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1数据库基本概念1.1.2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系统1.1.1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概述1.1.3数据模型1.1.4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1.5数据库体系结构1.1.6常用术语1.1.1计算机数据管理概述
1.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存在特征和运动状态及不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多种属性的描述。数据:数据(Data)是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反映的记录。数据处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组织、存储、维护、加工、查询和传输的过程。1.1.1计算机数据管理概述
2.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1.1计算机数据管理概述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三个阶段,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如下表所示。1.1.2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的集合,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所共享。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有:数据模式定义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数据操纵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数据的服务1.1.2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系统3.数据库管理员(DBA)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的专业管理人员。4.数据库系统(DBS)一种可以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并能够方便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组成的系统。5.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实体描述数据库的核心和基础,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1)实体与属性实体(Entity)是指现实世界中任何可相互区别的事物,通过描述属性来描述实体。属性(Attribute)是指实体某一方面的特性,属性的取值称为属性值。例如,一个学校是一个实体,学校名称、学校地址及教工数量是该实体的属性,假设学校名称为“清华大学”,则“清华大学”就是学校实体的名称属性的值。1.1.3数据模型(2)实体型及实体集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集合来描述同类实体。每个实体的具体取值就是实体值。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例如,某个学生的记录是一个实体型,而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则是实体集。(3)实体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1.1.3数据模型1.1.3数据模型(4)E-R图图符如下:实体名:矩形框中写上实体名表示实体。属性名:椭圆形框中写上属性名,在实体和它的属性间连上连线。联系名:菱形框中写上联系名,用连线将相关实体连起来,并标上联系类别。例如,图1-1为一个学生与课程实体通过选课关系连接的E-R图。1.1.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数据模型的分类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④面向对象模型1.1.3数据模型①层次模型层次模型将记录类型排列成层次结构,用树型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反映一对多的联系。1.1.3数据模型②网状模型网状模型是用网络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1.1.3数据模型③关系模型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由表框架及表的记录组成。
1.1.3数据模型④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模型是用面向对象观点来描述现实世界实体(对象)的逻辑组织、对象间限制、联系等的模型。这种模型具有更强的表示现实世界的能力,是数据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在大型机平台上,面向对象数据库越来越流行。1.1.3数据模型数据库的设计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系统需求调查与分析2.概念设计3.逻辑设计4.物理设计5.实施、测试和运行维护1.1.4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三级模式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是三级模式的最外层,是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物理模式:是对数据库内部的描述,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一个数据库也只有一个内模式。1.1.5数据库体系结构2.两级映射1)概念模式/内模式的映射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通过修改相应的概念模式/内模式的映射,使得数据库的逻辑模式不变,其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不用修改,从而保证数据具有很高的物理独立性。2)外模式/概念模式的映射
当逻辑模式发生变化时,通过修改相应的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使得用户所使用的那部分外模式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1.1.5数据库体系结构1.1.6常用术语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再到利用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上物理数据库,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术语,表1-3为同一对象在不同层次和阶段中的标识。1.2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1.2.2数据完整性1.2.1关系代数1.2.1关系代数1.