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法理学
[单选题]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下列哪项不属于党的领导在
法治建设中的体现?()
A.思想领导
B.政治领导
C.组织领导
D.个案指导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主要是思
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故本题答案选D。
[单选题]2.我国古代司法中,当法无明文规定时,有“举重以明轻”的做法,
这种做法()o
A.是类比推理
B,是演绎推理
C.是归纳推理
D.是辩证推理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辩证推理,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处于多元化时,借助于辩证思维
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只有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不确
定时,才需要运用辩证推理(实质推理)。法无明文规定属于作为推理的两个
前提条件之一:法律不确定的情况,因而需要辩证推理,因而以“举重以明
轻”的方式进行确定法律适用的推理过程属于辩证推理。
[单选题]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o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法律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将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和行政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单选题]4.()是国家管理经济社会活动最具有抽象性和稳定性的手段。
A.执法
B.守法
C.司法
D.立法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在中国,立法是指由特定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
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因此,立法是国家管理经
济社会活动最具有抽象性和稳定性的手段。故答案为D选项。
[单选题]5.下列法律现象与朝代对应正确的是()o
A.春秋决狱一一春秋
B.亲亲得相首匿一一唐朝
C.翻异别勘”一一宋朝
D.“化外人”相犯,依本俗法一一元朝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历史常识。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儒家
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主要用孔了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故A项对应错误。“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的原则之一,是指在直系
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的罪行,均可互相隐瞒包庇,而
且减免刑罚。故B选项对应错误。“翻异别勘”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审判制度,
指在诉讼中,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翻异),事关情节重大,一般由另一法官
或其他司法机关重审(别勘)的制度。所以C选项对应正确。关于“化外人”
犯罪的原则,唐代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
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所谓“化外人”,指“蕃夷之国”的人,即外
国人.按照唐律规定,同属一国的侨民之间的犯罪,由唐代按其本国的法律处
断;不同国籍的侨民犯罪,由唐代按照唐律处理。所以,D选项对应错误。综上
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单选题]6.《精神卫生法》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o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社会法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展国法律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
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精
神卫生法》属于特殊行政法,是行政法的一种。
[单选题]7.法律解释的种类不属于根据解释尺度不同而分类的是()o
A.限制解释
B.扩充解释
C.字面解释
D.正式解释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是按照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不同而进行的分
类。正式解释是指由有权解释法律的国家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又称“有权
解释”。
[单选题]8.根据我国的法律效力层次,下列法律中效力最高的是()o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政府规章
D.自治条例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自治条例。
[单选题]9.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的规定制定了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这属于Oo
A.立法行为
B.执法行为
C.司法行为
D.适用法律的行为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国务院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有
三种名称:条例、规定、办法。“办法”属于行政法规的一种。因此本题中国
务院的行为是立法行为。
[单选题]10.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从国情出发,在承继中
国传统法律文化优秀成果、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了社会公正。下列有关我国司法制度的表
述,正确的是()o
A.刑事案件的预审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B.我国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司法效率、保证司法质量
C.我国的司法职业化改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加事案件的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故排除A项。我国司法改革的根
本目标是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
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故排除B项。早在20世
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以强化庭审功能、扩大审判公开、加强律师辩护、建
设职业化法官和检察官队伍等为重点内容的审判方式改革和司法职业化改革。
故排除C项。
[单选题]1L关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o
A.就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地区的法律渊源而言,可以概括为以宪法为核
心、以行政法规为主的法律渊源
B.在我国.作为法律渊源之一的“法律”一词是在广义上使用的,除了指由国家
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外,还包括其他有立法权的机关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报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后才能生效
D.国际法不构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但是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
约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内地的法律渊源以宪法为核心是正确的,但并非以行政法规为主,
而是以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从属于法律。因此,选项A不成立。作为法律渊源
之一的“法律”一词是在狭义上使用,仅指全国入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
法律文件。因此,选项B不成立。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必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并非“备案”后生效。因
此,选项C不成立。国际法与国内法相对,是根据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
进行区分的;而法律部门是根据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进行区分的。因此,国际
法不构成我国的部门法。因此,选项D正确。
[单选题]12.下列事例与法律概念对应关系正确的有()项。①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一一立法②某市卫生局依法开展该市餐饮业卫生情况检
查活动一一守法③某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上诉民事案件一一司法
④大学生魏某依法投票选举某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一执法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立法通常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认可反映统治
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现时期
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主要由以下.四方面构成:(1)立宪权;(2)立法律权;
(3)立法监督权;(4)其他立法权。故①正确。守法,指公民、社会组织和
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力)、履行义务的活
