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_第1页
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_第2页
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_第3页
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_第4页
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TOC\o"1-2"\h\u23251第一章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31201.1工程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3228971.1.1定义 383181.1.2质量管理的要素 416321.1.3质量管理的原则 4206851.2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 4137541.2.1保障工程项目质量 4207391.2.2提高企业竞争力 474051.2.3促进技术创新 4112801.2.4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53741.2.5降低工程风险 598611.2.6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532389第二章质量策划与目标设定 5154052.1质量策划基本要求 583622.1.1概述 539712.1.2质量策划内容 5204732.2质量目标设定方法 64522.2.1概述 610992.2.2质量目标设定步骤 683682.3质量策划文件编制 6236832.3.1概述 6161832.3.2质量策划文件编制步骤 714593第三章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7308833.1设计质量标准与规范 7150183.1.1设计质量标准的制定 766573.1.2设计规范的应用 7212913.2设计审查与审批 730243.2.1设计审查的组织 7144373.2.2设计审查内容 8261853.2.3设计审批程序 8235873.3设计变更管理 8278313.3.1设计变更的分类 8211233.3.2设计变更的提出与审批 8206623.3.3设计变更的实施与监控 89411第四章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9256914.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9151784.1.1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会审 9231744.1.2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 984884.1.3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9284064.1.4施工设备质量控制 9134074.1.5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 9235144.2施工过程监督与检查 9127254.2.1施工现场监督 9289074.2.2施工过程检查 10163584.2.3施工进度控制 10844.2.4施工安全管理 10320914.3施工质量验收 10143324.3.1验收标准 10278814.3.2验收程序 10291564.3.3验收内容 1016664第五章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1073575.1材料设备采购要求 11171505.1.1采购前准备 1196955.1.2供应商选择 11145265.1.3采购合同签订 11226005.2材料设备检验与验收 1143885.2.1检验标准 11825.2.2检验流程 1112705.2.3验收标准 11251395.3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措施 1191995.3.1强化采购过程管理 11167895.3.2完善检验制度 12129325.3.3加强现场管理 12273275.3.4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1299575.3.5落实售后服务 1229219第六章施工安全管理 12181256.1安全生产责任制 12177466.1.1总则 12136076.1.2责任主体 12165526.1.3责任内容 12301026.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223126.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概述 13238926.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内容 1316286.3安全处理 13256146.3.1安全分类 13241336.3.2安全处理程序 1373386.3.3安全处理要求 1326000第七章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 1474397.1质量问题分类与处理方法 1493907.1.1质量问题分类 1454867.1.2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14139587.2质量改进措施 1468177.2.1加强质量管理 14296567.2.2提高人员素质 1411667.2.3采用先进技术 1522407.3质量改进案例分析 1523649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 15149828.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 15115668.1.1概述 1595678.1.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 1597268.1.3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步骤 1670408.2质量保证体系评估与改进 16317548.2.1概述 16250048.2.2质量保证体系评估的内容 16316698.2.3质量保证体系评估的方法 16195578.2.4质量保证体系改进的措施 16103908.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管理 17103168.3.1概述 17259178.3.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分类 17203188.3.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要求 17283008.3.4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保管与分发 1730465第九章质量监督与检验 17285639.1质量监督职责与权限 17174709.1.1质量监督职责 17282969.1.2质量监督权限 1831959.2质量检验程序与方法 18233229.2.1质量检验程序 18146009.2.2质量检验方法 18144139.3质量监督与检验记录 19194579.3.1质量监督记录 1916169.3.2质量检验记录 1914674第十章工程质量评价与奖惩 192967710.1工程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19740210.1.1工程质量评价标准 192367710.1.2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192440410.2工程质量奖惩制度 203239710.2.1奖励制度 20930010.2.2惩罚制度 203087010.3工程质量评价与奖惩案例 20第一章工程质量管理概述1.1工程质量管理基本概念1.1.1定义工程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和措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监督和改进的活动。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满足设计、施工、验收及使用等各方面的质量要求,实现项目质量目标。1.1.2质量管理的要素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质量策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导。(2)质量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要求。(3)质量保证: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方式,验证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质量改进:持续对项目质量进行改进,提高项目质量水平。1.1.3质量管理的原则工程质量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关注顾客需求,满足顾客期望。(2)领导作用:领导者要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为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3)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提高项目质量。(4)过程方法:将项目实施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5)系统管理:将项目看作一个系统,对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协调管理。(6)持续改进:不断对项目质量进行改进,提高项目质量水平。1.2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1.2.1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工程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设计、施工、验收及使用等各方面的要求。1.2.2提高企业竞争力工程质量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项目质量,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1.2.3促进技术创新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不断对项目质量进行改进,这有助于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1.2.4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工程质量管理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进度、成本、合同等。