传统的集合运算(1)并(∪):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2)差(-):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3)交(∩):由属于R且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4)广义笛卡尔积(×):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n、m,则R和S的广义笛卡尔积是一个有(n+m)列的元组的集合。每个元组的前n列来自R的一个元组,后m列来自S的一个元组,记为R×S。注:并、差和交运算要求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1.2.1关系代数2.专门的关系运算(1)选择:从二维关系表的全部记录中,把那些符合指定条件的记录挑出来,即在表中选取满足条件的记录行。(2)投影:从所有字段中选取一部分字段及其值进行操作,它是一种纵向操作,即在表中选取满足条件的某些列。(3)联接:是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1.2.2数据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保证表中记录的唯一性,即在表中不允许出现重复记录。在Access中利用主键或候选键来保证记录的唯一性。2.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是相关联的两个表之间的约束,当输入、删除或更新表中记录时,保证各相关表之间数据的完整性。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是用户根据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定义的约束条件,所有这些约束组成了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第二章Access数据库
基本操作2.1Access2003概述
2.1.1Access的发展Access1.0版是微软的第一款基于Windows的关系数据库软件。1995年,Access成为Office产品中的一个组件,从过去的95、97、2000、2002、2003版发展到今天的2007版。
Access应用广泛,能操作其他来源的数据,还提供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程序开发系统。注:鉴于版本应用的普遍性,本书采用2003版。2.1Access2003概述2.1.2Access的启动与退出1.Access2003的安装安装Office2003,按照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2.Access2003的启动
“开始”菜单“所有程序”
“MicrosoftOffice”
“Access2003”
2.1Access2003概述3.Access2003的退出“文件”菜单“退出”命令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双击窗口左上角的控制菜单图标,或单击此图标,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关闭”在任务栏中的当前窗口的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直接按下组合键“Alt+F4”2.1Access2003概述2.1.3Access的系统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具区状态栏任务窗格2.1Access2003概述1.标题栏
2.菜单栏菜单栏提供了实现Access2003系统功能的各种选项,在Access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均可通过菜单栏提供的功能选项来实现。注:菜单里的灰色的选项,表示在当前状态下不可用。2.1Access2003概述3.工具栏工具栏上提供了进行数据库操作的一些常用命令按钮,也可以在“视图”
“工具栏”
“自定义”中自行配置工具栏。4.工作区工作区即Access系统各种工作窗口打开的区域。5.状态栏状态栏位于Access系统工作窗口的最下方,用于显示当前操作的数据库工作状态。2.1Access2003概述2.1.4Access环境设置1.数据库文件存储路径“工具”菜单“选项”命令“常规”选项卡在“默认数据库文件夹”下填写路径
2.1Access2003概述2.文件格式“工具”菜单“选项”命令“高级”选项卡在默认文件格式的下拉列表中选择“Access2002-2003”2.1Access2003概述3.“数据表”格式“工具”菜单“选项”命令“数据表”选项卡进行相关的设置2.2Access数据库对象
Access数据库系统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宏、页和模块七种类型的数据库对象。1.表(Table)
表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对象,是创建其他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2.2Access数据库对象2.查询(Query)
查询是以表为基础数据源的“虚表”,可以作为表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他对象的数据来源。2.2Access数据库对象3.窗体(Form)
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交互的界面,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方便地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用于显示包含在表或查询中的数据,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中数据。
2.2Access数据库对象4.报表(Report)
报表可以按照指定的样式将多个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显示(打印)出来,以便分析。2.2Access数据库对象5.页(Page)
页(或称为数据访问页)可以实现数据库与Internet的相互访问,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连接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WEB页。网上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查询和编辑数据库的内容。
2.2Access数据库对象6.宏(Macro)
宏是若干个操作的组合,用来简化一些经常性的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当执行宏时,就会按所选宏的定义依次执行相应的操作。7.模块(Module)
模块是用VBA语言编写的程序段,它以VisualBasic为内置的数据库程序语言。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精确和复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库的一些较为复杂或高级的应用。第三章数据库和表第三章数据库和表3.1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3.2数据表的创建3.3表中数据的编辑3.4表中记录的操作3.5表间关系的建立3.6表的导出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3.1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3.1.1数据库的创建Access提供了两种创建数据库的方法:1.创建空数据库
“文件”菜单“新建”选项“任务窗格”新建“空数据库…”项【实例3-1】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管理.mdb”的数据库。2.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文件”菜单“新建”选项“任务窗格”
