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
YQ2.2—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困
本标准规定了编制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依据、编制方法以及执行和检杳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年度生产经什计划的编制。
2编制依据
a.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政治,经济形势:
b.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及指导性计划;
c.企业发展规划;
d.企业方针目标:
e.平均先进的技术经济定额;
f.订货合同及市场预测资料:
g.上年度生产经营沾动分析资料,包括产品和原原料、配套件等价格变化因素:
h.企业生产能力审定资料。
3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3.1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由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技术组织措施、生产、物资供应、产品
销售、劳动工资、财务成本、技术改造、设备维修、基建等专预计划组成。
3.2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由计划部门负责主编,并组织指导各职能部门编制专项计划。
3.3各专项计划的主要内容
3.3.1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年度分季、月产品产量、产值计划;
b.年地分季、月生产协作计划;
c.年度分手、月生产能力平衡计划。
332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科研项目、进度、费用;
b.新产品开发、项目、进度、费用。
3.3.3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增加新产品采取的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b.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措施项目及其进度和费用
c.促进产品质量升级创优的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d.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e.加强安全生产和改善环境保护的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f.强化工艺设施和文明生产的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3.3.4量刃具、工具采购和制造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标准量刃具、工具采购或制造数量,进度和费用:
b.专用工具制造或定购数量,进度和费用。
3.3.5能源消耗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煤、水、电、油等的用量,费用和节能措施。
3.3.6工艺装备制造计划的主要内容为制造项目数量、进度、费用和外购配套件计划。
3.3.7产品质量升级创优计划的主要内容为质量目标和措施以及必要的费用。
338基建和技术改造计划的主要内容为项目、进度和费用。
3.3.9劳动工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职工人数增减计划;
b.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计划;
c.劳动生产率计划;
d.劳动力平衡计划。
3.3.10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用量和费用;
b.原材料利用率:
c.配套物资用量;
d.积压、超储物资处理。
3.3.11设备维修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设备大修、中修项目、进度和费用;
b.设备小修、保养项目和费用;
c.备件制造数量和费用。
3.3.12销售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销售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交货期和销售金额;
b.合同完成率。
3.3.13安全技术环境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b.防止伤亡事故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c.防火、防尘、防毒、防环境污染、防职业病的措施项目、进度和费用。
3.3.14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全部产品总成本:
b.可比产品总成本;
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d.百元产值总成本:
e.车间经费;
f.车间经费;
3.3.15财务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固定资产折旧计划;
b.流动资金计划;
c.利润计划;
d.专用基金计划;
e.财务收支平衡计划。
4编制方法和步骤
4.1编制方法
4.1.1生产经营计划是以销售为主要依据,生产计划为主导,以利润计划为目标,采取综合
平衡法而编制的。
4.1.2综合平衡的重点
4.1.2.1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物资供应、资金保证之间平衡。通过平衡,挖掘降低劳动占
用与消耗的潜力,实现产需平衡。
4.1.2.2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之间的平衡。亦就是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国家利益,企
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脱出指标的相互制约和衔接,进行科学地计算、分
析、比较,选择最佳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1.2.3年度计划与长远规划之间的平衡。亦就是企业实现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通
过平衡贯彻“以短保长”的计划工作原则,保证计划的连续性,・
4.2编制步骤
4.2.1计划部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大纲草案,一般于年前第四季度内组织有关只能部门测算
各种物资消耗,资金占用,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涧等主要经济指标,经厂长(经理)申
杳,同意后,再布置安排各只能部门编制专项计划。
4.2.2各只能部门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大纲草案和指标建议数字,分别编制专项”•划草案。
4.2.3各专项计划编制完成后由计划部门对各项计划进行审查和综合平和平衡,汇编成全厂
生产经营计划草案,提请厂务会议审查,经职工代变大会讨论通过,上报主管机关批准后,
即为正式计划。
5计划的修改
5.1生产经营计划经批准正式颁发后,必须认真、严肃执行,不取随意修改。如因市场情
况的变化,原材料、外协件、配套件、能源供应等困难,经多方努力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或因其他人力所不能抗拒的原因,影响执行计划的,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计划。修改计划时
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国家指令性计划部门的完成。如确系修改指令性计划,必须报请主管部门
批准。
5.2修改计划必须由计划部门提出修改草案,报请厂长(经理)批准,并通知各只能部门
修改相应的专项计划。
5.2.1厂生产调度会议程序和内容:
6检查与考核
6.1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由计划部门代表厂长(经理)按月度、季度、年度计划逐
月、逐季、逐年检杳,并及时写出分析报告。
6.2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完成率(包括产量、产值、质量、消耗、效益等计划),按照国家
时企业下达的经济技术指标和经济责任制考核,与企业效益、奖金、浮动工资挂钩,
实行奖惩分明,有奖有罚。考核的重点为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和资金利税率,人均创
利税、净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各项指标按行业要求进行考核。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工作流程图见附录A.
