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
提分小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
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2345678910111213
BBCBBDBBACABD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BDACBDBAACA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下列与秦岭淮河一线不相吻合的是()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②以种植小麦为主
第1页共12页.
B.雨热同期是①②共同的气候特征
C.济南市位于②区域而广州市位于①区域
D.传统的交通地理①以船为主②以马为主
【答案】1.B2.B
【解析】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
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选
择答案B。
2.②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①以种植小麦为主;济南市位于①区域而广州市位于②区域;传统交通工具②
以船为主①以马为主;故选择答案B。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3-4题。
3.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区域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下列四大区域与当地人文景观搭配正确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3.C4.B
【解析】3.读图可得,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即③和④的分界线。
4.从图中看出,①是西北地区,该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畜牧业发达,当地人民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
②是南方地区,该区域降水丰富,热量充足,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人民的主食是米饭,人们喜爱的运动
是冲浪;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当地地高天寒,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由于日较差大,人们穿藏
第2页共12页.
袍。
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
A.水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C.耕地面积广D.地区生产总值小
【答案】5.B6.D
【解析】5.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四个区域中,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是南方地区,人口数量
最少的是西北地区,生产总值最少的也是西北地区,故选B。
6.从图中资料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人口稀少,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小,地区生产总值也小,
故选D。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一些优秀节目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含着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
完成下面7-9小题。
7.《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④地区的藏族人民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第3页共12页.
8.《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③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9.《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了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其中太行山位于图中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答案】7.B8.B9.A
【解析】7.①地区是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故A正确。②地
区是南方地区,特色食品有汤圆、年糕,刀削面是北方地区食品,故B错误。③地区是西北地区,以畜牧
业为主,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故C正确。④表示青藏地区的藏族人民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故D正确。故选B。
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描写的是②南方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的是③西北地区,故选B。
9.太行山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位于①表示的北方地区,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故
选A。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10-13题。
10.区域内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1.位于④区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是()
A.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B.哈尔滨的冰雕世界
C.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D.美丽的天山风光
12.有色金属资源相当丰富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13.符合①区自然景观的描述是()
A.雪山连绵,冰山广布B.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第4页共12页.
C.河网密布,鱼米之乡D.“黑土地”,“北大仓”
【答案】10.C11.A12.B13.D
【解析】10.图中,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③西北地区,降水少,区域内河流
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故C符合题意。
11.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在青藏地区;哈尔滨的冰雕世界在北方地区;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在南方地区;
美丽的天山风光在西北地区。
12.我国②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相当丰富。
13.青藏地区景观-雪山连绵,冰山广布;西北地区景观-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南方地区景观-河网密布,
鱼米之乡;北方地区景观-“黑土地”,“北大仓”。
2020年年末,因为一个短视频,四川的藏族小伙丁真爆红网络,其坐落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家乡理塘县
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A.林海茫茫B.一望无垠C.千沟万壑D.雪山连绵
15.青藏地区的特色畜种及其习性表述正确的是()
A.滩羊—喜湿B.牦牛—耐寒C.河马—喜热D.骆驼—耐旱
16.邛崃市的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去理塘县旅游,小明提出应采用“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主要原因()
A.躲避滑坡等自然灾害B.山路崎岖,保持充足的体力
C.交通条件落后,无法快速出行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
【答案】14.D15.B16.D
【解析】14.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地表景观是冰川广布、雪山连
绵,林海茫茫是指东北地区,一望无垠是指内蒙古高原,千沟万壑是指黄土高原,故选D。
15.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要河谷,当地
的特色畜种是牦牛,生活习性是耐寒,故选B。
16.去青藏地区旅游之所以要选择“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
反应,故选D。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当地农业的特点,要求识记当地的特色畜种。
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是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在第37届
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下图,完成下列17-19小题。
第5页共12页.
17.元阳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高粱
18.哈尼人采用的耕作方式是()
A.现代耕作方式,机械化程度高B.过渡型耕作方式,半机械化
C.传统耕作方式,手工种植D.原始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19.关于元阳梯田所在的地形区,描述正确的是()
A.峰峦叠幛,山峰耸立B.地形崎岖,喀斯特广布
C.平坦广阔,视野开阔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答案】17.A18.C19.B
【解析】17.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以水稻
为主,故选A。
18.元阳梯田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适合进行机械化耕作,当地人采用的耕作方式是传统耕作方式,
手工种植,故选C。
19.元阳梯田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该地形区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地无三里平,多坝子,故B。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之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读图回
答下面20-21小题。
20.我国众多山脉中与秦岭走向一致的是()
A.祁连山脉B.长白山脉C.横断山脉D.天山山脉
21.图中甲、乙地区的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第6页共12页.
