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南省祁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西周册命铭文早期主题相对散漫,涉及历史信息较多。至中晚期,则往往固定为先王受命一先臣用命一天下康宁的格式化叙事模式,史料信息匮乏。这一变化()

A.反映了历史意识的淡化B.强化了天下一统的观念C.体现了分封制度的规范D.凸显了强化统治的诉求(★★★)2.在秦代,身高六尺(十岁左右童子的一般身高)以上的男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到了汉代,汉律则规定十岁以上的男子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战争带来社会秩序混乱B.户籍管理制度的完善C.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黄老治国思想的实行(★★★)3.梁武帝在天监四年(505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开馆招生,“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其有能通一经,经策实之后,可量加叙录。这一举措的推行()

A.旨在巩固儒学正统地位B.根除了高门士族的特权C.改革了官员的考核机制D.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4.《新唐书·地理志》载:“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唐代州界也多与山川走向相一致。三百多州分为十道,这十道又与自然地理区域相符合。这一做法()

A.使州开始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地方行政区划C.为唐末割据局面的形成埋下隐患D.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为明清所继承(★★★★)5.考古学家在东北地区发现多处金代窖藏铜钱,如沈阳新民市出土一缸铜钱,内有汉、唐、五代、辽、宋、金历代铜钱13.5万余枚;锦州市义县出土一缸铜钱,内有唐、宋、金代铜钱,重65千克。这些窖藏钱币皆以宋铜钱为大宗。这表明金代()

A.青铜冶炼工艺较为落后B.民族交融促进货币流通C.经济发展受制于宋王朝D.财政收入深受岁贡影响(★★★)6.乾隆年间,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军机大臣几乎每天要面见皇帝,重大命令直接以军机大臣名义下发,称为“廷寄”.外边的奏章也直达皇帝,不再经由内阁,原有的内阁大学士只做一些例行公事。下列各项中,与清朝“军机处和内阁”的关系最为相似的是()

A.汉:尚书台——三公B.唐:三省——政事堂C.宋:中书门下——枢密院D.明:六部——三司(★★★)7.19世纪80年代,晚清官员张佩纶曾指出,“太公、管子所以富齐之法,盖以工商补农事之不足。今置缉织器械为末务,国家不相讲求,名曰重农贵粟,而仓储田政亦听之民间,甚可惜也。”由此可知张佩纶()

A.主张从传统政策寻求富国出路B.强调重农抑商政策应与时俱进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困境所在D.揭示了学习西方科技的重要性(★★★★)8.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内务部取代晚清民政部。其职权变化如表所示

时期名称主要职权清政府民政部管理全国警察、卫生、户口等事务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管理警察、卫生、宗教、礼俗、户口、田土、水利、工程、善举、公益及地方行政事务,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地方官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贯彻民生主义思想B.意图重建社会秩序C.尝试扩大阶级基础D.全面学习西方制度(★★★★)9.1949年2月,华中工委开会决定抽调干部集中培训,为苏南、松江、苏州、常州等地委配备好主要干部。华北选调南下干部报名条件是“第一年轻,第二有一定文化知识,第三最好是共产党员,没有孩子的女同志也可以报名”。这反映了中共()

A.阶级基础的不断扩大B.干部政策适应革命形势变化C.重视干部专业化建设D.干部数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10.196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法国前总理富尔时说:“莫斯科三国(备注:苏美英)部分禁核试验条约,你们没有签字,我们也反对。”“我们都赞成在国际上应该维护世界和平,不允许几个大国垄断世界事务。”这表明()

A.中法建交共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B.西方孤立中国政策宣告失败C.中国与西方关系突破迎来新契机D.中国已打破美苏大国核垄断(★★★)11.如表是对《人民日报》1980—2022年冬奥会新闻报道的统计。报道的变化反映了()

