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干部培训教材TOC\o"1-2"\h\u20816第一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394781.1农村组织建设 3255861.1.1组织建设的意义 3265541.1.2组织建设的任务 337561.1.3组织建设的途径 4264061.1.4村级组织建设的意义 423651.1.5村级组织建设的任务 497491.1.6村级组织建设的途径 4299861.1.7村务监督与管理的意义 5190571.1.8村务监督与管理的任务 5106381.1.9村务监督与管理的途径 5153021.1.10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5205821.1.11风廉政建设的任务 5253141.1.12风廉政建设的途径 625546第二章农村经济发展 6316571.1.13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6228351.1.14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6128831.1.15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6282041.1.16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概念与作用 7203861.1.17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 7276981.1.18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 750831.1.19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792841.1.20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 778201.1.21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 7102701.1.22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8290181.1.23农村电商与互联网的融合 8138871.1.24农村电商与互联网的政策支持 820082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141181.1.25农村公路建设 8305461.1.26农村公共交通建设 8239121.1.27农村交通管理 9140821.1.28农村饮水安全 9183221.1.29农田水利建设 9150971.1.30农村水环境治理 9148311.1.31农村能源供应 1062061.1.32农村能源消费 10306341.1.33农村能源管理 1016761.1.34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10158491.1.35农村信息服务 11269971.1.36农村信息产业 1114547第四章农村公共服务 11163571.1.37概述 11188411.1.38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 1152341.1.39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11281561.1.40概述 1275041.1.41农村卫生与健康现状与问题 12237901.1.42农村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策略 12289151.1.43概述 12187441.1.44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与问题 1273231.1.45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策略 125881.1.46概述 1252131.1.47农村文化体育现状与问题 13114361.1.48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策略 1328780第五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13221601.1.49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13188611.1.50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1347801.1.51农村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13224871.1.52农村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13210701.1.53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与问题 14178421.1.54农村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措施 14166731.1.5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重要性 1451681.1.56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1414428第六章农村社会治理 15275141.1.57农村基层组织概述 15195021.1.58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主要内容 15289581.1.59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途径 15198611.1.60农村矛盾概述 15135781.1.61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的主要内容 16112831.1.62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的途径 1648491.1.63农村平安建设概述 16158311.1.64农村平安建设的主要内容 1652011.1.65农村平安建设的途径 17272171.1.66农村法治建设概述 17325661.1.67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17246711.1.68农村法治建设的途径 1710767第七章农村扶贫与脱贫攻坚 1750001.1.69扶贫政策的背景与意义 17237971.1.70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 1889151.1.71扶贫措施的实施 1840281.1.72项目筛选与论证 18242331.1.73项目实施与管理 18320891.1.74项目评估与验收 18229301.1.75产业发展定位 18194461.1.76产业发展模式 1940491.1.77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1988651.1.78贫困户识别与帮扶 191911.1.79增收途径 19198821.1.80帮扶效果评价 1928741第八章农村风廉政建设 1928363第九章农村改革与创新 20309511.1.81背景与意义 20244451.1.82主要内容 2069561.1.83改革成效与挑战 20243761.1.84背景与意义 2175471.1.85主要内容 21134191.1.86改革成效与挑战 21265261.1.87背景与意义 21241711.1.88主要内容 2180681.1.89改革成效与挑战 21101581.1.90背景与意义 22145911.1.91主要内容 2289741.1.92改革试验成效与展望 2230866第十章农村干部能力提升 22132821.1.93政治素质 22106351.1.94业务素质 22531.1.95道德素质 2225491.1.96法律素质 23259581.1.97培训 23172011.1.98选拔 2327911.1.99考核 23154081.1.100激励 23194611.1.101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23150131.1.102风廉政建设 24第一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1农村组织建设1.1.1组织建设的意义农村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对于巩固的执政地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有助于提高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1.1.2组织建设的任务(1)加强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组织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2)加强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员工作,提高员素质,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3)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完善组织各项工作制度,保证组织工作有序、高效开展。(4)加强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1.1.3组织建设的途径(1)开展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组织领导班子和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能力。(2)推进风廉政建设。落实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加强风廉政教育。(3)深化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明确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第二节村级组织建设1.1.4村级组织建设的意义村级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1.5村级组织建设的任务(1)完善村级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明确各自职责。(2)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3)提升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加强村级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群众水平。(4)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民主权利。1.1.6村级组织建设的途径(1)加强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2)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验。(3)加强村级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第三节村务监督与管理1.1.7村务监督与管理的意义村务监督与管理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8村务监督与管理的任务(1)建立健全村务监督体系。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加强对村级组织工作的监督。(2)加强村务公开。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对村级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3)强化村务管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程序,提高村务管理水平。1.1.9村务监督与管理的途径(1)加强村务监督培训。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素质,保证监督工作有序开展。(2)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保证村务公开真实、全面、及时。(3)建立健全村务管理责任制。明确村级组织工作人员的职责,强化责任追究。第四节风廉政建设1.1.10风廉政建设的意义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1.11风廉政建设的任务(1)落实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2)加强风廉政教育。开展风廉政教育,提高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3)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风廉政建设的严肃性。1.1.12风廉政建设的途径(1)开展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提高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2)加强风廉政制度建设。完善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保证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3)深化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明确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推动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第二章农村经济发展第一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1.13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调整旨在使农村产业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向多元化、现代化方向转变,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1.1.14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2)发展农村第二产业:积极发展农村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3)拓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服务业,包括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4)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聚效应。1.1.15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1)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保障粮食安全。(2)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产业发展。(3)优化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条件。