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1课我的小天地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
习俗。力偶啊界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
爱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
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启发学生通
过感受、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
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取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难点:绘画时房间力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
的前后、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
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讲授新课:
1、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图片“我的小天地”。
(1)提出问题:(调动全员参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注意
观察生活,激发自我表现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互相学习,拓宽思路。)
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
动的小天地吗?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②们喜欢自己的小天地吗?
课件出示课题:《我的小天地》
3、讲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同学没有这样的小天地,那么你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呢?
②经有自己的小天地的同学,想不想重新改变房间的颜色、物品的摆设,使自
己常有新鲜感、增加生活的乐趣呢?
(2)课件演示:(利用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阔
思路。引发学生发散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①生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感受。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②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室内设计及其优秀的学生作业。
学生之间谈感受,提出自己大胆的设计思路。
解决的问题:
看到别人的小天地对你有哪些启发。
第2页共48页
希望自己将来的小天地应具备哪些功能和特点。
自己的小天地有什么不同,你打算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可独立,也可以自由结合。
(2)可先设计出草图,然后绘画表现。
(3)在环境设计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自己的爱好特点。
(4)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己的房间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5)要使自己的
小天地实用、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2)鼓励大胆想象的学生。
七、拓展延伸:
课件:欣赏居室设计
欣赏不同色调的室内环境和不同风格的设计。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不断拓
展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2课民间面塑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3页共48页
1、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
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
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
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
爱的形象。
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面塑常用工具:拨子(也叫塑刀)、剪子、小梳子、擦手油等。其中拨子使最
主要的工具,它的形状似柳树叶,一头尖。拨子一般可以用有机玻璃或旧的牙
刷把制作,规格根据个人需要。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小竹签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玩具,请同学欣赏面人玩具作品。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课件展示:(1)不同种类形象的面人让学牛欣赏。
第4页共48页
(2)不同种类形象的面花让学生欣赏。
(3)请同学谈谈他们的感受,想不想用彩面做个小艺术品?今天我们就尝试着
塑造一个美丽、可爱的小艺术品。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民间面塑》。
3、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分析并讲解面塑的制作方法:
压、揉、搓、拧、剪
(2)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并分别演示用法。
梳子、牙签、牙刷、拨子等。
(3)看课件:
这些方法在实际造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民间艺人的作品,
边看边想,他是如何用这些技法表现作品的?
看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找找个部分都用的什么方法制作。
(4)小组探究:
关于面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并给予讲解。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塑造你自己喜欢的形象。(可以小组
合作完成。)
指导要点:
(1)造型设计要有创意。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课堂小结,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并让学生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
第5页共48页
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的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一下身边的艺术。
第3课冰棒棍玩具(步骤图略)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的中部固
定后,若再与另一组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固定,就成为一份游戏冰棒棍玩
具的材料。(两组以上组合也可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参考教材中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
胶水、等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的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
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第6页共48页
三、教学准备:
冰棒棍若干、大头针、胶水、彩纸、剪刀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调芋学生的学习情绪。
2、导入新课:
(1)出示范作,找同学下来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找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导入本课,并课件出示课题:《冰棒棍
玩具》
3、讲授新课:
A、小组探究学习:
通过课件进行研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1)从造型上看,这些冰棒棍玩具有什么不同?
(2)从颜色上看,这些冰棒棍玩具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课件上的冰棒棍结构像什么?
