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配套教学检测:期末测试题A(答案)_第1页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配套教学检测:期末测试题A(答案)_第2页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配套教学检测:期末测试题A(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测试题A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2.B3.C4.B5.C6.C7.A8.A9.B10B11.A12.B13.C14.A15.A二.不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1.ABCD2.ABC3.ABCD4.ACD5.BCDE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是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艺。2.是使冲压毛坯在不破裂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尺寸的零件的冲压加工方法。3.冲裁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之差称为冲裁间隙。4.冲裁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式称为排样。5.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温室下对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错8.错9.错10.错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答案要点】答:在弯曲的过程中,影响回弹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屈服极限σs愈高.弹性模量E愈小,弯曲变形的回弹也愈大。2)相对弯曲半径r/t相对弯曲半径r/t愈小,则回弹值愈小。因为相对弯曲半径愈小,变形程度愈大。反之,相对弯曲半径愈大,则回弹值愈大。这就是曲率半径很大的弯曲件不易弯曲成形的原因。3)弯曲中心角α弯曲中心角α愈大,表示变形区的长度愈大,回弹的积累值愈大,因此弯曲中心角的回弹愈大,但对曲率半径的回弹没有影响。4)模具间隙弯曲模具的间隙愈大,回弹也愈大。所以,板料厚度的误差愈大,回弹值愈不稳定。5)弯曲件的形状弯曲件的几何形状对回弹值有较大的影响。比如,U形件比V形件的回弹要小些,这是因为U形件的底部在弯曲过程中有拉伸变形的成分,故回弹要小些。6)弯曲力弯曲力的大小不同,回弹值也有所不同。校正弯曲时回弹较小,因为校正弯曲时校正力比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大很多,使变形区的应力与应变状态与自由弯曲时有所不同。2.【答案要点】普通冲裁件的断面一般可以分成四个区域,如课本P30图3-3所示,既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圆角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主要是当凸模刃口刚压入板料时,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使板料被带进模具间隙从而形成圆角带。光亮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塑性变形阶段),当刃口切入板料后,板料与模具侧面发生挤压而形成光亮垂直的断面(冲裁件断面光亮带所占比例越大,冲裁件断面的质量越好)。断裂带是由于在冲裁过程的第三阶段(即断裂阶段),刃口处产生的微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这一区域断面粗糙并带有一定的斜度。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尖部分呈高静水压应力状态,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在刃尖处产生,而是在距刃尖不远的地方发生。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冲裁间隙的大小使得毛刺的高度降低。3.【答案要点】答:当采用平刃冲裁冲裁力太大,或因现有设备无法满足冲裁力的需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冲裁力,以实现“小设备作大活”的目的:1.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当被冲材料的抗剪强度较高或板厚过大时,可以将板材加热到一定温度(注意避开板料的“蓝脆”区温度)以降低板材的强度,从而达到降低冲裁力的目的。2.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冲压件的周长较长或板厚较大的单冲头冲模,可采用斜刃冲裁的方法以降低冲裁力。为了得到平整的工件,落料时斜刃一般做在凹模上;冲孔时斜刃做在凸模上,如图4.10所示。3.采用阶梯凸模冲裁的方法:将多凸模的凸模高度作成高低不同的结构,如图4.10所示。由于凸模冲裁板料的时刻不同,将同时剪断所有的切口分批剪断,以降低冲裁力的最大值。但这种结构不便于刃磨,所以仅在小批量生产中使用4.【答案要点】答:(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2)避免熔体破裂现象引起塑件的缺陷(3)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厚壁处(4)考虑分子定向的影响(5)减少溶接痕,提高熔接强度5.【答案要点】答:为了防止拉深中的起皱和破裂,目前主要采取如下措施:①根据材料的塑性选择合理的变形程度,凡是高度较大的拉深件都应多次拉深,并采用中间退火的措施以消除变形毛坯的加工硬化,防止工件破裂。②防止起皱可以通过加压边圈来限制毛坯拱起。当然,见效拉深变形程度.加大毛坯厚度也可以降低起皱倾向。③合理选择凸模与凹模的间隙和它们的圆角半径,并严格要求制造质量。④在拉深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润滑剂,以减少工件和模具之间的摩擦,使其拉深过程正常进行。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答案要点】答:(1)壁厚不均塑件,可在易产生凹痕的表面设计成波纹形式或在厚壁处开设工艺孔,以掩盖或消除凹痕。(2)壁厚不均匀,易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使塑件变形。2.【答案要点】A件用复合模具结构理由是内孔与外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高,且凸凹模最小壁厚也能满足要求。B件用级进模具结构理由是孔与孔.孔与边缘件的距离太小,采用复合模时凸凹模壁厚不能满足要求。3.【答案要点】答:为了防止拉深中的起皱和破裂,目前主要采取如下措施:①根据材料的塑性选择合理的变形程度,凡是高度较大的拉深件都应多次拉深,并采用中间退火的措施以消除变形毛坯的加工硬化,防止工件破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