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分类十燃烧与灭火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专题29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2.(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A. B.C. D.3.(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明矾净水,杀菌消毒C.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4.(2021·西藏·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B.报警器装在炉灶下方探测天然气泄漏C.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跑离5.(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B.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无害C.冬天用木炭烤火取暖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6.(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l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7.(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8.(2021·广西钦州·中考真题)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9.(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10.(2020·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在加油站加油时使用手机 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C.点燃H2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用工业盐NaNO2代替食盐作调味品11.(2020·广西梧州·中考真题)2020年3月,四川凉山发生森林大火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预防火灾发生,我们应当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12.(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B.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13.(2020·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B.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C.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并送医院就医D.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4.(2020·湖南郴州·中考真题)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15.(2020·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16.(2020·贵州遵义·中考真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17.(2020·湖北咸宁·中考真题)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18.(2020·辽宁铁岭·中考真题)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19.(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20.(2020·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21.(2019·湖南·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浇灭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22.(2019·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火灾中逃生,弯腰前行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用煤火取暖,注意通风 D.家用电器着火时,马上用水扑灭23.(2019·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B.人发生煤气中毒时,不要移动,就地抢救C.档案材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24.(2019·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25.(2019·贵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关闭门窗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盐水26.(2019·新疆·中考真题)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7.(2019·广西·中考真题)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28.(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运用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29.(2018·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家里煤气泄漏,应打开排气扇抽风C.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调水温30.(2017·湖南娄底·中考真题)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C.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D.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31.(2017·上海·中考真题)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32.(2017·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33.(2020·湖南益阳·中考真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情况,报警器安装位置有如右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装在______(填“甲”或“乙”)图位置;(2)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4.(2019·河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的接触面积。(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_____。(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35.(2017·广东·中考真题)据报进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_____,使剩余的少量水_,体积迅速_____发生爆炸。(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_____伤害。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教师进修学校三模)2006年11月25日13时50分,鸡西市恒山区远华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是由于违规、违法生产引起的。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戴呼吸面具C.准备好灭火器材 D.通风并严禁烟火2.(2021·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立即乘坐电梯逃生3.(2021·山东禹城·二模)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下列做法或观点不合理的是A.加油站不能随意接打电话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C.霉变食物不可以食用 D.用亚硝酸盐代替食盐调味4.(2021·江苏·靖江市靖城中学一模)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先做灯火试验B.煤矿巷道内严禁烟火,并及时做好瓦斯气体的检测监控C.炒菜时油锅起火应立即用用水浇灭,以防火势蔓延D.冬季室内燃煤取暖,应注意通风换气,以防“煤气中毒”5.(2021·河南睢县·二模)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须张贴的图标是A. B. C. D.6.(2021·广西南宁·二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B.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7.(2021·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实验中学三模)下列有关安全措施得当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B.档案材料着火,用水基灭火器扑灭C.浓硫酸粘在皮肤上,用稀的碱溶液冲洗D.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泄漏点8.(202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三模)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9.(2021·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二模)“关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可以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C.霉变食物煮熟后可放心食用D.夜间发现家庭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10.(2021·江苏·如皋初级中学一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B.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C.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D.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11.(2021·河南·柘城县实验中学三模)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水浇灭油锅中的油火 B.在炭火炉旁边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C.用过的菜刀涂食用油防锈 D.燃气泄漏时打开排风扇排气12.(2021·河南·柘城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D.CO2能灭火,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一定是CO213.(202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三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14.(2021·宁夏·吴忠市第三中学二模)2021年6月13日,湖北十堰市某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已造成25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37人重伤。初步调查原因为小区三十多年燃气管道年久失修,燃气泄露所致。(1)写出事故中天然气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D.天然气泄露,用燃着小木条寻找泄露源E.将鞭炮或烟头扔进天然气井盖(3)为防止火灾,减少损失,可将氢氧化镁添加到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能起到阻燃作用,利用氢氧化镁遇到380℃可反应生成大量水分,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附着在可燃物表面。写出氢氧化镁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固体氧化镁能起到灭火作用的原理是______。
分类十燃烧与灭火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专题29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答案】D【详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甲烷、一氧化碳、氢气都是可燃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氮气不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
故选:D。2.(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烟火”标志的是A. B.C. D.【答案】B【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B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D错误。故选B。3.(202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B.明矾净水,杀菌消毒C.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答案】C【详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应关阀开窗,故错误;B、明矾净水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无法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错误;C、植树造林会净化空气,防沙降尘,故正确;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空气的净化,故错误。故选:C。4.(2021·西藏·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B.报警器装在炉灶下方探测天然气泄漏C.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跑离【答案】B【详解】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让其吸入新鲜的空气,故A正确;B、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报警器装在炉灶上方探测天然气泄漏,故B错误;C、菜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较高,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为防止人发生窒息,所以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故C正确;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D正确。故选:B。5.(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B.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无害C.