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科目(期中)第 4 次模拟考试_第1页
2024 - 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科目(期中)第 4 次模拟考试_第2页
2024 - 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科目(期中)第 4 次模拟考试_第3页
2024 - 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科目(期中)第 4 次模拟考试_第4页
2024 - 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科目(期中)第 4 次模拟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科目(期中)第4次模拟考试《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本B.水C.日D.木2.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赤壁之战3.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火B.木C.水D.土4.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桃花源记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5.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木D.人6.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大闹天宫7.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本B.水C.日D.木8.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赤壁之战9.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火B.木C.水D.土10.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桃花源记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11.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木D.人12.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大闹天宫13.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本B.水C.日D.木14.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赤壁之战15.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火B.木C.水D.土16.下列哪个成语出自《红楼梦》?A.桃花源记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17.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A.日B.月C.木D.人18.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大闹天宫19.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本B.水C.日D.木20.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赤壁之战《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些字属于形声字?A.本B.水C.日D.木2.下列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赤壁之战3.下列哪些字属于会意字?A.火B.木C.水D.土4.下列哪些成语出自《红楼梦》?A.桃花源记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5.下列哪些字属于象形字?A.日B.月C.木D.人6.下列哪些成语出自《西游记》?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大闹天宫7.下列哪些字属于形声字?A.本B.水C.日D.木8.下列哪些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破釜沉舟B.群英会C.背水一战D.赤壁之战9.下列哪些字属于会意字?A.火B.木C.水D.土10.下列哪些成语出自《红楼梦》?A.桃花源记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文课文的阅读理解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2.在写作中,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3.诗歌的韵律主要是指押韵和节奏。()4.书法艺术强调的是笔画的粗细和力度。()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七十二变的能力。()6.语文课的学习重点是掌握生字词和语法知识。()7.诗歌的意境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8.在阅读小说时,了解人物性格是把握故事情节的关键。()9.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密切相关。()10.语文课的作业主要是背诵和默写。()《四、填空题/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分)》1.《离骚》是中国古代哪位诗人的代表作?()2.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4.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5.下列成语中,含有“月”字的是()、()、()。6.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8.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是()。9.下列成语中,含有“山”字的是()、()、()。10.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五、应用题/阅读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短文:小明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非常喜欢阅读。一天,他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小明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他决定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作文。问题:(1)小明为什么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感兴趣?(2)小明决定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作文,他可能会从哪些方面来展开?2.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诗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问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问题。文言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问题:(1)这段文言文出自哪部经典?(2)这段文言文主要表达了什么道理?4.阅读以下小说片段,回答问题。小说片段:林黛玉进贾府后,她发现贾府里的仆人非常忙碌。她看到一个小仆人正在打扫庭院,便问:“你叫什么名字?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休息一下?”小仆人回答:“小姐,我姓王,叫王熙凤。我家主人让我在这里帮忙,虽然辛苦,但我乐意。”问题:(1)这段小说片段出自哪部作品?(2)这段小说片段中,林黛玉对小仆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本套试题答案如下:一、单选题1.A2.B3.A4.B5.A6.D7.A8.A9.A10.B11.A12.D13.A14.A15.A16.B17.A18.D19.A20.A二、多选题1.A,B,D2.A,B,D3.A,B,C4.A,B,D5.A,B,C6.A,B,D7.A,B,C8.A,B,D9.A,B,C10.A,B,D三、判断题1.×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