8、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通过诵读、解
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
的热爱之情。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作家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积累词句,养成认真阅读、多读多想的好习惯。
教学3、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重难
4、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习作方法。
点
5、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6、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
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课件
学具
准备
第(七)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认准目标,不懈努力
教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
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
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分析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2.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4.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5.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的启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目
6.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7.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标
8.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表达。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
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
重难
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点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
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
受感动的内容。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
课件
准备
第(八)单元备课二次备课
单元主题:故事长廊
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
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
教材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
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
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i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加异的故事,一定会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分析
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
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
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
兴趣。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
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
4、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5、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6、在浏览、
目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的
英雄形象。
标7、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8、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
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八
教学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难
点
3、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团结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难点:自己列提纲复述
课文。
教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表演评论、比较法
学法
教具
学具
准备
课时备课二次备课
1、古诗词三首
课题共(3)课时
教材
三首诗为我们展现了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学习本课文要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
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
分析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
学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
目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标
教学
重难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点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法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品读,感悟。
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
3课时
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
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
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
2.划出节奏。
3.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句的意思。
4.汇报解决疑难。
5.欣赏诗歌。
(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
(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诗歌。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一一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一一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6.背诵全诗。
三、想象练习。
四、拓展学习李白的其它写景诗歌。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抄写生字。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顿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3.检测朗读。
三、了解白诗人生平。
四、自主学习诗歌,进行质疑。
1.教师范读,划出节奏。
2.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欣赏朗读诗歌。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语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
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六、课堂小结。
七、作叱:默写诗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三、了解诗人的生平。
四、了解词的侍点。
五、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IE: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
阳升起的时侯,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
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一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碧》《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七、作业: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板书设计:鸟飞云去二次备课
独坐敬亭山
不厌敬亭山
秋水潭面无风
望洞庭f
L山水翠一青螺
国出江水红胜火、
忆江南一《但不忆江南?
;上来江水绿如蓝/
作业设置:1.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背会古诗。
堂堂清1.《独坐敬亭山》中,两指的是《)和()诗句中能表现
诗人孤独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O
.《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人用青螺来形
练习2
容_________________O
教后若特词的俑裱、蛤箱,有别孑一根锦攵的网稼。一些若诗词敖学校的堂也很多.俚就是校本也吐道未。*
低左孑对待句的播俅缺乏必要的引导,杷福徒打语言的品味、精威的曼陶割裂开索。篌待无隹数,品特先
品熟。一些鼠功的薛例都是伴陆当上■#的痛裱,笔或加悌了对待的语言、意埴,情感的理解。
反思
备注:教案均用五号仿宋体字反正面打印。您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评价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课时备课二次备课
2.桂林山水
课题
共(2)课时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
教材
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文中的插图基本反映了课文中描写的桂
林山水的特点。作者以诗的语言,带着读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分析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
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方法
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
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
学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目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标
教学
重难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
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
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才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小黑板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
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小黑板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
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
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
质上突出了濡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
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
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
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
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二次备课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撤。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
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小黑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
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二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
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
罗汉……
特点之二“秀工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
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
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
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
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
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
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道出了荡舟清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日天下'
相呼应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
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
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
板书设计: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次备课
分述: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业设置:1、导游表演,训练口头表达呢你能力
2、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
描写一个景物。
堂堂清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簿可以看
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霸翠。仿照上面
练习的句子,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林山水》是一篇写餐的经粪之作,力安勘彬彖的皂触格修了唯林山水的再覆风光,让人族求爱系
料手。工篌%i.品吐桂林山水之房是洋薛敖当的持包。
锦文才先一段引用名句“极於山水甲夭下",△一个"甲”名龙盛机招了林林山水的寄铺之聋礁秣人
教后千第一。番女的第2、3。然段曲貌“松林山水甲大下”送一名句令别写了杜林的山、水的特支,先名徜以
的水带、倩、碌的特点,候着与农林的山奇、再、除的特支。第4自做段写了作本机赏杜林山水所获得的
反思总的印彖,"“先行碧波上,人左画中游”的诗句收尾。
备注:教案均用五号仿宋体字反正面打印。您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评价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课时备课二次备课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题共(2)课时
教材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文章记叙
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
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文章按游览顺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
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通过描写路上景
分析
色的明艳、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低、小”,内洞
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感到身临其
境。
教
学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
大自然的壮观。
目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标
教学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
重难
情
点
教法
自主,合作学习。
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2课时
教学
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
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
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
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
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
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
反复朗读上述句子。
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宽敞。
孔隙:着小。
内洞: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二次备课
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
着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
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
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
三、复述
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四、总结
全文
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小结。
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
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
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8、记金华的双龙洞
(按游览顺序写)
洞口A心\\
(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工业管理软件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度建筑材料物流服务合同
- 《平均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地震勘探项目安全责任与风险管理合同范本
- 昆明某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城市改造爆破拆除工程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特色餐厅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含加班规定)
- 2025年度绿色农产品直供配送承包协议
- 2025年中国数码商城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十三五”重点项目-塑料收料圆盘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
- 《高级算法设计》课件 第2章 高级图算法
-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
- DB14∕T 92-2010 M5、M15车用甲醇汽油
- 农村饮水协议书(2篇)
- 疼痛的护理讲课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高考真题-政治(江苏卷) 含解析
- 上海市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 门窗安装师傅签免责协议书范文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查房
-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