(4)这些冰棒棍玩具实用哪些制作方法?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
B、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方法。
以四根冰棒棍为例,师生共同研讨制作步骤。
(1)摆一摆。
(2)钻眼并用大头针固定(注意要固定住,但也不能太紧,保证能活动)
(3)用染料给冰棒棍涂上漂亮的颜色。
(4)给冰棒棍添加装饰、形象。
(5)整理完成。
第7页共48页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用你所学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新奇的冰棒棍玩具。
指导要点:
(1)设计要新奇。
(2)根据你喜欢的颜色设计出漂亮的色彩。
(3)注意安全。
(4)钻眼的时候不能用太大的力。
六、小结:
(1)展示学习作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用做好的玩具表演一个
节目。
(2)教师概括本课的内容,总结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步骤。
七、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利用伸缩原理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事物?(拉缩门)
(2)能不能用其他的废旧物品设计制造一个奇特的玩具。
第4课植物籽粒拼图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8页共48页
了解用植物籽粒的色彩和适合设计稿各部分大小的籽粒拼摆,粘贴图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依据绘好的图样,选择色彩、大小适合的植物籽粒拼
摆、粘贴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隐性内容与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
三、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植物籽粒、胶水或乳胶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出示各种植物籽粒。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籽粒的名称吗?说一说这些植物籽粒用什么用途?能
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画?导入本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植物籽粒拼图》
3、讲授新课:
A、课件演示课本籽粒拼图的作品。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1)分析这些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2)从造型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3)从颜色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有什么特点?
(4)分析每件作品,说说这些作品用了哪些植物籽粒°是如何用这叱籽粒来进
第9页共48页
行创作的?
(5)你将如何更巧妙地运用这些植物籽粒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
B、教师讲解制作步骤:
运用课件演示植物籽粒拼图的制作方法。
(1)设计画稿。
(2)在画稿上均匀地涂上胶水。
(3)选择植物籽粒粘贴在画稿上。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你手中的植物籽粒,粘贴出一幅美丽的拼图。
指导要点:
(1)画稿设计要简洁,蹴括,有创意。
(2)涂胶水要均匀,稍微多一点,注意不要涂到画稿的外面。
(3)选择植物籽粒要合理,颜色、排列要好看。
六、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植物籽粒拼图作品,并让学生自己谈谈在拼图中
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以及用各种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体会。
七、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的学习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完成漂亮的拼图,回家试着做-做。
第10页共48页
第5课面具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
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
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
的能力。合作意识
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
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第11页共48页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藏戏和傩戏图片。
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
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随着科学的逐步发达,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
艺术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面具》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
(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
(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
⑸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或两位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
指导要点:
(1)形象要大胆夸张。
第12页共48页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
(3)注意安全。
六、小结: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概括总结
本课内容。
七、拓展延伸:
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
手做一做。
第6课红色的画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以及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
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认识一到红色的画产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
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
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式
第13页共48页
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准备:
课件、色相卡、各种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欣赏自然风光、居室环境、人物服饰等图片。(课件)
提出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
们就来研究下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导入本课内容。
3、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让学生说说是什么颜色。
(2)讲解什么是“原色”
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其他任何颜色都调和不出来的,因此我们把这三种颜色
称为“原色”也叫“三原色”。这节课我们注重研究一下红色的画。课件出示课题:
《红色的画》。
(3)展示以红色为主的图片。(课件)
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研讨)
A、这些图片的色彩与前面的图片色彩有什么不同?(以红色为主)你看了这
第14页共48页
些图片后有什么感受?(热烈、喜庆、奔放)
B、这些图片中哪些物体是红色的,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是红色的或
者含有红色成分的?(出示色相卡)
C、这幅作品全部用的都是红色的吗?(师生共同分析)
师小结:以红色为主的画,并不不是全部都是红色的(如果都是红色的,整个
画面就不美观了。),也要有其他的颜色,但是主要的是红色的。
(4)小组讨论:
你认为都用哪些内容可以用红色的画面去表现?应当如何去表现?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
指导要点:
A、选材方面:选择能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的场面、场景。还可以选择红色的物
象来表现。
B、用色方面:画面的颜色一定要以红色或偏纥色的为主来表现,其它颜色也
要有。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指出其作品的优点、缺点,提高学生对作
品的鉴赏能力,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
(2)欣赏大师之作,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学习。
第15页共48页
第7课黄色和蓝色的画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
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和以
蓝色为主的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
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请学生收集有关黄色画面和蓝色画面的图片,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黄颜色和蓝颜
色的实物。
2、导入新课:
出示黄色和蓝色的两组画。
提出问题:
第16页共48页
第一组和第二组画面有什么不同?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课题:VV黄色和蓝色
的画>>。
3、讲授新课:
(1)黄色和蓝色的画常常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2)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使可以用黄颜色来代表的?哪个季节可以用蓝色代
表。一天中哪个时间以用黄颜色来代表的?哪个季节可以用蓝色代表。
(3)出示课件:欣赏黄色和蓝色的画
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并以红色为主的画联系起来讲解)
A、黄色的画为什么称其为黄色的画?蓝色的画为什么称其为蓝色的画?你是
怎么理解的?
