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四节存货管理培训讲学_第1页
第九章-第四节存货管理培训讲学_第2页
第九章-第四节存货管理培训讲学_第3页
第九章-第四节存货管理培训讲学_第4页
第九章-第四节存货管理培训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四节存货管理1

1、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的需要一、存货形成的原因2、出自价格的考虑

2二、存货成本(课本P356)1.采购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采购成本=年需用量(A)×购买单价(P)

2.订货成本:订货成本=全年订货次数×每批订货成本=A/Q×F3.储存成本:储存成本=Q/2×C

5.缺货成本

4.变质与过时成本3

1.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1)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准确地予以预测;(2)存货的消耗比较均衡;(3)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0时下一批存货能马上一次到位;(4)仓储条件以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5)不允许缺货;(6)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一)存货订货量的基本模型56T=A/Q×F+Q/2×C

2.计算公式字母含义:课本P3587(1)逐批测试法(2)图示法(3)公式法

3.方法例:课本P358-36189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年度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0元。要求:(l)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2)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3)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4)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练习10(l)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答案: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练习答案(2)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答案: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11(3)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

答案: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300÷2)×200=30000(元)

(4)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答案: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36000÷300=120(次)

12(二)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批量模型例:课本P36113要求:若一次订购量在500吨以上时可获2%的折扣,在1000吨以上时可获3%折扣,要求判断公司最经济订货量为多少?

例题:某公司每年需用某种材料8000吨,每次订货成本400元,每件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40元,该种材料买价为1500元/吨。

练习14订购量平均库存储存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成本采购成本相关总成本400AB

CD

E

F

500G

HI

JK

L

1000

M

N

O

P

QR15订购量平均库存储存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成本采购成本相关总成本400200200×408000/40020×4001500×80001201600050025010000166400117600001177640010005002000083200116400001166320016(三)订货点的确定1.订货点: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影响订货点的主要因素有正常消耗量、提前期和安全储备量。2.正常消耗量: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一单位时间(日、周)的存货消耗量,一般按某项存货全年需要量除以全年天数或周数计算,用d表示。3.提前期:从提出订货到所订货物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的间隔期,也称为交货时间,用L表示。4.安全储备量: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建立的保险性存货储备,用B表示.17R=d×L1、确定情况下的订货点在正常消耗量和提前期确定的情况下,订货点(R)按下列公式确定:例:某企业全年需用材料432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300元,单位储存成本2元,每日正常消耗量为120千克,提前期为8天。求订货点.经济订货量,经济订货次数R=120×8=9601819结论: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没有影响,即订货提前期模型有关存货的每次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时间等无变化,与基本模型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发出订货单时间,须在订货点发出订单。202、提前期不完全确定情况下的订货点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有时订货提前期不能完全确定。此时须考虑保险储备量,即订货点由正常提前期的消耗量和超过正常提前期的保险储备量两部分构成。其中保险储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承上例,假设该材料保险储备天数为3天,则:

B=正常消耗量×保险储备天数则

R=L×d+B

R=120×8+120×3=1320(千克)213、提前期和正常消耗量均不完全确定情况下的订货点

当提前期和正常消耗量均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确定保险储备量时除了要考虑提前期延长而增加的消耗量之外,还要考虑由于平均消耗量不确定而增加的消耗量.其中保险储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承上例,假设由于意外因素的干扰,该材料平均每日消耗量可能达到130千克,则:

B=正常消耗量×保险储备天数+(预计最大消耗量-正常消耗量)×(提前期+保险储备天数)

R=120×8+120×3+(130-120)×(8+3)=960+360+110=1430(千克)22(四)保险储备量的确定

建立保险储备固然可以使企业避免由于供应中断而造成的缺货损失,但由此而引起的平均库存量的增高却会加大存货总成本.因此,有必要确定一个最佳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成本和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

其中单位缺货成本为Ku,一次定货缺货量为S,保险储备为B单位存货储存成本Kc

,N为全年订货次数.

23[例]假定某存货的年需要量43200千克,单位储存成本2元,单位缺货成本3.5元,订货提前期8天;每日正常需要量120千克,每年订货次数12次。交货期内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见表。24(1)保险储备量为0件时此时再订货点为960件,因此960件以下需要量时不可能缺货。缺货期望值S0=(1080–960)×0.18+(1200–960)×0.1+(1320–960)×0.04=60(件)总成本=3.5×60×12+0×2=2520(元)25(1)保险储备量为120千克时此时再订货点为1080件,因此1080件以下需要量时不可能缺货。缺货期望值S0=(1200–1080)×0.1+(1320–1080)×0.04=21.6(千克)总成本=3.5×60×12+0×2=2520(元)26(2)保险储备量为120件S120=(1200-1080)*0.121.6(件)总成本=1147.2(元)(3)保险储备量为240件

S240=4.8(件)总成本=681.6(元)(4)保险储备量为30件

S360=0(件)总成本=720(元)当B=240件时,总成本为681.6元,是各总成本中最低的,故最佳保险储备为240件,或者说最佳再订货点为1200件。27存货再订货点示意图储存量(件)再订货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