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县水利局关于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围绕县委提出的“1661”工作思路,我局通过总结分析多年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实地调研、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县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对策。
一、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我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543.4mm,最大年降雨量为186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64.3mm,年最大蒸发量为1591.3mm年,最小蒸发量为1277.2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74亿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074m。据有关资料,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m,广西人均水资源量约为4318m,因此,从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上说我们算是相对丰富地区。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我县水资源量的时空差异大,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丰枯相差悬殊,汛期(4-9月)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枯水期(10月-次年3月)水量仅占全年的20%以下。20xx年冬至20xx年在连续三季干旱情况下,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50%左右。
罗城县境内共有阳江、东小江及小环江3条主要河流及其11条支流,统属珠江流域,阳江属柳江支流,东小江及小环江属龙江支流,河道总长435公里,全县河川多年平均流量91.87m/s,年平均径流总量22.74亿m,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kW,其中可开发5.71万kW。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阳江、东小江及小环江。阳江河东支发源于我县龙岸镇北源村的烟洞和太和村的旧县一带,向南流经我县黄金镇寺门村后折向东经小长安镇汇入融江,阳江支流武阳江全长41km,流域面积346平方公里。现已建成洞坎和帮洞两座水库,其中洞坎水库是我1333333
县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为1640万m,有效库容为1530万m。东小江河发源于环江县平安村一带,流经我县的乔善乡及天河镇于宜州市岩村下游汇入龙江,县境内全长111km,集雨面积14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9.5m/s,水能理论蕴藏量7.04万kW(含支流在内),其中可开发3.48万kW。怀群河是东小江中游西部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兼爱乡、怀群镇东北面,自北向东南流经怀群镇至天河镇的华张村下游出境入宜州市祥贝的拉托村前注入东小江,全长33km,流域面积3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2m/s,水能理论蕴藏量1.16万kW,其中可开发0.087万kW。我县已在该河流中游建成一座小(1)型水库卡马水库,总库容为938万m,有效库容为747万m。由于中下游均属于喀斯特发育地带,缺乏适宜建库地形和地质条件,因此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不多。小环江位于我县境内西北角,发源于兼爱乡北面,南流至庆安、兼爱两村之间转向西流,于环江县长美村注入中洲河。县境内河长25km,集雨面积8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7m/s,水能理论蕴藏量0.265万kW,其中可开发0.17万kW,已开发0.032万kW。
全县河流河道全长435公里,总流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2.74亿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32万kw,其中可开发9.87万kw。水能资源集中在阳江、东小江、小环江等,可提供利用于水力发电的共有40多处,其中可建装1000kw以上的电站有25处,到目前为止,己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外来投资公司或投资业主12个,签约开发水电站共32处,计划装机88480kw,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3.79亿kw〃h,现己动工建设19座,完工12座。已建成屏网发电的有宝坛
一、二、三级,界排、古城、九江、甘逢、金猫二级、新稳、龙门滩、红卫、谷雨共12座电站。正在建设的7座小水电站总装机1.65万kw。
这些电站屏网发电:一是解决了我县用电负荷不足的现状,连续233333333
多年枯水季节基本不限电,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二是工业生产用电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推动了工业的良性发展。三是每年上缴国税税金达250万元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目前县境内共兴建有水库、山塘、拦水坝、机电抽水站等水利工程808处,通过这些水利工程进行拦水、引水、蓄水、提水,设计年供水总量为1.963亿m,现状年供水总量为1.47亿m。全县现有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6.7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39万亩。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分析