动。②正确。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
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
专门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主要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选举案
件等。故③正确。大学生魏某依法投票选举某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体现了魏某
对选举权的行使,属于守法的范畴,故④对应关系错误。
[单选题]13.下列法治思想与其所对应的法学理念不正确的是()o
A."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一一法律要使人容易明白易知
B.“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一一立法要符合自然规律,适应时代的
要求和实际情况
C.“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一一法律要公之于天下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一法要定分止争,兴功惧暴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A项正确,“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是指法律一定要明白易
知,便于遵守。B项正确,・'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体现的是法家的
“因时立法”的思想,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国家的法制也应做相应的改变。C
项正确,“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表达的意思是法律要公之于天下,以使
天下吏民都知道法律从而不犯法。D项错误,“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强调的是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
都不能独立丁•法外,而不是说法的定分止争、兴功惧暴的作用。因此,本题选D
项。
[单选题]14.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
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
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A项所述的是法的时间效力,法律须经公布后始得生效。它表述了一
个重要的民主原则,即不经公布的法,公民可以不遵守,以防止国家机关滥用
法的名义任意地惩治处于弱势的民众,该项正确,为应选项。B项中,规定解决
法律之间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的规范应为根本法一宪法,而不是基本法
律,故该项错误。C项中,法律无溯及力的含义是:新法对过去不生效,旧法仍
然对过去起作用,这是从旧原则而非从新原则,故该项错误。D项中,前半句正
确,但后半句错误。公民是不能因不知法而被免罪的,法对人的效力是以属人
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等原则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是否知晓为标准。当
然,没有公布是法律不具有管辖权的理由,但是不知晓并不构成免除管辖的条
件。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单选题]15.下列表述与其所包含的法的原则对应错误的是()o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
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一一平等原则
B.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
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一一自愿原则
C.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遵循基本的交易道德,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利
益冲突和矛盾,以及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一一诚实信用
原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一一公序良俗原则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D项为我国《宪法》第51条的规定,体现的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即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时损害他
人同样受保护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则构成权利滥用。而公序良俗原则是
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
俗。因此,本题选D。
[单选题]16.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是()o
A.法律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则、概念和解释
B.判决书等规范性法律文书可以反复被适用
C.法律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
实
D.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从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利益冉发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法律耍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认为,法律由规
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因此A项错误。判决书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
件,而属于法律文书,因此不具有反宓适用性,R项错误.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
则指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因此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17.“禁止法官在法律上沉默”。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O
A.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应按法律规则裁判
B.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按法律原则进行裁判
C.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必须作出选择
D.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才可以选择沉默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基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
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应按法律规则裁判,在
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按法律原则进行裁判。适用法律原则一般存
在三种情形:①穷尽规则;②为实现个案正义;③适用原则具有更强理由。因
此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相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必须作出选择。而沉默权的规
定是针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
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法官不得在法律上沉默。因此,D项
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18.下列有关正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是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事物
B.正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
C.一般来说,社会根本不存在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
D.正义是相对的、历史的、具有阶级性的概念
I]二确答案:c
参考解析:从字面上讲,正义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事业、
关系和制度等。从实质上讲,它指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
正义有不同的分类法,不管哪类正义,都是历史的、相对的、阶级的概念,但
也存在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某些正义观念。衡量任何一种思想、活动、制度或
事业是否合乎正义的最终标准是看它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
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是存在的,故本题C项说法
错误,当选。
[单选题]19.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是
()。
A.行为能力
B.行动能力
C.权力能力
D.权利能力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行为能力,是指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
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单选题]2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可以理解为()o
A.反对法外歧视
B.公民的权益一律受到保护
C.反对法外特权
D.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以理解为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
到保护。
