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教研室主持欧应华83讲解_第1页
诊断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教研室主持欧应华83讲解_第2页
诊断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教研室主持欧应华83讲解_第3页
诊断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教研室主持欧应华83讲解_第4页
诊断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教研室主持欧应华83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时符诊断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教研室—主持:欧应华心

常(二)

欧应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目录

延时符异

缩心电图检查心

常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初心。掌握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熟悉异位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能够正确判别期前收缩的心电图。

思政目标

学习目标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心

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心

常延时符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在窦房结发出激动之前提前发出激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包括:折返激动、触发活动、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根括异位搏动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房性期前收缩次之,交界性比较少见。心电图检查

三、期前收缩心

常延时符心电图检查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强)心

常延时符联律间期:又称配对间期、偶联间期,指期前收缩与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代偿间歇:是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即早搏)代替了一个正常的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心电图检查

三、期前收缩心

常延时符心电图检查期

缩联律间期、代偿间期、代偿间歇

长Ⅱ导联中:第4个P波起点至第5个P′波起点之间的时间,第8个P波起点至第9个P′波起点之间的时间,即为联律间期(或偶联间期),两个偶联间期相等。第5个P′波起点至第6个P波起点之间的时间,即为代偿间歇。不完全性代偿间歇:P4P6<2倍P2P3(或2倍P3P4等)。延时符不完全性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

PP间距的两倍。即: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倍窦性心动周

期(2倍PP间期)。房性期前收缩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完全性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

PP间距的两倍。即:联律间期+代偿间歇=2倍窦性心动周

期(2倍PP间期)。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往往表现为完全性

代偿间歇。心电图检查三、期前收缩心

常延时符心电图检查完全性代偿间歇分析:主导心律为窦性心律。第2、5、6、11、14个QRS波群宽大畸形,提前发生,其前无相关的P波,为室性期前收缩。其中P1P2=P7P8=2倍P2P3(或2倍P4P5、P5P6、P6P7、P8P9等)。第5、6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均提前发生,为连发的室性期前收缩。心

常延时符频发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5次/分或≥30次/小时。偶发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5次/分或<30次/小时。二联律:是指期前收缩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三联律:是指每2个窦性心搏后出现1次期前收缩。成对出现的期前收缩:每个窦性心搏后出现2次期前收缩或2个期前收缩一起出现。心电图检查

三、期前收缩心

常延时符间位性期前收缩:又称插入性期前收缩,是指插在两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其后无代偿间期。单源性期前收缩:是指期前收缩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或有固定的折返径路,期前收缩的形态、联律间期相同。多源性期前收缩:是指在同一导联中出现2种或2种以上形态和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多形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固定,而形态各异。心电图检查三、期前收缩心

常延时符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窦性心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期

缩延时符心律失常窦性心律,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律,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期

缩延时符房性期前收缩的起搏点位于心房(左心房和右心房)。1.心电图表现:①提前出现异位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②P′R间期>0.12秒。③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之后出现的QRS波群多正常。④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如果起搏点靠近窦房结,则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似。心律失常期

缩(一)房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分析:主导心律为窦性心律。其中第3、6、11个P′波(蓝色箭头

所示)提前发生,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不同,其后QRS波群形态正常,为房性期前收缩。期

缩延时符

其起搏点位于房室交界区,既可以逆传到心房产生逆行的P′波,

也可以前传到心室产生QRS波。

1.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QRS-T形态正常。

②出现逆行P′波(P波在Ⅱ、Ⅲ、aVF倒置,aVR直立),逆

行P′波可发生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秒)或之后(RP′间期<0.20秒),或者与QRS波群重叠。

③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心律失常期

缩(二)交界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交界性期前收缩分析:长Ⅱ导联中第2、4、6、8、10、12、14个QRS波群提前发生,形

态与正常QRS波群相似,其前可见逆行的P′波,P′R间期为0.10秒,为交界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期