B、画面上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黄色或蓝色?这些颜色都一样吗?(出示色相
卡,认识深浅不同的黄色和蓝色。)
C、画面中还用到了哪些颜色?
(4)继续欣赏:
提出问题:
A、这些画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B、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画,谈谈你的感受?
C、你打算怎么样去表现?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以黄色为主或者以蓝色为主的画。
指导要点:
类同第6课红色的画。
第17页共48页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指出其作品的优点、缺点,提高学生对作
品的鉴赏能力,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
(2)欣赏大师之作,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学习。
第8课机器人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
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和多种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18页共48页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找学生装扮成机器人与大家见面交流。
3、讲授新课:
A、出示课件:
(1)展示机器人文字资料。
(2)展示机器人图片资料。
(3)展示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
B、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C、展示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科学
知识,体会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提出问题: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师概括,在各行各业中(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军事等)都用到了机器人,
它的种类非常多。能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D、出示课件:讲解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方法。(手工制作和绘画的方法)
手工制作: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机器人。
绘画法:用水彩笔或水粉染料完成。
E、展示学生作品:
第19页共48页
(1)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课本上都用了哪些废旧物品制作
的?
(2)绘画作品中,画的是什么内容,她是怎么样表现机器人的功能的?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方法,完成一组帮助人们做事的机器人。(也可以设计
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
指导要点:
(1)制作的时候注意安全。
(2)要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
(3)要有创新,设计要新颖。
(4)要体现出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六、小结:
展示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机器人,比比看谁的机器人本领大、谁的最神奇、
谁的最实用,能为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做的好的同学及时表扬。
9课捏泥巴
课业类型:手工制作课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20页共48页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
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
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
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
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找学生
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
出示课题:《捏泥巴》。
3、讲授新课:
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
启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
第21页共48页
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
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
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指导要点: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六、小结: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第22页共48页
第10课童年
课业类型: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
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
子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
式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
童年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调节学生的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第23页共48页
(1)游戏导入:学生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
(2)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品,给同桌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3)请学生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教师小结:我们的童年是美好、幸福的。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童年》。
3、讲授新课:
课件出示图片:
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童年生活景象。
(1)提出初步欣赏的问题: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讲解:
《端阳婴戏图》
《端阳婴戏图》画的是什么时代的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面中人物有几
个?他们在做什么?你猜得出它们的对话吗?
《欢天喜地》
观察《欢天喜地》画面上的一群孩子在做什么?与《端阳婴戏图》相比,人物
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这两幅画创作的时代哪个离我们更近?
《翻身奴隶的女儿》
画面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对比《欢天喜地》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构
图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民族?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播放电影《农奴》片段。(让学生从影视作品口了解当时的苦难生活,使学生
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看到了这些后能感受到作者的创作主题是什么吗?前面我们欣赏了三幅作品,
大家看看这几幅画象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呢?
我们前面欣赏的几幅画君是用中国的传统技法表现的国画作品。下面我们再看
第24页共48页
看下面欣赏的作品是什么?
《冬天的阳光》
这幅作品使用木雕的方法表现出来的。从这幅画中你能感受到阳光了吗?你是
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觉得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哪里人?为什么?
《战争中成长》
请你猜猜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衣着是什么样的?
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他心理在想什么?你看过反映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吗?
播放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影视资料《小兵张嘎》片段。
五、小结:
刚才我们欣赏到了一些美术作品,就像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了解了
不同时代的孩子的童年生活,你的童年有没有最难忘的事情?回去可以自己画
画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11课怪兽
课业类型:综合探索课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25页共48页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
受她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
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
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他的艺术特点。
难点: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三、教学准备:
有关怪兽的资料,彩纸,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的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中有怪兽的片段,提问:动画片里的主要形象叫什么?导入
本课内容,课件出示课题;《怪兽》。
3、讲授新课:
(1)提问:动画片里的怪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怪兽?