“模板”标题栏
“本机上的模板…”选项【实例3-2】利用模板创建Access数据库。3.1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3.1.2数据库的使用Access提供了两种创建数据库的方法:1.打开数据库“文件”菜单“打开”选项(工具栏“打开”按钮)“打开”窗口选择路径选择数据库文件名选定文件类型点击“打开”按钮2.设置数据库的属性“文件”菜单选择“数据库属性”命令在“数据库属性”窗口设置3.1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3.设置数据库的默认文件夹“工具”菜单“选项”
“常规”选项卡在“默认数据库文件夹”文本框中设置3.2数据表的创建3.2.1表的字段类型数据类型决定了数据的取值、范围和存储格式3.2数据表的创建3.2.2建立表结构建立表结构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使用表向导的方法创建表
“表”对象“新建”按钮“表向导”按向导提示进行创建3.2数据表的创建
2.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
“表”对象“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新建”
“数据表视图”)输入数据
3.2数据表的创建【实例3-3】根据表3-2提供的数据,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建立“课程”数据表。
【实例3-4】根据表3-3提供的数据,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建立“成绩”数据表。操作步骤同“课程”表的建立。3.2数据表的创建3.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表”对象“使用设计器创建表”(“新建”按钮“设计视图”)定义表的结构3.2数据表的创建【实例3-5】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利用表设计器创建“学生”表,表结构如表3-4所示。3.2数据表的创建3.2.3修改表结构1.添加字段方法一:在“设计视图”中添加字段方法二:在“数据表视图”窗口中添加字段2.删除字段3.重命名字段4.移动字段5.修改字段的属性3.2数据表的创建【实例3-6】对实例3-1所建的“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的“课程”表做如表3-5所示的修改。【实例3-7】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的“学生”表中增加一个字段,字段名为“团员否”,字段类型为“是/否”型。3.3
表中数据的编辑3.3.1表中数据的输入表对象双击表名“数据表浏览视图”中输入数据3.3
表中数据的编辑【实例3-8】在上例创建的“学生”表中输入如表3-6所示的内容。3.3
表中数据的编辑3.3.2表及表中字段属性设置1.表属性的设置“设计视图”
“视图”菜单“属性”命令(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快捷键“Alt+Enter”)弹出“表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对表做相应属性的设置3.3
表中数据的编辑【实例3-9】在数据库中存在如图3-39所示的表
“tQuota”,设置相应的属性,约束数据输入时“最高储备”大于“最低储备”的值。如果输入的数据不符合约束,则弹出提示信息“输入的最高储备值应大于最低储备的值”。3.3
表中数据的编辑2.字段属性的设置在确定了字段类型后,在“设计视图”中对字段的属性可以做进一步的设置。3.3
表中数据的编辑(1)“字段大小”属性用来控制字段使用空间的大小,此属性适用于文本型、数字型和自动编号型数据,其他类型的数据大小是固定的。(2)“格式”属性用来设置数据的显示和打印方式,但不会改变数据的存储格式。除了OLE字段类型外,其他类型的字段系统内部已定义了许多格式,可以直接选定这些字段格式,也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字段格式来约束数据输入和显示格式。【实例3-10】将“学生”表中的“入校时间”显示为“XXXX年XX月”的格式。3.3
表中数据的编辑3.字段的输入掩码设置用户为输入的数据定义的格式,并限制不允许输入不合规则的文字和符号。可以使用输入掩码的数据类型有文本、日期/时间、数字和货币等。
【实例3-11】设置“学生表”中的“入校时间”字段的输入掩码为“长日期”。3.3
表中数据的编辑4.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与有效性文本的设置一个与字段或记录相关的逻辑表达式,在给字段输入数据时所设置的约束条件,如果输入的数据不符合字段有效性规则,系统将拒绝该值的输入,并显示默认的提示信息,如果设置了“有效性文本”则将把有效性文本设置作为提示信息显示给用户,并强迫光标停留在该字段所在处,直到输入的数据符合字段有效性规则。【实例3-12】为成绩表的“数学”字段设置有效性规则和有效性文本,来说明有效性规则和有效性文本的设置方法。3.3
表中数据的编辑5.设置字段默认值为字段设定默认值属性,这样对录入的大量字段取同样的值时会减少工作量并避免误输入的发生。【实例3-13】将“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的“团员否”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Yes”。6.设置标题在显示表中数据时,标题属性值可以取代字段名称。即表中该列的栏目名将是标题属性值,而不是字段名称。【实例3-14】将“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的“所属院系”字段在“数据表视图”中显示的名称设置为“院系代码”。3.3
表中数据的编辑7.设置索引使用索引可以获得对数据库表中特定信息的快速访问。Access中,除了OLE对象型、备注型数据及逻辑型字段不能建立索引外,其余类型的字段都可以建立索引。选择的索引属性有以下三个:无:表示无索引,这是默认的选项;有(有重复):该索引允许有重复值;有(无重复):该索引不允许有重复值。【实例3-15】为“学生管理.mdb”数据库的“学生”表的“所属院系”字段建立索引。
3.3
表中数据的编辑8.设置必填字段该属性有两个选项:“是”或“否”。设置“是”时,表示此字段值必须输入。设置为“否”时,可以不填写该字段的数据,允许字段为空。3.3
表中数据的编辑3.3.3表中数据的编辑1.选定数据选择一行:单击记录选定器。选择一列:单击字段名。选择连续的多行:选中首行,按下Shift键,再选中末行,则可选中多行。选择连续的多列:选中首列,按下Shift键,再选中末列,则可选中多列,也可使用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的方式选择连续的多行或列。3.3
表中数据的编辑2.添加记录在Access中只能在表的末尾添加记录,单击记录定位器上的按钮或选择“插入”菜单项下的“新记录”命令,然后在光标位置输入新记录即可。3.删除记录首先选定要删除的记录,然后再打开“编辑”菜单,选择“删除记录”选项,或选定删除记录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还可以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记录”。3.3
表中数据的编辑4.修改记录将光标定位到要修改的记录上,选择要修改的字段直接进行修改即可。5.复制记录在“数据表视图”中,选定要复制的记录,单击常用工具栏上“复制”按钮,再将光标定位到目标位置,然后选择常用工具栏上“粘贴”按钮,也可使用快捷键“Ctrl+C”和“Ctrl+V”实现复制和粘贴,还可用鼠标右键单击,在弹出菜单中进行命令选择的方式进行复制。3.3
