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孟津一高2021年高二下期期末生物训练(二)一、选择题1.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0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C.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D.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2.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些内质网中含有合成磷脂的酶B.内质网是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并且它是细胞中物质运输的交通枢纽C.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两个中心体D.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其内的水解酶是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3.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可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换成高倍物镜B.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分布的观察C.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以洋葱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4.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种糖蛋白——血凝素,它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繁殖后,成熟的流感病毒从细胞“出芽”,将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形成包膜,脱离细胞后去感染下一个目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包膜中血凝素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5.下图表示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图中表示)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脂质体与靶细胞接触时,图a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内B.可在脂质体膜上加入适量胆固醇,用来调节脂体膜的流动性C.可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使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D.图a中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图b中是脂溶性药物6.罗哌卡因能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H+(NADH等分解产生)向线粒体膜间隙转运,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从而抑制线粒体ATP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于第二阶段B.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C.罗哌卡因能促进线粒体对氧气的利用D.罗哌卡因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抑制H+的运输7.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B.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C.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D.光合作用的产物(C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8.研究发现细菌中的天然蛋白质分子伴侣GroEL可作为携带疏水药物的纳米机器,肿瘤微环境中的高浓度ATP可以激发GroEL改变构象,蛋白构象的变化导致其内部由疏水微环境变成亲水性环境,进而主动释放携带的药物来杀伤肿瘤细胞,实现了药物的精准可控释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肿瘤细胞中的DNA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B.高浓度ATP激发GroEL蛋白构象的改变与肽键的断裂有关C.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的ATP在肿瘤组织液中合成D.分子伴侣GroEL的合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共同参与9.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有触角和无触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用一雌性有触角个体与一雄性无触角个体杂交,子代雄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雌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之后甲同学用子代雌性有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乙同学用子代雌性无触角个体与雄性无触角个体杂交,丙同学用子代雌性无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小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触角为显性性状B.依据甲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C.依据乙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且无触角为隐性性状D.依据丙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的位置关系和显隐性关系10.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D、d表示等位某因)。丈夫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图(空圈表示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个体1、3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孩子B.抗维生素D佝偻病具有交叉遗传特点C.孕妇和个体2的基因型分别是XDXd、XdYD.个体1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有一半患病11.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3/32 B.8/64 C.3/64 D.27/6412.信号肽假说认为,分泌蛋白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延伸至8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时,一端的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与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之后,SRP脱离,信号肽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中,肽链继续合成直至结束后,核糖体脱落。在无细胞的培养液中(含核糖体),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组别编码信号肽的mRNASRPDP内质网结果甲+---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乙++--合成70-100个氨基酸残基后,肽链延伸终止丙+++-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丁++++信号肽切除,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表示有相应的物质或结构;“-”表示没有相应的物质或结构A.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可相互转化B.SRP与信号肽结合后会导致翻译过程停止C.信号肽通过与DP的特异性结合将核糖体固定在内质网上D.内质网中具有切除信号肽的相关酶13.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吋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釆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相关酶的活性B.上述结果表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C.上述某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交配,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D.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14.如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Z、基因lacY、基因lacA,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控制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阻遏蛋白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转移到细胞质中B.