冬天用木炭烤火取暖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答案】B【详解】A、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故应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A选项说法正确;B、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的色、香、味有着很大作用,但是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B选项说法错误;C、冬天用木炭烤火取暖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以防通风不畅,氧气不足导致木炭不充分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而造成煤气中毒,C选项说法正确;D、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并聚集在高处,所以室内着火被困时,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l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B【详解】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防止引起爆炸,正确;B、酒精具有可燃性,在有明火的区域内严禁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错误;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正确;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正确。故选B。7.(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答案】A【详解】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硼酸溶液,A正确。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带回家做实验,B错误。C、亚硝酸钠有毒,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不能代替食盐烹调食物,C错误。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容易引起爆炸,D错误。故选:A。8.(2021·广西钦州·中考真题)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答案】A【详解】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加空气的流动,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符合题意;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因留下痕迹而损坏图书,不符合题意;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不符合题意;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有毒烟尘,迅速跑离着火区域,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1·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答案】B【详解】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隔绝氧气盖灭,A正确。B、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B错误。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C正确。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清除可燃物,可以控制火灾,D正确。故选:B。10.(2020·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在加油站加油时使用手机 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C.点燃H2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用工业盐NaNO2代替食盐作调味品【答案】C【详解】A、加油站内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可燃性的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接打手机会产生电火花,所以应该杜绝一切明火,故选项A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B说法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点燃或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因此点燃之前需要检验纯度,故选项C说法正确;D、用工业盐NaNO2有毒,不能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C。11.(2020·广西梧州·中考真题)2020年3月,四川凉山发生森林大火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预防火灾发生,我们应当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答案】C【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防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D、加油站的空气中弥漫着燃油蒸汽,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在加油站严禁接打手机,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B.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答案】C【详解】A、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稀释液化气的浓度,切不可打开排气扇,因为液化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B、炒菜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灭火,不符合题意;C、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会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的含量,使火燃烧的更旺,符合题意;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烟尘等有害物质,由于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故低处二氧化碳含量少,应低下身体逃生,不符合题意。故选C。13.(2020·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B.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C.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并送医院就医D.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A【详解】A、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增加了空气流通,会使火势加剧,A错误;B、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防止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B正确。C、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解毒,并送医院就医,故C正确。D、厨房燃气管漏气,为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D正确。故选:A。14.(2020·湖南郴州·中考真题)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答案】C【详解】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用水浇,油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因水的流动而扩大燃烧面积,应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而不是顺风,不符合题意;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可以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符合题意;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不能用水扑灭,容易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0·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答案】A【详解】A、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所以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爆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6.(2020·贵州遵义·中考真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答案】A【详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酒精、鞭炮和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故选A。17.(2020·湖北咸宁·中考真题)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答案】A【详解】A、如果要灭火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A选项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B选项正确;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火灾发生后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C选项正确;D、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的原理,故D选项正确。故选A。18.(2020·辽宁铁岭·中考真题)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答案】D【详解】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水不能扑灭油着火,反而引起油滴的飞溅,导致火势的蔓延,故A错误;B、室内起火不能开门窗,会加快气体流通,加剧火势,故B错误;C、燃气容易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静电,电火花,发生爆炸,故C错误;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且远离着火区域,故D正确。故选:D。19.(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答案】D【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B、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选项正确。故选D。20.(2020·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答案】A【详解】A、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着火区域上方,故人应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选项A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而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因为打开排气扇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燃泄漏出来的天然气,甚至发生爆炸,选项B不正确;C、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了防止触电,不能立即用大量水泼灭,选项C不正确;D、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火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选项D不正确。故选A。21.(2019·湖南·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浇灭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答案】B【详解】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于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不可用水浇灭,自来水会导电,容易引起触电,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情况,开灯时会产生电火花,点燃气体,可能会产生爆炸或发生火灾,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2019·广西柳州·中考真题)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火灾中逃生,弯腰前行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用煤火取暖,注意通风 D.家用电器着火时,马上用水扑灭【答案】D【详解】A、火灾现场逃生,弯腰前行,防止有害气体或烟尘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选项说法正确;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这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C、用煤火取暖,注意通风,防止氧气不足造成煤气中毒,选项说法正确;D、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以防造成触电的危险,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3.(2019·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B.人发生煤气中毒时,不要移动,就地抢救C.档案材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答案】C【详解】A、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以防发生触电等安全事故,选项做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人发生煤气中毒后,要迅速的移到通风处进行急救,选项做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档案材料失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可以防止损坏档案材料,选项做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选项做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4.(2019·湖南长沙·中考真题)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答案】C【详解】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A选项说法正确;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B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选项说法错误;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5.