生产技术准备管理
YQ2.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内容,执行利考核重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技术准备管理。
2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内容
2.1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由生产准备和工艺准备两方面组成。
2.2生产计划有年度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进度计划和年度产品生产技术工作计划两种。
2.2.1年度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进度计划规定了企业年度内发展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_E作
项目、各部门相互关系和工作进度要求。
2.2.2年度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计划是在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进度计划的基础上,规定产
品展开生产技术准备工作项目。进度和执行部门。
2.3工艺准备的主要内容
a.制定工艺方案:
b.编制工艺规程;
c.编制各种工艺管理性文件:
d.编制各种工艺管理性文件:
e.制定工时定额;
f.设计专用工艺装备和怆测工具:
g.编制检测工艺规程:
h.复制和发放工艺技术资料。
3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执行和检查
3.1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分别曰技术、生产部门负责起草,分管厂长经批准即为正式文件、
必须严格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制订的职能部门,如需修改必须办理修改手续,
并保证各种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
3.2企业对生产准备计划和二艺准备工作的进度和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对生产准
备计划重点考核其完成运;对工艺准备工作重点考核各种工艺技术资料的正确性和生
产中的贯彻率(参照YQ3.5-89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艺纪律的执行与检查)。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YQ2.6.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2管理职能
2.1企业应设置能源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耗能的方针、政策、法
规和组织实施节能措施,降低能耗,完善能源科学管理的工作任务。
2.2负责制订企业综合能耗考核定额和单项消耗定额,保持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
2.3负责考核各部门能耗定额执行情况。
2.4每月25日〜28日各部门应将能耗报表报能源管理部门。汇总后报统计部门,并应向
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管理内容和要求
3.1能耗的分类
3.1.1总综合能耗:是企业在计划统计期内消耗的各种能源星,经综合计算后得到的总能
耗量。
3.1.2单位综合能耗:以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所表示的综合能耗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总综合能耗量
产品总产量
(吨标准煤/吨、的吨标准煤/万米等)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总综合能耗量(吨标准煤/万元)
产品净产值
上述两种计算是工业企业统计采用的。
3.1.3可比单位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中实现能耗可比所计算出来的综合能耗量。
3.2定额类别和定额计算
3.2.2电阻炉热处理工件单耗定额参照陕QB3.33-84和本地X实际情况,单耗定额为
3.2.2锻炼件燃料消耗定额按自由锻锤件消耗定额,参照陕QB31I5-84和本地区实际情况,
其定额见下表:
、燃猫(公斤)
\公斤
<10>10〜50>50-100>100-500>500
班A标煤吨件
批量、
单位875788688663688
小批(30件以内)650613575563575
大批5635255(X)482500
3.2.3汽车运行燃料消耗定额参照陕DB3506—86的要求计算消耗量。
3.2.4耗电定额可分单位产品电耗定额和单位(产值)电耗定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电耗定额=本期生产总用电量
本期产量
单位(产值)电耗定额=本期生产总用电量
本期产值
3.2.5吨蒸汽耗能定额参照工业锅炉经济运行耗能标陕DB3616-87中的基准单耗执行。
3.3定额的制订和核定。
3.3.1煤炭重油按市有关部门核定的定额。
3.3.2电力按市、局下达用电指标和参照历史水平核定。
3.3.3汽油、柴油、机油按石油公司核定的定额。
3.3.4炉窖及站房耗能参照机械工业等规定。
4定额的管理
4.1能源消耗定额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修订,以使定额先进合理。
4.2企业能耗定额由企业能源管理部门归口统一管理,并按业务范圉由有关部门实行分管。
4.3企业综合耗能定额统计由能源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各职能部门汇总报表。
4.4核定的能源消耗定额应结合企业承包、经济负责制,卜达到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
4.5供应部门要严格执行定额,凭证定量供应。凡超耗,新增耗能须经能源管理部门核定
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供应。
5检查与考核
5.1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的检查与考核由企业能源管理部门负责。
5.2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在每月将规定的各项能耗填报能源管理部门,由能源管理部门进行
分析、考核,并汇总报统计部门。
5.3各职能部门填报月能耗定额执行情况时,应有具体分析,便于按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科研及新产品开发管理
YQ3.1—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研及新产品开发的选题和立项原则,计划管理、科研和试制任务的承接,
试制及鉴定技术协议和订货合同、项目实施、新产品鉴定后成果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管理V
2立项原则和选题范围
2.I立项科研课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和好的经济性,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和群众
的需要,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新产品开发的经费,应在企业专用基金中解决,按YQ9.5《专用基金管理》标准执行。
2.2选题范
2.2.1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
2.2.2改革生产设备和试验装备。
2.2.3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2.4环境保护研究。
2.2.5重大技术难点攻关。
3计划管理
3.1凡是科研项目或开发新产品,均应纳入企业计划管理,并要求单独编号。
3.2计划任务书内容包括:项目(课题)名称、试制(研究)目的、国内外水平、技术方