第二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1.16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概念与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居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共同开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它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17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1)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业生产为主,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2)农村经济合作社:以农村产业发展为主,开展多种经营。(3)农村社区合作社: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1.1.18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3)优化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4)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第三节农村金融服务1.1.19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1.20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1)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2)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3)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4)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1.21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1)加大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2)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监管,保障农村金融服务安全。(3)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第四节农村电商与互联网1.1.22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1.23农村电商与互联网的融合(1)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村电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2)发展农村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3)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1.1.24农村电商与互联网的政策支持(1)加大对农村电商的财政支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2)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电商配送效率。(3)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提升农村电商的整体素质。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农村交通建设农村交通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和农村交通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1.25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农村交通建设的基础,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的可达性、促进农民出行和物流运输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农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因素,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网络。(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需求,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3)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提高投资效益。1.1.26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农村公共交通是农村交通建设的重要补充,对于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公交线路,提高服务水平。结合农村居民出行需求,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2)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农村公共交通发展。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农村公共交通企业发展。(3)推进农村客运站建设,提高候车环境。加强农村客运站建设,提高候车环境,方便农民出行。1.1.27农村交通管理农村交通管理是保障农村交通安全、提高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农村交通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2)完善农村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提高农村交通安全水平。(3)强化农村交通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第二节农村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本节将从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水环境治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1.28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关系到农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水源保护,保证水质安全。(2)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提高供水覆盖率。(3)加强农村饮水设施建设,提高饮水质量。1.1.29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农田水利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农田水利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2)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3)加强农田水利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1.30农村水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农村水环境治理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2)推进农村河道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3)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第三节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农村能源供应、农村能源消费和农村能源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1.31农村能源供应农村能源供应是保障农村能源需求的基础。农村能源供应应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2)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能力。(3)推进农村能源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1.32农村能源消费农村能源消费是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能源消费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消费,节约能源。引导农民合理消费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费成本。(3)加强农村能源消费监测,提高能源消费管理水平。1.1.33农村能源管理农村能源管理是保障农村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农村能源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完善农村能源政策体系,加强能源监管。(2)推进农村能源市场化改革,提高能源服务质量。(3)加强农村能源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能源意识。第四节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信息服务和农村信息产业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1.34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覆盖率。(2)推进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3)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保障信息安全。1.1.35农村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农村信息服务应做好以下工作:(1)丰富农村信息服务内容,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2)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3)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1.1.36农村信息产业农村信息产业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息产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发展农村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加强农村信息产业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3)推进农村信息产业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第四章农村公共服务第一节农村教育1.1.37概述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的提升。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1.1.38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1)现状:农村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素质逐步提升。(2)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相对较低。1.1.39农村教育发展策略(1)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2)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3)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节农村卫生与健康1.1.40概述农村卫生与健康事业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41农村卫生与健康现状与问题(1)现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问题:农村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卫生人才短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有待提高。1.1.42农村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策略(1)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提升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素质。(3)增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第三节农村社会保障1.1.43概述农村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1.1.44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与问题(1)现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问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足,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1.1.45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策略(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第四节农村文化体育1.1.46概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1.1.47农村文化体育现状与问题(1)现状:农村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2)问题:农村文化体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水平较低。1.1.48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策略(1)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2)丰富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内容。(3)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质量。第五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1.1.49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1.1.50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1)生态农业建设: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2)水土保持与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水资源安全。(3)生态景观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生态环境。