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特大桥68#、69#墩转体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1页
西溪特大桥68#、69#墩转体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2页
西溪特大桥68#、69#墩转体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3页
西溪特大桥68#、69#墩转体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4页
西溪特大桥68#、69#墩转体施工监理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FX-8标西溪特大桥68#69#墩施工监理技术交底编制:复核:审核:福厦铁路FX-8标监理一组年月日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项目名称福厦铁路FX-8标交底编号工程名称桥梁工程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68#69#墩转体施工交底日期2020.09.22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福厦铁路FX-8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68#69#墩转体施工。设计情况:1、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系统组成。三、施工准备:施工前准备工作3.1安全防护准备工作根据《南昌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如下:(1)、转体施工于施工前3日将施工日计划申请报铁路局主管业务处审核确认施工作业地点、项目、内容、设备变化、影响使用范围等与施工月计划的一致性,内容的准确性。(2)、转体施工当日,驻站联络员提前1小时到岗,与车站值班员对预登的内容进行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共同签认后,车站值班员向列车调度员请求施工调度命令。(3)、车站接到施工调度命令后,传达给驻站联络员,联络员传达给施工单位指挥小组组长立即组织施工。(4)、指挥小组组长确认转体施工结束且不影响列车通行后,向施工驻站联络员下达消点命令,并由施工驻站联络员向车站值班员申请恢复列车正常通行。3.2转体作业组准备工作(1)、环形滑道清理干净后,检查滑道与撑脚间隙,涂抹撑脚走道板前端黄油四氟粉。(2)、平转千斤顶、辅助千斤顶、微调千斤顶标定。(3)、平转千斤顶、牵引索、锚具、泵站配套安装、调试。要求各束钢绞线平直、不打绞、纽结。(4)、助推千斤顶及反推梁安装。(5)、安装微调及控制设备,作好各种测控标志。(6)、检查配套机械设备之间的线路及油路。(7)、检查施工现场用电是否正常。3.3技术准备工作(1)、做好技术交底、记录表格、各观测点人员分工,控制信号及通讯联络等方面工作。(2)、布设各种监控标志,例如桥梁轴线位置标示。(3)、各关键部位再次检查,包括上转盘、球铰等部位。(4)、转体前静置24小时后,各种测量数据上报技术保障组,确认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4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对照明电线线路进行排查。(2)、转体前,对桥面进行及时清理,将杂物及施工构件清理下桥,防止转体施工中物体坠落营业线。(3)、转体施工前,施工现场与车站的随时保持联系,封锁期间采用对讲机作为主要通讯工具,其次采用手机作为备用通讯工具。(4)、检查现场对讲机都处于正常的相互联通状态。(5)、提前搜集转体前的气象情况,选择气象条件有利的时段拆除转盘支锁定装置,并确认在作业天气要求风力小于4级,无雨。以上准备工作完毕,经检查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认。3.5机械物资准备工作(1)、现场准备两台25t汽车吊,辅助在转体施工过程中相关设备的吊装。(2)、准备部分型钢及四台电焊机,在转体到位后及时进行焊接锁定。(4)、准备20把手电筒,保证检查时的照明。(5)、准备2台发电机,保证在转体过程中突然停电。3.6人员准备在转体施工前3个小时,工务系统、建设系统、建设指挥部领导小组、监理系统、经理部领导小组、技术保障组、安全防护组、物资后勤保障组、通讯宣传组、转体专业组、转体辅助组等所有人员须到场,进行转体预备会与转体点名会的的召开,并做好人员的工作安排。7.转体施工时间安排考虑连续梁T构转体的平稳和安全,取线速度为0.568m/min为平转设计线速度,设计角速度为0.92°/min。设计转体角度为30º和24º,考虑其他00:00—00:10转体前的施工准备工作;转体施工和合拢施工监控重点

3.1总体施工步骤先平行既有线挂篮悬臂施工至21#块→拆除挂篮→施工遮板、AB墙、临时防护网(含梁面、箱室内清理)→称重、配重→设备管理单位验收→清理滑道、解除临时锁定设施→设备安装调试→牵引索、千斤顶连接→安装各种监控标识→检查转体结构各关键受力部位有无裂纹及异常情况→合龙钢壳吊装放置在箱室内→拆除梯笼→试转(转动角度5°)→总结试转工艺并修正转体工序→正式转体(68#墩顺时针转动19°,69#墩顺时针转动16.1°)→精确定位→撑脚限位固定→工完料尽场地清→设备管理单位验收。3.2转体具体施工步骤(1)封锁前施工准备工作:检查西溪特大桥68号69#墩梁体、梁面及箱室内物件进行检查(确保转体过程中不因遗留物件或焊接不牢导致坠物、偏载)→合龙钢壳吊装放置在箱室内→转台上设置角度观测标尺→检查环道清理情况及环道与撑脚间的空隙→解除临时锁定设施(8根I45工字钢)→安装四氟滑板(撑脚下方)→拆除砂箱(6组)→再次检查关键受力部位(球铰、上下转盘、滑道)是否产生裂纹→检查牵引钢绞线束是否与转盘切线水平同轴布置→不穿钢绞线整机试运行(检查油路、核对按键使用情况)→穿钢绞线,单根预紧至等力为5kN,整机试运行至150kN→检查监控设备运转情况。II级封锁天窗点120分钟内需完成工作:封锁指令下达→启动油缸进行转体→测量组每2min报告一次转体角度→转盘刻度距转体到位1m时,放慢转速→转盘刻度距转体到位0.5m时,改为手动控制牵引千斤顶→距设计位置0.1m时,停止外力牵引转动,借助惯性就位→精确定位、纠偏→限位(钢楔形块固定)→工完料尽→消记天窗点。、设备配置:根据转体段总重量、球铰摩阻力、转动牵引力偶矩、球铰面摩擦系数等参数,初步估算配备两台ZLD450型连续千斤顶作为牵引千斤顶、两台普通ZLD450型4500t千斤顶作为启动助推千斤顶可满足转体转动的需要。牵引束储备较大,可提供转体结构启动后所需全部扭矩。同时备用两台普通YDC135Q型千斤顶,如发生异常无法启动时可用其助推启动。