表中数据的编辑6.表中数据的查找与替换“编辑”菜单“查找”选项“查找和替换”窗口输入要查找的数据单击“查找下一个”按钮光标将定位到第一个相匹配数据项的位置重复操作,查找到若干个与“查找内容”相“匹配”的数据项“替换”操作,步骤同上,只是在“查找和替换”窗口,选择“替换”选项卡。3.4表中记录的操作3.4.1记录的定位1.当前记录所在的记录行,为当前记录,浏览、编辑表中记录都是对当前记录进行操作,且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条记录正在被编辑。2.定位记录在Access打开的表中,移动当前记录所在位置的操作称为记录的定位操作。3.4表中记录的操作(1)菜单方式
“表浏览”窗口“编辑”菜单选择“定位”选项在出现的记录定位菜单中进行选择3.4表中记录的操作(2)记录定位器方式直接使用记录定位器中的按钮进行定位
3.4表中记录的操作3.4.2记录的排序1.排序的规则3.4表中记录的操作2.排序的方法在“数据表视图”,选定要排序的字段,再打开“记录”菜单,选择“排序”选项,然后选择升序或降序排列(或使用工具栏上的升序或降序按钮)3.4表中记录的操作3.4.3记录的筛选Access提供了以下4种筛选功能:按窗体筛选根据用户确定的筛选条件,将满足条件记录筛选出来。按选定内容筛选筛选出与“选定字段值”相等的记录。内容排除筛选
筛选出与“选定字段值”不相等的记录。高级筛选/排序…
把符合用户设定的筛选条件的记录筛选出来。3.4表中记录的操作“表浏览”窗口,选定用于筛选的字段名(或选择字段名下的一个具体的数据项)打开“记录”菜单,选择“筛选”选项
【实例3-16】将“学生管理.mdb”数据库的“学生”表中男同学的记录筛选出来。3.4表中记录的操作3.4.4显示、隐藏和冻结列隐藏列
方法1:选中要隐藏的数据列,单击“格式”菜单,选择“隐藏列”方法2:向左拖动要隐藏的列的数据右端的网格线,直到该列被隐藏方法3:选择要隐藏的数据列,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列宽”选项,设置“列宽”属性值为零【实例3-17】隐藏“学生”表中的“院系代码”一列。3.4表中记录的操作重新显示被隐藏的列,步骤为: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取消隐藏列”,在“取消隐藏列”对话框中,选中想重新显示的列前面的复选框。3.4表中记录的操作冻结列冻结的列都会保持在屏幕的左端不动“冻结列”的方法选定要冻结的列单击“格式”选择“冻结列”【实例3-18】冻结“学生”表中的“姓名”一列。3.4表中记录的操作列被冻结后将移动到表的最左端显示,并与未冻结的列之间用实线分隔开。在拖动水平滚动条时,被冻结的列将保持不动。如果想取消列的冻结,可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取消对所有列的冻结”选项来恢复。3.5表间关系的建立表间关系是指两个表中都有一个数据类型和大小相同的字段,利用相同字段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系。在Access中,若想建立表间的关联关系,必须给表中的某字段建立主键或索引。3.5表间关系的建立3.5.1设置主键1.主键的作用(1)保证实体的完整性;(2)加快对记录进行查询、检索的速度;(3)用来在表之间建立关联关系。注:指定了表的主键之后,Access将阻止在主键字段中输入重复值或Null值。3.5表间关系的建立2.主键的类型在MicrosoftAccess中可以定义三种主键:(1)自动编号主键如果在保存新建的表之前未设置主键,则MicrosoftAccess会询问是否要创建主键。如果回答为“是”,MicrosoftAccess将创建“自动编号”主键。(2)单字段主键只要某字段包含数据,且不包含重复值或Null值,就可以为该字段指定主键。(3)多字段主键在不能保证任何单字段包含唯一值时,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字段指定为主键。3.5表间关系的建立3.设置主键的步骤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选择将要定义为主键的一个或多个字段若要选择一个字段,请单击所需字段的行选定器。若要选择多个字段,请按住Shift键,然后对每个所需字段单击其行选定器,或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进行多个字段的选择。单击工具栏上的“主键”,或选择“编辑”菜单项下的“主键”,或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主键”都可实现。3.5表间关系的建立【实例3-19】分析并设置“学生”表的主键。【实例3-20】分析并设置“课程”表的主键。【实例3-21】分析并设置“成绩”表的主键。3.5表间关系的建立3.5.2表间关联的建立在Access中对表间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两个表中的公共字段在两表之间建立关系,公共字段是数据类型相同的字段,该字段在每个表中都要建立索引,以其中一个表(主表)的关联字段与另一个表(子表或从表或相关表)的关联字段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系。建立关联可以将数据库中多个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保证表间数据在进行编辑时保持同步,以便快速地从不同表中提取相关信息。3.5表间关系的建立在Access中关联有三种:(1)
一对一关联只有当两个数据表中某一条记录的联接关键字段值相等时,两个数据表中的这一条记录才能联接成为关联数据表中的一条记录。如果想对两个表间建立“一对一”关联,首先要确定主表、子表的关联字段,然后定义主表中关联字段为主键或有索引(字段值无重复),以及子表中关联字段为主键或有索引(字段值无重复),两个表方可建立“一对一”关联。3.5表间关系的建立(2)
一对多关联或多对一关联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一对多关联形式为,取主表中的所有记录,并逐一从从表中选取那些与主表中联接关键字段值相等的记录,联接形成关联数据表中的一条记录。第二种一对多关联形式为,取从表中的所有记录,并逐一从主表中选取那些与从表中联接关键字段值相等的记录,联接形成关联数据表中的一条记录。
3.5表间关系的建立
如果想对两个表间建立“一对多”关联,首先要确定主、子表的关联字段,然后定义主表中关联字段为主键或有索引(字段值无重复),以及子表中关联字段为有索引(字段值有重复),两个表方可建立“一对多”的关联。如果想对两个表间建立“多对一”关联,首先要确定主、子表的关联字段,然后定义主表中关联字段为有索引(字段值有重复),以及子表中关联字段为主键或有索引(字段值无重复),两个表方可建立“多对一”的关联。3.5表间关系的建立(3)多对多关联多对多关联是指一个表中的一条记录对应另一个表中的多条记录,反之亦然。Access数据库系统不直接支持多对多的关系,因此在处理多对多的关系时,需要将其转换为两个一对多的关系,即创建一个连接表,将两个多对多表中的主关键字段添加到连接表中,则这两个多对多表与连接表之间均变成了一对多的关系,就间接地建立起了多对多的关系。
3.5表间关系的建立建立表间关联关系,操作步骤为:打开数据库,确定数据库中需建立关联关系的两个表,它们应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字段,并且已分别建立了索引或主键;在“数据库”窗口,单击“工具”菜单,选择“关系”;在“显示表”窗口,将表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在“关系”窗口中,将一个表中的关联字段拖动到另一表中的相关字段的位置;在“编辑关系”窗口,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再单击“创建”按钮,两表中的关联字段间就有了一个连线,两表间就建立了关联关系;保存数据库,结束数据库中表间关联关系的建立。注:在建立关系前,需要把相关的数据表关闭。3.5表间关系的建立【实例3-22】建立“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学生”、
“成绩”和“课程”三个表之间的关系。3.5表间关系的建立
