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遵守社会规则》专项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年12月5日,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发布公告,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正式出台,这一新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我们要遵守规则,积极监督规则B.规则会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C.所有规则都是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D.某些不合理的规则,一经发现,就应立即废止2.无论夏日炎炎还是白雪皑皑,始终有这么一帮人饭点时送饭,生病时送药,即使深夜也随叫随到。外卖配送员总是用生命骑着车“狂奔”,抢行逆行现象严重,同学们议论纷纷,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小红:生命高于一切,但尊重生命就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②小通:快递员是为了按时送达订单,即使不遵守交通规则也能理解③小光: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遵守交通规则既要他律更要自律④小强:快递员抢行逆行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都应追究刑事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年杭州马拉松赛于12月17日上午8点30分开跑。回答下列小题。3.比赛期间,杭州交通管理部门对部分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了比赛顺利进行和交通安全、有序。这说明()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来自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规则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③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只能依靠国家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赛事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大家文明观赛,并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某外国留学生为文明观赛的中国观众点赞:“感谢今天观看杭马比赛的中国朋友们的支持。”这表明文明有礼()①要求对他人的请求来者不拒②有利于个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③体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④有利于人们友好交往,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何清阳,每年清明、冬至都会来到梅子树下,为长眠于此的一位红军连长扫墓、祭奠,以便于革命胜利后部队回来寻找。一代接一代,何清阳已是第三代扫墓人。如今,89年过去了,还没有人前来寻找,而何清阳也将继续坚守。何清阳的故事启示我们()A.坚守承诺,言而有信 B.学会尊重,用心关怀C.服从集体,放弃自我 D.文明有礼,态度谦和6.同是鼓掌,场合不同,寓意也大有不同。下面是小唯同学的四次鼓掌,其中解读正确的有()序号情境解读①班长竞选时,好友小刚领先自己当选,小唯由衷地为他鼓掌是对朋友的肯定,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②校篮球比赛,对手因犯规被罚后,小唯和同学们喝倒彩并鼓掌体现了小唯和同学们具有集体意识③同学在讲台上演讲时,为活跃气氛,小唯多次鼓掌打断演讲是对同学精彩演讲的肯定④毕业典礼上,小唯在老师深情寄语后送上了掌声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年“双节”期间,全国各地多个景区游客爆满。在某景区,两名游客因排队发生争执,大打出手,吓得旁边的小孩大哭,严重影响景区的秩序,他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③忽视他人,只顾自身感受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2023年10月8日,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编造校园暴力事件并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最终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这启示我们()①法不可违,违法将承担法律责任②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③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④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年12月5日,熊某在某直播间观看篮球比赛时,在评论区发表侮辱英烈刘代旭的言论。次日,熊某被当地警方抓获,依法予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200元。这告诉我们()①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④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小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是()A.诉讼 B.向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C.报警 D.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11.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12.下列四个案件中,对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认识不正确的是()A.邻居在阳台养鸡,天不亮就打鸣,影响大家休息——属于民事违法,给物业打电话B.刘某带了几个小兄弟将欠钱不还的亲戚打成重伤——属于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案C.有人在街上耍猴,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属于行政违法,向交管部门举报D.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属于民事违法,向法院起诉二、辨析题13.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实行。第三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不提供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第四十四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运用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限制了未成年人的上网自由”这一观点进行辨析。三、分析说明题14.【安全记心中,法律伴我行】【案例呈现】2023年8月15日至16日.,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公安系统举行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2023年9月,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赴缅北跨境实施“杀猪盘”诈骗案。被告人杨某等15人在境外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十名被害人人民币360余万元。法院以诈骗罪对杨某等15名被告人判处两年四个月至十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人民币2.4万元至13万元不等的罚金,并责令各被告人退赔被害人相应经济损失。【案例分析】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杨某等15人的行为属于____。法院判定理由:____。(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请你来跟帖】在校园法治论坛贴吧里,管理员针对这一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置顶了一个帖子:“为避免跌进网络诈骗的陷阱,可以这样做:____。”(2)请跟帖写出你的做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年12月5日,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发布公告,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正式出台,这一新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我们要遵守规则,积极监督规则B.规则会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C.所有规则都是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D.某些不合理的规则,一经发现,就应立即废止【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规则的正确认识。A:题文中体现的是改进规则,没有体现遵守规则,A说法与题不符;B: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正式出台,并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会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B说法正确;C:所有规则说法绝对,C说法错误;D:某些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废除而不是立即废止,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无论夏日炎炎还是白雪皑皑,始终有这么一帮人饭点时送饭,生病时送药,即使深夜也随叫随到。外卖配送员总是用生命骑着车“狂奔”,抢行逆行现象严重,同学们议论纷纷,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小红:生命高于一切,但尊重生命就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②小通:快递员是为了按时送达订单,即使不遵守交通规则也能理解③小光: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遵守交通规则既要他律更要自律④小强:快递员抢行逆行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都应追究刑事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①③:外卖配送员用生命骑着车“狂奔”,抢行逆行现象严重,是危险的行为,生命高于一切,但尊重生命就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遵守交通规则既要他律更要自律,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快递员是为了按时送达订单,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故②错误;④:快递员抢行逆行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触犯刑法的行为才属于发展向希望,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2023年杭州马拉松赛于12月17日上午8点30分开跑。回答下列小题。3.比赛期间,杭州交通管理部门对部分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了比赛顺利进行和交通安全、有序。这说明()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来自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规则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③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只能依靠国家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赛事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大家文明观赛,并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某外国留学生为文明观赛的中国观众点赞:“感谢今天观看杭马比赛的中国朋友们的支持。”这表明文明有礼()①要求对他人的请求来者不拒②有利于个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③体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④有利于人们友好交往,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3.C4.D【解析】3.