[单选题]21.法律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和()等特点。
A.针对性
B.规范性
C.平等性
D.灵活性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法律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1)权威性;(2)规范性;(3)
强制性;(4)稳定性;(5)预防性。针对性是行政方法的特点之一;灵活性
和平等性是经济方法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单选题]22.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o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I).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宪法的传统分类方式为:(1)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把
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从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把宪法分为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从制定宪法的机关不同,把宪法分为钦定宪法、协
定宪法和民定宪法。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23.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
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Oo
A.文字理解
B.目的解释
C.比较解释
D.系统解释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体系解释,也称逻辑解释、系统解释。这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
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
法律C故本题答案选及
[单选题]24.学生甲和学生乙刚参加完一次民事案件庭审的旁听,回来的路上,
二人边走边谈,学生甲说:①王某违约不向张某交付货物就应该承担交付货物
的法律责任;②王某不交付货物,就要由张某对其进行法律制裁。学生乙说:
①法院判王某不仅交付货物,而且要赔偿张某的经济损失,让王某尝一下承担
法律责任的滋味;②王某如果不履行法院的判决,法院就要强制执行,对其实
行法律制裁。二者的谈话中,正确的说法有OO
A.学生甲①②学生乙①②
B.学生甲①与学生乙②
C.学生甲②学生乙①
D.学生甲①学生乙①②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有
法律责任不等于有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方式;法律责任
可以主动承担,而法律制裁必须由司法机关通过诉讼程序进行。本题中学生甲
的论点①和学生乙的论点②壬确地反映了这种关系,所以应选B。学生甲的论点
②的错误在于进行法律制裁的主体不应是张某,而应是法院;学生乙的论点①
混淆了法律贡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
[单选题]25.下列语句与其蕴含的刑罚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A.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一一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
B.八十、九十日耄;七年日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一一老年人犯罪减免
刑罚原则
C.刑罚世轻世重一一宽严适中原则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一因地、因时制宜原则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B项错误,“八十、九十日耄;七年日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
焉”体现的刑罚理念是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原则。C项错误,“刑罚世轻世重”体
现的刑罚理念是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D项错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
夫”体现的刑罚理念是特权原则。故选A。
[单选题]26.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一些基本特征,以下不属于法的
特征的是OO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B.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的规范
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规范
D.法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
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
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
性,故A项正确。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的精神是强
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故B项正确。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
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故C项正确。法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因此只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D项错误。因此,本题选D。
[单选题]27.下列中国古代法律格言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不正确的是()o
A.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王:执法必严,执法必公
B.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法律具有强制性
C.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依法治国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出自《管子•任
法》,意思是“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非法律具有强制性,B项对应错误。其他三项均正
确,故选B。
[单选题]28.可以作为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是()o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
C.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D.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权利与义务的根本区别。权利是指公民在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可做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国家和其他公民做或者不做某种行
为。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某种法律责任。公民的权利是
否行使,取决于公民个人的意愿,公民既可以享受,也可以放弃。公民对义务
的履行则不得取舍,国家以强制力保障公民对国家或社会以及他人履行自己的
义务。所以,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权
利体现自主性,义务体现强制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29.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
是()。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
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藜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二确答案:[)
参考解析:基律责任的免除是指虽然违法者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出现法定备件
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免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时效免责、不诉
免责、协议免责、自首及立功免责、自助免责和因履行不能免责,A项中,蒋某
将入室抢劫的康某关押的行为属于自助免责的情形;B项中,蔡某盗窃的行为已
超过追溯时效,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形;C项中,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协议免责的
情形。D项属于打架斗殴行为,高某持刀将他人刺伤不是自助行为,也不符合其
他免责形式,因此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30.我国有权进行法典编纂的国家机关是()o
A.国家司法机关
B.国家执法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军事机关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从法律编纂的主体看,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进
行。因为这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非特定的立法机关不得为之。《中华人民
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
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向该法律的基本原则
相抵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单选题]31.对准司法行为与司法行为的区别表述有误的是()。
A.准司法行为只解决民事争议
B.准司法机构不是国家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
C.当事人在选择潴司法机构方面有自主权