(2019·贵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关闭门窗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盐水【答案】C【详解】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不能关闭门窗,以防因为空气不足造成炭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而使人中毒,选项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进入面粉厂时不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以防产生的火花将面粉颗粒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爆,选项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选项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牛奶或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选项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6.(2019·新疆·中考真题)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C【详解】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大的氧气的浓度;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故选C。27.(2019·广西·中考真题)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木材是可燃物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答案】C【详解】A、木柴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正确;B、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的危险,故正确;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低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故错误;D、塔尖部分的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燃烧较为剧烈,故正确。故选C。【点睛】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火原理是破坏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8.(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运用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答案】B【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A正确;B、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可能发生爆炸,应该严禁开启排气扇,故B错误;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D正确。故选B。29.(2018·广西贺州·中考真题)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家里煤气泄漏,应打开排气扇抽风C.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调水温【答案】C【详解】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错误;B、晚上家里煤气泄漏,应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以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故错误;C、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发生火灾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正确;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浴室透气效果较差,若天然气泄露,可能引起爆炸,且甲烷燃烧要消耗氧气,会造成浴室内氧气减少,故错误。故选C。30.(2017·湖南娄底·中考真题)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C.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D.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答案】A【详解】A、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做法错误;B、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C、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做法正确;D、森林着火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移除可燃物而灭火,故做法正确;故选A。31.(2017·上海·中考真题)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答案】C【详解】促进燃料的措施: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块状煤碾成粉末,可增大煤粉本身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能使煤燃烧更充分;选C32.(2017·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答案】A【详解】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是正确的逃生措施;B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应该用碳酸氢钠溶液;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会污染空气;D选项是错误的操作,这样容易发生爆炸;故答案选择A33.(2020·湖南益阳·中考真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情况,报警器安装位置有如右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装在______(填“甲”或“乙”)图位置;(2)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答案】甲2C4H10+13O28CO2+10H2O【详解】(1)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燃气泄漏报警器应该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故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厨房灶具的上面;(2)丁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8CO2+10H2O。34.(2019·河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的接触面积。(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_____。(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答案】面粉与空气机械能氧气不足【分析】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详解】(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35.(2017·广东·中考真题)据报进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_____,使剩余的少量水_,体积迅速_____发生爆炸。(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_____伤害。【答案】大量热,气化膨胀腐蚀性【详解】(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使剩余的少量水气化,体积迅速增大,急剧膨胀,发生爆炸(2)氢氧化钙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教师进修学校三模)2006年11月25日13时50分,鸡西市恒山区远华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是由于违规、违法生产引起的。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戴呼吸面具C.准备好灭火器材 D.通风并严禁烟火【答案】D【详解】A、矿井中的甲烷等气体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如果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爆炸,不能点火试验,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煤矿最大的危险是瓦斯爆炸而不是有毒气体,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煤矿空间有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如果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爆炸,其剧烈程度不能人为控制,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如果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易达到着火点,并使可燃性气体随空气流通被带走,严禁烟火,杜绝可燃物被点燃,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2021·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火灾现场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立即乘坐电梯逃生【答案】D【详解】A、天燃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2021·山东禹城·二模)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下列做法或观点不合理的是A.加油站不能随意接打电话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C.霉变食物不可以食用 D.用亚硝酸盐代替食盐调味【答案】D【详解】A、汽油以挥发到空气中,打电话容易引起电火花,从而引燃空气中汽油,引起爆炸,故选项正确;B、吸烟会产生焦油、一氧化碳、烟碱等有害物质,公共场所吸烟会让其他人被迫吸收有害物质,故选项正确;C、霉变食物含有大量有害霉菌,如黄曲霉菌,容易致病致癌,故霉变食物不能使用,故选项正确;D、亚硝酸盐有毒,不能代替食盐作为调味品,故选项错误。故选D。4.(2021·江苏·靖江市靖城中学一模)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先做灯火试验B.煤矿巷道内严禁烟火,并及时做好瓦斯气体的检测监控C.炒菜时油锅起火应立即用用水浇灭,以防火势蔓延D.冬季室内燃煤取暖,应注意通风换气,以防“煤气中毒”【答案】C【详解】A、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B、煤矿巷道内严禁烟火,并及时做好瓦斯气体的检测监控,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C、炒菜时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D、燃煤燃烧时容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冬季室内燃煤取暖,应注意通风换气,以防“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2021·河南睢县·二模)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须张贴的图标是A. B. C. D.【答案】A【分析】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张贴与燃烧相关的标志。【详解】A、该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B、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有毒品”,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国家节能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1·广西南宁·二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B.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答案】A【详解】A、加油站周围有可燃性的气体,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B、燃气泄漏时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发现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说法错误;C、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不可用水扑灭,以免发生触电,说法错误;D、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以保鲜,说法错误;故选:A。7.(2021·湖北·十堰市张湾区实验中学三模)下列有关安全措施得当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B.档案材料着火,用水基灭火器扑灭C.浓硫酸粘在皮肤上,用稀的碱溶液冲洗D.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泄漏点【答案】A【详解】A、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A说法正确。B、档案材料着火,不能用水基灭火器扑灭,以免损坏档案材料,故选项B说法错误。C、浓硫酸粘在皮肤上,用抹布擦拭后,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C说法错误。D、天然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泄漏点,以防发生爆炸,应先关闭燃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A。8.(202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三模)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答案】C【详解】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否则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说法正确;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错误;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说法正确。故选C。9.(2021·山东·枣庄市第十五中学二模)“关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可以喷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滨州学院《酒店电子商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传感器技术及虚拟仪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班级管理与家校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材料分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Recycle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天津天狮学院《网络爬虫与数据收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典型的光器件AWG》课件
- 出血热知识培训课件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2025年重庆三峡担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一 快递运营认知
- 2024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及上门维修合同3篇
- 2025年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