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新中图版地理-学生版-知识总结_第1页
7年级上册新中图版地理-学生版-知识总结_第2页
7年级上册新中图版地理-学生版-知识总结_第3页
7年级上册新中图版地理-学生版-知识总结_第4页
7年级上册新中图版地理-学生版-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新教材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01宇宙

1、宇宙的定义: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是和的统一,是万

事万物的总称。

2、组成:

(1)宇宙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

(2)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都是宇宙中的天体。和是宇宙中的

基本天体。

3、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了不同层次的。

(2)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大的天体系统,包括和。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

大到小的层次,依次为、、和。

考点0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太阳系是由和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第1页共62页.

2、太阳系成员有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能自己发光的天

体,其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3、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

王星和海王星。就其体积、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突出,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考点03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的目的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从卫星成功发射拉开序幕。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在月球软着陆,随后释放出玉兔号月球车。

中国的探月历程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如期实现“、、”三步走规划。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

号探测器,以建设月球科研站和研发新技术。

2、火星探测

第2页共62页.

1960年,苏联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拉开了人类探测火星的序幕。人类迄今已开展

苏联的火星探测

了几十次火星探测,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

美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共发射了19个火星探测器。这些探测器

美国的火星探测的任务涵盖了从轨道探测到着陆探测,以及火星车的行驶探测,为人类了解火星提

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图像。

中国行星探测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的深空行星探测计划。2020年7月23日,

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发射和环绕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

中国的火星探测着陆

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

全球遥感探测。截至2023年8月,天问一号环绕器还在进行火星探

巡视探测

测,祝融号火星车已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了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

3、空间站建设

定义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的重要平台

1971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1973年美国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1986年苏联开始建设和平号空间站,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供人类长期停留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是第一个国际合作建设的空间站,也是目

现在

前规模最大的空间站,从200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轨工作。

中国空间站

第3页共62页.

中国载人航空工程发展战略分“三步走”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

第二步

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考点04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1、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形成主要生命条件产生原因

第4页共62页.

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保证了地球表面存在稳定的太阳光照、适宜的温度和

液态水。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小,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液态水

自身条件

资源的存在,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2、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

1957年一号卫星,世界首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1961年东方一号,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

1997年火星探路者任务-美国“旅行者”号登录火星

3、太空探索的意义

了解宇宙奥秘,开拓新的领域。太空探索可以让人们探索未知宇宙,了解太阳系和地球的演化历

史,激发人类的好奇心,驱使人类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开拓新的领域。

。太空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太空资源、建设太空基地,可以为

②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例如,月球上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月壤中含有地

球上罕见的氦-3,它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

。太空探索需要使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带

③动科技的发展,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例如,太空探索带动国防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类型的

监测卫星将人类的视线由地球表面延伸至太空。

第二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考点0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猜测地球形状推测地球形状实践证明直观看到

“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照

第5页共62页.

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再看到。

②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现象

④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事实

⑤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万千米,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千米

最大周长约千米

表面积约平方

千米

点拨: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坐在。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地球是个椭球图

6371(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第6页共62页.

五点一亿表面积六三七一是半径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

考点02地球仪

1、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的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基本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

要素概念

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实际并不存在

赤道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到北极点和南极点

北极地球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端

南极地球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点,表示地球的最端

纬线在地球仪上,同平行的线

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于纬线的弧线

考点03经线和纬线

1、经线和纬线

项目纬线经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指示方向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所有经线都。

长度

两极缩为一个点

形状(南北两极是一个点)

相互关系纬线互相所有经线相交于

图示

第7页共62页.

注意:

(1)最长的纬线是。(2)纬线是与平行的圆圈,因此沿纬线一直向东或者向西走,最终会回

到。

(3)经线指示方向,所有经线会集于南北点,因此地球仪上最北端在,站在北极点上,四周

都是方;地球仪上最南端在,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方。

2、经度和纬度

项目纬度经度

代表字母南纬用北纬用东经用;西经用

划分界限(0°纬线)(0°经线)

度数范围0°——°0°——°

变化规律从向南北逐渐增加至90°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至180°

度数的划

分图示

0°纬线:又叫,是地球上的纬线

回归线:北回归线的纬度为,0°经线:又叫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

特殊的经南回归线的纬度为天文台原址。

纬线极圈:南极圈纬度为,北极20°W以是东半球,以是西半球;

圈纬度为160°E以是东半球,以是西半球。

极点:南极点为,北极点为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第8页共62页.

字母表示意义度数

A纬度

B纬度

C纬度

4、半球的划分:

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划分与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的界限,从

界限20°W往东到与160°E为东半球,从20°W往西到与160°E为东半球

注意:

1、纬度只有纬、纬;经度只有经、经。

第9页共62页.