根据《罗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报告》,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88亿m,按国际上通行的水资源可利用限度标准(40%),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952亿m。目前全县兴建有808处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为1.47亿m,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30%,尚有0.488亿m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
罗城县地下水储量也比较丰富,经初步勘探查明共有地下河12条,根据《罗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报告》枯水流量为0.215m/s,地下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值1.01亿m,可利用水量为0.303亿m。
另外,通过节水措施,特别是农业灌溉的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目前我县节水灌溉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已防渗配套的渠道长度也仅占总渠道长度的10%,基本还是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还没有滴灌和微灌,喷灌及管道灌溉也只是在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当灌溉水利用率由目前的0.35提高到0.55,则现有的有效灌溉面积18.39万亩每年可节约水资源0.72亿m。
我县水电资源仍有很大开发潜力。目前全县己签约未动工的小水电站总11座,计划总装机容量2.5万kw。经水利专家考察,全县可开发的小水电站共有14个,理论总装机容量可达2.8万kw。
三、水资源管理成效和主要问题
33333333333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们着力强化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与保护工作,主要措施:一是围绕为建设生态型经济提供水资源保障的要求,全面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工作。二是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推行建设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工作,强化计划用水与用水计量管理,加强水政执法监管,从事前审批到用水、退水管理的全过程落实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要求。三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20xx年至20xx年期间,共争取到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7023.7万元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建山塘水库15座,改建库容31.9万m,修建堤坝长1354.1米,修建三面光防渗渠道长15㎞,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45处,修建渠道总长47.27㎞,实施电灌工程1处、节水灌溉示范区1处,新增节水能力236.54万m。四是不断加强水政综合执法力度,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我局组织开展以河道采砂、矿山采石采矿、砖厂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特别是治理采砂、烧砖、采矿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8平方公里,大大改善了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进一步促进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是不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完成了2个重点水功能区的水质评价,组织完成全县河流、水库以及城乡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工作,建立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做好重大水污染事件跟踪调查、动态监测、及时上报工作,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严把取水审批关,全面推行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主动开展水法宣传活动。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县水资源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有效地保障了我县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但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水和谐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水资源面临的新形势是:工业用水量及433
生活用水将较快增长,局部区域经济发展受水资源供给制约,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将在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乡镇工业集中区不少存在水源紧缺问题;水资源质量呈下降趋势,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另外一方面,水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力度等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主要问题