案和工艺路线、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关键、经济效益、进度安排、经费概算、承担单
位等。
3.3计划的编制利生产技术准备。企业年度计划,中、长期科研开发计划,生产技术准备
工作计划,新产品试制作业计划和生产调度计划等,由计划生产部门负责提出方案,
总」.程师组织讨论确认,厂长批准,总,程师负贡上报主管局。
3.4计划的调整由总师办负责,厂长批准。凡列入上级部门的项目必须报告上级部门批准。
4科研和试制任务的承接、试制及鉴定
4.1任务的承接。会同经销部门负责代表工厂对外签订技术协议和订货合同,由总师办组
织有关部门审定报厂批准。
4.2涉外项目。涉外科研项目,与高等院校、科研所及兄弟厂矿合作项目,对外联系工作
包括报出立项申请书、签订合同、科研拨款、计划统计、合同管理等,均由总师办归
口管理。
5技术协议和订货合同管理
技术协议和订货合同分别由总师和经销部门归口管理,并同时分发计划生产,设计、
工艺、供应、财务、检验和技术档案部门。未经主管部门同意和安排,任何部门或个
人不得随意变动合同条款。
6项目实施
6.1科研及新产品试制计划的实施,由总师办负责按月、季、年考核进度和质量。
6.2在新产品设计和试制过程中,要枳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使产品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和完美新颖的结构。
6.3样机试制完成后,要按技术任务书(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书)、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进
行型式试验和工业性运行试验,以考核各项性能和质量指标。
7新产品鉴定
7.1鉴定原则。产品鉴定分为样机鉴定、小批量试制鉴定或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试制完成
后,各项负责人应及时提供技术文件和有关鉴定资料。质检部门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和
样机试验报告,由总师办负责申请主管部门(经委、科委或省厅、部司)对产品进行
鉴定。批量生产的产品,必须经小试制鉴定合格后方准正式投产。
7.2产品鉴定的形式。新产品鉴定分为部级、省级和企业三级。根据新产品的性质,可采
用专业部门质量认证、住户验收认可、主机厂鉴定验收等儿个形式,对大型关键设备,
复杂产品可召开鉴定会进行评审鉴定。
73新产品鉴定的任务
7.3.1样机鉴定。凡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等首次试制的新产品以及在结构、性能、
材质等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的新产品在完成样机试制、性能试验和生产考核合
格的基础上,应进行样机鉴定。
样机鉴定主要是考核产品设计是否正确合理,技术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任务书的
要求,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技术标准贯彻情况等.
7.3.2小批试制鉴定。大批生产的产品,在通过样机鉴定基础上应按设计生产纲领的5〜
10%组织小批试制,小批试制鉴定主要是审查工艺文件、工艺装备、检测手段等是
否适应预定生产纲领的要求,已有生产条件能否保证批量生产产品质量,成本是否
低廉,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
7.3.3对于简单产品,样机鉴定利小批试制鉴定可合并进行,对于转厂生产的已经定型的
产品只进行小批试制鉴定。
7.4申请鉴定程序
7.4.1由总师办负责组织提匕申请鉴定报告和全套技术文件。
7.4.2确定鉴定级别,由主持鉴定单位组织鉴定委员会。
7.5鉴定资料如下:
序号资料名称样机鉴定小批试制
1技术任务书△△
2试制鉴定大纲△△
3试制总结△△
4产品技术标准△△
5产品设计说明△
6设计计算书+
7产品图样△△
8标准件、通用件、外协件汇总表△△
9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
10工艺审查报告△
11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12产品使用说明书△△
13型式试验报告△△
14工艺文件△
15工艺方案执行情况△
16工艺装备、测试仪器验证报告△
17重要外协件质量考核△
18用户生产运动考核意见++
符号△----必备+----酌情
8新产品鉴定后成果管理
8.1新产品鉴定通过,项目负责人应按规定进行技术归档。主要内容包括:全套产品图样
及技术文件,审查会议纪要,用户使用意见,图样修改记录,试制鉴定文件,关键部
件试验报告,重大技术问题处理记录等。
8.2可由总师办负责逐级申报相应的科技成果奖,重奖有功人员,并作为晋升、晋级的业
绩考核之一。
8.3经省级以上鉴定确认的新产品,可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申请免税。
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管理
YQ3.6—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改造的工作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考核与奖罚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管理。
2管理职能
2.1主管机构由技术部门或总师办负责。
2.2项目的实施分工接线。
2.2.1由主管机构负责实施项目的组织、检查和验收工作。
2.2.2企业的年度技术改造工作应纳入企业的计划管理之内。技改计划由总师办组织、计
戈I、生产、基建等部门编制并归口管理,计划生产科负责制订和执行技改项目中有
关自制、外协、外购件的作业计划。
2.2.3工艺部门负责设备选型、工艺路线调整、专用设备设计及其制造中的有关技术准备
工作和服务工作。
2.2.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参与项巨的鉴定和验收,保管全部设
名的技术资料.
2.2.5实施项目所需材料、工具、土建、动力等工作分别由供应、动力(设备)、基建等部
门负责采购、供应、施工。
2.3领导关系
技改、技措工作,由总工程师负责领导组织项目审核检套和验收。若有重大项目,应
报厂长批准,总师办负责日常归口管理工作。
2.4技改和技措工作的基本任务
2.4.1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新产品,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2.4.2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2.4.3促进产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使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接近国际水平。
2.4.4提高新产品的生产能力,促进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生产。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技改、技措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工艺突破口,更新设备,增加效益。
3.2改进老产品,发展新产品,适应市场需要。
3.3改进老工艺,采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4有重点地改造、更新和补充关键的生产设备和试验检测手段。
3.5按照工艺布置、环境保护和技术安全的要求,调整工作场地,改造厂房设施。
3.6技改、技措工作的划分。
企业技改工作是指一午以上较长远的技改计划和列入上级技改计划的项目,其资金来源
主要是国家贷款,拨款和自筹,
技措工作是指年度的技改工作,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的基本折旧基金,主要内容包括:
a.设备更新;
b.工艺改革:
c.改造起重运输设备;
d.能源、动力设施改造:
e.安全环保措施;
f.改进生产组织和推进管理现代化的措施。
c零星设备的购置等.
