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可爱的人(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_第1页
那些可爱的人(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_第2页
那些可爱的人(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_第3页
那些可爱的人(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_第4页
那些可爱的人(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些可爱的人(2024年西藏)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②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③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坡度陡,碎石遍地,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说:“就是要走那条路,往两边一步都不行。”向右,相当于越界;向左,相当于国土就少走了一块。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绝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更不能把国土守丢了。”这句话早已印刻在每一位战士的心里。④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乡亲们说的最多的是“金珠玛米亚咕嘟”,藏语是“解放军好”的意思。军车开在路上,乡亲们会主动招手,小孩子见了,会向车敬礼。这是人民群众的拥军情结,也是对军人的“专属待遇”。⑤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他说:“我走了,让树替我站岗。”本来没报太大期望,结果树竟然活了,现在还“站”在那里。营区河沟边还有几棵柳树,20年来,从两米多高逐渐被积雪压趴下来,如今矮得如陀螺一般,树冠却依然如盖。⑥现在,我们的生活安宁而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军人在边境一线做着什么。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⑦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改编自《青年文摘》)15.概括文中与战士们有关的几件事情。16.按要求作答。(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7.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18.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应该删除,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结构和内容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5.为“冬囤”做准备;按规定巡逻;军民鱼水情;老兵退伍前种矮松。1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17.指出公众对军人在边境一线工作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18.不赞同。内容上看,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看,收束全文;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在艰苦条件下驻守边疆的军人,展现了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具体事例,如极地生活的辛劳、冬囤物资和边境巡逻等,凸显战士们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文中还通过自然环境的对比,反映出坚守的艰难,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结尾以号声继续吹响,象征着使命的延续,而非局限于一代人,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为“冬囤”做准备。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为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困难,驾驶员们就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于是,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故可概括为:为“冬囤”做准备;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本段主要写战士们巡逻的情景。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依然坚定地就是要走那条路。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故可概括为:按规定巡逻;根据第④段“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可知,在战士们戍守的岗巴,军民鱼水情情深,乡亲们说得最多的是“解放军好”,军车在路,乡亲们会主动打招呼,小孩子会敬礼。故可概括为:军民鱼水情;根据第⑤段“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可知,驻勤点终年积雪,四季不见绿叶,一位老兵在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竟然神奇地种活了。故可概括为:老兵退伍前种矮松。16.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1)“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根据“像”字,判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冻土豆”比作“蜂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冻土豆干与糯的特点。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800米,冬天,大雪封山,给养困难,土豆会冻成“蜂窝”,战士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和巡边,表现出严寒条件下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的坚韧品质;(2)“竟然”是表示出乎意料,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表达了一种惊讶或意外的情绪‌。在海拔5371米的驻勤点种植矮松,以改变四季不见绿叶的现状,是大家都不敢相信的,然而“树竟然活了”,这是一个惊喜。“竟然”表现了矮松种活后战士们惊喜的心情。17.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根据第①段“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第②段“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可知,戍边将士所处环境极端恶劣,他们的生活很艰苦;根据第③段“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可知,他们巡逻时不折不扣,极端负责任,他们把祖国与人民的嘱托时刻记在心头。对于这样的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本应充满敬意和感激,然而我们往往会因种种原因而对他们缺乏关注与了解;因此,“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这个句子指出公众对戍边军人的付出与艰苦往往缺乏关注与了解,强调了对军人奉献精神的敬意和感激。18.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内容上看,首先,“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画龙点睛,深化主旨。这句话将岗巴一地一群的事迹与精神一般化,使全军将士都具备了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化了主旨;其次,“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不同地方”的战士们又是怎样表现他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国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引人遐思。因此,结尾一句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看,一句“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