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0-2022北京初三一模物理汇编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一、单选题1.(2021·北京东城·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换,在光屏上不能观察到像C.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D.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二、填空题2.(2022·北京延庆·一模)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为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3.(2020·北京海淀·一模)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用蜡烛模拟远处所视物体;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就越小)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用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1)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2)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选填“远离”或“靠近”);或者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透镜也可以(选填“凸”或“凹”)。4.(2020·北京通州·一模)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填“注水”或“抽水”).三、实验题5.(2022·北京大兴·一模)小明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使可以自由移动的光屏置于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然后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如图所示。(1)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可以在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2)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再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6.(2022·北京丰台·一模)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薄凸透镜,同样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了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7.(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红首先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并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较清晰的蜡烛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小红将蜡烛位置调整到35cm刻度线处,为了仍能在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了,光屏上烛焰的位置会____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8.(2022·北京朝阳·一模)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当光屏放在图中的位置时,可以得到清晰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特点;(2)将图中的光屏移至80cm刻度线处,调节蜡烛的位置,当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时,蜡烛一定处于______刻度线之间;A.0cm~20cm
C.30cm~40cm
B.20cm~30cm
D.40cm~50cm(3)我们的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若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小于25cm时,为看清物体,晶状体会变厚,其焦距变______,长时间这样用眼会引起眼睛过度疲劳,当晶状体不能恢复时,我们就不能看清远处的景物了,因此形成了近视眼,此时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进行矫正,它对光束有______作用。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不小于25cm,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9.(2022·北京平谷·一模)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如果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5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______侧(选填“左”或“右”),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10.(2022·北京顺义·一模)(1)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蜡烛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决定蜡烛所成像的大小的因素是______(选填“物距”、“镜子大小”或“蜡烛大小”);(2)图乙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现将蜡烛向光具座左端移动一段距离后固定,______移动光屏(选填“向左”或“向右”),才能在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11.(2022·北京通州·一模)在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两侧,并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1)光屏上呈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使光屏上依然出现清晰的像,则可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者“凹透镜”)12.(2022·北京西城·一模)小静和小刚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A和B,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他们选取焦距为的凸透镜A,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左右调节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小静将凸透镜A更换为焦距为的凸透镜B,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她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小刚认为不用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能呈现清晰的像,他将一个眼镜放到凸透镜B前,如图乙所示,适当调节眼镜片的位置,果然在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请你分析该眼镜的镜片对光有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13.(2021·北京平谷·一模)小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使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她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光屏移动至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1)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透镜B能用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4.(2021·北京门头沟·一模)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1)小明实验前应先将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调到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3)在上面实验基础上,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清晰的像,他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15.(2021·北京大兴·一模)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然后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小明发现他将光屏移动至光具座上65cm刻度线处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1)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______的实像。(2)如果把蜡烛向左侧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固定,则需将光屏向______侧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方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上重新得到的像(设为P2)跟原来的像(设为P1)相比,______较大。16.(2021·北京海淀·一模)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小华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小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如图所示(所成的像未画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_______的实像。(2)若将(1)中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透镜位置保持不动,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17.(2020·北京大兴·一模)小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使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她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光屏移动至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1)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2)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应将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至光具座上某刻度处,方可在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8.(2020·北京石景山·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LED灯、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在________。保持LED灯、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倒立、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常用的___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2)若将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具体操作是______;(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常用的蜡烛来做实验,其优点是:__________。19.(2020·北京东城·一模)小东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开始时,小东在如图所示位置放置好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2)小东观察到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由此他判断出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3)小东把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他又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了一个清晰的像;(4)接下来,小东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回到图中所示位置。