I).在准司法领域,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鉴定、公证机构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准司法行为与司法行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准司法行为不具有
国家强制力,虽然某些公证可以强制执行,但其发展趋势是自愿执行或申请法
院宪制执行。(2)准司法机构不是国家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当事人在选择准
司法机构方面有自主权。在司法活动中,当事人并不存在被管辖的自愿选择,
而在准司法领域,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鉴定、公证机构。故A选项表述
错误,符合题意。
[单选题]32.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
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该规范属于OO
A.授权性规则
B.命令性规则
C.强制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授权人们可以为或可以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
范。其特点是既不要求人们必须为某种行为,也不禁止人们为某种行为,而是
授权人们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属于授权性规则。
故本题答案选A。
[单选题]33.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于法律所作的解释是()o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工法解释,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我国宪
法规定,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解释,是指最高国
家审判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国家检察机关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适用法律
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行政解释,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
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
题所作的解释。学理解释,一般指学者或其他个人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
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单选题]34.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
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闪。这样,法律关系发生了变更的是
()O
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宗题中,合同具体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合同相对方发生了变
化,所以是合同的主体发生了变更.
[单选题]35.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
不同的法律表达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
A.国际法与国内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法律的分类。法律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从大的方向
分为法的一般分类和法的特殊分类。法的一般分类主耍包括这样几种:按照法
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法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法律规定的内
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
定主体、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
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恃别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
律可以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
[单选题]3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o
A.西周时期的诉讼分为“狱”和“讼”,审理刑事案件称为“断狱”,审理民
事案件叫做“听讼”
B.“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它是指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
的行为,法律要追究亲属的刑事责任
C.“春秋决狱”是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它是指对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集中在
春秋两季进行
D.“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一人犯罪,其“五服”所示亲属均要连带受刑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B项说法错误,"亲亲得相首匿”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问
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它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
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C项说法错误,“春秋决
狱”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其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
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D项说法错误,“准五服
以制罪”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处刑的依据。
在刑罚适用上: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刑愈轻;以卑犯尊,处刑愈重。服制
愈远,以尊犯卑,处刑愈重;以卑犯尊,处刑愈轻。故选A。
L单选题」37.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论述,正确的是()o
A.法律规则可分为公理性规则和政策性规则。公理性规则由法律原理构成,而
政簧性规则则是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制定
B.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
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该规则属于命令性规则
C.我国《律师法》规定,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报国务院批准。该规则属于委任性规则
D.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
予以公布。该规则属于准用性规则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法律规则没有公理性规则和政策性规则之分,此种分类方法适用于
对原则的划分。故A项错误。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即人们必
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B项中的规则不是命令性规则而是禁止性规则,
即规定人们消极义务的规则,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
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可见,C
项中的规则属于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的行为模
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D项中规则不符合准用性规
则的定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38.运用法律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A.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
B.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
C.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
D.月法律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包括以下几点:(1)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法
律方法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其运用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尊重客观规律。
充分发扬民主。(2)法律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法律方法具有滞后
性、消极性的特点,同时法律方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有限,因而,不
能期望法律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发生作用。(3)创
造釜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故答案为D选项。
[单选题]39.李大牛与张二虎因走路冲撞发生口角,李冲动之下将张打死。为
此,张的家人继承张的财产。公安机关将李逮捕;准备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
诉。这时,李暴病而亡。公安机关遂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导致公安机关撤销
案件的是Oo
A.法律行为
B.违法行为
C.事实构成