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有助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保证项目顺利实施。1.2.5降低工程风险工程质量管理可以及时发觉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工程风险,保证项目安全、顺利进行。1.2.6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工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项目质量,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章质量策划与目标设定2.1质量策划基本要求2.1.1概述质量策划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质量策划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法律法规:质量策划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项目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2)满足合同要求:质量策划需充分考虑项目合同中的质量要求,保证项目交付符合合同规定。(3)科学合理:质量策划应结合项目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4)系统全面:质量策划应涵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5)动态调整:质量策划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质量计划。2.1.2质量策划内容(1)质量目标: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质量指标达到预期水平。(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责任。(3)质量保证措施:制定项目质量保证措施,保证项目质量得到有效控制。(4)质量检查与验收:明确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保证项目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2.2质量目标设定方法2.2.1概述质量目标设定是质量策划的关键环节,合理设定质量目标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效果。质量目标设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项目需求:深入了解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2)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以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为依据,设定项目质量目标。(3)结合项目特点:充分考虑项目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质量目标。(4)动态调整: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质量目标。2.2.2质量目标设定步骤(1)收集资料: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合同、设计文件、验收标准等。(2)分析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需求,确定项目质量的关键指标。(3)设定初步质量目标:根据项目需求和参考资料,设定初步质量目标。(4)征求意见:征求项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对初步质量目标进行修改和完善。(5)确定最终质量目标: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确定最终质量目标。2.3质量策划文件编制2.3.1概述质量策划文件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编制质量策划文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文件内容应完整,涵盖项目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2)可操作性: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和检查。(3)明确性:文件中的质量目标和措施应明确具体,便于理解和执行。(4)动态调整:文件应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2.3.2质量策划文件编制步骤(1)确定编制依据:明确质量策划文件的编制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合同、设计文件等。(2)编制质量策划大纲:根据项目特点,编制质量策划大纲,明确文件结构和内容。(3)撰写质量策划文件:按照质量策划大纲,撰写质量策划文件,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等。(4)审核审批:对质量策划文件进行审核审批,保证文件内容符合项目需求。(5)发布实施:发布质量策划文件,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第三章设计阶段质量管理3.1设计质量标准与规范3.1.1设计质量标准的制定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项目特性,制定设计质量标准。设计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等;(2)设计文件的审批程序和流程;(3)设计文件的审查要点,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参数、设计方案等;(4)设计文件的交付要求,包括交付时间、交付方式等。3.1.2设计规范的应用设计规范是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规范;(2)项目所在地区的地方性规范、规定;(3)项目合同中约定的规范、标准;(4)项目特点所需遵循的特定规范。3.2设计审查与审批3.2.1设计审查的组织设计审查应按照项目规模、性质和特点,成立相应的设计审查组织。审查组织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3.2.2设计审查内容设计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合规性;(2)设计依据的准确性、可靠性;(3)设计参数的合理性、科学性;(4)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5)设计文件的表述清晰、准确。3.2.3设计审批程序设计审批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1)设计文件应经审查组织审查合格后,方可提交审批;(2)审批部门应根据审查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批;(3)设计文件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3.3设计变更管理3.3.1设计变更的分类设计变更分为以下几类:(1)重大设计变更:对项目总体布局、结构形式、关键技术等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2)较大设计变更:对项目局部布局、结构形式、关键技术等产生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3)一般设计变更:对项目局部布局、结构形式、关键技术等产生一般影响的设计变更。3.3.2设计变更的提出与审批(1)设计变更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并提交变更申请报告,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影响等;(2)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应经审查组织审查,审查合格后提交审批部门;(3)审批部门应根据审查意见对设计变更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3.3.3设计变更的实施与监控(1)设计变更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变更内容进行设计,并保证变更质量;(2)项目管理部门应对设计变更实施情况进行监控,保证变更内容的正确实施;(3)设计变更实施结束后,设计单位应提交变更设计文件,并经审查组织审查合格。第四章施工阶段质量管理4.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4.1.1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会审施工前,应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保证施工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求,掌握关键施工工艺。对施工图纸中的疑问和不明确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1.2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施工队伍素质等因素,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安全等内容。施工方案需经相关部门审批,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1.3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质量合格证明。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材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对不合格材料,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退货或更换。4.1.4施工设备质量控制施工设备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功能,满足施工要求。