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
(2)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以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以独立思考、问题探究的方式,分析研究国情,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坚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倔不挠的斗志和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和长征信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和经验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遵义会议的内容
2、难点
: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遵义会议对长征胜利的作用以及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综合法:情景再现,分析材料,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革命失败后,蒋、汪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了反对民主革命的中心人物,国民党也由原来各个接近的联盟变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反动政党。面对蒋、汪对革命的叛变和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当中总结经验,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从1927年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一百多次的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好,我们下面来了解这两场起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讲述内容:(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1、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由谁领导?有什么意义?)
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继续斗争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
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提问: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①明显的区别:南昌起义为了团结国民党部分愿意革命的人,继续使用国民革命的旗号;而军秋收起义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名称。
②结果:南昌起义在南下广东的时候失败;而秋收起义在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③教训:通过在城市发动暴动来夺取中心城市进而取得革命的胜利不符合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解析帝国主义国家和反动派的势力都集中在城市)
(提问: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必须汲取经验,把革命和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把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④意义: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开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②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最后发展成为燎原之势。(2)实践活动:A、武装斗争方面:①领导游击战争②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和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③反“围剿”斗争: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根据地进一步发展。B、土地革命方面: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意义: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C、根据地建设方面:经济建设:发展根据地经济;政权建设: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瑞金、宪法大纲、主席)(3)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阐明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一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条件:特殊国情所决定。“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了五次围剿根据地的战争,前四次都被中共攻破,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达到10万人。但当党的领导人偏离了这一思想的时候,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在危急之时中共开始了长征。
第二课时(二)红军的长征1、红军长征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共(博古、李德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由于毛泽东正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抛弃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分散敌人力量、集中红军优势兵力在运动中迅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正确作战方针,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用阵地战代替运动战,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这对中国革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2、长征概况:(1)、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2)、过程:中央根据地越过四道封锁线——占遵义——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安然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讲述红军的艰苦,提问在我们学习到的课本中有那些作品是有关红军长征的:如《金色的鱼钩》等)
★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
:①背景:红军长征初期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毛泽东转兵贵州的建议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前提。
(提问: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意见为什么能够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的肯定?)
避免了红军覆灭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
②时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③内容: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
④意义: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进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3、长征的历史意义:(1)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长征精神。(3)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七、课堂小结:(根据知识结构,复习本课内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斗争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的正式形成.30年代初,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其统治,对红军加紧"围剿".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占统治地位,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八、板书设计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1、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南昌起义
——打响第一枪;创建军队开始
(2)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开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实践活动:A、武装斗争方面:B、土地革命方面:C、根据地建设方面:(3)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二)红军的长征1、长征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共(博古、李德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长征概况:(1)、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2)、过程:(3)遵义会议:
①内容:
a、军事:肯定毛泽东的战略战术;
b、组织: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
②意义:
a、结束左倾错误统治
b、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历史意义:(1)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长征精神。(3)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九、课后作业:完成本课《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网络社群经济研究报告
- 生物燃料订货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餐饮企业特色主题餐厅租赁合同
- 2025版网络安全设备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碳膜电路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短视频主播专属合作协议范本
- 1《a o 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可行性报告】2025年照明控制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矿用滚筒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申请立项
- 2025年铝型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试题5
- 五年级下册劳动《日常收纳》课件
-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 宁波北仑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笔试真题2023
- 心灵的幻象(宗教意向的视觉化)课件-【知识精研】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2024年度超详细!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井下支护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中(多选题)
- 汽车维护课件 1.3 举升机的使用
- 202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