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_第1页
2024-2025学年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_第2页
2024-2025学年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_第3页
2024-2025学年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一、填空题(★★)1.君主专制的强化(1)奏折制度:这一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____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____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军机处: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____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____。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3)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对____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2.东部疆域(1)收复台湾:1662年,___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第二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2)划定东北边界: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____。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1689年,两国签订《___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对蒙古、新疆地区的管理①蒙古分裂: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清朝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②击败准噶尔部: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____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③平定维吾尔: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④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____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总领军政事务。(2)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班禅: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②派遣驻藏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____、____共同治理西藏。③制定法律: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3)民族政策清朝专设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4.内部危机(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2)人口膨胀: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3)农民起义: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____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5.闭关自守(1)背景:这一时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____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内容: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3)影响:这种____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____于世界潮流。二、简答题(★)6.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三、材料题(★★★)7.阅读材料,完成相关小题。材料一①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②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③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④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赵翼《檐曝杂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军机处的特点。四、单选题(★★★★)8.清初,皇帝的谕旨一般由内阁草拟,经内阁发六科抄出发送,其内容是公开的,称“明发上谕’’。自雍正帝开始,皇帝谕旨均由军机大臣拟定文书传递,不经由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寄出,称为“廷寄”。这一调整旨在()

A.提高中央决策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防止泄露军政机密D.精简政府行政人员五、材料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在清代很长一段时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乾隆帝在其《救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曾还认为“民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一再严申“华夷之别甚严”“从不许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掺杂”。英国人也觉察到这一点,他们说“在必需品上……虽然不是奢侈品上……可以自给,因此中国政府绝对不重视对外贸易,认为可以随意限制对外贸易。”——摘编自金卫星《中美关系史纲》【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六、单选题(★★★)10.学者指出:宋元以来,闽浙沿海出现一些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些大城市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