设备使用前,应进行严格检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对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4.1.5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保证施工质量。4.2施工过程监督与检查4.2.1施工现场监督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监督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熟悉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4.2.2施工过程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安全等。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及时整改,保证施工质量。4.2.3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进度应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进度控制过程中,应关注施工质量,避免因进度紧张导致施工质量下降。4.2.4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4.3施工质量验收4.3.1验收标准施工质量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标准应明确、具体,便于操作。4.3.2验收程序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循以下程序:(1)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保证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2)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3)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整改;(4)整改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验收;(5)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提交验收报告,工程交付使用。4.3.3验收内容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材料、设备、人员是否符合要求;(2)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施工安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4)施工质量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第五章材料设备质量管理5.1材料设备采购要求5.1.1采购前准备在进行材料设备采购前,应充分了解项目需求,明确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等,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同时应调查市场供应情况,了解供应商的信誉、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信息。5.1.2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的选择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在评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供应商的资质、业绩、信誉、售后服务等因素,保证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供应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5.1.3采购合同签订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括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内容。合同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合同条款合法、合规、合理。5.2材料设备检验与验收5.2.1检验标准材料设备的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以及采购合同约定的标准进行。检验过程中,要关注材料设备的质量、功能、安全等方面,保证符合项目要求。5.2.2检验流程检验流程包括现场检验、抽样检验、见证检验等。现场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设备进行实地查看,抽样检验是指从批次中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见证检验是指由第三方见证的检验。5.2.3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应参照采购合同、检验报告等文件进行。验收过程中,要对照验收标准逐一核对,保证材料设备质量合格、数量无误。5.3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措施5.3.1强化采购过程管理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控,保证采购活动合规、合法。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质量等进行严格审查,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5.3.2完善检验制度建立健全检验制度,明确检验流程、检验标准、检验人员职责等,保证材料设备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5.3.3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5.3.4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材料设备的采购、检验、使用等环节进行记录,保证质量问题可追溯、可整改。5.3.5落实售后服务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证售后服务落实到位。在材料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解决。第六章施工安全管理6.1安全生产责任制6.1.1总则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旨在明确各参与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职责,保证施工安全。6.1.2责任主体(1)建设单位:负责全面协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全面监督。(2)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直接负责。(3)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对发觉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4)设计单位:负责设计阶段的安全考虑,保证设计方案满足安全要求。6.1.3责任内容(1)建设单位: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目标。(2)施工单位:制定施工安全方案,组织安全生产培训,落实安全生产措施。(3)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4)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保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6.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概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处理等方面。6.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参与方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2)安全生产培训: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安全生产投入:合理配置安全生产资源,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4)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5)安全处理:建立健全安全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安全。6.3安全处理6.3.1安全分类安全分为轻微、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6.3.2安全处理程序(1)及时报告:发生安全后,当事人应立即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报告。(2)调查:成立调查组,对原因进行调查分析。(3)处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扩大。(4)整改: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对原因进行整改,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5)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处理情况。6.3.3安全处理要求(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处理安全。(2)坚持及时处理的原则,防止扩大。(3)坚持责任追究的原则,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4)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安全的发生。第七章质量问题处理与改进7.1质量问题分类与处理方法7.1.1质量问题分类质量问题可根据其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轻微质量问题:对工程使用功能无影响,不影响结构安全,可通过修补等方法解决。