3.7技措立项条件
a.凡构成固定资产者,必须是使用年限超过1年和价值800元以上的项目。
b.凡是自制设备和通用器具构成固定资产者,必须是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和价值200
元以上。
c.为完善或修复成套设备的配套辅机。需要重新购置设备或装置(包括:电动机、水泵、
风机、开关柜等)虽然单价800元以上,但不得按固定资产处理。
d技改措施项目,单项工程新增建筑面积不能超过原有建筑面积的30%,用于上建工
程的资金,-一般不得超过项目资金总额的20%。
C.凡是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例如;低值易耗品,为产品和零件攻关而花费的科
研费、试验费、引进技术的软件费用等,一股不得列入技改,技措费用。
f.技措计划每年制定一次,技改计划可按项目的复杂程度制定中期或长期实施计划。
3.8技改,技措项目的设立程序及要求
a.立项申请书,内容包括:项日名称,用途、更新改造的依掘,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费用概算、实施项目建议等.
b.总师办负责组织工艺等有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审查立项申请书.实施计划,由总
工程师审定.厂长批准,总师办组织实施。
3.9项目的竣工与验收
a.参加验收单位包括:生产、计划、设备、技安、财务及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部
门等:
b验收文件包括:承包或施工单位填写的项目完工验收交接单,有关图样资料等;
c.验收程序:由总师办、计划、生产、接收使用部门在验收交接单上签章,经总工程
师批准,最后由设备利财务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的结算和入帐手续;
d.所有技术文件、资料、图样验收文件等按科技档案归档要求,办理技术资料的归档手
续。
4检查与考核
4.1考核由总工程师自责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杏考核.
4.2考核内容
4.2.1检查年计划、月计戈I、会议记录。
4.2.2检杳计划完成率计划完成率=实际完成计划项E
总计划项目
4.2.3检查技术改造费用落实情况。
4.2.4检直项目投入使用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4.3对于效果显著的技措项目,在完工验收后,可按规定申报技术革新或科技成果奖。若
因设计、决策、施工等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项目,应给予经济处分。
工艺装备管理
YQ3.7—89
1主要内容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装备的管理机构、职责、管理要求、考咳与奖惩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检测用的(包括标准的和专用的)工具、模具、夹具、量具、(非
仪表)和刃具的管理。
2管理机构与职责
工艺装备的管理工作,应在厂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由工具主管部门归口、各有关机
构分工负责。
2.1工具部门职责
a.负责全厂工艺装备的管理归口工作,编制自制工艺装备的生产计划和外购工具的采
购计划:
b.设立工具总库,负责标准工具、量具、刃具的采购和分配;
c.外购和自制工艺装备的保管、收发、调拨、处理等业务;
d.对全厂工艺装备进行技术监督,做到使用合理。
2.2工具车间职
a.接受厂技术准备计划,负责专用工艺装备制造;
b.接受临时插入或委托加工制造任务;
c.在场工艺装备的定期检修和质量问题的处理:
d.下场工装检修入库和重新上场的更验。
2.3工艺科职责
a.全厂工艺装备的技术归口;
b.提出专用工装明细表,负责专用工艺装备设计:
c.提出标准工具清单,交工具科编制采购计划。
2.4质量检验科职责
a.负责全厂工艺装备(目制及外购)的质量检验和计量鉴定工作;
b.对自制工艺装备加工和工序间的质量检验。
2.5车间工具室职责
a.设专人负责本单位使用的工艺装备的管理与借用,做到定点摆放,定期盘点,并有严
密的管理办法和借用手续;
b.负责办理新上场工艺装备的接收和下场工艺装备的转库手续:
C.按规定程序办理正常消耗工具的换领建账手续。
3管理要求
3.1工具科根据工艺科所提清单。根据上年度的消耗量和使外部门工具室提出的年、季月
度计划,综合核定后编制标准工具的采购计划。其中上半年计划在上年的第三季度末提出,
下半年计划在本年第二季度提出。
3.2工具的采购必须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进行,履行订购合同,做到供求合理,严格贯彻
财经管理制度。
3.3使用部门要确保有关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做到猜心使用,不乱放、不乱用。
不丢失、不损坏,经常保持完好清洁。
3.4推广采用组合夹具,建立组合夹具站,由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负责。
3.5一切精密量刃具从进厂入库刊发出使用、修理、报废。都必须由厂计量部门系统的进
行全面检定并按类别、规格编号建卡。
3.6自制丁装实行“上下场”管理,建立工装下场过程卡。上场前使用者凭工艺卡片或图
样到工装库领取工装,同时领取工装下场过程卡。工装使用完后要下场时经质量检验部门作
工装下场检查,以生产的最后一个工件精度为准,由检查员填写工装检定结果并签章。操作
者应将下场过程卡与下场工装一并交工装库。
3.7做好报废工模具的清理、修史、零部件重更利用直至材料回收利用等工作,减少各种
形式的浪费现象。
4检查与考核
4.1考核由厂技术负责人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查考核。
4.2工艺装备的规格、数量和精度要能满足质量要求。
4.3工艺装备的完好率达到企业管理的有关规定。
4.4奖惩执行本企业制定的“经济责任制”的规定。
设备管理
设备购置与管理
YQ5.I—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设备购置、验收手续与入库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购置与管理。
2管理职能与权限
2.1管理职能
2.1.1负责编制企业设备购置计划与实施.
