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河地灾评估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33/wKhkGWewbT6AFShRAADNoY0qQKk430.jpg)
![梧桐河地灾评估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33/wKhkGWewbT6AFShRAADNoY0qQKk4302.jpg)
![梧桐河地灾评估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33/wKhkGWewbT6AFShRAADNoY0qQKk4303.jpg)
![梧桐河地灾评估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33/wKhkGWewbT6AFShRAADNoY0qQKk4304.jpg)
![梧桐河地灾评估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A/33/wKhkGWewbT6AFShRAADNoY0qQKk43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5梧桐河农场年产2千万块蒸汽灰砂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评估单位: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所长:陈松枝院长:刘群利总工程师:张昱项目负责:王洪霞技术负责:秦嗣敏报告编写:王洪霞杨广君王国文郑余赵冬丽审核:秦嗣敏编写时间:2011年4月目录第一章前言…………….………………1一、项目由来…………….………………1二、目的任务…………….………………2三、评估依据…………….………………2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4一、工程概况…………….………………4二、交通位置…………….………………6三、以往相关工作…………….…………6四、工作方法、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7五、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的确定……11第三章地质环境条件……………………12一、气象、水文…………….…………...12二、地形地貌…………….……………...12三、地层、侵入岩…………….………...12四、大地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4五、工程地质特征…………….………...15六、水文地质条件…………….………...16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6八、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17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8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8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8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9一、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9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9第六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21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21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1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22四、防治措施…………….…………….22第七章结论与建议…………….………….24一、结论…………….….24二、建议…………….….24附图1、梧桐河农场年产2千万块灰砂砖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图(1:1000)1张第一章前言一、项目由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规划》,对粉煤灰、建筑废弃物制品类的利废、节能、环保等新型墙体材料,在政策、税收、设计、设计、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规划要求限制生产和使用黏土砖,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因此发展利用废弃煤矸石和砂制做的蒸汽灰砂砖是现今最为环保、节能的项目。在上世纪70年代,梧桐河农场建设了一座24孔的砖窑,到90年代,该砖窑因资源枯竭而淘汰,此后农场一直无砖厂,建筑所有红砖都是从外购进,给建筑增加了大量成本,很大程度上滞后了农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随着农场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场需求大量建筑砖材,为了更好的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农场决定引进珠海鑫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来建设年产2000千万块的蒸汽灰砂砖厂,以满足农场及周边地区的用砖需求。梧桐河农场现在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每年的建设规模在4万平方米,因此需求大量的建筑用砖,同时其他建设项目以及周边地区的建设项目也需要一定数量的砖,因此每年的用砖量在2000万左右,因此该项目生产的蒸汽灰砂砖可以满足梧桐河农场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梧桐河农场灰砂砖建设项目目前已通过2011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梧农场呈[2011]5号文批复。在项目征地之前,受项目建设单位梧桐河农场的委托,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承担了该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目的查明项目区的地质灾害,确定其危害性,为项目的选址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工作的依据主要有:1、国务院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理》2、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黑国土资发〔2005〕162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4、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38-2004)5、(国土资源部,2006.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细则》6、《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7、《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8、《年产2千万块蒸汽灰砂砖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已批复)9、现场调查及前人资料。