2、赤道(0°)既划分纬度也划分半球;本初子午线(0°)仅划分经度。

3、纬度:往北增大为、往南增大为。经度:往西增大为经、往东增大为经。(一句话概括:

北大为纬,南大为纬,东大为经,西大为经)

4、东西半球的判断口诀:“”(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小的为东半球,度数比分界线度数大的为西半

球。)

5、0°无论是经度还是纬度只写成;180°不分东、西经,只写成。

6、能够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两条线必须是相对的。

(2)两条经线的度数之和是180°。(0°经线与180°经线组合经线圈)

5、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概念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S-°N)

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N-

°N)

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S-

°S)

北寒带北极圈以北(°N-°N)

考点04经纬网南寒带南极圈以南(°S-°S)

1、经纬网定义:在地球仪上,和

相互交织而形成。

2、经纬网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气象

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3、经纬度的判读方法:

(1)判大小:按照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找出大的数值;

第10页共62页.

(2)画箭头:按的方向绘制箭头;

(3)定方向:按照“”判定箭头的指向:

(4)写字母:按照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方向的字母;

(5)读经纬:最后读出所在点的经纬度。

①一般情况下,表示某地点的经纬度,先写再写。

②纬度和经度的代号:为North的首字母,为South的首字母,为East的首字母,为West的

首字母。

③经度分东经和西经,纬度分北纬和南纬,写经度数时,必须说明度数是东经或西经。写纬度时必须说明

是北纬还是南纬。

第二节地图

考点01地图的用途

1、人们要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经常从查看地图开始。外出旅游、行军打仗、工程建设、航空、航海等都

离不开。

2、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是学习地理的。

3、、和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考点02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

南和西南的方向。

第11页共62页.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来讲,指向标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

方法一:将图旋转一定角度,使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

方法二:指向标平移法。将指向标平移至参照物上,建立十字坐标系,然后再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来判断方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考点03地图上的比例尺

1、基本概念:表示实际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

2、计算公式:比例尺=/

3、表示形式:

4、计算距离:如果是直线距离,用直尺在图上量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比例尺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两

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再把单位厘米换算成米或者千米。

5、比例尺大小比较及与范围和内容的关系:

分母比例尺范围内容简记

小尺大围小内容

第12页共62页.

大尺小围大内容

6、注意

(1)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

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

(2)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

(3)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比例尺

考点04地图上的图例

1、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

的规定。

②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

注记。

2、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用文字来注记山脉、河流、国家和

城市等的名称,用数字来注记陆高海深等,了解它们的特征。

第13页共62页.

考点05利用地图查找信息

1、根据使用的目的选择地图:

需求地图类型

去某地游玩,寻找景点

外出旅游,确定行程路线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

开车自驾游

山地越野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需求地图类型

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的位置比例尺较的中国地图(H)

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比例尺较的北京市城市地图(G)

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比例尺更的北京动物园地图(F)

第14页共62页.

考点06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

1、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形式记录和存储的地图。数字地图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与

决策、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智能交通和导航、公共信息服务等领域。如果你想去外地旅游,数字地图可以

更便捷、高效地帮你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交通路线,了解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观及食宿信息等,使你心

中有数。

2、遥感影像地图:也是数字地图的一种,它是以或照片为底图,经过科学方法制作

而成的地图,按影像获取方法分为航空影像地图和卫星影像地图两种。遥感影像地图在军事活动、气象观

测、城市规划和地球资源勘测等方面都具有六泛的用途。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困就是遥感影像地图。

3、卫星导航系统: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技术,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

务的系统。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

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城市管理等领域。

第三节地形图

考点01海拔与相对高度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和。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例题:

①上图中甲、乙两地高处海平面的距离分别是米和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分别是

米和米。

②上图中甲地高处乙地的垂直距离是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是米。

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相同点是,不同点

第15页共62页.

是。

(4)注意:

①地面上某点的海拔只有一个,相对高度有无数个。

②在地图上,一般用表示地面的高度,用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

③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般都以作为计量单位。

考点02陆地地形

1、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叫做。

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主要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地面起伏

平原低,一般在(米以下)起伏小,平坦广阔

高原较高(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面积较大

山地较高(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

丘陵较低(米以下坡度,相对高度较小,不超过米

盆地四周,中间

考点03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的各点相连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

第16页共62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

(4)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气等深线。一般数值用数表示。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依据:、。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数值越小,地势越。

(2)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等高线稀疏,坡度。

3、判断地形部位:

①: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

②: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

③: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

④: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⑤: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

名称山峰盆地山脊

景观图

等高线

示意图

判断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四周小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四周大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处凸出

名称山谷鞍部陡崖

第17页共62页.

景观图

等高线

示意图

判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处凸出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等高线的部分

4、山脊、山谷的判读: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如下图)

(1)山脊:等高线由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

(2)山谷:等高线由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

(3)在中才可能有河流。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时此处便是。

5、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如下图)。

(1)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四周;表示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四周;表示中间低,四周高。

6、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计算:

第18页共62页.

(1)位于等高线上的点海拔为等高线的数值,即h。(如:h丙=,h丁=)

(2)山顶海拔:假设数值最大的那条等高线海拔为M,等高距为d,则M<山顶海拔<M+d。(如:700<h甲

<700+100)

(3)乙的高度:考点04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

示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2、做法: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表示平原,等色表

示山地和高原,表示雪山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3、优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是。

考点05地形剖面图

第19页共62页.