(2)一般质量问题:对工程使用功能有轻微影响,但不会影响结构安全,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修复。(3)重大质量问题:对工程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可能影响结构安全,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特别重大质量问题:对工程使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可能导致工程报废,需立即停工并进行全面检查。7.1.2质量问题处理方法(1)轻微质量问题处理:对轻微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补,保证工程外观和功能不受影响。(2)一般质量问题处理:对一般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如加固、补强等。(3)重大质量问题处理:对重大质量问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并进行实施。(4)特别重大质量问题处理:对特别重大质量问题,应立即停工,组织专家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7.2质量改进措施7.2.1加强质量管理(1)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有效运行。(3)加强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过程符合质量要求。(4)强化质量检查,及时发觉和解决质量问题。7.2.2提高人员素质(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2)优化人员配置,保证施工队伍素质。(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7.2.3采用先进技术(1)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2)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质量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3)推广绿色施工,提高工程环保水平。7.3质量改进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处理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觉质量问题,经分析,原因为施工工艺不当。项目团队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改进工艺,加强过程控制,最终保证了工程质量。案例二:某工程项目质量改进某工程项目在验收时发觉质量问题,经分析,原因为施工队伍素质不高。项目团队加强人员培训,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施工队伍素质,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案例三:某工程项目质量改进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工程环保水平。项目团队通过推广绿色施工,提高了工程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8.1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8.1.1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旨在保证工程项目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规定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降低质量风险。8.1.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1)系统化:将质量保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2)预防为主:注重事前预防,及时发觉和纠正质量问题,避免质量的发生。(3)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4)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8.1.3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的步骤(1)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总体方向和具体目标。(2)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3)编制质量手册:详细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职责、程序等。(4)制定质量计划: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要求、方法和措施。(5)实施质量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活动进行控制。(6)质量检查与验收:对项目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保证符合规定标准。(7)质量分析与改进: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采取改进措施。8.2质量保证体系评估与改进8.2.1概述质量保证体系评估与改进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和改进,可以及时发觉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8.2.2质量保证体系评估的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适用性。(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3)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情况。(4)项目成果的质量状况。8.2.3质量保证体系评估的方法(1)内部评估:由企业内部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外部评估: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8.2.4质量保证体系改进的措施(1)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2)加强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3)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简化流程,提高效率。(4)加强质量监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8.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管理8.3.1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文件管理要求保证文件的完整性、适用性和有效性。8.3.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分类(1)质量方针和目标文件。(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3)质量计划文件。(4)质量控制文件。(5)质量检查与验收文件。(6)质量分析与改进文件。8.3.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要求(1)文件内容应完整、清晰、准确。(2)文件格式应规范、统一。(3)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4)文件应定期审查和更新。8.3.4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保管与分发(1)建立文件保管制度,明确文件的保管期限和责任人。(2)对文件进行编号,便于检索和管理。(3)制定文件分发范围和流程,保证文件的有效传递。(4)对文件进行保密,防止泄露。第九章质量监督与检验9.1质量监督职责与权限9.1.1质量监督职责(1)质量监督部门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2)质量监督部门应负责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明确监督重点、监督频次和监督方法。(3)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4)质量监督部门应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对质量进行调查处理。(5)质量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为项目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9.1.2质量监督权限(1)质量监督部门有权对施工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发觉问题有权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2)质量监督部门有权对工程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有权不予认可。(3)质量监督部门有权对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人员有权要求施工方进行调整。(4)质量监督部门有权对工程质量进行调查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9.2质量检验程序与方法9.2.1质量检验程序(1)检验准备:包括检验计划、检验人员、检验设备、检验方法的确定。(2)检验实施:按照检验计划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检查、检测、试验。(3)检验结果分析:对检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价工程质量。(4)检验报告编制: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5)检验报告审核:质量监督部门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保证报告真实、准确。(6)检验整改:对检验中发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