D.自然事件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条件之一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事
实,人的死亡属于法律事件中的自然事件,即不可避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事实。而法律行为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A选项错误,不选。导
致公安机关逮捕李大牛的事实是李大牛杀死张二虎,属于违法行为。而对于公
安机关撤销案件来说是由于李大牛死亡,这属于法律事件中的自然事件。所以B
选项错误,不选。事实构成,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
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原因是李大牛死亡,属单一事
实,非事实构成。所以C选项错误,不选。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是由丁•李大牛死
亡这个自然事件。所以D选项正确,当选。
[单选题]40.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B.从社会整体上看,权利和义务的绝对值数量是等同的
C.权利和义务经历了一个从分裂对立到浑然一体的过程
D.权利和义务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
权利的义务,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A项正
确。从社会整体上看,权利和义务的绝对值数量是等同的。B项正确。权利和义
务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权利
和义务界限不明,是浑然一体的,随着阶级社会、国家的出现和法律的产生,
权利和义务发生分离。随着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确立,权利和义务才达到相互
一致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C项说法不正确。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
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
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特权社会,往往强调义务本位;在民主
法治国家,则往往强调权利本位,义务处于次要地位。D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
为C。
[单选题]41.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一项?()
A.已订婚的某对恋人之间的关系
B.某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他党员的关系
C.被告人聘请某律师进行辩护
D.某甲赌博输给某乙1000元钱,立下字据表示在3天内付清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
关系。A项中不存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B项中的关系不是由法律调整所形
成的;D项中的关系不合法,不属于法律关系。
[单选题]42.下列关于法系的说法错误的是()o
A.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
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B.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大
陆法系以民法为典型,包括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
C.中华法系又称“中华体系”,是与罗马法系、英美法系并列的法系之一,是
以局礼、儒学、唐律为母法发展起来的中国法律体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
础,以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为基本特征
D.法国法系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蓝本建立的,强调个人权利;德国法
系是以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基础建立的,强调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A、B、D三项均正确。C项说法错误,中华法系又称“律令体系”,
是以周礼、儒学、唐律为母法发展起来的东亚法律体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
础,以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为基本特征,重视家族关系、君臣关系的法律调
整,重视民间纠纷的调处解决。中华法系包括古代的中国法、朝鲜法、日本
法、琉球法、安南法等。
[土选题法治是需以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
治理国家的方略。以下属于法治的含义的是()o①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
略②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③法治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状态④法治是一种至
上的国家权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法治的含义包括: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法治是一种理性的
办事原则;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的精神;法治是
一种理性的社会状态和理想的社会秩序。①②③句说法正确,④句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o
[单选题]44.法律意识有不同的形态,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传统的,
也有现代的。以下几种法律意识的形态中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
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Oo
A.社会法律意识
B.法律思想体系
C.立法意识
D.执政党的法律意识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
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依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个人
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社会法律意识是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
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法律意识。题中的表述恰
符合社会法律意识所包含的内容,故A项正确。
[单选题]45.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被称为()O
A.法律体系
B.法律部门
C.法学体系
D.法律汇编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由此可知,B项正
确。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
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
体。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法
律汇编,即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排列,编辑成册,不改
变文件的内容,也不是制定法律。
[单选题]46.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
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O
A.实行民主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
B.实行专制的国家,同样实行法律至上的原则
C.实行民主的国家,国王不可以参与立法
D.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可以制造法律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
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民主国家里,法律至高无上,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
律,即便国.王参与立法也不必然危及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专制的国家里,
国王可以制造法律,可以超越法律,法律只是国王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A、
B、C项谎法错误,D项正确。故选D。
[单选题]47.“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下列与题干体现的意思类似的是()o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C.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D.一人一义,十人十义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法律的稳定性以体现法的尊严。A项错误,“不别亲
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意思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切用法律来判
断,是平等适用法律的体现。B项正确,“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的意思是
法要具有稳定性并且要让人民知道,体现了法律的尊严。C项错误,“凡命夫、
命妇不躬坐狱讼”的意思是大夫以上及其妻子可不出庭受审,以维护其尊严,
反映了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司法传统的影响。D项错误,法是一种是非的标准,
“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即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标准,以致不断发生争乱。因
此,本题选B项。
[单选题]48.法的特征是法的外在形式,法的本质是法的内在属性。下列选项
中,属于法的本质的是O0