实施参照完整性是一个规则,用它可以保证有关系的表中的记录之间的有效性,并且不会随意地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设置级联更新相关字段使得主键和关联表中的相关字段保持同步的改变。当主表更改主键值时,系统自动更新从表中所有相关记录中的外键值。设置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后,删除主表中的记录时,系统自动删除从表中所有相关的记录,例如,学生表中的某条记录被删除后,成绩表中相同学号的记录也被同步删除。3.5表间关系的建立
说明:在“编辑关系”窗口,还可使用鼠标右键单击连接类型,进行“联接属性”选择。3.5表间关系的建立“单选按钮1”
是默认设置,定义表间的“内部连接(InnerJoin)”,表示只包含来自两个表的联接字段相等处的行。“单选按钮2”定义表间的“左外部联接(LeftJoin)”,它包括主表的所有记录和从表中与主表关联字段相等的那些记录。“单选按钮3”定义表间的“右外部联接(RightJoin)”,它包括从表中所有记录和主表中关联字段相等的那些记录。3.5表间关系的建立3.5.3子表的使用
Access2003数据表对象支持“子数据表”。所谓
“子数据表”,是指在一个“数据表视图”中显示已与其建立关联的数据表。当两个数据表建立了关联后,通过关联字段就有了主表、子表之分,即使表间没有建立关系,通过插入子表,也可以浏览相关表中相关的数据。
3.5表间关系的建立使用子表,操作步骤如下:Step1
打开数据库,打开主表;Step2
在“数据库”窗口,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子数据表”;Step3
在“插入子数据表”窗口,添加子表;Step4
在“表”浏览窗口,双击“
”按钮或“
”按钮,可以打开或关闭子表;Step5
在“数据库”窗口,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子数据表”,可以展开、折叠子表或删除子表与主表的嵌套关系。【实例3-23】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没有建立表间关系时,将学生表和成绩表建成主表与子表嵌套关系。3.6表的导出
Access可以将数据从Access表、查询、窗体或报表复制到一个新的外部文件中,Access可以导出多种数据格式,如Excel,Txt,Word和XML等。导出到ExcelStep1打开数据库,单击“表”对象,选中表;Step2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出”命令;Step3在打开的“导出”对话框中,单击“保存类型”下拉列表框,选择保存类型为Excel文件,并指定保存位置及保存文件名称,单击“导出”按钮。【实例3-24】将“学生”表中的数据导出到Excel。3.6表的导出2.导出到文本文件
Step1打开数据库,在“表”对象中选择表;Step2单击“文件/导出”命令,打开“导出”对话框,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保存类型为文本文件,并指定保存位置及保存文件名称,单击“导出”按钮;Step3在打开的“导出文本向导”对话框中,指定导出数据格式;Step4确定所需的字段分隔符;Step5指定输出文件路径及文件名,单击“完成”按钮;Step6系统提示完成导出,单击“确定”。【实例3-25】下面以“成绩”表为例,将数据导出到文本文件中。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
Access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链接与导入,能够在数据库之间以及其它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导入是指可以将其他程序和文件格式数据拷贝到Access
表中,通过Access所做的改变不影响原数据。链接是指与另一个Access数据库或不同格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建立链接,可以直接访问另一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Access所做的任何改变均会影响原数据库和Access链接数据库。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3.7.1导入数据
1.从其他Access文件中导入数据操作步骤为:Step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文件”主菜单下的“获取外部数据/导入”命令,打开“导入”对话框;
Step2在导入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内选择源文件所在路径,找到源文件,单击“导入”按钮,打开“导入对象”对话框;Step3在打开的“导入对象”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表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则表被导入到当前数据库中;Step4保存并关闭数据库对象。【实例3-26】已知有数据库文件“档案工资.mdb”,其中有表对象“档案表”。现新建一个数据库文件,名称为“档案管理.mdb”并将“档案表”导入到其中,保持表名称不变。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2.从Excel导入数据操作步骤为:
Step1打开数据库文件;
Step2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文件”主菜单下的“获取外部数据/导入”命令,打开“导入”对话框;Step3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Excel,然后选中导入数据的Excel文件名,单击“导入”按钮;Step4打开“导入数据表向导”对话框,右侧列表框中显示
Excel文件中的工作表或区域,并显示出表内的数据信息。单击“下一步”按钮;
【实例3-27】已知有一个Excel文件“工资表.xls”,将其导入到上面所建的“档案管理.mdb”数据库中。
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Step5确定是否包含列标题,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Step6确定数据保存的位置,若选中“新表中”,则由导入的数据建立一新表;若选中“现有的表中”,则导入的数据追加到指定的表中;
Step7确定是否修改字段信息,可单击电子表格每一列,然后在字段名文本框中输入字段名,确定是否将其定为索引,以及向导自动确定数据类型。若勾选“不导入字段(跳过)”复选框,则表示电子表格中的该列不被加入到Access中,即跳过某列,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Step8选择为新表添加主键或没有主键;
Step9确定新表的名称,然后单击“完成”按钮;
Step10系统提示文件导入成功,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数据库窗口,文件名出现在Access数据库窗口中。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3.从文本文件导入数据Step1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文件”主菜单下的“获取外部数据”菜单项,选择“导入”命令,打开“导入”对话框;Step2在“导入”对话框的“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文件”,在文件列表框中选中要导入的文本文件,单击“导入”按钮;Step3“导入文本向导”自动识别文本文件是带分隔符的还是有固定宽度的;