图2中体现了一个mRNA上只有一个起始密码子C.图2中RNA聚合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基因的启动部位准确结合D.比较图1图2可得,在缺乏乳糖的环境中,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不表达15.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型细菌缺乏酶①、②、③B.酶④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④的形状C.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16.有研究小组利用化学诱变剂EMS(甲基硫酸乙酯)进行小麦育种,EMS能使DNA分子中的碱基G发生烷基化后与T配对。用EMS处理野生型小麦(以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为1进行计算,突变株的叶绿素含量以占野生型的百分比表示)种子后,获得CLH基因(叶绿素酶基因,该酶能促进叶绿素的降解)突变的植株甲(叶绿素含量为53.8%)和乙(叶绿素含量为19.7%)。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实验中获得植株甲和乙,可说明EMS引起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植株甲、乙的叶绿素含量都降低,说明其叶绿素酶的活性都比野生型小麦高C.若植株乙自交子代中出现野生型小麦,则可说明野生型的高叶绿素含量为显性性状D.经EMS处理后,CLH基因在第二次复制时才会出现A—T替换G—C的现象17.20世纪,为减轻兔的危害,澳洲使用了能特异性引起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下图是对此后6年间兔的死亡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兔基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性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兔的遗传性变异发生在黏液瘤病毒使用之前B.病毒的遗传性变异发生在其作用于兔群之后C.兔和病毒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突变D.兔死亡率降低、病毒毒性降低是共同进化的结果18.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出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能会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A(接种前未检出HPVDNA)A1对照剂786383A2疫苗78484B(接种前检出HPVDNA)B1对照剂1125126B2疫苗1121125A.对HPV的核酸进行检测可以分离出四种核糖核苷酸B.表中信息可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C.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在于诱导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此过程与T细胞无关D.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治疗19.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抑郁症的发生与五羟色胺等物质密切相关,五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多数患者五羟色胺的含量较少,但有些患者五羟色胺的含量正常。根据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可能原因与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B.通过增加脑组织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对部分抑郁症患者应有治疗效果C.五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其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分泌至突触间隙D.五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改变20.种子见光后解除休眠而萌发是种子植物中重要的生理和形态发生过程。拟南芥种子感知远红外光后,在光敏色素phyA作用下,种子萌发抑制因子被降解,提高了种子中赤霉素/脱落酸的值,从而启动种子的萌发。研究发现,种子液泡中的蓝铜蛋白(PCY)是萌发抑制因子,影响种子萌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敏色素在黑暗状态下处于不活跃状态,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B.蓝铜蛋白通过下调种子中赤霉素/脱落酸的值来影响种子的萌发C.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促进种子的萌发D.从细胞液中除去PCY有助于提高赤霉素/脱落酸的值,使种子萌发21.鲮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池塘浮游植物如绿藻和蓝藻、浮游动物如沼虾和轮虫等,另外绿藻和蓝藻也是沼虾、轮虫的食物,鲮鱼孵出4天后开始摄食,此时只吃浮游动物,体长1.4cm以上开始摄食浮游植物,4cm以上主要摄食浮游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去掉沼虾后,刚孵化的鲮鱼营养级降低,获得的能量更多B.在池塘中绿藻与蓝藻、鲮鱼与沼虾均为竞争关系,与食物有关C.随着鲮鱼的生长,食性变化,获得同等能量需要生产者提供的能量更多D.鲮鱼可缓解水体中N、P含量增加而引起的水华的问题22.随着温室效应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新型冠状病毒出现时,人体的调节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病人通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疫苗能使人体产生抗体,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终止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传播的重要措施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D.免疫系统通过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了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三、非选择题23.因结构复杂和研究手段有限,一个世纪以来细胞膜的结构研究仍停留在模型假说阶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宏达研究员课题组对多种细胞膜结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统一了多种模型观点,阐明了细胞膜包括多种特征,如磷脂双层结构、流动镶嵌性、内外膜非对称性、不同功能细胞膜的差异性等,而不是单一模型可以解决所有的细胞膜问题。如图为课题组提出的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图中1为_______,参与执行细胞膜的_______功能。(2)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由此可推知图中_______侧为细胞膜的外侧。根据流动镶嵌模型,该侧还含有一些分子,它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这些分子叫作_______,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3)哺乳动物的白细胞可以从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填特性)。(4)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组织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膜的结构有实质性的区别,它们结构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成分)不同造成的。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膜的整体厚度约为10纳米,而存在于组织中有核细胞的膜外侧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膜厚度约为20纳米。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膜厚度低的原因:________。24.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变化过程。(1)种子能否正常萌发,除了与_________等外界因素有关,还受到种子是否具有生活力等内部因素影响。常用TTC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其原理是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进行细胞呼吸,在细胞呼吸中底物经脱氢酶催化所释放的氢可以将无色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腙,使种胚被染成红色。死亡的种子由于不进行_________,TTC不能被还原为三苯甲腙,种胚不被染成红色。(2)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的氧气的去向是_________。