第26页共48页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怪兽图片:
小组讨论:这些怪兽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它有什
么作用?你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些艺术品有什么感受?
(3)分小组研究:
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如何巧用材料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教师组织交流几种制作方法。(绘画法、手工制作)
(4)找学生讲故事:
谁能编一个简短的怪兽故事?怎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呢?需要什么道
具?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集体编一个怪兽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准备表演。
指导要点:
(1)注意安全。
(2)注意怪兽的形象。
(3)绘画的同学注意构图,及色彩的搭配。
六、小结:
找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道具,表演一个故事,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概括本节课
的内容。
第27页共48页
七、拓展延伸: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回家继续进行表现。
第12课连环画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想象能力、连环画
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的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
第28页共48页
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本本连环画。
问:你知道到这里面的故事吗?找同学讲讲里面的故事。你知道这样的书叫
什么吗?导入本课内容,并出示课件:《连环画》。
3、你知道什么样的画能称为连环画呢?(师生共同讨论)
欣赏《老鼠的梦想》,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
a.连环画是由多幅图画连续展开,阐述一个故事过程的画叫“连环画”。
b.连环画包括:图画部分和文字部分。
c.连环画从篇幅上分:长篇连环画(百幅图画以上组成)中篇连环画百幅图
画以下,二三十幅图画以上组成)短篇连环画(二三十图画以下组成)
4、继续欣赏连环画:(讲解四格连环画和六格连环画)
你能根据这些画,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画面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故
事加上封面吗?小组讨论看看这些封面有什么特点?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第29页共48页
作业要求:个人或与同学合作,自编或选择一个现有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
也可以是你喜欢的成语故事、你学到的寓言故事、别人给你讲的故事等等。
指导要点: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再分成四格或六格。
(2)把握住主人公的动作。
(3)整个故事一定要简单概括、完整。
六、小结:
展示各组同学画的连环画,组与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组的画的连环画的作品。
教师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引导学生课后将所画的连环画作品在班级中展览,
供大家欣赏。
第13课对印版画
课业类型;综合探索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而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
第30页共48页
思维、求异思维的锻炼,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
受、分析、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对印版画使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
性地表达。
难点:如何巧妙地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
水粉颜料(或广告色)、印制纸张、调色盘、毛笔或水粉笔。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小游戏:“找不同,
这是两幅极为相似的画面,你能在一分钟内找出他们哪里不同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刚才的游戏有点像。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课题:《对
印版画》。
3、讲授新课:
A、课件出示对印版画,让学生欣赏。
提出问题,小组研究:
(1)这些画面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仔细观察,这些画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3)是先画相同的,还是画不相同的呢?
(4)这样“大同”而“小异”的画面与完全相同的两幅相比,好在哪里?