2.1.2负责编制企业年度自制设备计划大纲并组织实施。
2.1.3负责企业库存设备统计工作。
2.1.4负责仓库设备管理工作组织实施。
2.1.5负责设备技术资料归档管理。
2.2管理权限
2.2.1有权负责基建工程、生产措施顶目(包括技术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安全措施、零部
件购置、科研等)、产品出厂检验必需的检测设备等所需机电产品的计划审查、汇编上报、
订货、验收入库、库存设备维护管理、技术资料归档保管、企业库存设备的统计等工作。
2.2.2设备购置统一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不得擅自对外订货,否则造成的经济损
失由本单位负责。
2.2.3为了使购置的设备具有先进性、合理性、节能性.环保性、加强三化(系列化、标准
化、通用化)工作,应组织企业有关人员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先进节能产品系列,
贯彻设备选型论证及有关规定。
3管理工作内容
3.1设备购置计划者理
3.1.1外购设备选型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能源消耗少,满足生产需要。
3.1.2参加项目的设计审查和必要的设备考查。
3.1.3自制设备设计方案沦证,选择最佳方案。
3.1.4项目、资金、工程进度落实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包括半度设备和中长期没备汁划。
3.2设备申请定货
3.2.1设备购置按计划由主管部门与有关厂商签订合同。
3.2.2签订合同要择优选定,贷比三家,必要时提出设备咨询意见书。
3.2.3凡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将图纸、性能表、规范表.审查表等随同合同卡一起列入合
同中。
3.2.4非标设备原则上由本企业安排制造。制造图纸由技术设计部门负责,制造车间按期完
成经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时要有合格证、入库证。
3.5库存设备统计工作
库存设备按统计部门规定定期上报月、(季)度,半年度、年度到库、出库、在库等的
统计报表。
3.4仓库管理
3.4.1入库设备一定要开箱检查。主要检查内容:
a.运输过程中设备有无损坏;
b.根据装箱清单清点技术资料、附件、备件、专用工夹具是否齐全。
3.4.2经清点无误后方可入库,并统一编号、登帐。
3.4.3各单位领用设备,必须到设备主管部门办理领用手续并肩写设备领用单。
3.4.4设备领用单经领用单位负责人、经办人和没备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有效。仓库凭领
用单向领用单位当面点清,并建立卡片和台帐,做到帐、物、卡相符。
3.4.5因设计或计划变更,设备山库后已到现场暂不安装或多余设备,由领用单位写专题报
告,呈请企业主管领导和计划部门批准后到设备主管部门办理退库手续。退库设备经验收合
格后仓库重新办理入库。
3.4.6库存设备的维护保养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3.5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3.5.1设备主管部门应将全厂生产设备逐台建立设备资料挡案.
3.5.2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应及时归档。
4工作程序和横向联系
4.1工作程序
4.1.1设备主管部门根据年度提供的基建工程、生产措施项目和产品出厂检测必须的设备等
计划,进行编制设备购置计划。
4.1.2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有关部门召开的设备订货会议。
4.2横向联系
4.2.1设备主管部门6月每年前向计划、财务部门提供下半年设备购置计划,每年10月前
提供下年度设备购肯计一划。
4.2.2各单位每年5月底前向设备主管部门报出下半年设备更新和零购汁划。
4.2.3技术设计部门向设备主管部门提供非标设备的制造图纸.