(3)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和细胞呼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如图),图中曲线1表示种子吸水过程的变化,曲线2表示CO2的释放变化,曲线3表示O2的吸收变化。在胚根长出前,CO2的释放量明显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2的吸收量,胚根长出后,O2的消耗量则大大增加。这说明种子萌发初期的细胞呼吸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在胚根长出后,细胞呼吸速率迅速增加,因为胚根突破种皮后,__________,且线粒体以及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已大量形成。25.某生物小组同学发现,一种昆虫的翅具黑斑纹、黄斑纹、无斑纹三种表现型。他们用一只黑斑纹雄虫与一只无斑纹雌虫交配,F1中雌性均为黑斑纹、雄性均为黄斑纹。同学们分三组对这一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充分讨论:(1)第一组同学推测:该种昆虫翅的斑纹可能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B决定黑斑纹,基因型XbY的个体表现为黄斑纹,XbXb的个体表现为无斑纹,即杂交实验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第二组同学认为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不一定是XY型,可能是ZW型。他们通过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雌、雄个体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什么分裂什么时期什么的组成),结果最终确定了该昆虫属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第二组同学接着又提出:仅凭这一个实验的结果还不能证明第一组同学的推测成立,可用现有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多对杂交实验,若子代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第一组同学的推测成立。但是他们并未进行实验。(3)第三组同学认为:翅的斑纹可能受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一对基因决定有、无斑纹,另一对基因决定斑纹的颜色,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他们利用现有材料进行了多对杂交实验,统计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个体数量如表所示:性别黑斑纹黄斑纹无斑纹雌性313019雄性293221实验结果证明了第三组同学的观点成立,第一组同学的推测是错误的。那么,用第三组同学的解释,最初进行杂交实验的雄、雌两亲本的基因型应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6.大丽轮枝菌(一种丝状真菌)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观察大丽轮枝菌对棉花根侵染路径,研究人员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转染大丽轮枝菌,培育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菌株,主要过程如图(图中a链和b链分别是相应基因转录模板链)。分析回答:(1)研究者将获得的sGFP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该过程需设计合适的引物。设计引物时需已知______,为便于进行后续操作还需在引物中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图中b链的黏性末端碱基序列(5'→3')为______。PCR扩增时需要设计2种引物,其原因是______。PCR技术操作步骤中包括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其中降温的目的是______。(2)利用图示目的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选用限制酶HindⅢ和BamHⅠ切割,优点是______。(3过程③要初步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要在含有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4)用sGFP基因作为探针可检测转基因大丽轮枝菌中是否含有______,最终通过检测______筛选出绿色荧光蛋白旺盛表达的大丽轮枝菌。27.长期高血糖可引发血管细胞衰老。科研人员为研究S蛋白在因高血糖引发的血管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编码S蛋白的S基因导入血管细胞,实现S蛋白在血管细胞中的大量表达。腺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其复制需要E1、E2、E3基因共同完成。为将S基因导入腺病毒,科研人员首先构建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过程如图1所示。(1)科研人员将S基因用__________限制酶切后,用DNA连接酶连入质粒Ⅰ,得到重组质粒Ⅰ(图1甲所示),导入用CaCl2处理制备的_______细菌。用添加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对所长出的单菌落提取质粒,通过的方法可鉴定重组质粒是否插入了S基因。(2)用PmeⅠ酶切重组质粒Ⅰ获得DNA片段。将此DNA片段与质粒Ⅱ(图1乙所示)共同转化为重组质粒Ⅱ(图1丙所示)。使用添加__________的培养基可筛选得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Ⅱ的菌落。(3)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Ⅱ,用PacⅠ酶切后,获得改造后的腺病毒DNA。将其导入A细胞(A细胞含有E3基因,可表达E3蛋白),如图2所示。腺病毒DNA在A细胞内能够_________,从而产生大量重组腺病毒,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用酶切时不能破坏启动子,原因是启动子是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4)综合上述信息,从生物安全性角度分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优点:__________(写出1点)。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分析图形可知,X为氨基酸,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的产物为不成熟的蛋白质,还没有生物活性;图乙说明分泌蛋白的形成中发生了膜结构的相互转换;图甲、图乙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2.答案:A解析:内质网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与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磷脂属于脂质,磷脂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因此有些内质网中含有合成磷脂的酶;内质网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细胞中物质运输的交通枢纽是高尔基体;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中心体;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中合成,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而成的。3.答案:A解析: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新鲜黑藻小叶中含有叶绿体,因此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分布的观察;花生子叶细胞富含脂肪,而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以洋葱外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4.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流感病毒包膜由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形成,故包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包膜中的血凝素中的蛋白质属于膜蛋白,膜蛋白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以“出芽”的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流感病毒包膜中的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不能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5.答案:A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a中的药物为水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A错误;动物细胞膜上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可在脂质体膜上加入适量胆固醇,用来词节脂体膜的流动性,B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识别、免疫等功能,因此可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使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a中的药物是水溶性药物(或在水中结晶的药物),图b中药物为脂溶性药物,D正确。