三、目的和任务(一)目的查明项目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建设项目场地现状地质灾害、预测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项目建成后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对建设项目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为项目的选址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二)任务1、收集以往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气象水文等方面的资料,分析研究,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及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质环境要素。2、调查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逐一查明区内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稳定状况、发展趋势、危险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所造成的危害,作出危险性评估。3、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规划设计,对由于该项目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项目建成后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4、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项目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第二章评估工作概述一、项目工程概况1、规划原则根据国家宏观能源政策,鼓励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以替代实心黏土砖,解决农场用砖外调的现状,降低用砖成本,增加职工就业,满足农场城镇建设墙体用砖的需要。2.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黑龙江省梧桐河农场第八居民组,项目建设一条日产10万块蒸汽灰砂砖的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灰砂砖2000万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制砖车间、蒸汽车间、库房、办公室及生活区等附属设施,建设厂房面积2000m2,项目总投资550万,项目资金来源为珠海金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3.总体布置制砖车间:设置在规划区的东北部,占地面积1100m2。蒸汽车间:设置在规划区的南部,用地面积130m2。库房:布置在规划区东南部,用地面积为450m2。办公室:布置在规划区西南角,靠近出厂通道,用地面积为320m2。4.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是利用砂、石灰、煤灰等制成的砖,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渣产生,只有锅炉产生的烟尘经除尘器处理达标后排放到大气。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时有一定的厂内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小的噪声。废水:无废水产生,故无需进行综合利用。废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是很好的生产原料,全部能综合利用。噪声: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等放在室内,墙体内设有吸音板减少噪声的扩散。废气:锅炉排出的烟尘和少量的硫化物,在本设计中选用除尘效率高达96%的除尘器,除尘后的烟尘浓度低于国家Ⅱ类地区排放标准,烟气黑度达林格曼0-1级。并设计了40米高烟囱一座高空排放烟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化: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制定绿化计划,在厂区周围种植绿化树木及花草。项目在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中,积极采取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确保环境达到ISO14001环保示范区的要求。5、征地面积及范围建设项目总征地5040m2,合7.56亩,以空地为主,位于汤原县东北角,隶属于汤原县梧桐河农场,根据该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图,项目范围由8个拐点圈成。具体拐点坐标见下表(1980年西安直角坐标系)。项目征地范围拐点坐标表坐标点XY东经北纬15239414.78344402600.949130°42′45″47°16′56″25239435.26744402668.929130°42′48″47°16′56″35239451591130°42′51″47°16′57″45239417.62444402731.689130°42′51″47°16′56″55239412.83744402733.131130°42′52″47°16′56″65239390.91044402660.363130°42′48″47°16′55″75239376.48444402612.489130°42′46″47°16′54″85239384181130°42′46″47°16′55″二、位置交通梧桐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汤原县境内,地处松花江下游北岸东至都鲁河,西依梧桐河,南靠松花江,东距汤原县城约110km,南距桦川县城约40km,西南距佳木斯市约70km。中心点坐标:东经130°42′48″,北纬47°16′56″。建设项目位于梧桐河农场第八居民组,与农场内其它居民组有乡级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三、以往相关工作建设项目位于三江平原西部,松花江北岸河流一级阶地,厂区及周边前人曾进行过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矿产调查工作较少。进行过的相关工作如下:1、1969~1972年黑龙江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对该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并于1972年提交了《黑龙江省汤原县幅(L-52-10)区域地质测量报告》。2、1985~1989年黑龙江省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编写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1999年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编写了《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志》,均已通过地质矿产部评审验收。3、1983~1987年地矿部90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对三江平原地区进行了综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并于1987年提交了《三江平原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报告》,且已通过当时地质矿产部评审验收。4、1992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完成了编制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已通过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评审验收。