5检查与考核
5.1检查与考核由主管设备的负责人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
5.2检查设备购置计划及实施的情况。
5.3检查设备登记台帐,帐、物、卡是否相符。
5.4检查设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5.5根据检查结果,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
设备更新与改造管理
YQ5.2—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表准规定了设备更新与改造的方法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更新与改造管理。
2管理职能与权限
2.1负责本单位设备更新与改造计划的编制。
2.2按有关规定对本单位的设备进行厂内外调拨,决定开启和封存,提出报废意见。
2.3有权对旧设备提出处理意见。
2.4设备更新与改造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管理。
3管理工作内容与要求
3.1根据产品发展规划,结合工艺改造和设备技术状态.制订设备改造与更新规划,纳入
企业技术改造规划中,并制订年度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
3.2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
设备。不能用枝术落后的新没备或以增加设备台数的方式实施更新。
3.3设备改造结合大修理进行。
3.4设备更新要考虑设备的寿命和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4工作程序与横向联系
4.1依据本单位设备状况和生产需要,编制设备更新和零购计划,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
纳入综合计划后实施。
4.2设备改造所需资金,不超过所改造设备大修理费的30%时,可列入大修理费用开支;
若超过时,应将改造项目列入技措计划或技术改造计划,所需费用从折旧基金或企业技术改
造资金安排解决。
4.3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应予更新:
a.设备经过多次大修,损耗严重,修后技术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不了产品质量
者;
b.技术性能落后,效率很低的,经济效果很差者:
c.通过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设备更新可行的;
d.设备运行时,耗能大或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者:
e.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4.4对被更新(淘汰)的设备,设备主管部门应组织技术鉴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经处理后的变价收入款项要按规定用于设备改造更新,不得挪作他用。
4.5报废的压力容器和国家规定淘汰设备,不准转售其他单位。
4.6设备的改造和更新,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改造更新申请单”,按有关规定程序审批后
报设备主管部门。
5检查与考核
5.1检查与考核由主管设备的负责人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
5.2检查设备更新改造的计划及实施情况。
5.3根据检套结果,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
设备使用维护的管理
YQ5.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的管理应贯彻以管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逐步提高设备管、用、
养、修的水平。
本标准适用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
2管理职能与权限
2.1管理职能
2.1.1负责本单位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润滑管理工作。
2.1.2负责监督、检查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的执行情况。
2.1.3负责监督、检查没备润滑规程的执行情况。
2.2管理权限
2.2.1对设备使用、维护好的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
2.2.2对设备违章操作有权制止,并对违反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而造成的责任事故提出处
理意见。
3管理工作内容与要求
3.1制定设备使用规程及责任制。使用设名实行定人定机定保养,专管串达100%。
3.2严格执行设备操作的“三好四会”规程(即“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保养、
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和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五项原则二
3.3严格执行设备三级(日保、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保养制度,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达
到行业规定的指标。
3.4编制设备的清洗换油计划,开展设备的“五定”工作,使设备得到正确、合理与及时
的润滑。
3.5设备三大规程(使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率达100%.
3.6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设备年度指标计划。
4工作程序与横向联系
4.1工作程序
4.1.1定期召开会议,通报设备使用、维护情况,学习上级文件,推行新技术。
4.1.2检查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规程的执行情况。主要通过查岗、技术表演、组织评比、反
事故演习等方式进行,以提高设备完好率.<1
4.13检查设备的润滑状况,消除润滑系统的缺陷与残漏现象。
4.1.4推广应用润滑新技术、新材料。
4.1.5车间设备管理员负贡对本车间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规程的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建立违
章违制登记台帐。
4.2横向联系
4.2.1各军间应每月将设备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报设备主管部门.
4.2.2设备主管部门每季组织一次设备检杳。
4.2.3设备主管部门每月应定期向计划、财务部门报送上月设备指标完成情况报表。
5检查与考核
5.1检查与考核由主管设备的负责人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
5.2检查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执行情况。
5.3检杳设备润滑状况。