A.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B.白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C.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D.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即: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
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故本题答案选C。
[单选题]49.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说法正确的是()o
A.一个法律条文对应一个法律规则
B.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以及法律后果
C.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行为模式时,应承担的违法后
果
D〕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一般情况下,一个法律条文对应一个法律规则,但是很多情况下,
一个法律规则由很多法律条文来表述,一个法律条文表达儿个法律规则,故A
项错误。法律规则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并以规定权利义务和相对应法律后
果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以及法律
后果,故B项正确。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
式的要求时,所得到的评价或应承担的后果,包括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故C
项错误。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故D
项错误。因此,本题选B。
[单选题]50.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没有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是()o
A.隋唐的“十恶”
B.明代的“九卿会审”
C.汉代的《春秋》决狱
D.唐朝的“准五服制罪”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选项A,“十恶”是在《北齐律》“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正式确立
的,更加明确了刑律的重点打击对象。“重罪十条”是根据儒家三纲原则确立
的。选项C,《春秋》决狱是汉代断狱的一种方法和制度,亦称《春秋》折狱、
经义折狱、引经决狱,即除依照法令断狱以外,还直接引用儒家经典《春秋》
作为审判的依据。选项D,《普律》与《北齐律》中用继确立“潴五服制罪”的
制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央服为标志区分亲属范围和等级的制度,受到儒家
思想影响。选项B正确,“九卿会审”指对于特别重大的案件,由三法司(刑
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和通政使共同审理,
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审核批准,是封建社会后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没有直
接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单选题]51.民法法系的发展基础是()o
A.普通法
B.判例法
C.罗马法
D.衡平法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民法法系(CivilLawSystem),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
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单选题]52.下列关于法的作用,不正确的说法是()o
A.法律规范通过配置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以及规定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
的法律责任,设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B.法律的评价作用的特点在于,它是用法律的规范性、统一性、普遍性、强制
性和综合性的标准来评判人们的行为,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其标准和
核心是合法或不合法,违法还是不违法
C.法律之所以有预测作用,是因为法律具有规范性、确定性的特点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主要体现着法律的社会性,因此,在本质上与法律
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矛盾的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江的作用有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之分,
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主要体现着法律的社会性,但在本质上与法律在维护
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并不矛盾。D项表述错误。
[单选题]53.下列属于基本法律的是()o
A.文物保护法
B.商标法
C.行政复议法
D.选举法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法律根据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基本法律,即由全
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刑
法、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
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选举法等;另一类为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
律,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如文物保护法、商标法、
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故本题选D。
[单选题]54.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o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而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法律和自由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法律以自由为最高目标和价
值,但自由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必须受法律的限制。故A项说法错误,D项说
法正确。另外,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正义等
标准,故B项说法错误。实证主义者认为“恶法非法”,所以C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单选题]5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习惯法
B.宪法
C.法规
D.成文法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星当代中国的全部法律中,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它规
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他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出来
的,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就是以宪法为核心、各种制定法为主的形式。
[单选题]56.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o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般法与特别法是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所做的分类。
[单选题]57.下列表述属于法律规则的是()o
A.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B公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D.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
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
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无论是对法
的创制还是对法律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看一个法律条文表述的是不是
表述
如果
务,
或者义
的权利
是具体
的是否
文表述
法律条
是看该
,关键
规则
法律
妻双
定了夫
体规
项具
有D
,只
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用林地协议合同范本
- 包装纸盒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过户合同范本
- 军事拓展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价值咨询合同范本
- 动产个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合同范本
- 农业机械改装项目合同范例
- 化妆品厂家代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妇产科医疗质控月汇报
- 《石油化工企业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T-CAEPI 39-2021)
- 人大代表身份证明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 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 公务员因私出国规定
- 《幼儿教育评价》课程标准
-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标准
- 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备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