(3)、操作准备

转体过程中的液压及电器设备出厂前要进行测试和标定,并在厂内进行试运转。

设备安装就位,按设备平面布置图将设备安装就位,连接好主控台、泵站、千斤顶间的信号线,接好泵站与千斤顶间的油路,连接主控台、泵站电源。

设备空载试运行,根据千斤顶施力值(启动牵引力按静摩擦系数μs=0.1,转动牵引力,按动摩擦系数μd=0.6考虑)反算出各泵站油压值,按此油压值调整好泵站的最大允许油压,空载试运行,并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空载运行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安装牵引索,将钢绞线牵引索顺着牵引方向绕上转盘后穿过千斤顶,并用千斤顶的夹紧装置夹持住,先用1~5kN拉力逐根对钢绞线预紧,再用牵引千斤顶在2MPa油压下对该束钢绞线整体预紧,使同一束牵引索各钢绞线持力基本一致。预紧过程中注意保证钢绞线平行地缠于上转盘。穿钢绞线时注意不能交叉,打搅和扭转,所用的钢绞线应尽量左、右旋均布。千斤顶的安装注意和钢绞线的方向一致。

拆除上、下转盘间的临时锚固。

拆除所有支架及约束后,全面检查转体结构各关键受力部位是否有裂缝及异常情况,若出现重心偏移,采用调节梁端配重水箱的水量或在上转盘下设置竖向调整以满足转动必须条件;处理完毕对转体结构的静置观察、监测时间>2h,安装好转体观测仪器,并调试正常。

防超转机构的准备,在平转就位处应设置限位装置,防止转体到位后继续往前走。

辅助顶推措施的准备,根据现场条件,将2台YD250辅助转体千斤顶对称、水平地安放到合适的反力座上,根据需要在启动、止动、姿态微调时使用。

在上转盘上标好刻度线,在地面上将箱梁端部设计轴线点准确放样并做好标记桩位。

(4)试转体

按正式转体要求安装动力设备、监测设备等其它准备工作并预紧钢绞线。

打开主控台及泵站电源,启动泵站,用主控台控制两台千斤顶同时施力转体。若不能转动,则施以事先准备好的辅助顶推千斤顶同时出力,以克服超静摩阻力来启动桥梁转动,若还不能启动,则应停止试转,另行研究处理。

转体时,记录试转时间和速度,根据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比对进行调整转速,认真做好两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

试转过程中,检查转体结构是否平衡稳定,有无故障,关键受力部位是否发生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则应停止试转,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整改处理后方可继续试转。

(5)正式转体

同步转体控制

A、同时启动,现场设同步启动指挥员1名,由工区生产副经理担任,采用对讲机进行通讯指挥。

B、连续千斤顶公称油压相同,转体采用同种型号的两套液压设备,转体时控制好油表压力,并进行同步观测。

转体过程控制

结构旋转到距设计位置约2°时放慢转速,改用手动控制牵引千斤顶,距设计位置相差10cm左右时,停止外力牵引转动,借助惯性就位。为保证转体就位正确,施工时需严格控制止动挡块的施工精度。B、转体过程监测,本测试采用动态位移测试法获得每对撑脚处在转体过程任一时刻(或状态)的竖向位移值,并据此确定转体过程中任一时刻(或状态)梁体有可能发生的竖向刚体位移,指导调整转动梁体由于不平衡力矩或其他偶发因素可能导致的梁体倾斜量。

C、转体加速度和速度检测,本部分主要测试转体全过程中转动梁体的线加速度和线速度以悬臂端竖向抖动程度,包括可能出现的急起、急停情况下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采用拾振仪测试梁端的竖向位移振幅。

D、转体就位采用经纬仪中线校正,中线偏差不大于2mm。

转体后承台封固检查

转体单元经精确定位,并检测平面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在6对撑脚两侧下转盘承台上焊接型钢将其与滑道钢板临时锁定,保证转体单元不再产生位移。用空压机和高压水清洗底盘上表面,焊接预留钢筋,立模浇筑封固混凝土(C60微膨胀混凝土)、使上转盘与底盘连成一体。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密实,以保证上、下盘密实连接,混凝土坍落度保持在16~18cm。

(6)转体注意事项

控制不平衡弯矩的预案

理论上,两端受竖向力是平衡的,但由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不完全对称以及施工荷载的影响(如风荷载),会产生不平衡弯矩。若产生不平衡弯矩,相应的采取以下预案:

A、利用撑脚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平衡弯矩,确保施工安全;

B、千斤顶顶升消除不平衡弯矩,在下转盘上设置千斤顶,当发生不平衡弯矩时,通过千斤顶顶升,来消除不平衡弯矩的影响。

转体施工操作监理检查事项

牵引索钢绞线时注意不能交叉、打搅和扭转,所用的钢绞线应尽量左、右旋均布;

B、前后顶的行程开关位置要调整好,即不能让行程开关滑板碰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