第31页共48页
B、教师讲解对印版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教师做简单地示范,做到讲练结合)
C、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新的创造。
(1)对自己印好的的作品再创造。
(2)对好朋友的作品进行别出心裁的再创造。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利用两张纸对印或一张纸对折后再对印的方法印制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
指导要点:
(1)用色要稍微多一点。
(2)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3)画面构图合理,画面内容要大胆创新。
(4)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造。
六、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找同学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你
认为这种表现方法有哪些优点?自己有什么收获。
第14课爬升玩具
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32页共48页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
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
难点: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教学准备:本课教学所用的教材基本上以圆筒形为主,可选择直径灾--5厘米
左右的纸筒或塑料筒(去底部),若已有现成材料,可用稍厚的纸卷制而成。
彩色纸也可用废旧的广告宣传材料代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
1、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
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
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第33页共48页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
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
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
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
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
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
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
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
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课后反思:
第34页共48页
15.《彩墨游戏》
课时:一课时
课型:造型与表现: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生宣纸的特性,懂得墨和水能够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
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在生宣纸上随意扩散的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有趣的水墨游戏中体验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
究精神,感受水墨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在墨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欣赏作品;想象演示图;数码相机、电视机
作业要求:将水墨泼在生宣纸上,让其任意渗透、扩散,形成墨迹。再根据想
象添画成人物、动物等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在上节课里,我们通过有趣的水墨游戏,发现了水
墨……
2、从水墨在生宣纸上具有渗透、扩散的特性导入,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水墨渗透、
扩散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3、设疑:水墨的这个特性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用来画‘大怪兽"。“大怪兽”
三个字对学生通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学生听到这句话时,一下子就来精神
第35页共48页
了。这个时间就是导入新课最好的时机。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体验:
1、只要把墨倒到生宣纸上,让它自己散开,真的就可以变出一只大怪兽吗?是
的,可以。因为在国画当中,有一种技法叫做泼墨画。(板书)说起泼墨画,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
三国东吴孙权当皇帝时,喜好绘画。有一次,孙权叫一个画家给他画屏风画,
画家画着画着,不小心在漂亮的画绢上溅落了一小点墨。画家吓了一跳,他知
道孙权性子暴躁,弄污了他的画绢,就不定会被革职治罪。怎么办呢?画家紧
张地反复思索对策,突然,他心里一亮,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于是,他很镇
静地急速挥亳,很快把画画成,他机智地利用这一小点墨,加上几笔,依它的
形状,点染成一只小苍蝇,画得又细致又逼真,栩栩如生。过了两天,孙权把
这张屏风画要去,伫立画前欣赏,发现屏风上面的是一篮杨梅,篮子旁边的有
一个小苍蝇,似乎在爬动。他就用衣袖对着苍蝇挥动一下,想把它赶走,不料
苍蝇却动也不动。孙权又用手指去弹苍蝇、苍蝇依然不动,这时,他定睛细看,
才看清那是一只画上去的苍蝇,孙权不禁高兴地称赞起来画家来:“真是画中圣
后,朕以为那是一只真苍蝇呢!”这就是绘画史上为人津津乐道传作美谈的“误笔
成蝇”,这位有高超写实技巧的画家叫曹不兴。
2、回顾刚才的故事,提炼出泼墨画的作画步骤:
泼(把墨倒在纸上)——形(形成一定形状的墨迹)——添(根据形状想象添
画)——成(成为一个具体或者抽象的形状)
3、名家作品欣赏。看看大师和小朋友们如何通过泼墨的方法,形成各种有趣的
形象的。
三、表现:
第36页共48页
同学们看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泼墨画作品,肯定也想自己亲自试试。下面我们来
看看怎样才能画出一幅好的泼墨画作品;
1、泼:让学生自己先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怎样泼。然后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谈
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泼墨的方法和窍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师空间
的限制,不赞成学生直接把墨倒到纸上。建议可以用滴、用白云笔画、用纸拓
印等方式泼墨。同时也需要让学生知道,不一定要泼浓墨,中墨、淡墨都可以
泼。甚至可以通过泼不同深浅的墨,使画面更富于变化。
2、形:水墨在生宣纸上渗透、扩散,会形成各种有趣的墨迹。这是要注意用废
纸把多余的墨吸掉。
3、添:这里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一般我们选择了在墨迹完全干透之后在添
画,以防添加的墨线扩散。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会结合添画步骤图,看看大
师们是怎样把墨迹的基础上添画的。我们也可以玩“猜一猜”游戏,猜猜大师们可
以把这些墨迹变成什么玩意。时间容许的话甚至可以请学生上台尝试一下添画。
如果墨迹干了,学生就可以尝试着在自己的作品上添画了。添画之前,不妨把
画纸转换一下角度,看看会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4、成:添画完成后,同学们的墨迹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怪兽。给你的怪兽起
一个名字,写在它的身边吧。教师在这个步骤要抓紧时间给学生的作品拍照,
准备下一环节的欣赏展示用。
四、回顾:
1、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大怪兽。(包括它是怎样画
出来的)
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这节课里,你发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3、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们搞卫生,收拾学习用品
第37页共48页
16.身边的设计艺术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设计艺术,了解艺术设计的“适用美观”
的特色,感受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设计艺术作品、讨论评价、尝试创作、作品互评
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
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中体验到设计艺术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
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设计艺术特色,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运用艺术设计方法进行
设计创作。
难点: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发现美
1、小朋友喜欢逛超市吗?