199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黑龙江省志第四卷地质矿产志》。上述工作成果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可作为本次评估工作的评估依据。四、工作方法、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1.工作方法根据扩建项目的特点,充分收集已有的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资料,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初步确定评估等级,圈定评估范围,进而进行详细的地质测绘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有针对性的对本区发育的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象进行现状及预测评估,最后在现状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对项目建设的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工作程序见工作程序框图。野外调查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及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采用1:1万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调查路线采用穿越法,对于主要的地质灾害或地质灾害隐患地段进行了追索。本次调查工作,运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数码摄像、地理信息处理系统(MPAGIS)和计算机技术。对每个调查点均做了详细的定位和描述,并选取典型地段进行了现场拍照。2.工作完成情况本次评估工作进程如下:2011年4月8日,接受任务委托4月9日~12日,收集资料4月12日~13日,对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评估工作大纲4月14日~15日,野外地质灾害调查4月16日~17日,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及图件编制4月18日~20日,成果资料评审4月21日~22日,补充修改4月22日,备案存档提交成果报告。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工作程序框图事前登记接受评估委托事前登记接受评估委托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建设和规划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建设和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地质灾害调查组织评审、备案提交报告或说明书结论与建议防治措施综合评估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建设和规划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建设和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地质灾害调查组织评审、备案提交报告或说明书结论与建议防治措施综合评估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完成工作量一览表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收集资料份7调查面积km20.06调查点个4编制评估报告份1评估图件张1收集到的资料有:1、《黑龙江省汤原县幅(L-52-10)区域地质测量报告》。2、《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3、《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志》。4、《三江平原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报告》。5、《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6、《黑龙江省志第四卷地质矿产志》。7、建设项目南侧《梧桐河农场10#综合楼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评估工作质量评述评估工作按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黑国土资发〔2005〕162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的技术要求执行,采用GPS进行定点、定位,数码相机对现场进行拍照,对项目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对现状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的描述。调查细致全面,定位准确,工作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标准。五、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的确定1.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建设项目位于松花江北岸冲积平原上,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表出露均为第四系松散层,地质灾害发育中等,地质构造较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该项目占地5040m2,主体建筑为单层工业厂房,厂房最大跨度20m,属较重要建设项目。综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分类,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确定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2、评估范围建设项目位于松花江北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表植被好,周围无明显影响建设场地稳定性的地质作用,周边存在少量的人类活动,因此评估范围在征地范围基础上适当外延50-100米,评估面积约0.15km2。第三章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建设项目所在地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回暖迟;夏季短促,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2.5℃,最热月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温36.6℃,最冷月平均气温-24.4℃,极端最低温-43℃,年平均降水510mm,生长季节(5-9月)降水充沛,日最大降水量88.6mm,年平均无霜期130d,年平均日照时数2378h,终霜平均在5月中旬,年平均风速4m/s,最大冻土深度198cm,主导风向西北风。评估区地表为空地,无河流流过,评估区东部为都鲁河,距评估区约30Km,西侧为梧桐河,距评估区约8Km,南部为松花江,距评估区约20Km,整个评估区地貌单元为河流低漫滩,周围水泡、湿地广泛分布。二、地形地貌评估区位于松花江北岸冲积平原上,主要冲积物为梧桐河水和松花江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貌单元属于一级阶地,场内地面相对高差0.53米,地势平坦。工程建设地点地表均为空地,局部有稀疏灌木。三、地层、侵入岩评估区出露地层均为第四系。