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免役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分。
1、免疫器官:
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骨髓等。免疫器官可产生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两大类。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淋巴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又叫T细胞)和B淋巴细胞(又叫B细胞)两类: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致病微生物,并监视着体内异常细胞的出现,一旦发现,将它们清除。当然,T细胞一旦“敌我不分”,把正常组织错当成入侵之敌,这就会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参加体液免疫。(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中)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免疫分子:
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称为免疫分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等)有很强的针对性;另一类是补体、溶菌酶等,并非针对某种病原体,免疫作用没有针对性。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御感染: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即免疫系统具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自身稳定:指机体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理平衡;免疫监视的功能:指机体某些免疫细胞能识别和清除体内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瘤。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二)免疫作用的种类
主要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1)非特异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三)计划免疫1.预防接种(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①自动免疫制剂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等。疫苗: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统称疫苗。但详细分类,疫苗是指由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菌苗是由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由细菌外毒素经过减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叫类毒素。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②被动免疫制剂有丙种球蛋白和免疫血清。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后,人体可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持续时间仅3—4周。另外,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多来自动物的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用前须先作皮试。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主要接种的疫苗种类1982年卫生部颁发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目前,主要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活疫苗等。主要预防的传染病有:结核、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麻疹等。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①为减轻预防接种的反应和避免接种局部感染,在接种头一天要事先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争取他们的配合。②要合理安排幼儿饮食,要吃饱饭不要空腹,不要进食刺激性较强或易致敏的食物,如含酒精饮料及鱼虾等。③家长要为幼儿洗澡,清洁皮肤,并为幼儿穿上易穿脱的衣服。④接种时还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和教育工作,争取幼儿的配合。⑤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的皮肤,注射器要专人专用。⑥接种结束可组织幼儿轻微活动,注意避免受热、受凉。⑦对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做出适当处理,如遇个别幼儿晕针,不要乱动孩子,让其仰卧,头放低,适当喂些热糖水,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出现轻微反应的不用特别处理,一般到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⑧若高烧并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诊治。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预防接种的程序
(1)基础免疫:(2)加强免疫: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基础免疫:一般6个月以上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已逐渐消失,容易感染疾病。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这种初次接种叫基础免疫。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加强免疫:
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力,经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若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1)传染病患者(2)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与水源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3)虫媒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5)医源性传播:乙型传染性肝炎(6)母婴传播:艾滋病(7)直接接触传播(8)土壤传播:如破伤风、如钩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托幼园所的婴幼儿是典型的易感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三)传染病的预防
1.及早发现并控制好传染源(1)早发现病人。(2)早隔离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3)密切观察接触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切断传播途径
(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对切断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有益的。(2)根据每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3)传染病发生后,要对患儿的生活用品和排泄物以及接触班级进行彻底消毒,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一环。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保护易感者
(1)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提高幼儿对于传染病的一般抵抗力,这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2)有计划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四)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1.麻疹
2.风疹
3.幼儿急疹
4.水痘
5.流感
6.流行性腮腺炎
7.猩红热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传染性肝炎
10.细菌性痢疾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麻疹1、病因及传染途径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2、症状: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护理空气新鲜注意眼部卫生注意鼻腔、口腔清洁饮食营养易消化降温疹子内陷应注意预防传染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风疹1、病因急传播途径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传染性较小。2、症状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护理卧床休息孕妇避免接触风疹病人。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三)幼儿急疹1、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2、症状: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护理多喝水降温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四)水痘1、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2、症状: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水痘水痘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护理发烧时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食物易消化,多喝开水。止痒剪指甲勤换内衣和床单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三、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一)蛔虫病(二)蛲虫病(三)钩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蛔虫病1.流行特点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症状
(1)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常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片刻可自行缓解。
(2)蛔虫的代谢产物或死亡后的裂解物为有毒物质,可引起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等症状。
(3)蛔虫有喜移行及钻孔的特点。当人体内发生某些变化,如发烧、服不足量的驱虫药等,可刺激蛔虫,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塞等。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蛔虫的感染途径:食物——肠腔——肠壁毛细血管——肺泡——会厌——吞咽——小肠,发育成成虫。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防治
(1)积极治疗蛔虫病,以减少散播虫卵的机会。集体儿童机构可于9—10月间集体驱蛔。因6~7月间最易感染蛔虫卵,9—10月间已长为成虫。常用驱虫药为驱蛔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
(2)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蛲虫病
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或直肠引起的疾病。蛲虫虫体细小,呈乳白色,似短线头,故名线头虫。
1.流行特点
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症状(1)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奇痒。(2)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3)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可受影响。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防治
(1)避免重复感染。小儿穿满档裤睡觉,并于肛周涂上药膏,以粘住虫卵并止痒。早晨用肥皂和温水洗净,换下的内裤洗净并煮沸消毒,连续10天即可见效。
(2)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等。
(3)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4)驱虫药有驱蛔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与患儿生活在一起的蛲虫病患者应同时进行治疗,以杜绝相互感染。学前卫生学第四章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多人共同经营网店借款及利润分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玉器珠宝市场拓展与区域代理合同
- 2025年度安全无忧型个人租房合同
- 2025年度企业节能减排改造补贴协议书
- 2025年度员工心理健康关怀上班协议合同全新版
- 2025年度文化场馆设施维护劳务协议书
- 2025年度影视演员场记助理职业素养培训聘用合同
- 2025年佳木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模板(内部版)课件
-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 弱电系统巡查记录表(办公楼)
- 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习题(Ⅰ类培训练习题库共385题)
- 现场经济签证单范本
- 《网店运营与管理》课件(完整版)
- 《跨境电商B2B操作实务》教学大纲
- 河口区自然资源
- 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制度
- 2012数据结构英文试卷A及答案
- 机翼结构(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