5.4检查设备完好率。配合有关部门考核设备利用率。
5.5根据检查结果,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
设备计划检修管理
YQ5.4—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检修计划和基金的合理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计划修理管理。
2管理职能与权限
2.I管理职能
2.1.1负责企业设备大修方案的审定,预算审查。
2.1.2负责大修理资金的管理和维修费的分配。
2.1.3负责企业设备的年、季、月检修计划,并组织施工。
2.1.4负责企业设备大修竣工验收。
2.2管理权限
2.2.1有权对各车间(科室)维修工段的业务领导。
2.2.2有权调动维护、检修施工力量。
2.2.3有权裁决设备检修中出现的问题。
2.2.4有权总体安排分配大修资金的使用。
2.2.5有权分配和调整维修费用指标。
2.2.6有权对所主管的专业计划进行调整。
3管理工作内容和要求
3.1设备检修计划的范围
3.1.1企业的年度大修理计划的编制。
3.1.2季、月大修计划及企业主要设备中修计划编制。
3.1.3企业一般设备月度小修计划的审查和考核。
3.2检修计划的编制依据
3.2.1年度大修计划:
a.历次设备一、二级保养和完工验收记录:
b.历次设备故障排除修复记录:
c.历次设备事故报告单:
d.设备的改进改装记录:
e.设备大修理前现场技术状况测定和检查汜录:
f.上一次设备大修理计划执行完成情况记录;
e.设备年度修理计划和生产计划的相互配合。
3.2.2季度计划:
a.按年度计划规定在本季需完成的项目:
b.按设备实际技术状况和设备梭查,维修记录中的要求和存在的缺陷。
3.2.3月计划;
a.按季度计划规定需要在本月完成的项目;
b.设备存在的实际缺陷。
3.3大修理计划按完成情况可半年调整一次,计划实现率主要设备达100%。
3.4中、小修计划完成率大于90%。
3.5企业的大修理基金要优先保证设备的正常大修。为提高企业的设备水平,按国家有关
规定,可以将企业基本折111基金的大修理基金、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后备基金
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3.6修理计划预算贴近率大于90%。
3.7设备维修费用率不大于5%。其计算式如下:
维修费用率=一维修费用X100%
全年总生值
3.8设备维修定额按YQ2.6.2-89《设备维修定额管理》执行。
4工作程序与横向联系
4.1工作程序
4.1.1年度大修计划:
4.1.1.1设备主管部门按财务部门测算的下年度大修理金额和各单位申报的大修理项目,编
制下年度大修计划草案,经各有关单位审议后定稿,上报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后,在每年的
10月初抄报计划部门和供应部门,列入企业综合计划并将大修设计委托书送有关单位进行
大修设计。
4.1.1.2设备主管部门收到施工设汁后,在半个月内完成施工设计审看工作,在开工前I个
月将图纸签发给施工单位。
4.1.13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纸后周内完成施工预算,提出领料计划报设备主管部门和供
应部门。
4.1.1.4设备主管部门一周内完成施工预算审查工作,办理开二通知单并组织实施。
4.1.1.5工程完工后,一周内施工单位填写竣工单,并准备好全部技术资料(施工记录、工
程质量记录、存在问题等),提出验收申请。
4.1.16设备主管部门收到验收申请后,一周内组织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及时组织好技
术资料的归档工作。
4.1.2依据年度计划和各单位申报的季度检修项目和设备状况,编制下季度检修计划,T
下季度前半个月报计划部门,纳入企业综合计划实施。
4.1.3依据各单位申报的月检修项目、设备状况和季度检修计划,编制月度检修计划.按期
发给有关单位实施。
4.2横向联系
4.2.1设备主管部门每年10月初向计划、供应、财务部门提供下年度大修计划。
4.2.2季前适当时间向计划部门提供下季度大中修计划。
4.2.3按期发有关单位月检修计划。
4.2.4大修项目的决算和转帐,由设备主管部门审核鉴字后提供给财务部门作为办理转帐和
付款的依据。
4.2.5财务部门于6月底前提供下年度大修基金预提金额。
4.2.6各单位在适当时间提供大修项目申请表及方案。
4.2.7各单位于下季度前提供申请检修计划顷Ao
4.2.8各单位按期将月检修计划报设备主管部门。
5检查与考核
5.1检查与考核由主管设备的负责人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
5.2查设备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及计划完成率。
5.3查设备检修质量。主要考核返修率,其计嵬式如下:
返修率=返修所耗的工时数XHX)%
大修理所耗的工时数
5.4根据检查结果,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
设备事故的处理
YQ5.5—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事故的划分和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设备事故的处理。
2管理职能与权限
2.1管理职能
2.1.1负责全厂设备事故的管理。
2.1.2参于设备事故的调杳、分析。
2.1.3及时组织主要设备事故的检修。
2.2管理权限
2.2.1对违章使用设备有权停止设备使用。
2.2.2有权对设备事故发生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3管理工作内容与要求
3.1设备事故的划分标准
一般事故:停台时间在3小时以上,损失价值在50元以上至500元。或按行业规定。-
重大事故:停台时间在4昼夜以上,损失价值在500元以上,或按行业规定。
事故损失价值=需用材料费+工资费
3.2对没备事故做到全员登记。
3.3对设备事故做到三不放过;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教育不放过:
c.事故没有防犯措施不放过。
3.4及时组织好主要设备事故抢修,尽量缩短停产时间,尽快恢复生产.确保千元产值事
故损失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下。
3.5杜绝重大设备事故,减少一般设备事故。
4工作程序与横向豢系
4.1工作程序
4.1.1设备主管部门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有关人员在一般2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照相
和察看事故现场,做好事故记录。
4.1.2重大设备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用电话或电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1.3参加企业领导主持的重大设备事故分析会,一般在7日内完成重大设备事故分析、调
查工作。
4.1.4参加一般设备事故分析凋查会。
4.1.5组织好设备事故的抢修。设备修复后,应准确计嵬出事故损失费用,做好登录,并在
3个月内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4.1.6对设备事故要查清原因利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或
经济赔偿。对隐瞒事故不报者,发现后要追究责任,严J肃处理.