本题考查社会规则对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①:规则来自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规则,曲解了规则和秩序的关系,依据教材,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故①说法错误;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秩序来自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故②符合题意;③:“只能”的说法太绝对,除了依靠国家,还需要社会、公民等的努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秩序,故③说法错误;④:规则包括了道德、法律、纪律等,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本题考查文明有礼。①:对他人的请求来者不拒的做法太绝对,我们应该合理对待他人的请求,故①说法错误;②:文明有礼与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故②不符合题意;③④:依据教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何清阳,每年清明、冬至都会来到梅子树下,为长眠于此的一位红军连长扫墓、祭奠,以便于革命胜利后部队回来寻找。一代接一代,何清阳已是第三代扫墓人。如今,89年过去了,还没有人前来寻找,而何清阳也将继续坚守。何清阳的故事启示我们()A.坚守承诺,言而有信 B.学会尊重,用心关怀C.服从集体,放弃自我 D.文明有礼,态度谦和【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诚信。A:根据题干描述可知,何清阳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坚守承诺,言而有信,故A说法正确;B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D不符合题意;C:我们不能为了服从集体而放弃自我,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同是鼓掌,场合不同,寓意也大有不同。下面是小唯同学的四次鼓掌,其中解读正确的有()序号情境解读①班长竞选时,好友小刚领先自己当选,小唯由衷地为他鼓掌是对朋友的肯定,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②校篮球比赛,对手因犯规被罚后,小唯和同学们喝倒彩并鼓掌体现了小唯和同学们具有集体意识③同学在讲台上演讲时,为活跃气氛,小唯多次鼓掌打断演讲是对同学精彩演讲的肯定④毕业典礼上,小唯在老师深情寄语后送上了掌声是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友谊、文明有礼、尊重他人、尊重老师。①:小唯为好友小刚当选班长而鼓掌,说明竞争并没有伤害他们彼此的友谊,故①说法正确;②:因对手被罚犯规而鼓掌是对他人的不礼貌,故②说法错误;③:多次打断同学演讲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故③说法错误;④:毕业典礼上为老师的的寄语而鼓掌是对老师的尊重,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7.2023年“双节”期间,全国各地多个景区游客爆满。在某景区,两名游客因排队发生争执,大打出手,吓得旁边的小孩大哭,严重影响景区的秩序,他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③忽视他人,只顾自身感受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认识和理解。②④:在某景区,两名游客因排队发生争执,大打出手,吓得旁边的小孩大哭,严重影响景区的秩序,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同时要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故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转移注意,合理发泄情绪,故①说法错误;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而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只顾自身感受,忽视他人是不对的,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8.2023年10月8日,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编造校园暴力事件并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最终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这启示我们()①法不可违,违法将承担法律责任②要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③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④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法不可违的认识和理解。①③: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编造谣言被行政拘留,这说明法不可违,违法将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让我们明白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故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④:此二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②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2023年12月5日,熊某在某直播间观看篮球比赛时,在评论区发表侮辱英烈刘代旭的言论。次日,熊某被当地警方抓获,依法予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200元。这告诉我们()①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④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法不可违。①③:熊某被当地警方抓获,依法予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200元。这告诉我们,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故①③说法正确;②: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故②说法错误;④: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0.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小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是()A.诉讼 B.向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C.报警 D.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维权方式。A:依据教材知识,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维护自己的著作权,是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故A符合题意;BCD:这些方式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附加刑的认识。A: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是主刑,故A说法错误;B: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故B说法正确;C:无期徒刑是主刑,故C说法错误;D:有期徒刑是主刑,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下列四个案件中,对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认识不正确的是()A.邻居在阳台养鸡,天不亮就打鸣,影响大家休息——属于民事违法,给物业打电话B.刘某带了几个小兄弟将欠钱不还的亲戚打成重伤——属于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案C.有人在街上耍猴,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属于行政违法,向交管部门举报D.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属于民事违法,向法院起诉【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A:养鸡扰民,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说法错误;B:刘某将他人打成重伤,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可以向公安局报案,故B说法正确;C:因为看耍猴造成交通堵塞,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向交管部门举报,故C说法正确;D:捡到他人遗失物拒不返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故D说法正确;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二、辨析题13.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实行。第三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不提供未成年人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第四十四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运用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限制了未成年人的上网自由”这一观点进行辨析。【答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理由:①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范了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要求未成年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网络生活,享有上网的自由。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③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是促进社会的有序进行。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⑤我们应当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违反规则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分析】考点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遵守规则。能力考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限制了未成年人的上网自由。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①: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论据②:遵守规则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三、分析说明题14.【安全记心中,法律伴我行】【案例呈现】2023年8月15日至16日.,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公安系统举行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2023年9月,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赴缅北跨境实施“杀猪盘”诈骗案。被告人杨某等15人在境外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十名被害人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处理工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年度房屋退租及装修拆除协议
- 2025年度工艺品出口代理及文化推广协议
- 2025年度航空客运驾驶员聘用与飞行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个人部分股权转让协议书(虚拟偶像产业)
- 肉鸡后期复合预混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丙环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工抵房车位使用权转让及租赁合同
- 2025年度职工宿舍租赁免责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拼多多平台商家入驻合同范本:电商合作条款解析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500道【综合卷】
- (高清版)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市场调研与咨询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创新培训
- 2024年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9.4常见肿瘤标志物讲解
- 华为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 2024年四川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生奖励兑换券模板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成品仓主管述职报告
- 血液透析诱导期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