1、局部区域水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需有科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较大的水工程投入和强有力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2、取水许可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尤其是工业取水#b@2率不高、取水计量装置安装及检测不规范、取水水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地下水取水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江河水质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矿业开发和养殖业污染问题较普遍,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4、水土保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县的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同时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因矿业开采和砖厂取土等造成的强度流失面积仍在增加。
5、节水宣传力度不够,节水意识不强,缺乏操作性强的节水政策措施,管理手段乏力。
四、对策与措施
(一)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机构管理效能,建立节水型社会。
1、深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首先要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目前,我县水资源及节水工作尚没有完全实现了统一管理。水资源管理、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管理等水管理职能由不同部门来行使,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5
不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要以现有县水利局为基础,将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县水利局,建立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统一管理的水务一体化体制。
2、提高机构管理效能。严格分离政府公共管理和经营管理职能,逐步将水务市场监督管理与水务经营相分离,整合政府各涉水管理部门,统一资源、环境管理和水务市场监管;推进供水、配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回用等公共服务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完善特许经营机制,建立水务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
(二)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运用法律武器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紧紧围绕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法治水”的战略方针,认真贯彻各项水利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事违法活动,严格贯彻取水许可,更好更全面地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使我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长期可持续利用。
(三)严格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建立健全排污许可制度。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在河道、水库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审查审批。对入河重点排污口,水利、环保部门要联合监测,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根据水体纳污总量确定和分配排污量以及排污口设置。政府应加强排污监管,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对超标、超量排污的企业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必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的协调或机构整合,建立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因此,应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体现两种承载力之间的联系。在现有的县水利局和县环保局之间建立实现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加强取水许可的退水监督和管理,建立取水许可、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管理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
6
(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应将水保与环保、安全、土地、文物、林业、消防、公安等职能部门并列,使水保成为重大开发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的“必经之路”,大大提高了水利部门的行业地位。在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管理方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把好审批关、监督关、验收关,提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率和实施率,加强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主体工程竣工验收的同时,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确保水土保持设施保质保量建成。在加强行业内部管理方面,出台有关文件,完善工作制度,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有效禁止了无序编报、违规审批、越级收费等违规行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水保执法专项行动,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五)加强节约用水工作。