6.答案:C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大部分来自于第二阶段,少部分来自于第一阶段,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罗哌卡因能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H+向线粒体膜间隙转运,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从而抑制线粒体ATP的合成,说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能驱动ATP合成,B正确;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罗哌卡因能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因此应该是抑制了线粒体对氧气的利用,C错误;H+的跨膜运输需要蛋白质的协助,因此罗哌卡因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抑制H+的运输,进而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D正确。7.答案:A解析:CO2是第—阶段丙酮酸与H2O反应产生的,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C6Hl2O6分解产生的,因此,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和H2O,A错误;有氧呼吸的产物H2O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H]与O2结合产生的,故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B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O2的产生来自光反应过程中H2O的光解,所以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C正确;光合作用的产物(CH2O)产生于暗反应阶段,其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D正确。8.答案:A解析: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细胞增殖具有调控作用,癌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可能与DNA的损伤有关,A正确;蛋白构象的改变可能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肽键不一定断裂,故高浓度ATP激发GroEL蛋白构象的改变与肽键的断裂不一定有关,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高浓度ATP可以激发GroEL改变构象,但ATP的合成场所主要在线粒体,而不是在肿瘤组织液中合成,C错误;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分子伴侣GroEL来自于细菌,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体内含有的细胞器仅为核糖体,D错误。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一雌性有触角个体与一雄性无触角个体杂交,子代雄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雌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无法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的位置关系,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若位于X染色体上,有触角为显性性状,A错误;甲同学的实验中,若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小组实验可判断有触角为显性,用子代雌性有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无触角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而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一定不会出现此结果,故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B正确;乙同学的实验中,若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可判断显隐性关系,无触角也可能为显性性状,C错误;丙同学用子代雌性无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若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10.答案:D解析:题图中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则图中孕妇甲既含有D基因,也含有d基因,其基因型为XDXd;个体1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2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3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基因型为XdXd。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但基因型不同,二者性别不同.A正确;交叉遗传指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又必定传给女儿,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该男患者必将致病基因传给其女儿,具有交叉遗传特点,B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孕妇甲和个体2的基因型分别是XDXd、XdY,C正确;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其与表现正常的女性(XdXd)婚配,个体1一定将致病基因传给其女儿,故其女儿全部患病,D错误。1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组合定律,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ee,故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3/4×1/4×1/2=3/32,A正确。12.答案:C解析:SRP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与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之后,SRP脱离,信号肽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中,肽链继续合成直至结束后,核糖体脱落。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可相互转化,A正确;根据甲乙分析SRP与信号肽结合后会导致翻译过程停止,B正确;SRP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固定在内质网上,C错误;根据丁分析,内质网中具有切除信号肽的相关酶,D正确。13.答案:D解析: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相关酶的活性而影响表现型,A正确;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B正确;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基因型可相同,交配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C正确;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14.答案:D解析:A、mRNA的加工在细胞核当中,而且大肠杆菌也没有细胞核,A错误;B、图2中体现了一个mRNA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B错误;C、图2中RNA聚合酶与基因的启动部位准确结合,没有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比较图1图2可得,在缺乏乳糖的环境中,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不表达,D正确。故选:D。15.答案:D解析:据题中信息可知,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而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说明突变型细菌不能合成乙、丁,缺少的应该是酶①、③,A错误;酶和底物结合后酶的形状会发生改变,B错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酶②只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不能催化丙转变为丁,C错误;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由于乙还可以生成戊,所以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D正确。16.