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7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下图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莱茵河与黄河径流量季节改变差异很大,主要是图中________所起的作用不同。()A.① B.②C.③ D.④2.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成无干脆关系的是()A.⑤ B.⑥C.⑦ D.⑧1.A2.C[第1题,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黄河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两河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安排较匀称,因此莱茵河径流量的季节改变较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安排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因此黄河径流量的季节改变较大。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成的主要缘由是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疏松易被侵蚀。箭头⑦是土壤对气候的作用,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成无干脆关系。]高山嵩草“站”在青藏高原“等风来”,风一来嵩草全面生长。回答3~4题。3.“等风来”中的风主要是指()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4.上述地理现象主要体现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空间性 D.综合性3.D4.A[第3题,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风,主要是夏季的西南季风,“等风来”中的风主要是指西南季风。东北季风、西北季风一般影响不到高原内部。东南季风受横断山脉阻挡,对高原影响小。第4题,风来、雨降、草长,上述地理现象主要体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化示意图,回答5~6题。5.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改变的根本缘由是()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6.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困难性5.B6.A[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改变的因素。比较三个阶段陆地自然带的改变可知,该地所处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没有改变,改变的主要是地形,而引起地形改变的可能因素是地壳运动,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缘由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示中看不出来。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因素的改变,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图中A是绿色植物。读图,回答7~8题。7.图中所示的是()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8.图中所示过程参加的物质循环是()A.水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循环 D.生物循环7.B8.D[第7题,图示绿色植物汲取CO2,放出O2,应为光合作用过程。故选B项。第8题,光合作用参加的物质循环是生物循环。]9.距今2000多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隆起,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隆起后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的改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①太阳辐射强②气温低③空气淡薄(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3)据图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箭头指示方向并结合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即可回答。第(2)题,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各要素的改变皆是由地壳隆起、海拔上升引起的。第(3)题,依据所学学问即可回答。[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2)地壳隆起,海拔上升。(3)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青藏高原地壳隆起,海拔上升(地势高),气候变得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动物以食草、抵挡寒冷实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等级过关练]10.近年来,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提倡多种树木搭配,主要是为了()A.追求森林产品的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防护林工程成本D.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提倡多种树木搭配,可使防护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困难化,从而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考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觉东非高原(图中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改变,维护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11~12题。11.猴面包树适应当地什么样的环境改变()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C.干湿季明显 D.全年高温少雨12.在考察时发觉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11.C12.D[第11题,图中甲地为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猴面包树要适应干湿季明显的环境改变。第12题,德班位于沿海,其东部的海洋上有暖流流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通过对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降水量、气温及出山径流量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探讨表明,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强,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务年,高温少雨,出山径流量偏少;在其次类厄尔尼诺事务年,该地区低温多雨,出山径流量较丰富。材料二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旁边)向西延长,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旁边的海面温度异样增暖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上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1)下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缘由及其结果,请选择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a.西b.东c.海平面上升d.海平面下降e.上升f.降低g.干旱少雨h.潮湿多雨(2)结合上图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及其结果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点。(3)材料一显示的我国的河西走廊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务年中,发生的气候的异样改变是夏季均温________,降水________,此时段内,河西走廊的________短缺现象会更明显。(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对秘鲁沿岸及旁边海疆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什么?[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分析,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旁边)向西延长,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旁边的海面温度异样增暖的现象。缘由在于赤道东南信风减弱,南美洲西海岸旁边的海面温度异样增暖必定打破原有的大气环流状况,结合所给的选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填写。第(2)题,厄尔尼诺现象说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第(3)题,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务年中,河西走廊的降水削减,夏季高温,干旱加剧。第(4)题,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秘鲁沿岸及旁边海疆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洪涝灾难或诱发滑坡、泥石流,但是增加了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