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Step4确定带分隔符的文本文件里使用的分隔符类型,再根据文本文件中的第一行是否是标题来判断是否选中“第一行包含字段名称”复选框”;Step5选择数据保存的位置;Step6确定是否修改字段信息;Step7为新表指定主键;Step8为导入表命名;Step9Access提示新表创建成功,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数据库窗口,文件名出现在Access数据库窗口中。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实例3-28】已知存在一个“教材信息.txt”文本文件,其结构和数据如图3-115所示,将其导入到“学生管理”数据库中。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3.7.2链接数据
Access使用链接的外部表和使用本数据库中的表基本相同,但有下列限制:(1)无法改变链接表的结构;(2)无法删除链接在Excel表或文本文件中的行。操作步骤如下:Step1打开数据库,单击“文件”主菜单下的“获取外部数据/链接表”命令,打开“链接”对话框;3.7数据的导入和链接Step2在“链接”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要链接的文件类型,在列表框中找到并选中所要求的数据库文件;Step3在打开的“链接表”对话框中的“表”标签中,选择所要链接的一个或多个表;Step4Access完成链接,返回到数据库窗口。在数据库窗口中显示该表已被链接到当前数据库了,在它的图标上有一个箭头,表明该表是从别的数据源链接来的。【实例3-29】将“学生管理.mdb”数据库中的“学生”表链接到“档案管理.mdb”数据库中。第四章查询111第四章查询
查询的功能1创建选择查询
3查询的类型
2查询的条件4创建交叉表查询
6创建参数查询
5SQL查询
8创建操作查询
71124.1查询的功能查询的功能主要有几下几方面:1.选择字段查询中选择字段,对应关系代数中的投影运算,用来从一个表或多个表中选择部分字段来生成所需的数据集。
eg.创建一个查询,只显示“学生”表中每名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内容,其他字段不显示。2.选择记录查询中选择记录,对应关系代数中的选择运算,用来从表中获取满足一定条件的记录。
eg.创建一个查询,显示“学生”表中年龄小于25岁的学生信息。1134.1查询的功能3.编辑记录编辑记录包括记录的增加、删除、修改等。
eg.将“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年龄加1,将成绩小于60的学生记录删除。4.实现计算在建立查询的过程中进行各种统计计算,还可以建立计算字段,产生新的字段来保存计算结果。
eg.计算所有学生的平均年龄,如计算所有学生的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值。5.建立新表利用操作查询可以将查询得到的结果生成新表来保存。
eg.将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找出来并存放在一张新表中。1144.1查询的功能6.为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提供数据为了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显示在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中,可以先建立一个查询,然后将该查询的结果作为数据源。在打开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时,作为记录源的查询就会从它的基本表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注:查询对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数据表,而是操作的集合。查询的运行结果是一个数据集,是在运行查询时组织起来的一个动态集合,关闭查询时动态集合就会消失。1154.2查询的类型
查询分为以下5种类型:
最常见的查询类型,它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通过指定条件检索数据,并可以重新组织记录在数据表中的显示结果,如进行排序、计数、求和等类型的计算。可以分为单表、多表、带条件和不带条件的查询。1选择查询
交叉表查询能够以行列的格式分组和汇总数据,可以计算数据的总和、平均值、计数或其他类型的总计值,这种数据分为两组信息:一组在数据表左侧排列,另一组在数据表的顶端。2交叉表查询
1164.2查询的类型
在一个操作中可以对一条或多条记录进行更改的查询,操作查询包括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和生成表查询。4操作查询
在执行时显示对话框来等待用户的输入,根据输入的信息来检索记录。例如查询条件在设计时不确定,而在运行时确定就可以通过输入信息来确定条件中的参数,从而检索记录或值。3参数查询
1174.2查询的类型
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建的查询。可以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查询、更新和管理Access这样的关系数据库。SQL特定查询包括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等。5SQL查询
118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使用向导创建查询4.3创建选择查询
Access提供了多种创建查询的方法,可以使用查询向导简单、快速地实现,也可以在“设计视图”中由用户指定查询件,实现功能复杂、完备的查询。创建好查询后,还可以切换到“设计视图”进行修改和完善。
创建选择查询的方法:1194.3创建选择查询1.使用查询向导使用向导创建查询的特点是快捷、方便,用户只需按照提示逐步选择即可创建查询。操作步骤如下:Step1打开数据库,选择“查询”对象,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查询”,或者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查询”对话框中选择“简单查询向导”;Step2根据需要在多个表或查询中选择要查询的字段;Step3确定查询结果的显示方式;Step4最后为查询命名标题,确定后续动作。1204.3创建选择查询【实例4-1】使用向导查询并显示“学生管理.mdb”数据库的“学生”表中的“学号”、“年龄”字段。图4-1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步骤一1214.3创建选择查询2.使用“设计视图”使用“设计视图”可对已创建的查询进行修改,同时它还可以创建查询,大大地增强了查询的灵活性。操作步骤如下:Step1打开数据库,选择“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或者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查询”对话框中选择“设计视图”;Step2在“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数据源到查询“设计视图”;Step3确定查询所的字段以及字段的排序方式和筛选条件;Step4最后为查询命名标题,切换到数据表视图查看查询的结果。1224.3创建选择查询图4-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步骤一【实例4-2】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的“学生”表中查找并显示简历信息为空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四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简历为空的学生信息”,这里字段内容为“空”用“IsNull”来设置。1234.3创建选择查询说明:“查询设计视图”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用来显示所有添加的表或查询,下部分用来选择要查询的字段以及字段的排序方式和筛选条件,称为查询设计网格。字段列表设计网格1244.3创建选择查询查询的视图方式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SQL视图数据透视表视图切换视图的方法“视图”菜单“查询设计”工具栏1254.3创建选择查询“查询设计”工具栏中查询专用按钮介绍,如表4-1所示。