根据《黑龙江省汤原县幅(L-52-10)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和《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评估区第四系之下为前寒武系构造层,主要由兴东群和黑龙江群变质岩及元古代花岗岩组成,局部和评估区外围东部分布有第三系富锦组、孙吴组、宝泉岭组、白垩系下统龙江组地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上更新统别拉洪河组(Q3b)评估区出露均为该地层,上部为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为粉砂、细砂、含砾中细砂、砾石,厚5~25m。构成梧桐河一级阶地。(2)富锦组(N1-2f)广泛分布于三江平原,被第四系掩盖,见于地下50-296m,自下而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部由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煤等组成;中部由砂砾岩、砂岩和泥岩组成;上部由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3)孙吴组(N1-2s)由砂砾岩及砂岩和少量的泥岩组成,以含铁质为特征,局部胶结和成岩较好,绝大部分微胶结或未胶结,厚度一般不超过200m。(4)宝泉岭组(E2-3b)主要分布于三江平原盆地的西部坳陷,绝大部分埋藏于地下300-500米,自下而上可以分为三个岩性段,下段由砂砾岩及泥岩组成,中深色调,砂质胶结,成岩稍好;中段由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砾岩组成,灰-灰绿暗色调,半胶结中等成岩;上段由泥岩、粉砂质泥岩、褐煤及砂岩、砂砾岩组成,暗色调,低成岩。厚度300~800米不等。(2)白垩系下统龙江组(K1l)岩性为灰紫色厚层状致密块状安山岩,灰紫色安山岩夹超浅成英安岩,灰色沸石化杏仁状安山岩,灰绿、灰紫色安山岩夹超浅成英安岩,厚度几十米至上千米不等。(3)上元古界兴东群(Pt1xd)为下伏前寒武系构造层,局部分布,岩性由石英片岩、变粒岩、大理岩、混合岩等组成。顶、底不清,厚度大于7321m。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混合岩类较发育,构成与变粒岩、石英片岩互层,变粒岩与大理岩互层;中部含石墨较多,主要为含石墨变粒岩、含石墨石英片岩、石墨片岩、含石墨大理岩,局部为含磁铁矿石英岩、磁铁矿;上部以各种混合岩为主夹变粒岩、片麻岩或含少量的大理岩。(4)下元古界黑龙江群(Pt2hl)可以分为上下两个亚群,组成下亚群的基本岩石组合为钠长石片岩、钠长变粒岩、石英片岩、石英岩、蓝闪片岩及钠长角闪片岩等。底界不清,厚度大于3994m。上亚群与下亚群伴生,产状一致,总厚度大于4152.8m,岩性主要为角闪石片岩、石英片岩、钠长石片岩、变粒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等。侵入岩:为兴东期花岗岩,与兴东群和黑龙江群共同构成元古宙基底,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或呈明显侵入接触。四、大地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大地构造评估区地处兴凯湖~布列亚山地块区老爷岭地块之佳木斯隆起带太平沟隆起之鹤岗凹陷东缘。由兴东群和黑龙江群及元古代花岗岩共同构成隆起基底构造。区内早元古代混合花岗岩最发育,分布于南部。中元古代超基性岩沿断裂侵入。晚元古代花岗岩分布于东南部及南部,晚印支期和燕山期小岩体寥寥无几。变形构造以褶皱为主,轴向北东,可恢复两个复背斜,其翼部有些次级小背、向斜,均由兴东群和黑龙江群自形褶皱。断层以近南北和北西向剪切断层最发育,局部破坏褶皱形态,在黑龙江群中发育南北向区域挤压破碎带,宽大于10km。可见,评估区内历经多次构造运动,评估区之外的南北两侧(距离约20km)各有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层分布,而评估区及其周围并无较大的断层分布。2、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内构造第四纪以来趋于稳定,仅有区域性断块升降活动,全新世以来已稳定,对项目的建设无影响。新构造运动主要为区域性差异断块升降运动,表现为松散沉积和阶地的形成。评估区及其周围自建立地震网以来,还未有深源地震记载。目前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6度区,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综上所述,本区属地质构造稳定区。五、工程地质特征评估区出露地层均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松散地层,根据梧桐河农场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所见地基土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细砂、粗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GB3①杂填土:厚0.5m,黑灰色,主要由煤灰渣、砖块、砂土等组成。=2\*GB3②粉质粘土:厚4.0m,黄褐色-灰色,土质均匀,稍湿~湿,硬可塑~可塑状态,局部含粉砂并夹粉砂薄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fak=170kpa,属于中压塑性冻胀土。=3\*GB3③粉砂:厚1.5m,灰色,颗粒均匀、颗粒级配不良,饱和松散,局部夹细砂薄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含粘性土,无光泽,干强度高,韧性差。fak=140kpa,属于中压塑性土。=4\*GB3④细砂:厚2.0m,黄灰色~灰色,很湿~饱和,松散~稍密,级配不良,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主。软缩。fak=130kpa,。=5\*GB3⑤粗砂:厚4.0m,底部未揭穿。灰色,颗粒较均匀,颗粒级配良好,饱和,稍密~中密,含粘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砾砂薄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类矿物。fak=210kpa。区内总体上地基土承载力值较低,地表有粉质粘土软弱层,具弱冻胀性,地下水位埋藏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下部承载力值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综合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六、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所见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上部第四系松散层中,平水期水位埋深3.5米,含水层为细砂、粗砂层,厚3~15m,单位涌水量大于1000m3/d,矿化度小于1g/L,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重碳酸硫酸钙型,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及高处基岩裂隙水的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蒸发的形式排泄,降水量对地下水水位影响明显。基岩裂隙水:分布于下部元古代花岗岩裂隙中,水位距地表25~35m,含水层为花岗岩裂隙,单位涌水量100~300m3/d。受第四系孔隙潜水和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的形式排泄。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位于松花江北岸,主要冲积物为梧桐河水和松花江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貌单元属于一级阶地,场内地面相对高差0.53米,地势平坦,人类的工程主要是道路修建,少量的采砂活动留下沙坑,南部的梧桐河农场第8居民组民宅距离评估区较远,总的来说,在评估区范围内,没有发现大规模采矿活动,主要人类工程活动轻微,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小。