第38页共48页
2、超市里有什么?
3、小朋友对超市真熟悉!今天老师也开了个小小超市,想不想看?(师揭布)
喜欢吗?
(1)、请你来挑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4、奖励糖果,请生自选:
(1)、你选的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啥样的?
(3)、你怎么会选这颗?
看来,小朋友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
[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
无疑会引起孩子们观察及感知对象的极大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
手段,创设情境,以形象去感人,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了解
美术的基本因素一一形状、花纹、色彩等等,培养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可以
说,设置形象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二、感受美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杯子、闹钟,还有好多既能用,又很美的东西呢!你们
发现了吗?
2、书上的小朋友也找到了好多东西,请大家把书打开,P34-35,我们来欣赏一
下。
这些东西,你们都熟悉吧?请选择一件最喜欢的物品介绍给你的同桌听。
第39页共48页
(生互相介绍)
师表扬:小朋友介绍得真细致,象个小小推销员。
[以真挚强烈的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投入、主动参与。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活动及
时进行鼓励、表扬,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
性与积极性。]
三、欣赏美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
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
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
(1)、点击汽车(花朵形)
这是一辆汽车,你们觉得他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来设计,想怎样打扮?
还有精彩的地方吗?你会怎么变?
点击汽车(汉堡型)
你们看,这就是改变了形状、花纹和颜色后的新款汉堡车,坐在里面可舒服了,
这位设计师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继续点汽车(各款汽车)
这儿还有更多款式新颖的汽车呢!
第40页共48页
(2)、点击床(月牙型)
猜:这是什么?
告诉你们吧,这是一张——床!
意想不到吧!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我们的想象可以更奇特,更大胆,甚
至可以来个超级变——变——变呢!
你还可以把床变成什么样子?
点击床(各种床)
小朋友真聪明,设计师也想到了!
看,这些都是!
4、小结:设计师们的想象太奇妙了,小朋友,如果你来当回小小设计师,你想
设计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优化环境,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
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经验发
散思维,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作品。]
四、创造美
1、小朋友想的物品真多啊!你们知道吗,大家最喜欢的米老鼠公司正在举办一
个创意设计”大赛,只要我们把身边的物品变一变,画一画,变得既实用又美观,
你就可以得到最佳创意奖,(师出示奖章)想不想得到?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
比赛时间只有I•分钟,大家可要抓紧哦!
2、学生作业,师适时点拨
(播放图片音乐)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所要欣赏的内容,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欣
赏。在这样美妙的艺术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思
第41页共48页
维。]
3、作业展评
(1)、指名评
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说说原因。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
老师这儿有好多智慧星,请摘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
(2)、集体评
其他小朋友也可以选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
(3)、师生互评
这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最与众不同了,得的星最多,我们请这些小朋友向大家介
绍一下。
我们把最佳创意奖颁给他们。
[作品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评价,使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请他们
多谈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
学习的热情。并以肯定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的
快乐。]
4、总结:
小朋友,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因此,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只要我们
开动脑子,动起灵巧的双手,发挥聪明才智,用心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创造美,你就会觉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精致可爱,世界也变得
更加五彩缤纷!
昨为审美教育,美术教学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
确的审美观点,培养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积极投入、动手参与,
第42页共48页
才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完成从观察到
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全过程
17.电脑美术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
幅四方连续纹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
制作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用反射变换作图》教学设计
-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二维动画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普通语言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农业大学《PHP语言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规划与优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中国古代科技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江苏泰州靖江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管理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家庭教育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农林学院《虚拟现实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夏季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历年高频难易度、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铅锑合金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 PPAP-测量系统分析研究模板
-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 肉山羊规模饲养生产技术规程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34.《高质量数字教材建设研究》
-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详细上岗岗前培训制度培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湘少版3-6年级词汇表带音标
- 采购部组织结构图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