他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置了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同样在光屏上观察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的像。20.(2020·北京门头沟·一模)小亮利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他开始实验时,应先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2)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处,将蜡烛换成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3)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掉平行光源,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线处,这时小亮将处于光具座60cm刻线处的光屏向_______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于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实像。21.(2020·北京丰台·一模)小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然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65cm刻度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上述实验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的是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2)若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视网膜,则此时的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2.(2020·北京密云·一模)小军利用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小英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2)如图乙所示小英调节烛焰中心、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为同一高度;(3)如图乙所示小英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实像;(4)小英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则光屏应______透镜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这时用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A.光屏上没有像了
B.光屏上只剩上半部分像C.光屏上只剩下半部分像
D.光屏上可看到完整的像,但稍暗些(5)小英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23.(2020·北京平谷·一模)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2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1)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把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4.(2020·北京西城·一模)小丽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丽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A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A的焦距fA=__________cm。(2)如图乙所示,小丽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丽用焦距为fB(fB<fA)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仍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为使在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B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_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25.(2020·北京朝阳·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该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6.(2020·北京顺义·一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将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在同一高度之后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将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屏上呈现清晰的、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这与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的性质相同;(2)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光屏需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向________(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使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27.(2020·北京房山·一模)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2)把蜡烛移到距透镜中心15cm处,此时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的。(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缩小
B.等大
C.放大(3)保持图中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参考答案1.C【详解】A.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即2f=20cm得f=10cm,故A错误;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换,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光屏上能观察到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此时物距为50cm-10cm=40cm>2f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物距减小,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增大像距,应向右移动光屏,故D错误。故选C。2.
等大
虚
放大镜【详解】[1]由图可知,物距为u=50.0cm-20.0cm=30.0cm像距为v=80.0cm-50.0cm=30.0cm此时u=v=2f=30.0cm凸透镜焦距f=15.0cm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3]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物距是10.0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根据此原理制成的。3.
等大
实
靠近
凹【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推导。【详解】(1)[1][2]图示像距与物距基本相当,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所以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2)[3][4]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凸起程度变大,其焦距变小,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使像距保持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或者光屏不移动而让光线推迟会聚,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间接调整焦距,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4.
缩小
抽水【详解】(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使得像清晰,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应该向外抽水.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5.
左
缩小
照相机
左【详解】(1)[1][2][3]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5cm=45cm>2f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将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缩小的像,这个成像规律可以说明照相机的原理。(2)[4]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相当于增大了物距,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即把光屏向左适当调节。6.
缩小
照相机
靠近
凹【详解】(1)[1][2]由图可知物体距离凸透镜的物距为物体的像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从而可知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2)[3]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薄凸透镜,焦距缩小时凸透镜的焦点将向凸透镜的光心靠近,由于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像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应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4]若不移动光屏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就要使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变弱,可以先使光经过凸透镜之前先发散,所以可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凹透镜,将光先发散,后再经过凸透镜后会聚。7.
缩小
照相机
右
上移【详解】[1][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0cm-15.0cm=35.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此原理制成的。[3]将蜡烛位置调整到35cm刻度线处,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为了仍能在屏幕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4]凸透镜成实像是倒立的,蜡烛燃烧变短时,烛焰向下移动,那么光屏上的像要向上移动。8.
照相机
C
小
发散【详解】(1)[1]由题知,物距为所以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了这个成像特点。(2)[2]将图中的光屏移至80cm刻度线处,此时像距为则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物距为即调节蜡烛的位置,当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时,蜡烛位置范围为即刻度线处之间,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3][4]我们的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若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小于25cm时,为看清物体,晶状体会变厚,其焦距变小,长时间这样用眼会引起眼睛过度疲劳,当晶状体不能恢复时,我们就不能看清远处的景物了,因此形成了近视眼,此时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进行矫正,它是凹透镜,对光束有发散作用。9.
缩小
右
右
虚【详解】(1)[1]蜡烛位于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1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像距处于f与2f之间。(2)[2]蜡烛位于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处于f与2f之间,如果要成清晰的像,需要像距,所以光屏应向右移。(3)[3][4]蜡烛位于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所成的是与物体位于同一侧的放大的虚像,故从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虚像。10.