1、定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地形垂直剖面。

2、优点: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3、绘制步骤:

(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确定剖面线;

(2)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

(3)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地理看地图,首先明确三要素;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方向图例比例尺,判断方法要掌握;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比例尺,会换算,千米厘米是10万;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分母范围和详略,比例大小来判断。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指向标,指向北,经线南北纬东西;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十字光标定方向,万能方法要牢记。

疑难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课标新增)

(1)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

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20页共62页.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A

B

类地行星

八C

大D

行E

巨行星

星F

G

远日行星

H

(3)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

①天宫空间站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②嫦娥工程中国探月工程

③神舟五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④天问一号中国进入火星探测时代

⑤羲和号中国进入探日时代

疑难点2经纬度的判读

(1)辨别经纬线:纬度判断看横线(横纬),经度判断看竖线(竖经)

(2)判读经纬度:

②画箭头:按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

③定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定箭头的指向;

第21页共62页.

④写字母:按照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的字母;

⑤读经纬:最后读出所在点的经纬度。

疑难点3方格经纬网实地范围的判读

(1)同一纬度范围内,跨经度数相同的两个区域,所示区域的实地范围相同。(例如:左图中①②③处实

地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两个区域,纬度越高,所示区域的实地范围越小,(例如:右图中阴影①的面积小

于阴影②的面积)

疑难点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拓展)

(1)选择交通线: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线,避开陡崖和易滑坡处;尽可能少的通

过河流。

(2)水库修建:水库应建在河谷、山谷地区的“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利于集水。水坝应建在工程量较

小、坝身最短、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量少淹没良田,少迁居民,避开断层。

(3)引水渠:遵循水可自流的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

(4)道路修建:山地道路多沿等高线修建。

(5)户外运动选址

①瀑布、蹦极、攀岩等活动:位于处;

②露营地选择在两山峰之间的;

③登山选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的线路;

④漂流活动适宜选在等高线密集且有河流流经的处。

(6)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7)居民区的选址:尽量建在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向阳的地方。

(8)交通指示牌选址:转弯处视野不佳的地方应设置凸面镜和转弯指示牌。

第22页共62页.

第三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中国的位置(重点掌握)

1、地理位置

东西半球半球

半球位置

南北半球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小部分在带,没有带,南北纬度相差约度

海陆位置位于的东部,的西岸,是一个的国家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位置优越性

纬度位置纬度适中,光热条件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①东部地区濒临太平洋,夏季在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有利于的发展;②海岸线漫

海陆位置长,沿海多,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与许多国家

接壤,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第23页共62页.

中国的疆域(基础讲解)

1、疆域数据:

数据

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和,世界第位,

面积

差不多与洲面积相等。

陆上边界长万多千米

东西距离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千米

南北距离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千米

大陆海岸线长万千米

经度跨度东西经度相差约度,东西时差约小时以上,差异大

纬度跨度南北纬度相差约度,差异大

2、领土四至点:

东至点黑龙江省江与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经度:135°E)

西至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原上。(经度:73°E)

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我国最北的乡——北极乡)(纬度:53°N)

北至点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我国最南的城市——市)(纬度:4°N附近)

歌诀记忆领土四端

北:头上顶着黑龙江,

南:脚踩曾母暗沙岛,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第24页共62页.

3、辽阔的海域:

领海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海里(1海里=1.852千米)

濒临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海、海、海和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洋。

内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怀抱);(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岛屿第一大岛是岛,第二大岛是岛。

半岛自北向南依次是半岛、半岛和半岛。

群岛我国于2012年设立了地级三沙市,管辖群岛、群岛、群岛的岛礁及附近海域

及其附属岛屿黄尾屿、赤尾屿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国对此拥有无可

注意

争辩的主权

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海里,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我国管

领海

辖的海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邻国(基础讲解)

陆、、、、、、、、、

上、、、、。其中,、与我国海岸相邻。

(1

4

个)

第25页共62页.

隔有、、、、、。

6

个)

与中国海岸相邻的两个国家:、

与中国有不连续国界线的两个国家:、

方位邻国名称

西北

西

西南

中国的行政区划(重点掌握)

1、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

第26页共62页.

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台

临海9省

湾省、海南省

个省边疆4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云南省

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贵

省其他10省

州省、四川省、青海省

级行政

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区、回族自治区、壮族

区个自治区

自治区

和直辖市市(我国的首都)、市、市、市

个特别行政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

县级市、自治县

乡级镇、民族乡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北京市贵州省

天津市云南省

河北省西藏自治区

第27页共62页.

山西省陕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辽宁省安徽省

吉林省福建省

黑龙江省江西省

上海市山东省

江苏省河南省

浙江省湖北省

湖南省青海省

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

重庆市澳门特别行政区

四川省台湾省

3、我国5个自治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4、我国4个直辖市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5、我国2个特别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28页共62页.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6、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之最

项目省级行政区简称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自西往东依次为(滇)、、、台

位置最东

位置最西

纬度最高最北

纬跨纬度最广、最低、最南(曾母暗沙)

面积最大

跨经度最广

民族种类最多

全部位于热带

陆上邻国最多

7、巧记省名

(1)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海台重北上天,还有港澳好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