1、健全节水机制。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县、乡镇人民政府的任期目标,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政府机构应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制订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用水定额标准等,带头节约用水。
2、鼓励和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推广节水型生活器具、在新建筑全面推行节水型器具。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都不得继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凡达不到节水标准的,经政府批准,可不予供水。节水型生活器具重点放在新规划区域。积极采取补贴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单位和居民尽快更换现有建筑中不符合节水要求的用水器具。
3、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逐7
步实行阶梯水价,达到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总支出的合理比例,促进节约用水,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制水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实行阶梯式水价,继续推行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实施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方式。阶梯式计量水价分为三级,级差分别为1:1.5:2。居民生活用水量每月在12m/户以下的,执行原居民生活水价标准;月用水量在12m/户至20m/户部分执行二级水价,按基础水价的1.5倍收取水费;月用水量在20m/户以上部分执行三级水价,按基础水价的2倍收取水费。用水量基数和阶梯比例随城区供水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在确保基本生活用水的同时促进节约用水。适当拉大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价。按用水类别、用水季节和超计划用水幅度,制定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标准,分别定为现行公共供水水价或者地下水资源费的数倍至数十倍。
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定位、统筹谋划,努力实现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新跨越。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水利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3333
8
第二篇: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9300字
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年初目标任务和局长办公会议要求,我处从20xx年7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了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调研。首先,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调研提纲和7套统计表格。其次,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调研工作。第三,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两次派出调研组赴各地进行专题调研。第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先后到黄委、山东省水利厅、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地方有关部门搜集资料,并深入苏泗庄、位山、潘庄、邢家渡、小开河、王庄等大中型灌区和重点用水户座谈讨论。参与本次调研工作人数高达20余人。在广泛调研和搜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汇总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山东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山东黄河水资源供需状况
1、山东黄河可供水量
黄河是山东省最主要的客水资源。根据(19xx年-19xx年)资料统计,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为470亿立方米,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将逐年耗水量及上中游大中型水库调蓄量还原后,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59亿立方
米,计入下游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大汶河天然径流量21亿立方米后,多年天然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据此,国务院19xx年批准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正常来水年份可供水量为370亿立方米。其中,山东引黄耗水指标70亿立方米,占全河可供水量的19%。20xx年8月,黄委组织换发了取水许可证,各市引黄取水指标详见表1。
表120xx年山东黄河取水许可水量统计表
近年来由于天然来水减少、上中游拦蓄工程的兴建和引水量的迅猛增加,黄河天然径流较多年平均呈明显减少趋势。以我省入境站高村站为例,五十年代年均来水量475亿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2%;六十年代年均来水量497亿m,比多年平均偏多28%;七十年代年均来水量360亿m,比多年平均偏少7%;八十年代年均来水量374亿m,比多年平均偏少4%;九十年代黄河流域来水明显偏少,高村站年均来水
3
3
3
3
量228亿m,比多年平均偏少41%;19xx年以来的水文资料显示,年均来水量只有180亿立方米。
根据《山东黄河水资源科学利用及调度措施研究报告》,预测20xx年正常年份黄河高村站年来水163亿立方米左右。参考19xx年水量统一调度和调水调沙以来的实际情况,即汛期来水占67%,约109亿立方米,非汛期来水占33%,约54亿立方米。按照确保利津站100立方米/秒的生态流量测算,每年非汛期需要下泄24亿立方米;三年来调水调沙年均下泄水量约38亿立方米;而多年平均滩区用水及河损31亿立方米,同时考虑河槽底水不可能全部引出,因此全年可以引用的黄河水量不足70亿立方米。