A.甲地区农田多为水田B.甲地区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C.乙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D.乙地区河流多有结冰现象
【答案】20.D21.B
【解析】20.由图可知,图中秦岭呈东西走向,以上四座山脉中,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白山呈东北-
西南走向,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天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故选D。
21.图中秦岭南北两侧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很大,位于秦岭以北的甲以旱地为主,种植冬小麦为主,
河流有结冰现象;秦岭以南的乙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为主,河流无结冰现象,故选B。
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西江为珠江最大支流。红水河属于西江上游,全长659km,落差达254m。西
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仅24m。据此完成下列22-23题。
22.与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红水河水能资源更丰富,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势落差大B.水量丰富C.河段长D.无结冰期
23.开发红水河流域,能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提供()
①大量清洁能源
②发展工业的原材料
③极为丰富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④十分充足的资金
⑤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⑤B.②③C.③④⑤D.①④
【答案】22.A23.A
【解析】22.读图可知,红水河位于珠江上游,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水流急,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故选A。
23.读图可知,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好多水电站,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清洁的能源;红水河流
第7页共12页.
域矿产资源有锡和锰,可以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的原材料;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可以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所以选A。
下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读下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下图中人物的民族服装特点()
A.符合西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B.符合东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C.与高寒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相关D.与千沟万壑的地形区特征相关
25.下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A.青藏高原——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
C.内蒙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答案】24.C25.A
【解析】24.图中人物身穿短袖藏袍,是我国藏族同胞的传统民族服饰,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藏袍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特征。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由上题可知,此图描绘的是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同胞丰收的场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但
河谷地区海拔低,气候较适宜,所以当地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图中的丰收场景
可能是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沙漠绿洲、内蒙古古草原和河套平原位于西北地区。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解答题
26.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各地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
成了不同的文化区。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8页共12页.
(1)北方农业文化亚区与南方农业文化亚区大致以_____一线为界,该线以北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是_____。
(2)南方农业文化亚区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耕地类型以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大部分地
区农作物熟制为_____。
(3)蒙新草原——荒漠游牧文化亚区地处我国西北,其显著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因此游牧业是本区的主
要传统经济类型。
(4)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由于地处高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_____牧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
羊。
(5)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显现出众多少数民族的多元化风格,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就是个以傣族为主
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下列属于云南省傣族人民重大节日活动的是(______)
A.芦笙节B.那达慕大会C.火把节D.泼水节
【答案】26.(1)秦岭一淮河马拉大车
(2)水田一年两熟
(3)干旱
(4)高寒
(5)D
【解析】26.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秦岭--淮河线是南方地区
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高寒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从图中看出,秦岭-淮河线是北方农业文化亚区与南方农业文化亚区的界线;分界线以北的传统运输工
具是马车。
(2)南方农业文化亚区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降水多,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大部
分地区的农作物是一年两熟。
第9页共12页.
(3)蒙新草原-荒漠游牧文化亚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自然环境的特点是干旱。
(4)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由于地处高原,海拔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寒牧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
羊和藏山羊。
(5)云南的西双版纳,就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泼水节,故选
D。
27.读图,回答问题.
(1)从耕地类型上看图中区域A表示______,区域B表示______.
(2)A和B大致以______线为界,这条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等温线及______毫米等降水
量线一致.
(3)从气候上看,水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干湿地区).
(4)在三大平原中,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以旱地为主,______平原以水田为主.
【答案】27.(1)水田;旱地
(2)秦岭—淮河;0℃;800
(3)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
(4)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
【解析】27.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
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
东部和南部。
(1)从耕地类型上看图中区域A位于南方地区,表示水田,区域B位于北方地区,表示旱地;
(2)旱地与水田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条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及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一致;
(3)从气候上看,水田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从干湿地区上来看分布在湿润地区;
第10页共12页.
(4)在三大平原中,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以旱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
28.立足区域差异,加强互补开放,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丁山脉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暑期小茗同学取宁夏平原考察,发现夏季该
平原降水比周边地区偏多,试从地形影响因素加以分析.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兰州、太原、西安、郑州、济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________
(3)①甲、乙两地太阳能资源均丰富,甲乙两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②新疆的
丙地和宁夏平原都发展灌溉农业,丙地灌溉水源来自________.
(4)为发挥能源优势,晋陕两省变煤为电实现“西电东送”,变输煤为输电对京津冀地区的好处有哪些?
________.“西气东输”是东西共赢工程,据图分析影响其线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答案】28.(1)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贺兰山对东南季风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2)分布在黄河沿岸
(3)甲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乙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高山冰雪融水
(4)缓解能源短缺情况,减轻交通运输压力,优化能源消费构成,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地形因素
【解析】28.读图可得,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是西藏自治区,丙是昆仑山,丁是太行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摊包包供货合同范本
- 食堂采购肉合同范本
- 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与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 The Crash Course-An Honest Approach to Facing the Future of our EconomyEnergy and Environment(Chapter 19)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科技助力下的家庭教育模式创新
- 电能存储技术助力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价值挖掘
- 酰腙-席夫碱超分子自组装材料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下水清洗合同范本
- 高流动性尼龙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百亿产业详细介绍
- 2024年10月自考02160流体力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 2024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孙权劝学(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 失业保险待遇申领表
- 期末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携程在线能力测评真题
- 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 第17课 设计我的种植园
-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