1264.4查询的条件
查询时往往不仅需要单纯地从表或查询中筛选出所需的原始数据,而且要针对某些字段进行各种计算和处理,即设置各种查询的条件,利用条件限制查询的范围,条件可以是运算符、常量、字段值、函数以及字段名和属性的组合。
注:条件可以在文本、数字、日期/时间、备注、是否等类型的字段中设置。在条件中字段名必须使用方括号([])括起来,而且数据类型应与对应字段定义的类型相符合,否则会出现数据类型不匹配的错误,同时Access会自动为表达式命名,用户可以重新命名。1274.4查询的条件4.4.1运算符
Access条件表达式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和特殊运算符。1.算术运算符在程序中实施算术运算(即数学运算)的符号。1284.4查询的条件2.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也称关系运算符,用来对两个表达式的值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一个逻辑值,如果满足运算符的定义,则结果为True,否则结果为False。如果参与比较的表达式有一个为Null(空),则结果为Null。
1294.4查询的条件3.逻辑运算符逻辑运算也称布尔运算,用来对布尔型数据进行运算,逻辑运算的结果也是逻辑值。4.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字符串连接运算符有两个:“&”和“+”。其中“+”运算符既可用来计算数值的和,也可以用来做字符串的串接操作。
1304.4查询的条件5.特殊运算符①In
该运算符右边的括号中指定一系列满足条件的值。②Like
该运算符用于在文本字段中与通配符配合使用,查找符合指定模式的字段。③Between…And…
用于指定一个范围,可以是数字型、时间/日期型和文本型数据,表示的是闭区间范围内的值。④与空值有关的运算符与空值有关的运算符有两个:IsNull(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空)和IsNotNull(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非空)1314.4查询的条件6.运算符的优先级当一个表达式出现多个运算符时,Access必须确定运算符的优先级。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如下图所示:1324.4查询的条件4.4.2函数
Access中常用的函数有数学函数、日期/时间函数、字符函数和统计函数等。1.数学函数1334.4查询的条件2.日期/时间函数
1344.4查询的条件3.字符串处理函数(1)删除空白字符函数:空白字符包括空格、Tab键等。LTrim(字符串):用于去掉字符串中左边的空白字符。RTrim(字符串):用于去掉字符串中右边的空白字符。Trim(字符串):用于去掉字符串中左右两边的空白字符。说明:这里的“字符串”可以是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变量、字符串函数或字符串连接表达式。以下各函数中出现的“字符串”都具有这一含义。1354.4查询的条件(2)字符串截取函数①Left(字符串,字符个数)此函数用于返回“字符串”最左边的长度为“字符个数”的子字符串。例如:Left("VisualBasicApplication",6)结果为:"Visual"②Right(字符串,字符个数)此函数用于返回“字符串”最右边的长度为“字符个数”的子字符串。例如:Right("VisualBasicApplication",8)结为:"lication"1364.4查询的条件③Mid(字符串,起始位置,[字符个数])此函数用于返回一个子字符串。例如:Mid(“VisualBasicApplication”,5)结果为:"alBasicApplication"注意:子字符串从“起始位置”开始,如果起始位置大于字符串长度,返回空字符串。以“字符个数”为长度,若省略“字符个数”,则从起始位置到字符串的结尾。(3)字符串长度测试函数:Len(字符串)此函数用于返回字符串的长度。一个英文字符和一个汉字的长度都为1。例如:Len("VBApplication")的结果为13。1374.4查询的条件(4)String函数格式:String(n,ASCII码)或String(n,字符串)
返回由n个指定字符组成的字符串。第二个自变量可以是ASCII码,也可以是字符串。当为ASCII码时,返回n个由该ASCII码对应的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当为字符串时,返回n个由该字符串第一个字符组成的一个字符串。例如:String(5,65)返回值为:"AAAAA"String(5,"abc")返回值为:"aaaaa“1384.4查询的条件(5)字母大小写转换函数LCase:不论字符串中的字符为大写还是小写,一律输出为小写。UCase:不论字符串中的字符为大写还是小写,一律输出为大写。(6)字符串匹配函数格式:InStr([起始位置,]“字符串1”,“字符串2”[,比较模式])此函数用来在字符串1中查找字符串2。例如:InStr("xyzabcdefxyzabq","ab")返回值为4。1394.4查询的条件4.4.3创建文本条件的查询
如在“学生”表中查询男同学的记录,条件中输入:“=”男“”、“=男”、“"男"”、“男”的效果是相同的,为了输入方便,Access允许在条件中省略“=”,如果没有给文本加上双引号,Access会自动加上双引号。
在查询条件的设置中,要输入文本类型数据的条件,可以直接输入文本值,还可以使用函数对文本值做符合要求的处理后作为条件输入。1404.4查询的条件4.4.4创建模糊查询在条件中可以使用Like关键字与通配符来创建模糊查询。1414.4查询的条件4.4.5创建数值条件的查询1.预定义计算
预定义计算即所谓的“总计”计算,用于对查询中的记录组或全部记录进行下列计算:总计、平均值、计数、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或方差。操作步骤为:Step1打开数据库,进入查询“设计视图”;Step2添加数据源到“设计视图”;Step3添加计算所需字段;1424.4查询的条件Step4在视图菜单项下选择“总计”选项或在查询设计工具栏中选择。默认所有字段在“总计:”行的初始设置均为“分组”,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函数;Step5将查询命名保存。1434.4查询的条件为计算字段设置新的标题名称用鼠标单击要设置的字段名称,当光标进入字段名所在的组合框时,按照“列标题名称:字段名”的格式进行设置,其中冒号间隔的前面部分为新设置的列标题,后面部分为数据源中的字段或经过计算处理后的字段。如果对组合框的输入空间不满意,还可以按“Shift+F2”键,在“显示比例”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编辑好列标题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实例4-3】创建一个查询,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的“学生”表中,查询学生年龄的最大值及最小值。1444.4查询的条件2.自定义计算使用一个或多个字段中的数据在每个记录上执行数值、日期和文本计算。对于这类计算,需要直接在设计网格中创建新的计算字段。“自定义计算”其实就是根据需要用一个或多个字段数据写成表达式,然后在“字段:”行的空单元格中键入表达式,从而创建新的计算字段来作为查询结果中的一个新的字段列,这个表达式的计算方法作用在所有的记录或记录组上。1454.4查询的条件构造计算字段的表达式,除了应用各种运算量和运算符之外,更多使用的是SQL聚合函数。
