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部编版第二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部编版第二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部编版第二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部编版第二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部编版第二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课时分层作业(七)我国的个人收入安排(建议用时:45分钟)[达标必做]1.我国现阶段的安排关系是与我国的全部制结构相适应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了我国的安排方式是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安排关系与全部制结构相适应表明()A.确定安排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B.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C.没有安排就没有生产D.个人收入凹凸与生产力发展无关B[材料表明的是安排与全部制结构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生产确定安排,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C、D观点错误。]2.在我国农村,农夫通过承包集体土地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A.按土地要素安排 B.按劳安排C.按技术要素安排 D.财产性收入B[解答本题应留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变更土地全部权的性质,仍旧是集体经济。所以,农夫通过承包集体土地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按劳安排,B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3.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要素安排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安排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安排,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要素安排D.工资属于按劳安排,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要素安排C[对个人消费品的安排,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把按劳安排和按要素安排结合起来。工资、奖金、津贴在公有制经济中则属于按劳安排。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获得收益则属于按要素安排。由此推断,C为正确选项。]4.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安排所得收入为()A.1.55万元 B.1.74万元C.4.85万元 D.2.4万元D[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所得租金收入是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当年共1100×6=6600元;甲在该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所得收入是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当年共1200×12=144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所得收入是按劳安排收入;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所得收入是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所以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安排所得收入为:6600+14400+3000=24000元,即2.4万元。A、B、C错误。]5.近年来,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且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依据企业效益分红。这些科技人员的收入属于()A.按劳安排B.按劳安排与按生产要素安排C.按生产要素安排D.按劳动要素安排B[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其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安排;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因此B正确;D错误,A、C不全面。]6.某中外合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其构成如图。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该公司()①坚持按要素安排的制度②缩小员工收入差距,落实同工同酬③兼顾效率与公允,再安排更加留意公允④留意劳动酬劳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考查安排制度与安排原则。该企业安排方式多元化,将企业利润与员工收入结合起来,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缩小收入差距和同工同酬,②与材料无关;企业安排不属于再安排,解除③。]7.202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使符合减税政策的约8000万纳税人应享尽享。这将有利于()①增加财政收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②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刺激消费③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允④提高居民收入,消退收入差距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本题主要考查个人所得税。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增加专项费用扣除。这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刺激消费,也可以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允,②③正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无关,解除①;④中的“消退”说法错误。]8.某企业老板在办厂之初,要求大家共同出资办厂,并对大伙承诺:“放心,我不会亏待你们的。”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工厂赚钱了。该老板讲排场、摆阔气,出门要坐奔驰、吃饭要下酒馆,大家的股息分红却一拖再拖。因为安排不公,职工纷纷辞职,最终导致企业破产。这说明()①收入安排对效率有重要影响②平均安排才能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提高效率③安排不合理睬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④安排对生产起确定作用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③④A[材料中老板在企业赚钱以后并没有履行从前的承诺,没有给其他人应得的利益,挫伤了职工的主动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明显的安排不公行为,这就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安排的公允问题。]9.第十五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奖揭晓。上海交通高校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王卫庆等10人荣获“第十五届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上海市科技精英评比被市委、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作为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安排之一。上海市科技精英奖设立于1989年,每两年评比一次,以“敬重学问、敬重人才,表彰嘉奖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本市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宗旨,20多年来已形成和完善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高端科技人才的发觉、扶持和举荐机制。(1)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安排的学问,说明该市进行科技嘉奖的意义。(2)有人认为,科技工作者不属于低收入群体,对他们进行嘉奖,不利于安排公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相识。[解析]第(1)问学问限定为收入安排,事务限定为进行科技嘉奖,角度限定为“意义”。回答本题,应从嘉奖本身考虑完善安排制度,从其作用考虑提高效率。第(2)问属于辨析题,应从科技嘉奖提高效率,为促进公允打好基础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①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嘉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安排制度。②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嘉奖,有利于让一切创建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①科技工作者不是低收入者,对他们实施嘉奖政策,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是公允的重要体现。②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嘉奖,有利于提高效率,从而为促进公允奠定物质基础。[自我挑战]10.《人民日报》刊文强调,要深刻相识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基本安排制度。下列对这两种制度相识正确的是()①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确定的②都建立在肯定的生产关系之上③前者确定后者④相互确定,相互制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B[本题考查我国的安排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安排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都建立在肯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确定的,①正确,②错误;基本经济制度确定安排制度,③正确,④表述错误。11.搞好收入安排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现阶段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让按劳安排成为社会财宝安排方式的主体。下列对于按劳安排的相识正确的是()①按劳安排是市场经济个人消费品安排的基本原则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前提③按劳安排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安排的社会地位④按劳安排在我国全部安排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按劳安排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安排的基本原则,而非全部“市场经济”都实行按劳安排,①错误;按劳安排不等于平均安排,③错误;②④说明白按劳安排的前提(缘由)和地位,正确。]1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每年每公顷6750千克大米(约22500元)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相识正确的是()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建了价值②土地全部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全部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本题考查个人收入安排以及资源配置的相关学问。本题的题眼是“经营权流转”“租金”。价值是由劳动创建的,土地与资本本身不能创建价值,且材料没有体现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①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在土地全部权仍归集体的前提下进行的,②错误;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后,村民依靠土地出租获得的租金属于非劳动收入,③正确;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④符合题意。]1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看法稿)》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明确了纳税人识别名制度的法律地位。该制度通过对全部纳税人识别名串联起的各方面信息实施动态管理,从而实现“信息管税”,为纳税人诚信体系建设和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打下坚实基础。这将有利于()①杜绝征税漏洞,促进税收征管②督促公民纳税,履行相应义务③规范税收分类,避开重复征税④调整收入安排,维护社会公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D[纳税人识别名制度能督促公民纳税,履行相应义务,也能够调整收入安排,维护社会公允,②④正确;①“杜绝”观点错误;③是增值税的作用,不符合题意,解除。]14.北京高校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同等状况不容乐观,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财产,而25%的底层民众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针对收入差距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酬劳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1)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经济意义有哪些?(2)当前我国应当如何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允?[解析]第(1)问考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意义,须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有、共享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要求分析促进社会公允的措施,理论依据较多,需逐一说明。[答案](1)①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有的体现。②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③收入安排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干脆的方式。(2)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安排关系。②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