答案:C解析:本题以小麦的诱变育种实验为背景,考査基因突变的特点、变异机理和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根据植株乙的性状——叶绿素含量为19.7%,且自交子代中出现野生型,子代与亲代性状不同,说明亲代(植株乙)表现的为显性性状,子代(野生型)表现的为隐性性状,故C项错误;经EMS诱发基因突变后,产生了植株甲和植株乙两类不同性状的植株,可知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A项正确;植株甲、乙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野生型的,说明植株甲、乙的叶绿素酶的活性都较高,故B项正确;经EMS处理后,CLH基因第一次复制时可产生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异常基因(其中发生烷基化的碱基G与T配对),异常基因在第二次复制时才能出现G—C碱基对被A—T碱基对替换的现象,故D项正确。17.答案:B解析:黏液瘤病毒在使用之前,由于变异存在毒性弱的毒株,接种于兔群后,由于自然选择,毒性强的病毒使大量兔死亡难以获得大量繁行的机会,因而被淘汰。可见兔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的毒性降低是兔与病毒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兔与病毒的相关变异均发生在病毒使用前,病毒的使用是对双方的选择,只有抗性强的兔和毒性弱的病毒才有更多的繁衍机会。18.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可知,接种前未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比例差异显著;接种前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比例没有明显差异。HPV的核酸为DNA,进行检测不能分离出四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A1和B1组相比,B1组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A1组,可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B正确;疫苗发挥作用的机理在于诱导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此过程需要T细胞参与,C错误;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D错误。19.答案:C解析:A、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因此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可能原因与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A正确;B、部分抑郁症患者脑组织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减低,结合五羟色3胺的功能可知,通过增加脑组织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对这部分抑郁症患者应有治疗效果,B正确;C、五羟色胺通过胞吐的方式被分泌至突触间隙,C错误;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均可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20.答案:C解析:光敏色素只有在光下才会起作用,在黑暗条件下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A正确;蓝铜蛋白为萌发抑制因子,可使赤霉素/脱落酸的值降低,抑制种子的萌发,B正确;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影响细胞的分化,促进种子的萌发,C错误;从液泡中除去蓝铜蛋白,相当于去掉了萌发抑制因子,有助于提高赤霉素/脱落酸的值,启动种子萌发,D正确。21.答案:D解析:去掉沼虾对刚孵化的鲮鱼的营养级没有影响,因为刚孵化的鲮鱼只吃浮游动物,其仍然处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绿藻与蓝藻争夺阳光和水体中的无机盐,属于竞争关系,鲮鱼和沼虾都捕食蓝藻和绿藻,且鲮鱼捕食沼虾,两者为竞争和捕食关系,B错误;鲮鱼体长1.4cm以上开始摄食浮游植物,4cm以上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减少,随着鲮鱼的生长,食性变化,获得同等能量需要生产者提供的能量减少,C错误;水体中N、P增加会导致蓝藻和绿藻增加,引起水华,鲮鱼摄食蓝藻和绿藻,因此其可缓解水华的问题,D正确。22.答案:A解析:患者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可导致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因此病人通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A项错误;疫苗能使人体产生抗体,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终止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传播的重要措施,B项正确;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C项正确;免疫系统通过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了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D项正确。23.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A;糖被(3)(一定的)流动性(4)蛋白质;红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其表面必须光滑,不需要膜外蛋白维持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解析:(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1为蛋白质,参与执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故A侧为细胞膜的外侧。根据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3)哺乳动物的白细胞可以从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膜厚度低的原因是红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其表面必须光滑,不需要膜外蛋白维持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24.答案:(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细胞呼吸(2)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NADH)结合形成水(3)大于;无氧呼吸;氧气供应得到改善解析:(1)种子萌发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外界条件,此外,种子能否正常萌发还受到种子是否具有生活力等内部因素影响。题中信息提到细胞呼吸中底物经脱氢酶催化所释放的氢可以将无色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腙,使种胚被染成红色,而死亡的种子由于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底物无法被脱氢酶催化产生氢,因此不能将TTC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腙,种胚不能被染成红色。(2)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NADH)结合形成水。(3)由图可知,在胚根长出前,CO2的释放量明显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种子萌发初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当胚根突破种皮后,氧气供应得到改善,且线粒体以及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已大量形成,有氧呼吸速率增加。25.答案:(1)XBY和XbXb(2)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组成F1黑斑纹雌虫与黄斑纹雄虫雌虫为黑斑纹和无斑纹,雄虫为黑斑纹和黄斑纹(3)AAXBYaaXbXb解析:(1)一只黑斑纹雄虫与一只无斑纹雌虫交配,F1中雌性均为黑斑纹、雄性均为黄斑纹,说明该昆虫翅的表现型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如果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人工智能股权质押融资协议
- 2025年度兼职品牌管理顾问聘用协议书
- 2025年度5G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开发合同
- 2025年度国有企业股权收购与整合协议
- 2025年度别墅独家代理销售与服务协议
- 债务转移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浴室租赁与瑜伽馆共享合作协议
- 代买社保合同范本
- 个人店铺抵押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如何改变传统零售业的商业模式
- 无主之地2全装备代码
- “供应商融资安排”会计列报、披露问题研究
- 颅内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 DB32∕T 28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养护技术规程
- 氮化硅结构与性能
- 性病实验室检测与质量管理
- 高桩码头施工组织设计(福建)
-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 监狱服装加工企业开展全面
- 标书密封条格式模版(共19页)
- 小学一年级硬笔书法入门(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