缩延时符其起搏点位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起搏点离希氏束分叉部位越近,QRS波群形态越接近正常;离希氏束分叉部位越远,越宽大畸形。

1.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QRS-T波群,其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②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2秒,T波方向多

QRS主波方向相反。

③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心律失常期

缩(三)室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分析:长Ⅱ导联中,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其中第3、8、11个QRS波群提前发生(蓝色箭头所示),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的P波,为室性期前收缩。期

缩延时符1.正常人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疾病时,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明显增加。2.交界性期前收缩比较少见,可见于正常人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特别在饮酒、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

后容易出现),但更多见于病理状态,心肌梗死、心肌缺血、高血

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充血性心力衰竭、电

解质紊乱及药物作用是其常见病因。心律失常期

缩(四)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延时符异位性心动过速是指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快速异位心律(期前收缩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

根据异位节律点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心

动过速。心电图检查四、异位性心动过速心

常延时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分为房性心动过速和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常因P′不易辨别,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1.心电图特征

①突发、突止。

②频率一般在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

③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伴有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可

呈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异

速(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延时符1.心电图特征④有房性P波者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有逆传性P波者为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不清楚者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临床意义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速类型为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预激旁路引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AVRT、AVNRT病人多不具有器质性心脏病。房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心律失常(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异

速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分析:Ⅱ导联窦性P波消失,可见清晰的逆行P′波,P′R间期0.132秒,提示P′波起源于心房,P′-QRS-T依次出现,QRS波群时间0.09秒,心律整齐,心率为103次/分。异

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析:Ⅱ导联P波无法辨认,QRS波群主波向上,QRS波群时间0.087秒,心室律整齐,心室率165次/分。异

速延时符简称室速,是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心室肌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快速的异位搏动,属于宽QRS波心动过速类型。1.心电图特征

①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

②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秒。

③如能发现P波,并且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PR无固定关

系(房室分离),则可明确诊断。

④偶尔心房激动夺获心室或发生室性融合波,也支持室速的诊断。心律失常(二)室性心动过速异

速延时符2.临床意义多发生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洋地黄中毒。注意除室性心动过速外,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室上速伴原来存在束支阻滞或室内传导延迟、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或房颤)经房室旁路前传、经房室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也可表现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类型,应注意鉴别诊断。心律失常(二)室性心动过速异

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分析:Ⅱ导联QRS波群宽大畸形,其中第七个心搏(紫色箭头所示)呈室上性,为心室夺获;第11、15个心搏(蓝色箭头所示)形态介于室上性和室性QRS波群之间,为室性融合波。异

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房室分离)分析:Ⅱ导联QRS波群宽大畸形,P波(箭头所示)与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无固定的时间关系,为房室分离。有两处P波完全看不清,在预期出现的部位用蓝色箭头标记。异

速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分析:QRS波群宽大畸形,形态多样,QRS波群间0.121秒,心室律完全不规则,心室率194次/分,为室性心动过速。从第2个QRS波群开始,其前有小P波(标出5个P波),比较规律的出现,PP间距为0.6秒,为房室分离。异

速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室性心动过速①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室率143次/分。②红色箭头所示为窦性P波,其中第1、3个窦性P波和T波重叠导致T波增宽,第2个导致T波高尖,第4个窦性P波和T波降支重叠,第5个窦性P波高大。③宽QRS波群呈rS型,紫色箭头所示QRS波呈qrs型,为窄QRS波,系窦性心律夺获心室产生的窦性心搏;蓝色箭头所示QRS波群形态介于宽QRS波和窦性QRS波之间,为室性融合波。异

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异

速延时符

(三)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为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特殊类型。1.心电图特征出现两种形态、主波方向或振幅高低不同的QRS波交替改变。2.临床意义常见于洋地黄中毒,也可见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人(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心律失常异

速心律失常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分析:QRS波群宽大畸形,正向波与负向波交替出现(图示标注出一部分),心室率166次/分。异

速延时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