注:其中表达式包含要计算的数据字段,或者是使用该字段中的数据执行计算的表达式。表达式中的操作数可包括表字段、常量或函数的名称。1464.4查询的条件【实例4-4】创建一个查询,在“学生管理.mdb”数据库的“学生”表中,查询学生年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并将查询结果标题显示为: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之差。1474.4查询的条件4.4.6创建日期条件的查询当输入日期/时间条件的设置时,需要使用“#”将日期括起来,如“#2012-1-1#”。在某个时间段用“Between…And…”表示。如在2000年到2012年之间,则应该表示为Between#2000-1-1#And#2012-1-1#。如果要表示“2012年以前”,则应表示为“<#2012-1-1#”。4.4.7使用空值或空字符串作为查询条件空值是使用Null或空白来表示的字段值。空字符串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且双引号中间没有空格。1484.5创建参数查询
如果查询条件中的某些值是变化的,我们可以在它执行时弹出输入对话框以提示用户输入信息来确定此次查询的条件,再一次运行该查询时,又可输入不同的查询条件,这就是参数查询。
创建参数查询的第一步就是先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或者交叉表查询,在要用作参数的每个字段下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用方括号([])括起来的提示信息。根据参数的个数不同,参数查询可分为单参数查询和多参数查询。1494.5创建参数查询4.5.1单参数查询在查询中某一个字段的条件中设置参数。【实例4-5】创建一个查询,执行查询时输入学生姓名,查询得到其对应的信息。4.5.2多参数查询多参数查询时需要注意,当有多个字段要设置参数,参数设置到“条件”的同一行上,条件之间是逻辑“且”的关系,而不同字段的条件参数分别写到“条件”行和“或”行,条件之间是逻辑“与”的关系,查询执行时将依次弹出参数输入对话框,等待用户输入参数值。【实例4-6】查询年龄在某个区间内的学生信息。1504.6创建交叉表查询
交叉表查询以二维的方式表示数据,利用表中的行标题和列标题及行列交叉位置的值来显示数据,它既以水平方式又以垂直方式对记录进行分组,在行列交叉的位置显示计算数据的总和、平均值、计数或其他类型的总计值,使得数据表更简洁,也更易于分析。创建交叉表查询时,需要指定三种字段,分别是“行标题”、“列标题”和“值”。其中“行标题”放在查询表最左端作为分组字段,“列标题”放在查询表最上面的分组字段中,“值”是在行与列的交叉位置上用于计算的字段。其“行标题”最多可以有三个,而“列标题”和“值”只能有一个。1514.6创建交叉表查询4.6.1利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操作步骤为:Step1打开数据库,选择对象“查询”,再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查询”对话框中选择“交叉表查询向导”;1524.6创建交叉表查询Step2选择查询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如果一个以上的字段来自不同的表,建议先把所需的所有字段建成一个查询,然后再把这个查询做成数据源。1534.6创建交叉表查询Step3选择交叉表的行标题,最多可以选择三个。Step4选择交叉表的列标题。1544.6创建交叉表查询Step5确定行与列的交叉位置计算什么内容。只能针对一个字段进行一种计算。Step6为查询命名保存。1554.6创建交叉表查询【实例4-7】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以学生性别为行标题,所属院系为列标题,统计男女生在各院系的平均年龄,所建查询命名为“学生平均年龄_交叉表向导创建”。1564.6创建交叉表查询4.6.2自行创建交叉表查询操作步骤为:Step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查询”对话框中,选择“设计视图”,然后单击“确定”;Step2在“显示表”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源;Step3在设计网格中将所有需要用到的字段添加到“字段:”行,在菜单栏上,单击“查询”,再单击“交叉表查询”;1574.6创建交叉表查询Step4查询类型设置为“交叉表查询”后,它的设计网格会自动增加两行:“总计:”行和“交叉表:”行。这时需要对添加好的字段设置行标题、列标题和值等选项;Step5运行查询并保存。1584.6创建交叉表查询【实例4-8】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以学生性别为行标题,所属院系为列标题,统计男女生在各院系的平均年龄,所建查询命名为“按性别统计各院系学生的平均年龄”。1594.7创建操作查询
操作查询不会建立动态数据集合,而是执行指定的特殊操作,只需进行一次就可对许多记录进行更改。由于操作查询的执行会改变数据表的记录,并且这种改变是不可恢复的,因此,某些错误的操作查询可能会造成数据表中数据的丢失,所以在操作查询执行前最好先对数据表进行备份。
四种类型的“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1604.7创建操作查询4.7.1生成表查询根据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新建表。生成表查询有助于创建表以导出到其它Access数据库或包含所有旧记录的历史表。操作步骤如下:Step1打开数据库,新建查询,进入查询“设计视图”;Step2添加数据源到“设计视图”;Step3选取并添加字段,设置查询条件;Step4单击查询设计工具栏中的“查询类型”按钮,选择“生成表查询”;1614.7创建操作查询Step6在弹出的“生成表”对话框中,对要存放查询信息的新表设置名称和存储位置;Step7修改查询类型后,查询“设计视图”的标题栏就会提示当前查询为“生成表查询”。1624.7创建操作查询运行查询时,因为“生成表查询”是要生成一个新表,所以它执行时会有系统的提示信息,显示新表中的记录数目。单击按钮“是”,则创建新表,但是并不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包车送员工合同范例
- 医院担架服务合同范本
- 互联网商标设计合同范本
- 个人建房外包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学校
- 低租金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合肥
- 农村建筑标准合同范例
- 供电设施租用合同范本
- 加工牛肉出售合同范本
- GB/T 34022-2017小型游乐设施立体攀网
- GB/T 2885.5-2008矿用窄轨车辆第5部分:平板车
- GB/T 17432-199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 2023年湖北师范学院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
- 202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2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1
- 腹部损伤课件
- 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3年苏州市吴中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Illustrator设计教案(第一讲)课件
- 我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边防管理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