虚像
蜡烛大小
放大
幻灯机
向左【详解】(1)[1]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透过平面镜才能看到蜡烛的像,所以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正立等大虚像。物距改变,像的大小不变;镜子大小改变,像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蜡烛大小改变,像的大小才改变。(2)[3]由图乙可知物距大小为u=50.0cm-35.0cm=15.0cm凸透镜焦距为10.0cm,所以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则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找到倒立放大的实像。[4]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与图乙原理相同;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5]现将蜡烛向光具座左端移动一段距离后固定,则物距增大,所以像距变小,即像也会向左移动一端距离,所以向左移动光屏适当距离后,能在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11.
放大
幻灯机
凹透镜【详解】(1)[1][2]由图知道,此时的物距为15.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2)[3]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2f>v>f,即此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让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可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凹透镜。12.
投影仪
右
会聚【详解】(1)[1]凸透镜的焦距为f1=10cm,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u=50.0cm-35.0cm=15.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2)[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更换焦距为f2=12cm的凸透镜,焦距变大了,折射能力变弱了,像成在光屏的后方,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侧移动。[3]不移动光屏,在光屏后面成像,将一个眼镜放到凸透镜B前,适当调节眼镜片的位置,果然在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让像向前移动,刚好成在光屏上,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该透镜是凸透镜。13.
放大
实
幻灯机
近视眼【详解】(1)[1][2][3]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和幻灯机。(2)[4]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像距增大,因此光线发散了,所以B是凹透镜,能用来矫正近视眼。14.
同一高度上
10
右
右【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使三者在同一高度上。(2)[2]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物距等于两倍焦距,因为物距是20cm,所以焦距等于10cm。(3)[3][4]当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应该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因为现在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所以应该向右移动蜡烛,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该向右移动。15.
缩小
左
P1【详解】(1)[1]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像。(2)[2][3]如果把蜡烛向左侧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固定,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应该左移,像变小,故P1大。16.
缩小
左【详解】(1)[1]由图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透镜位置保持不动,物距变大,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应该变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17.
放大
实
幻灯机
左【详解】(1)[1][2][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50.0cm-35.0cm=15.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2)[4]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应将屏向左移动至光具座上某刻度处,方可在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8.
同一水平高度
缩小
照相机
LED灯向右移
亮度高,光源稳定,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详解】(1)[1]通过调节使LED灯、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由图可知,LED灯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即物距大于2f,所以能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3]能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2)[4]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透镜会聚能力变强,像距变小。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的情况下,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把LED灯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3)[5]LED灯替代常用的蜡烛来做实验,其优点是:亮度高,光源稳定,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减小了污染等。19.
同一高度
15
左
凹透镜【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所以需要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三种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2)[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等于两倍焦距,由图可知u=v=30cm所以f=15cm(3)[3]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即u>2f,所以像距f<v<2f,所以光屏应向左移。(4)[4]因为成像在光屏左侧,原理和近视眼一样,需要凹透镜进行矫正。20.
同一高度
10
右
缩小【详解】(1)[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前,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先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2)[2]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为(3)[3]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线处,物距为30cm,所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像距应该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所以光屏应该在60cm到70cm刻度之间,因为光屏在60cm刻度处,所以光屏应该向右移动。[4]因为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1.
缩小
照相机
近视眼【详解】(1)[1][2]如图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3]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减小,像呈现在光屏的前方,与近视眼的原理相同。22.
8
凸透镜
缩小
远离
D
放大镜【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图中所示刻度尺分度值为1cm,焦点在28cm刻度处,凸透镜在20cm刻度处,焦点到凸透镜的焦距为焦距(2)[2]在凸透镜成新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
- 承债式公司股权转让协议
- 站台装修劳务合同
- 房屋出租合同协议书
- 债转股投资合同协议书
- 装修材料采购合同
- 二婚离婚协议书新
- 电商行业网络购物服务协议
- 影视内容版权采购协议
- 手房买卖合同官方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堂笔记丨可下载打印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 货车租赁协议样式
- QCT1182-2023汽车空调铝合金板式换热器
- YB∕T 5363-2016 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江苏省2023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
- 中医典籍心得体会大全(23篇)
- 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模板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华为培训教程01网络基础
- 新星诺亚外语学校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