年份奖牌中国冰雪运动发展1980年—1992年15篇—1994年—2006年12篇1篇2010年—2022年10篇30篇

A.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中国冰雪运动的普及C.社会体育观念的发展D.体育竞技实力的下降(★★★)12.赫梯古王国时期的约200条的《赫梯法典》,几乎看不到神的影子。到了帝国时期,神的地位远远高于古王国时期,神祗直接介入国家高层司法领域。这一变化反映出赫梯()

A.古王国时期法律至高无上B.帝国的封建神权色彩较浓C.国家治理方式有较大变化D.受到迁入地社会环境影响(★★★)13.中世纪晚期法国从“领地国家”逐渐向“税收国家”过渡,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家赋税逐步取代封建赋税成为国王收入的主要来源,国王逐渐超越中世纪封建领主的属性,以整个王国最高统治者的君主身份要求全体臣民纳税。这说明()

A.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B.封建关系的逐步瓦解C.中世纪统治十分黑暗D.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14.1845年,普鲁士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矿山、高炉等行业建立雇主和工人联合管理下的地区性疾病保险组织,疾病和丧葬抚恤费用的基金由雇主和雇员按同等比例分摊。这一做法()

A.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C.源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顺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15.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由原先的1英镑可兑换4.86美元跌至1英镑可兑换3.49美元。同时,英国开始组织成立英镑集团。到1934年,除英联邦国家外,巴西、阿根廷、丹麦、埃及、瑞典、泰国等国家也加入英镑集团,成员国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英国的上述举措()

A.加强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垄断B.清除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C.奠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D.加剧了世界经济恢复的困难(★★★★)16.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的文官队伍人数明显上升,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如日本中央政府的50余万文官中,至少90%的文官接受过高等数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B.政党政治的发展C.文官队伍老龄化严重D.政府职能的变化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继续发展。西晋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诏颁《晋律》,精简法律条文,形成20篇602条的格局。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南朝的法律思想一遵西晋,宣扬礼教;北朝虽多为少数民族建国,但入主中原后很快接受了儒家思想,确立了以德礼为主的法治指导思想。这一时期,封建法律形式逐渐趋于完备,于律、令之外,又有科、比、格、式等形式出现,它们互相补充,成为统治阶级手中灵活有效的法律武器。——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材料二与唐律相比,明律从立法指导思想到刑罚条文有其独特的风格,自明初便奠定了“明刑弼教”的立法原则,而在具体条文上体现了“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特点。明律加重了关于盗贼、妨碍皇权以及影响政府收入等刑罚,同时增加了很多威胁皇权和危害社会秩序等罪名。在典礼教化以及婚姻、租佃等罪名刑罚方面,明律轻于唐律。明律对于“居丧嫁娶”“别籍异财”“同姓为婚”等罪名上仅规定杖六十到一百不等,而唐律针对上述罪名均为徒刑。——摘编自邰相瑀《明律相较于唐律“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法律现象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发展的趋势。(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律较唐律“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律这一特征进行简要评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就现代化问题提出如下一组命题:(1)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就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2)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个人解放)问题,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3)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就愈需要权力集中;(4)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5)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根据材料,围绕“中国现代化”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9.在不断变革的国际格局中,国际法对于构建不同的国际秩序起到一定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格局是世界上主要力量或力量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国际格局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反映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为追求国家利益而展开的冲突与合作关系;具有明显轮廓并对世界发展起重要影响的近现代国际格局逐步形成,第一次是17世纪40年代经历了欧洲30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里亚格局”;第二次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英俄普奥法多极格局,五极力量此消彼长,构成均势;第三次是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国际格局,这次的多极格局结构充满矛盾因而非常脆弱、短暂;第四次是二战后的雅尔塔格局,其以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为中心。这四次国际格局的转换都是在大规模战争之后,通过战胜国召开会议,是其意志妥协的产物。——陈小曼杨佳佳《国际法在构建国际秩序中的作用》材料二在以往的几次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国际法主要体现为国家协议的形式,其对国际秩序构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每次格局交替时和既有的国际格局出现危机预兆时,作为大国维持自己既得利益并保障其将来的利益的工具,是大国意志妥协的产物,并不能反映国际社会大多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