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2.下列现象,均属于明朝手工业进步的表现的是()①嘉万年问民营手工业渐居主要地位②匠役制度瓦解③出现了雇佣劳动、组织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④加强了对工匠的剥削,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开封府东角楼的潘楼酒店,每晚凌晨三点左右开始卖衣物、古董、珍玩犀玉等,“半夜而合,鸡鸣而散”,谓之鬼市。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

A.商业市镇经济活跃B.重农抑商政策已被禁止C.经济环境相对宽松D.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4.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和活动空间,并承担着诸如家庭教育、管理家事等工作,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较高。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风气和环境较开化与宽松B.商品经济发展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C.社会对女性没有任何束缚与偏见D.士族庶族不通婚的原则被打破(★★★)5.唐蕃民族关系简表

时间皇帝事例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迎娶文成公主,带去蔬菜种子、药物及有关生产技术的书籍等。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昭陵,唐高宗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册封西海郡王。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迎娶金城公主,中宗赐锦缯伎乐等物,金城公主促成唐蕃双方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立碑分界。长庆三年(823年)唐穆宗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又称舅甥会盟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上表主要反映了()

A.唐朝奉行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B.唐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良好局面C.唐蕃友好关系逐渐形成与发展D.唐朝已在西藏实行有效行政管理(★★★)6.集市贸易中介绍买卖双方贸易活动的经纪人被冠以“牙人”称号,始见于唐代。宋时牙人的种类增多,他们在边贸互市、城乡交流等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信息传递、媒介沟通、经营代理等重要作用。宋代牙人的发展()

A.说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得益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C.大大提高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D.促使政府放松了社会控制(★★★)7.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行省所掌庶政一般采用官员集体参与的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的特点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D.易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混乱(★★★)8.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C.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D.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9.1931年11月,北京《妇女界》日刊发表《妇女救国方略》,提出经济绝交和武力准备两种抗日救国策略,认为抗日救国“是中国人的唯一天职,女子占人民的半数,所以我们中国的女子,应该同男子一样负起责任,做撑起半壁山河的救国军"。这反映了

A.团结抗战成为社会各界共识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10.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律师,下列资料中,可供你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交给国际法庭的有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③万人坑遗址④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沙俄趁乱窃据伊犁的情况,有大臣表示,与其争论应加强“塞防”还是“海防”,不如派大臣“体察各城情形”,再判断伊犁应该是“宜急收复”还是“宜明画疆界与俄人定约”。这一主张()

A.代表了“海防派”的要求B.蕴含一定近代外交思维C.将新疆的主权弃之不顾D.折射出晚清财政的困窘(★★★★★)12.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13.2022年,河北考古人员在张家洼遗址发现西周初年四套车马器随葬的大墓,表明周人有意把势力扩展至燕南地区,将商王朝形成的北部疆域向北扩展。这一发现可说明,周代()

A.建立了完善的宗法分封体制B.拓展了中原文明的发展空间C.改变了商朝的地方治理模式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14.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21世纪初我国确定了周边安全战略的基本架构可以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对于这一框架理解正确的是

A.稳定两翼就是稳住东翼朝鲜和西翼巴基斯坦B.强固后背的意思是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C.经略东南的意思是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D.斗而不破就是从全球利益角度构建中美关系(★★★★)15.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2.2万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2.1%。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B.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完善C.国家财政困难有所缓解D.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平衡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驿传(指邮驿)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所谓宰辅宣召、侍从论思、经筵留身、翰苑夜对、二史直前、群臣召归、百官转对轮对、监司帅守见辞、三馆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匦、太学生伏阙、外臣附驿、京局发马递铺,盖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而不可言。——南宋·魏了翁《应诏封事》材料三从整体上着,宋代交通重心先是东移,继而南移,并形成以京城为中心、连接边防重地的物资运输网络,以及偏重海上的对外交通形势,是国际政治格局与宋朝内部诸因素联动的结果。其中,受募兵制及军事驻防形势制约的财政需求,又导致征商(商税)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内外商业交通的发展,而这一需求,又正与欧亚国际局势,特别是十字军东征事件相因应,使宋朝出现空前的海上交通与贸易发达的局面。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又导致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信息沟通需求和信息增量。——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皇帝所掌握信息渠道特点,并说明其发挥的作用。(2)据以上材料,分析宋代信息传递取得进步的原因。(3)据材料三、简要评析作者的历史研究方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1年10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朝鲜战局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目前财政严重困难的对策。会议明确提出:1952年财政困难将更加严重,必须要求各地从11月起开展全面增产节约运动……提倡节约,严禁浪费。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现在,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还在继续进行,我们需要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人民今天的中心任务,因此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这一次会议的中心任务。”——摘编自贾秀堂《新中国初期如何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材料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使1951年的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产量都超过了1950年的水平。节约运动中很多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工人则通过积极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而增产节约运动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把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程度引向高潮。另外,增产节约运动具体到各阶层民众所做工作的每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农民群众的社会担当意识,才能增强社会各个行业民众的爱岗敬业意识。总之,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各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投入到增产节约的浪潮之中,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旨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来更好地支持战争物质需要。——摘编自逢大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影响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的史料探究新中国“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