按照黄河水量“丰增枯减”的分配原则,黄委对
1999-20xx年实际分水量根据来水情况进行了同比例增减,山东实际分水情况见表2,均远远低于正常来水年份的70亿立方米引黄指标。
表21999-20xx年山东实际分水指标
3
2、需求分析
根据山东省有关部门测算,省内当地水资源总量为308亿立方米,受工程措施等因素限制,现状实际开发利用量176
亿立方米。预计20xx年正常年份需水将达到376亿立方米,省内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按198亿立方米计算,加上污水回用等24亿立方米,总计可供水量只有222亿立方米,缺水154亿立方米。缺水拟通过南水北调解决20—30亿立方米,对黄河水需求将增加到100亿立方米。
因此,无论在总量还是在季节上,来水与用水的矛盾非常突出,南水北调实施以后黄河水量分配指标能否维持现有水平也很难确定。
(二)开发利用情况
据调查,山东省目前已有菏泽、德州、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淄博、青岛、潍坊等11市的68个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即全省有64.7%的市、48.9%的县(市、区)用上了黄河水。在黄河来水偏枯的情况下,1990-20xx年累计引水958亿立方米,年均63.88亿立方米,占全省年均用水量240亿立方米的27%。解决了山东3210万亩耕地关键期的灌溉用水,约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44%,解决了沿黄573万人的饮水问题,为沿黄工业生产提供了水源支撑。
1972-20xx年,利用我省引黄工程5次实施了跨流域调水,累计向天津、河北送水53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两省区的工农业生产,保障了关键期的生活用水,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1、引蓄水工程
1.1渠首工程
滩外引水渠首工程63处,滩内引水站闸117处(不包括移动临时取水设施)。分布情况及引水能力见下表3。
表3引黄渠首工程统计表
1.2、调蓄工程
据统计,全省沿黄各市建有各类水库753座,总设计库容14.76亿立方米,死库容0.98亿立方米。百万立方米库容以上的121座,设计库容11.54亿立方米,千万立方米以上水库41座,总设计库容10.68亿立方米,其他小型水库及坑塘等库容3.22亿立方米。各地调蓄工程的规模差别很大,东营设计库容占总量的56.32%,其次是滨州占16%。各地蓄水能力详见下表4。
表4调蓄工程统计表
2、用水情况2.1农业用水
山东现有滩外引黄灌区58处(原73处,虹吸改建及灌区合并后为58处),设计灌溉面积403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63万亩。2000-20xx年年均用水44.34亿立方米。
2.2生活用水
解决了山东沿黄573万人的引水问题,为天津河北以及我省青岛1705万人提供了急需生活用水。2000-20xx年年均用水2.6亿立方米(详见表5)。
表5沿黄9市饮用黄河水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
2.3工业用水
省内主要依靠黄河水为水源的大中型工业项目29家,2000-20xx年年均用水2.78亿立方米。其中胜利油田用水最近两年变化较大。根据调查,东营市年工业用水量为1.43亿立方米。其中电力工业电力装机单位耗水量为33.2立方米/千瓦〃年,年用水量为0.20亿立方米;石油工业20xx年前需水量包括石油注水补水量和石油开采耗水量两部分,用水量为0.83亿立方米(年吨油注水补水定额1.3立方米/吨,石油开采耗水定额1.7立方米/吨)。20xx年后油田采用分离水回注技术(日回注分离水69万立方米,年节约黄河水2.5亿立方米),吨油需水量仅为1立方米,按年产原油3000万吨计算,石油工业年用水量为0.3亿立方米。东营地区稻田面积最多时发展到39.06万亩,目前只有6.09万亩,按每亩用水700立方米计算,少用黄河水约2.3亿立方米。石油与稻改两项减少黄河水用量约4.8亿立方米。从引水总量看,东营九十年代在黄河频繁断流的情况下,多年平均引水9.84亿立方米,而2003、20xx年引水分别为5.81亿立方米和6.48亿立方米。而济南的鹊山水库2001-20xx年均引水10160立方米,20xx年引水只有5319万立方米,引黄济青多年平均引水5500万立方米,最近两年只有冬季1000-2000万立方米保暖水。
据统计,2000-20xx年五年平均农业用水占89.18%,生活用水占5.23%,工业用水占5.59%。
2.4滩区用水
滩区耕地面积197万亩(含西河口以下耕地22万亩),设计灌溉面积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7万亩(详见调研报告附表2),由于滩区用水分散,口门的建设和使用管理由乡村或群众负责,没有准确的计量数据。按有效灌溉面积47亩,亩用水300立方米估算,年引水约1.41亿立方米。按全部耕地面积估算年引水约5.9亿立方米。
3、引黄供水效益分析
黄河对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引黄水量占到全省用水总量的27%,惠及山东沿黄的11市68个县(市区),引黄灌溉面积3210万亩,占全省耕地灌溉面积的44%,涉及灌区人口241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6%;解决了沿黄573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问题,为沿黄重要工业企业提供了生产用水保障。尤其是在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通过调度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根据调查沿黄灌区与非灌区亩产量相差65公斤,灌区年增产粮食约21亿公斤,按1.2元/公斤计算,农民年增收25.2亿元。
根据黄委有关部门测算,黄河水对工业项目GDP的影响程度为211元/立方米,据此测算,山东黄河水资源年均对沿黄工业GDP影响量达1200亿元左右。
在保障沿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确保了黄河在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连续六年不断流,对恢复河口地区湿地、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和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了重大作用。
1972-20xx年以来,利用山东黄河现有引黄工程实施了跨流域调水,累计为天津和河北供水53亿立方米,为青岛供水21亿立方米,解决了上述地区1705万人的应急生活用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山东黄河水资源贫乏,调蓄能力低
