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体制的创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百废待兴,人民渴望安定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新的政治体制,为中国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沿革1古代中国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科技。2近代中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经历了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战争动荡、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现代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重要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社会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多变,深层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尖锐,引发了各种社会运动和革命,最终导致了旧制度的崩溃。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矛盾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为中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纪元。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结果,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成果。孙中山和中华民国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国旗中华民国国旗,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纪念堂是为纪念孙中山而建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1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北伐2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3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4广州起义共产党员参与第一次革命高潮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洋军阀政治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之间为争夺权力,互相攻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经济崩溃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凋敝,国家财政赤字累累。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不安定,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反抗面对军阀统治,人民奋起反抗,各种革命运动此起彼伏。五四运动的兴起巴黎和会1919年,中国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巴黎和会,试图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巴黎和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巴黎和会,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反对帝国主义,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工人、商人、农民等各阶层人士纷纷参与,运动规模不断扩大,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五四运动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人们开始追求民主和自由。科学精神的兴起五四运动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兴起,人们开始相信科学和理性。教育改革的推进五四运动推动了教育改革,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现代化和普及化。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新文化和新思想。国共合作的建立1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取得重大胜利2国民革命军实力增强国民革命军取得了军政上的胜利3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结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偶然。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国共合作才能对抗军阀割据,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革命军北伐国民革命军以“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为口号,从广州出发,一路北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北伐战争的意义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次重大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北伐战争的影响北伐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民政府的成立11.北伐战争胜利北伐军取得胜利后,中国开始了统一与重建的阶段。22.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月,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33.政治结构国民政府由孙中山的国民党领导,并与其他政治势力合作,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44.新时代开启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国民政府的政治改革五色旗国民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三民主义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确立了民主共和体制。国民大会国民政府设立国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宪法制定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宪法》,为国家政治生活提供法律保障。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发展民族工业国民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金融整顿国民政府进行金融整顿,统一货币,建立中央银行,稳定了金融秩序。基础设施建设国民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铁路、港口等,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发展国民政府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量。国民政府的社会政策教育改革国民政府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层次的教育都得到了发展。卫生保健政府注重公共卫生,建立了医院和卫生机构,开展防疫工作,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社会福利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如设立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保障基本生活。妇女权益颁布法律保障妇女权益,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促进社会进步。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1提倡新文化国民政府推行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迷信和传统文化。2发展教育国民政府重视教育发展,建立了国立大学,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国民素质。3发展新闻事业国民政府鼓励新闻自由,推动了报刊业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舆论支持。4文化交流国民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关系。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积极外交国民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承认和支持。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寻求国际援助和支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抗日外交国民政府积极争取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中华民国的内部矛盾军阀割据军阀之间争权夺利,战乱不断,严重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政治腐败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官僚主义盛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工人、学生等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革命力量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翻国民政府统治的主力。中日战争的爆发1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制造事端,发动侵略战争。2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31937年南京大屠杀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这场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而进行的伟大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1全民族抗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2国际援助盟国提供物资和军事援助3战略方针坚持持久战,最终取得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不仅保卫了中国,也维护了世界和平。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为中国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国初期的改革1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这项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2镇压反革命对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反革命分子进行坚决镇压,维护了新生人民政权的安全。3恢复经济开展“三大改造”,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项改革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农民加入合作社,集体生产,提高效率。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者组成手工业合作社,共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私营工商业改造私营工商业逐步过渡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力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基本完成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人民公社的建立人民公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8年至1980年代初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种集体农业生产和生活组织形式。它是一个基于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营的农业合作社,其规模涵盖数个村庄,甚至整个县。人民公社的建立旨在解决当时中国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短缺的问题,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公社内实行“大跃进”运动,鼓励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钢铁等物资。文化大革命的爆发1政治动乱国家陷入混乱,经济停滞2思想混乱错误的路线和理论,造成意识形态混乱3社会动荡社会秩序被破坏,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4经济停滞生产力下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严重的政治运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场运动以“破四旧,立四新”为口号,动摇了社会基础,破坏了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改革开放的历程1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21980s经济体制改革31990s市场经济体制421世纪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大历史事件,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的伟大成就11.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2.科技进步中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3.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