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1页
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2页
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3页
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4页
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和主要应用内容进行分析,并建议从建立教育大数据基础理论体系、完善教育大数据标准体系、加强大数据采集与应用、保护教育大数据隐私与安全、建立教育大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等方面推进教育大数据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数据的产生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1.国外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2.国内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综上所述,国内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面广泛但缺乏足够的深度,对理论的研究较少。国内教育大数据应用教育大数据为教学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带来了深刻影响,从学习者适应性教学到教学决策管理,教育大数据为各个层次提供了各类应用及服务。1.教育大数据支持教育管理科学化传统的教学决策和管理通常无法客观全面地考虑真实情况,仅通过管理者的有限理解和推测进行人为干预,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随着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建设,我国教育管理工作将更为智能化和规范化,国家教育公共管理平台采用学生“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标准,采集全国师生及学校的动态数据,为教学分析与决策提供支持。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挖掘海量教育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为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客观“证据”,基于事实真相采取管理措施,转变了教育管理模式。2.教育大数据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3.教育大数据丰富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成长情况,还涉及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环境、学生个性化发展等多方面评价。传统的教育评价主体多为教师,评价依据主要为结构化的数据,如学生考试成绩、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等,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依据不全面、评价具有主观性等问题。将大数据应用于教育评价可以对教育数据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可以收集到传统教育评价中难以获取的非结构化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为师生提供客观、全面、科学和准确的教育评价,丰富了教育评价方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对教育数据的多维度、多方面深度分析,可以满足不同教育参与者的需要。[23]学校和教育局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哪些教育政策和活动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有作用;家长可以通过数据掌握孩子的学习强项和弱项及兴趣点,了解学校教学环境与质量,更好地规划孩子的学习路径;教师可以通过数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教学活动及策略。教师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评价自身教学情况,发现自己的教学特长和不足,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已经建立了国家基础教育数据库及多级数据采集网络,并建立云档案袋,用于保存学生的发展数据,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为教学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依据。4.教育大数据为资源建设与共享提供新思路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教育部门配发、教师自主开发等,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资源更新速度较慢。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为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刘中宇等指出,云计算和大数据不仅能使师生共享存储在云服务端的教育资源,还能对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以挖掘隐藏的信息价值,并为师生提供最合理的教与学的资源。[24]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根据师生的浏览痕迹,通过点击量、下载量和评价等数据,把握师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从而筛选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各级资源平台及云服务端获取数据,不仅快速简单,还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加快资源的更新速度,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和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发展策略纵观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的现状,尽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育大数据展开了相关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设计和实践,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为此笔者提出了教育大数据发展策略。1.重视教育大数据理论研究,建立教育大数据基础理论体系目前国内教育大数据的理论研究较少,深度不够,仍未构建较为完整的教育大数据理论体系。理论研究是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基础,为适应教育大数据发展的需要,需深入开展理论研究,进行更系统的研究,构建起全面的教育大数据理论框架体系。[25]2.完善教育大数据标准体系3.加强教育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教育大数据来源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方面,“三通两平台”的发展建设及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推进,为数据采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对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仍存在空白部分,难以采集到连续的动态数据。缺乏连续、全面、科学的数据支持,就难以进行数据应用分析。应建立综合数据采集环境与数据应用机制,确保数据的持续获取、保存及利用,制定教育数据采集和质量管理标准,将各个渠道获取的数据进行规范化采集与汇集。4.注重教育大数据隐私与安全教育大数据必须考虑采集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在数据挖掘与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对师生的隐私保护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划定公开数据与私有数据的明确边界,建立教育数据安全管理架构,对非法侵犯用户隐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保护隐私数据。5.建立教育大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教育大数据的重要价值首先来自其数据的大规模和全面性,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开放。目前,我国仍未建立数据共享开放规则,各类数据无法交换、共享。应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提升教育大数据的开放程度,多方面、多途径汇集数据,发挥教育大数据的价值和优势。[1][14][20][25]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50-61.[3]于长虹,王运武.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内容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30-35+41.[4]KarenLevesque,etal.AGuidetoUsingStateLongitudinalDataforAppliedResearch[R].Washington,DC:InstituteofEducationSciences,U.S.DepartmentofEducation,2015.[5]West,DarrellM.BigDataforEducation:DataMining,DataAnalytics,andWebDashboards.GovernanceStudiesatBrookings[R].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2012:1-10.[6]DarrellM.BigDataforEducation:DataMining,DataAnalytics,andWebDashboards.GovernanceStudiesatBrookings[R].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2012:1-10.[7]BORGMAN,ChristineL.Data,disciplines,andscholarlypublishing[J].LearnedPublishing,2008,21(01):29-38.[8]RomeroC.EducationalDataMining:AReviewoftheStateoftheArt[J].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PARTC-APPLICATIONSANDREVIEWS,2010,40(06):601-608.[9]DiCerbo.K.E.&Behrens,J.T.ImpactsoftheDigitalOcean[M].London:Pearson,2014.[11]仲兆满,施珺,管燕,等.教育大数据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49):222-224.[12]http:///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13]杜婧敏,方海光,李维杨,等.教育大数据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9):1-4.[15]徐鹏,王以宁,刘艳华,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6):11-17.[16]李婷,傅钢善.国内外教育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21-25.[17]赵雪飞,乜勇.基于词频分析的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05):527-531.[18]王娟,陈世超,王林丽,等.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2):5-13.[21]梁文鑫.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4-16.[22]张羽,李越.基于MOOCs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测量介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4):22-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