从总体看,山东黄河水资源贫乏,且季节上来水用水矛盾十分突出。调查了解,春秋季节的需水一般占全年的60%左右,与来水情况正好相反。现有调蓄工程分布不均衡,不能通过丰蓄枯用来缓解用水矛盾,尤其是春秋灌溉季节的矛盾。根据调查,沿黄水库总库容为14.76亿立方米,但主要在滨州东营,两市库容为10.72亿立方米,两市现有水库利用率不高。而其它市几乎无农业用水的水库,调蓄工程与各市耕地及灌区面积不平衡。从调查情况看,沿黄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农业用水季节性强,水库蓄水周转低,受投资、
占地、灌溉成本增加等影响,建设水库的积极性和能力都有限。19xx年以来有两年没有引足分配水量指标与调蓄能力不足有一定关系,见表6。
表619xx年以来分配水量与实际引水量比较表
(二)水质污染威胁黄河水资源安全
山东黄河污染源有上游来污、大汶河来污、长平滩区排污以及金堤河、浪溪河、玉符河来污和滩区的面源污染。根据20xx年7月《黄河水资源公报》,山东黄河高村、艾山断面为V类水质,泺口、滨州公路桥、利津断面均为IV类水质。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非汛期情况会更加严重,污染得不到遏止,及易造成水质性缺水。
(三)渠首工程引水困难
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水调沙,使河槽归顺,下切明显,济南以下河段引黄涵闸的引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济南河段的大王庙、土城子、胡家岸、沟阳四座涵闸,滨州的打渔张、小开河、簸箕李,东营河段的麻湾、宫家、曹店等9座涵闸,今年春季的引水能力比20xx年200立方米/秒流量时降低50%左右;大道王、道旭、兰家、韩墩四座涵闸小流量引水时闸前闸后淤积严重。由于今年调水调沙以
后大河一直持续400米/秒以上,影响程度还不好定量分析,但是引水困难的趋势将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原因一是河槽下切,同流量水位降低,引水落差减少,闸前流速降低,引水口淤塞;二是低水位流向走势与高水位不同,进水条件变化。三是地方灌区建设时,为了少引沙,渠底过高,如王庄闸后渠道衬砌高出闸底板四十厘米,造成引水困难。
(四)灌区管理粗放、节水措施少,水利用系数低山东引黄灌区干支渠17390公里,衬砌1315公里,衬砌率7.56%;其中干渠4427公里,衬砌761公里,衬砌率17.2%,支渠12963公里,衬砌554公里,衬砌率4.3%。灌溉多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串灌方式为主,部分灌区采用小白龙向田间引水,水利用系数多在0.37-0.55,灌区存在严重浪费水现象。
对不同地区的单位面积用水和较大型灌区的用水情况进行了比较(详见下表7、表8)。
表72000-20xx年沿黄各市农业用水情况比较表
表82000-20xx年典型灌区用水比较表
可以看出,各灌区的单位面积用水情况差别较大,用水效率参差不齐。其中,亩均用水量小开河灌区较低,其主渠道计划全部进行了衬砌,而东营麻湾较高,这与东营地区的土地需要压碱的灌溉方式有一定关系。
由于区划等原因,配水方案不尽合理,造成用水浪费,部分离黄河较远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项目输水线路长,输水流量小,输水时间长,沿程损失大。例如,从李家岸闸到庆云水库220公里输水渠道,要完成一次1000万立方米充库水量,需要引水6000-7000万立方米。菏泽电厂水库到苏泗庄闸50多公里,完成一次1000万立方米充库过程,需要引水2500-2900万立方米。
根据邢家渡灌区的灌区节水配套规划,拟在“十一五”期间投资2.69亿元,进行配套和节水改造,完成以后水的
利用率将提高到0.7-0.85。从渠首送水到最末端的时间将缩短一半。
(五)两水分供、两费分计、水权转换工作开展难度大20xx年8月新的许可证已经发放到位,各取水口的水量分配和用途界定非常明确。今后可能发生水权转换的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地区之间或同一地区不同取水口之间的转换;二是原有非农业项目采取节水措施以后向新项目的转换;三是农业向新上非农业项目的转换。第三种转换涉及水费的调整问题,但是地方新上项目立项审批、投资和建设、水资源论证基本在地方部门办理,我们没有能力和条件了解到这些项目的情况。
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目前是农业非农业混供,送水期间我们的管理能力很难覆盖到每个用水户,供水协议一般是对灌区或地方水利部门签订,也就是说与我们签定协议的一方不是直接用户,采取按比例进行用途的界定。一级用户之后水的利用情况很难掌握。调研中,部分基层河务部门及地方用水户对按比例界定这一点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实际统计的近年用水情况计算,农业89.18%,工业
5.23%,生活5.59%;取水许可中农业83.3%,工业9.9%,生活6.8%。实际用水情况与许可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青岛、济南、油田等非农业用水户近两年用水减少有关。同时也需要探索更科学的界定计量方式,准确的区分用水。
(六)测流手段落后,滩区用水难以管理
水量的计量现在都是采用传统的测流设施,测量频次少,准确度不高。非汛期河损表现大,存在不正常现象。尽管已经完成了涵闸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但是目前尚未验收,同时由于建设之初系统功能设置问题,不能实现自动测流和计量。目前的测流方式误差大,人为因素影响大。
河损主要包括滩区用水、大河测流误差损失、蒸发渗漏损失、涵闸漏水和涵闸引水误差损失。据统计,1999-20xx年年均河损30.73亿立方米,每年的最大河损都出现在春季的3-6月,多年平均为19.53亿立方米,7-10月为7.60亿立方米,11月-次年2月为3.72亿立方米。
按照春季每亩300立方米测算,西河口以上滩区现有耕地175万亩(含西河口以下22万亩),用水最多为5.25亿立方米;按有效灌溉面积47万亩计算,用水只有1.41亿立方米。也就是说非正常河损大致为6.68-10.52亿立方米之间。
滩区引水工程多数不属于黄河部门管理,对滩区用水的控制和计量尚没有有效的措施,除利津县局进行了切实的尝试以外,其它单位研究的不多,措施也少,感觉处于无奈境地。
(七)运行机制不完善,关系需要理顺,思路不宽、措施不多
