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二)班级姓名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2分,共56分)1、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2、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半殖民地程度加深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5、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国民大革命兴起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B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始C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D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6、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材料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A.“推恩令”彻底废除了分封制B.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D.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7、《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起初①开天津为商埠;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9、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重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11、“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B.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D.“世外桃源”当时只能是虚构的12、清人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此诗提到的“国初”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作者对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B.该政策的实施是为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斗争C.该政策的实施断绝了中外贸易的往来D.该政策的实施与统治者的心态有关13、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4、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5、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16、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17、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18、某同学利用下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来源:Zxxk]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B.合作化运动——消灭了私有制度C.宪法颁布——建立了社会主义D.人民公社化——迈步走向共产主义19、1956年1月15、21、22、29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分别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举行盛大的游行进行庆祝。右图是当时天津市和平区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情景。当时这些城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20、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A21、表一《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表一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22、.右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①防御匈奴军队进扰而建②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建③张骞出西域时由此出关④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曹润堂诗:“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与此诗有关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25、《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26、某校学生会计划假期组织一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特意向同学们征集旅游路线的设计方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下列哪一地点不应是你选择的A.江苏南京B江西瑞金C.贵州遵义D甘肃会宁27、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④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③28、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包括①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②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③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④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选择题答题处: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答案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22分,共44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材料二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品序文官武官带饰一仙鹤狮子玉二锦鸡狮子花犀三孔雀虎豹金钑花四云雁虎豹带饰五白鹇熊罴银钑花六鹭鸶彪素银七鸂鶒彪素银八黄鹂犀牛乌角九鹌鹑海马乌角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分)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什么?(2分)(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6分)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30、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材料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材料四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2)材料二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4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8分)(4)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井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5)综合上述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