4.2横向联系
4.2.1发生设备事故后,事故单位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通知发备主管部门。
4.2.2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丁•1周内填写《重大设备事故报告书》报设备主管部门。
4.2.3发生一般事故,事故单位要在四日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书》报设备主管部门。
4.2.4一般设备事故出事故单位组织召开分析会。设备主管部门派人参加。
5检查与考核
5.1检查与考核由主管设备的负责人组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
5.2杏设备事故处理记录、防犯措施及有关资料归档。
5.3查设备事故的抢修是否及时和完成任务。
5.4根据检查结果,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奖惩。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宜昌市标准化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宜昌市标准局《实用企业管理标准》编制组起草。
经营管理
物资供应计划及管理
YQ7.1—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囹
本标准规定了物资供应计划的管理职能、物资供应计划的分类、主要内容、到货物资验
收入库、物资保管、物资发放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物资供应计划及管理。
2管理职能
2.1物资供应计划及管理由供应部门主管。
2.2工作范围:根据企业生产计划目标编制年度物资申请计划、季度物资平衡计划、月份
采购计划以及物资的入库、保管及发放等工作。
2.3编制计划时,必须对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认真核算,经过资源综合平衡,
按各部门负责的物资供应范围编制。对不符合手续或供应范围的物资有权拒绝发放。
2.4各有关部门应协助供应部门按时提供有关资料。
2.4.1计划部门:一般于年前60天提供下一年度生产经营计戈J;季前适当时间提供下一季
度生产计划:月前提供下一月生产计划。
2.4.2生产部门:〜般于年前45天组织设计、工艺部门为生产前物资准备而提供下年度新
产品需用的主要原材料、配套件(包括国外订货部分)明细表;季前适当时间提供下季投产
计划:月前提供下月投产计划。
2.4.3财务部门:按月提供储备资金占用情况和采购资金支出情况。
2.4.4设备部门:按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出设备大、中、小修的年、季、月需用物资
计划及油箱用油、冷却液、棉纱等的消耗定额。
2.4.5能源动力部门:擅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供燃料消耗定额和需要计划。
2.4.6工具部门:按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供自制工具(工装)需用物资计划及外购工
具(工装)需用计划。
2.4.7基建部门:按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供厂内外土建工程和房屋大修理需用物资计
划。
2.4.8安全技术部门:按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供安全技术措施需用物资计划及材料消
耗定额、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
2.4.9设计部门:梭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供新产品型式试验或老产品性能试验需用物
资计划。
2.4.10工艺部门: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2.4.11计量、检验部门:按照2.4.1条中时间要求,提供计量仪表、器具需用计划。
3物资供应计划的分类和编制时间要求
3.1年度物资中清计划:是全面指导年度物资供应的依据,一般于年前35天编制完成。
3.2季度物资平衡计划:是平衡物资多余和不足、调节物资供应的主要依据,一般于季前
适当时间编制完成。
3.3月采购计划:是月份生产前准备的具体供应计划,是组织月份投料的主要依据,一般
于月前编制完成。
4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内容
4.1按不同行业,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提出主、辅材料用量及费用。
4.2原材料利用率。
4.3配套物资用量。
4.4积压、超储物资处理。
5物资供应计划的审批和实施
物资供应计划和枳压物资处理计划编制后,应经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查.报主管厂长批准
后,按物资管理体制向上级机关提出申请或组织订货采购,确保物资供应。同时应按厂长批
示,积极处理超储,积压物资,做到物尽其用,加速资金周转.
6到货物资验收入库
6.1严格物资验收入库手续,建立到货登已簿,填写到货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以
及到贷日期、发货单位、提货人等,做好收料标志。
6.2凡入库物资必须及检斤、检尺、点数,及时开收料单,并填写物资托验单(附质量证
明或合格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对不合格的物资,按YQ4.4—89《原产品质量检
验》中3.2条规定办理。
6.3检验部门根据仓库提出的托验单及时进行取样化验。遇有特殊情况,供应与检验部门
共同商定。
7物资保管
7.1物资仓库保管人员对保管的处资应做到:“三清、二齐、三一致”(材质清,规格清、
数量清;堆放整齐、库容整齐;帐、物、卡一致);“四号定位”(按库、按区、按架、按位
定位);“五五化”(五五存放,五五码垛)。
7.2仓库要切实做好安全防火工作,严格贯彻防火安全制度.
7.3仓库应有有效的防锈、防潮、防冻、防腐等措施。保管人员对物资应做到不锈、不潮、
不冻、不腐、不霉、不变、不坏、不馄、不漏、不爆。
8物资发放管理
8.1发放物资时,要认真点数,过秤检斤、检尺、手续齐全,领料人和发料人应在领料单
上签章,明确责任,按物资供应计划定额发放,不准多发,避免造成浪费。计划外供料应由
供应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
8.2为了保证物资在仓库保管中不变质、不锈蚀、不变形,得到有效使用,发料时必须坚
持先入库物资先发,后入库物资后发的原则。
8.3随发料盘点,月、季抽查盘点,年终全面盘点。
8.4材料代用应由供应部门填写“材料代用报告”,经设计或工艺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代
用。''材料代用报告”的格式见附录A。
9检查与考核
9.1由考核职能部门负责检查与考核。
9.2每季度检查与考核一次,检查计划编制、物资保管和发放工作。物资储备定额按YQ265
《物资储备定额管理》考核,材料消耗定额按YQ2.6.4《材料消耗定额管理》考核。按企业
《经济责任制》执行。
物资订货采购管理
YQ7.2—89
1主题内窖与适用范囹
本标准规定了物资订贷、采购管理职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订货合同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物资订货、采购管理。
2管理职能
2.I主管机构:物资订贷、采购工用,由供应部门主管。
2.2物资采购业务基本职责。
2.2.1按时完成采购计划,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
2.2.2了解和掌握物资市扬信息,开展比价采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物资订货、采购必须遵循的甚本原则。
3.1.1物资订贷与采购必须做到,按计划、按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春货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设备评估风险报告
- 16《做个小挂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青岛版
- 中国高尔夫挥杆分析器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数据中心扩建用地占用协议
- 2025年度新型材料打井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度不锈钢护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合同
- 中国布比卡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工程总包管理、配合服务措施
- 2025年金卤灯筒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汉语言文学论文8000字范文
- 乒乓球课程教学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建设项目使用草原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
- 物业保安接管入场方案
- 《职业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导言)(教案)-【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IBM咨询-中粮生化ERP项目业务蓝图设计报告
- 《跨境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
-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
- 2 祖父的园子(生字)-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复用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处理流程之清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