调研过程中,基层河务局普遍感觉对下步水资源管理调度无所适从,认为机构职能交叉不清,关系不理顺。涵闸引水控制工程的管理是水资源管理调度的关键环节,目前省局涉及涵闸的业务部门很多,有防办、建管、水调、财务、供水等部门和单位。而市县两级没有设置水资源管理调度部门,有的由防办人员兼职,有的由水政人员兼职。县局作为当地黄河水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供水体制改革后县局对涵闸没有管理权,无从履行水资源管理调度的职责。基层河务部门一直以来把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当作沟通黄河与地方政府关系的重要纽带,通过这方面的工作,使他们感觉到黄河部门对地方工作的支持和贡献,从而赢得了地方政府在黄河防洪工程建设、防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果不能理顺相应关系,不利于下步防汛和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大家普遍认为水资源的管理调度和开发经营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黄河水资源的管理调度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属于水行政管理职能。资源管理与开发经营要有恰当的结合点,供水体制改革中要慎重对待,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山东现有引黄涵闸中17座属于地方投资,划归供水部门管理是否合适需要研究。
目前黄河部门参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有东明供水项目、滨州的韩店水库、龙潭水库。另外济南的济北电厂水库,正在筹划,初步意向是济阳县土地参股,济南市局投资
工程部分。总体来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深度还不够,习惯于看着涵闸收费,思路不宽,措施不多,对水市场的认识研究不够。水管体制和供水体制改革以后,尽管明确了县局的水资源管理调度职能,但是由于涵闸不再属于县局管理,他们普遍认为,很难发挥作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也上受到了影响。
(八)东平湖、河口等涉及水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力度不够
近年来水量调度以保证利津断面100立方米/秒左右作为生态需水控制指标。今年安排河口研究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维持河道生态用水利津站需要控制在230立方米/秒以上,4-6月考虑近海生态需要,利津站应控制在400-600立方米/秒以上。由于河口生态问题非常复杂,该研究成果是初步的。河口生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其需水指标,尚缺乏系统全面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利津生态流量是山东黄河来水的基础流量,对整个山东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重大。
根据近年来的实际调度情况,在小浪底水库非汛期运用方式不调整的前提下,考虑河道下切及西河口以下引水,利津断面建议按150-230立方米/秒控制。
东平湖的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问题非常复杂,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南水北调实施以后,问题更加突出,缺少对政策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三、对策与措施
根据调研中涉及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应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一是建议地方充分发挥现有调蓄工程的作用,在汛末和冬季引水调蓄,缓解春季争水的问题。滨州、东营以外的沿黄市要充分认识水资源越来越紧张的趋势,适时建设调蓄工程;二是加快现有灌区的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根据邢家渡灌区的测算,现有干支渠实施衬砌等节水改造措施以后,水的利用系数可以由目前的0.37-0.55提高到0.7-0.85,节水潜力巨大。三是建议黄委对小浪底水库非汛期的运用方式进行调整,充分考虑黄河水资源对黄河下游国民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及生态用水的重要作用,加大非汛期,尤其是春季的下泄流量。四是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大汶河、长平滩区的防污治污,加强省内入黄口门的检测监控,以免造成水质性缺水。
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农业,其他行业限制高耗水项目的上马,要通过水权转换、水价等手段促进节水意识的提高。
(二)加强水资源的计划管理,严肃调水纪律,科学界定引水用途
一是严格制定和执行用水计划和定单制度。细化用水计划和定单,按定额指标审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篷布帐篷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考核试卷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临床常见管道的护理 4
- 7-9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3-数字乘法器处理器设计
-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口算练习共800道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图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宁阳一中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病原微生物免疫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精神疾病治疗新靶点-深度研究
- 教学课件-统计学(第三版)袁卫
- 医院保安员培训
- 教学设计-3.5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
- CNAS-CL01: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 血透室叙事护理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中共凉山州委办公室面向全州考调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夏季货车行车安全教育
- 【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刷子李》(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