八、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区内无矿产资源分布,不存开采问题。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在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引发的原因,并对其危险性做出评估。评估的范围结合自然地质条件,在征地范围基础上适当外延50-100米。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经现场调查,评估区所处地貌单元属于河流冲洪积阶地,由多期重叠的冲洪积扇组成,为一级阶地,地表为空地。区内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类型单一,无采矿及其它大型的工程活动,民宅离评估区较远,现状无江水漫覆和塌岸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发生,仅见有季节性冻土冻融不同程度发生。季节性冻土冻融:由于区内地表普遍有一层粉质粘土分布,且地下水位较浅,季节性冻土冻融普遍发生,中等发育。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仅有季节性冻土冻融。由于评估区为尚未开发利用之地,区内无重要建筑,因此季节性冻土冻融虽中等发育,普遍发生,但所造成的危害小,危险性小。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一、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区及周边地势平坦,不存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建设场地岩土体稳定,上部为场地建筑物主要为单层厂房及办公用房,荷载较小,粉质粘土层和粗砂层均可作为持力层,场地四周为道路和空地,工程建设无挖方填方,因此工程建设不会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发生,也不会对现状地质灾害起加剧作用。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项目建设在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同时,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工程建设也可能造成危害。建设项目地处梧桐河一级阶地,相对梧桐河水位较高,地势平坦,地表植被好,岩土体稳定,西侧距梧桐河岸边7km,周围无明显影响区内稳定性的地质作用,工程建设和项目建成后,不存在江水漫覆和塌岸问题,也不会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危害。由于区内普遍分布有软弱且具强冻胀性的地基土层,因此预测项目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仍为季节性冻土冻融塌陷,另还可能遭受软弱地基土不均匀沉降和砂土液化的危害。1、季节性冻土冻融项目建筑场地季节冻深范围所回填填土若不实或非不冻胀土,对季节性冻土冻融若无防护或防护不当,项目建成后,还将遭其冻胀融陷的危害,影响建筑的稳定性,造成灾害。就目前所回填的情况看,原有地表杂填土大部分为非不冻胀土且并未压实,但建设过程中不存在填方,地基上的原有的杂填土也会被清除,预测项目建成后遭受其冻胀融陷的危害小,危险性小,采取工程措施易消除。2、软弱地基土不均匀沉降建设项目的持力层为粉质粘土,稍湿~湿,硬可塑~可塑状态,平水期地下水位为3.5米,考虑到夏季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处于地下水浸泡下的该土层属软弱地基,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明显下降,有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但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或选取合适的基础,风险即可消除,所以预测地基不均匀沉降危险性小,采取工程措施易于消除。3、砂土液化该建设项目,所处地貌单元为一级阶地,场地地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场地地层中粉砂、细砂层后约3.5米,承载力fak为130~140kpa,属中软土,由于粉砂、细砂层处于地下水位之下,当其受到震动的短暂时间内,细沙层较厚的地区可能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有效应力降低至零,抗剪强度完全消失,易于产生液化,可能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场地建筑物为单层工业厂房,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其遭受砂土液化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第六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综合评估原则与定性指标的确定1、综合评估原则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害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并依据地质灾害危害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2、地质灾害定性指标的确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根据地质灾害特征及发生的可能性、发育情况、危害程度来确定,见下表。地质灾害定性指标确定一览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危险性现状季节冻土冻融中等正在发生小小引发基本不发生加剧基本不发生遭受季节冻土冻融中等可能中等小软弱地基土不均匀沉降中等可能中等小砂土液化中等可能中等小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根据分区评估原则及定性指标,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区内地质灾害有季节性冻土冻融、软弱地基土不均匀沉降和砂土液化。季节性冻土冻融:为现状和项目建成后所遭受的地质灾害,中等发育,现状危害小,危险性小,预测项目建成后遭受其危害小,危险性小;软弱地基土不均匀沉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存量房屋买卖协议书
- 木门安装工程合同
- 门面房装修合同书(6篇)
- 房地产项目认购协议
- 技术改造借款合同书
- 解决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报告
-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与监测方案
- 委托投资协议合同
- 小学词语听活动方案
- 物流仓储项目合作协议
- 过敏性肺泡炎课件
- 客运车辆进站协议书
-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药剂师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建议8篇)
- 食材配送公司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 公务员录用审批表
- 重庆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汇总一览表合集单元目标能力点
- 2023年版一级建造师-水利工程实务电子教材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一册全部课件(共16课)
- GB/T 6403.4-2008零件倒圆与倒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