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8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讲本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8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讲本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8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讲本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8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讲本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第28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讲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知识梳理篇世界现代史第28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福建考情1时空坐标、同期对比2考点梳理3知识纵横4福建7年中考聚焦5福建考情1福建中考年份2023202220212020201920182017分数2分2分2分2分2分4分9分时空坐标、同期对比2世界中国阶段特征(1)政治:(2)经济:(1)政治:(2)经济:①德、意、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②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①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②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中外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考点梳理3·考点1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考点2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考点3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1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一、经济大危机原因范围特点影响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929年10月下旬,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二、罗斯福新政【7年6考】[2021年考]时间特点实质目的1933年开始国家干预经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根本目的:②直接目的:应对经济大危机[2018年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内容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2017年考]调整农业政策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2019、2022年考];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内容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积极作用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先例,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2020年考]局限性观点提炼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观点1:杰出人物在国家变革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观点2: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观点3: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国家政策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知识拓展:图片解读: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从而成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图片解读:在经济大危机中,普通的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而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却在销毁商品,暴露出资本家贪婪、唯利是图的本性。图片解读: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考点2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二战发动国共同背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法西斯头目意大利德国日本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为了缓解危机,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寻找出路法西斯党纳粹党军部墨索里尼希特勒广田弘毅二战发动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建立政权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政权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解散国会,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二战发动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对外扩张罪行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对内实行独裁专政,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并迫害其他民族(犹太人)等 二战发动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结成侵略集团认识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启示:导致美国与德、日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2)历史传统的影响: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满情绪,而美国是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秩序。德国、日本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美国具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4)经济状况的影响:(3)领导者的影响:罗斯福和希特勒、广田弘毅的个人倾向不同,所起的个人作用不同。德、日的经济实力较弱,更多地依赖对外扩张来复苏经济;而美国一战后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危机。考点3第二次世界大战2022版课标: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年)【7年6考】爆发原因①根本原因:②历史原因:③直接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和日本的压制,引起了两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主要战场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场)及太平洋战场主要进程序幕发展全面爆发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主要进程扩大进一步扩大①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法国被打败;(欧洲西线战场形成)②德军轰炸英国,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战斗①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场形成)②1941年10月—1942年4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主要进程最大规模走向联合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太平洋战场形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2019、2020年考]主要进程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德国进攻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次年2月,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2017、2023年考]主要进程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协调作战雅尔塔会议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2018年考]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①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主要进程为夺取最后胜利召开的会议波茨坦会议法西斯势力的覆灭意大利投降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开罗宣言》中有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主要进程法西斯势力的覆灭德国投降日本投降1945年4月,苏军发动柏林战役,希特勒自杀身亡;[2021年考]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性质影响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③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②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正义战争;③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坚强不屈、英勇作战中国在战争中的作用中国战场牵制日军大量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知识拓展: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关键词:诺曼底登陆关键词:“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场、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战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提升:(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使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2)柏林战役是苏德战场上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图片解读: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但也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科技是把双刃剑。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关键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通过学习二战的历史,可以得出以下观点: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观点四:观点五: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共生才能共赢。在突发事件面前,人类应携手合作;以邻为壑等于自掘坟墓;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应将科技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福人类。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知识纵横4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不同点特点性质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经济、货币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相同点背景实质方式作用都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都是在维护本国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都注意利用不同制度的长处(市场与计划互用)都缓解了危机,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政权观点总结观点1:要借鉴不同国家的政策与制度,合理利用;观点2: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0102030405060708福建7年中考聚焦509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1.【2018福建2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了()A.法西斯专政B.罗斯福新政C.绥靖政策D.马歇尔计划B2.【2019福建2分】罗斯福上台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不到两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由此可见,对该法案的不同处理是基于美国()A.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B.政治体制得到完善C.权力制衡逐步强化 D.社会性质日渐转变A3.【2020福建2分】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A.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C4.【2022福建2分】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B5.【2017福建2分】下图所示的战役的历史作用是()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宣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6.【2023福建2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20多位苏军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B.反法西斯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