(4)生态防护林建设:加大生态防护林建设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第二节农村污染防治1.1.51农村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农村污染防治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强农村污染防治,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1.1.52农村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1)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减少污水排放。(2)农业废弃物处理: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农村垃圾处理: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4)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第三节农村废弃物处理1.1.53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与问题农村废弃物处理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存在处理设施不足、技术水平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1.54农村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措施(1)农业废弃物处理: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秸秆还田、生物质能利用等。(2)生活垃圾处理: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工业废弃物处理: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监管,保证工业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第四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1.1.5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有助于规范农村环境保护行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1.1.56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1)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2)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3)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4)部门规章:各部门根据职责制定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章。通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第六章农村社会治理第一节农村基层组织治理1.1.57农村基层组织概述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村级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1.1.58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主要内容(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风廉政建设,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机构的作用,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3)加强村务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工作的监督,保障村民利益。(4)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治理水平,推动农村法治建设。1.1.59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途径(1)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2)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对在农村基层组织治理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加强考核评价。建立科学的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治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节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1.1.60农村矛盾概述农村矛盾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社会事务等方面产生的各种矛盾。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1.1.61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的主要内容(1)加强矛盾排查。及时发觉农村矛盾,对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矛盾进行排查,保证农村社会稳定。(2)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机制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矛盾化解体系。(3)提高调解能力。加强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能力和水平。(4)加强法治保障。依法处理农村矛盾,保障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工作的法治化。1.1.62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的途径(1)建立健全农村矛盾化解与调解组织。加强农村调解组织建设,形成覆盖农村的调解网络。(2)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3)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摸索适应农村特点的矛盾化解与调解模式,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第三节农村平安建设1.1.63农村平安建设概述农村平安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项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1.1.64农村平安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农村治安防控。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农村治安防控能力。(2)深化农村治安整治。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秩序。(3)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的发生。(4)提高农村应急能力。加强农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1.1.65农村平安建设的途径(1)完善农村平安建设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农村平安建设相关政策,为农村平安建设提供政策支持。(2)加强农村平安建设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平安建设领导机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3)推动农村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将农村平安建设与农村社会治理相结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第四节农村法治建设1.1.66农村法治建设概述农村法治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推进法治进程,使农村社会生活各方面都纳入法治轨道,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项系统工程。1.1.67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2)完善农村法治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法治体系,推动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3)加强农村法治监督。加强对农村法治工作的监督,保证农村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4)提高农村法治水平。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法治水平。1.1.68农村法治建设的途径(1)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法治队伍,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2)推动农村法治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将农村法治建设与农村社会治理相结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3)加强农村法治保障。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七章农村扶贫与脱贫攻坚第一节扶贫政策与措施1.1.69扶贫政策的背景与意义农村扶贫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1.70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1)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2)教育扶贫: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3)健康扶贫: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体系,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4)搬迁扶贫:对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社会保障扶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贫困人口基本生活。1.1.71扶贫措施的实施(1)制定扶贫规划,明确扶贫目标和任务。(2)建立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保证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3)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提高扶贫干部业务能力。(4)加强扶贫宣传,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政策知晓度。第二节脱贫攻坚项目实施1.1.72项目筛选与论证(1)根据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筛选适宜的扶贫项目。(2)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保证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1.1.73项目实施与管理(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进度和责任主体。(2)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操作。(3)加强项目监测,及时发觉问题,保证项目按期完成。1.1.74项目评估与验收(1)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对贫困地区的影响。(2)对项目进行验收,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第三节贫困村产业发展1.1.75产业发展定位(1)结合贫困村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方向。(2)注重产业扶贫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产业竞争力。1.1.76产业发展模式(1)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2)推进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3)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1.77产业发展政策支持(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2)优化金融政策,降低贫困村产业发展风险。(3)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村产业发展信心。第四节贫困户帮扶与增收1.1.78贫困户识别与帮扶(1)建立贫困户识别机制,保证帮扶对象精准。(2)制定贫困户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措施和时间节点。1.1.79增收途径(1)发展家庭经济,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2)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竞争力。(3)拓展收入来源,增加贫困户收入渠道。1.1.80帮扶效果评价(1)建立贫困户帮扶效果评价体系,监测帮扶成效。(2)及时调整帮扶措施,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第八章农村风廉政建设第一节村级风廉政建设村级风廉政建设是农村风廉政建设的基石,关系着的形象和农村社会稳定。一要深入开展风廉政教育,提高村级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二要健全村级风廉政制度,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三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维护的纪律,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第二节农村员干部教育与管理农村员干部教育与管理是农村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一要加强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廉洁自律意识。二要完善员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三要加强对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员干部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第三节村级“三务”公开村级“三务”公开是指村级务、村务、财务公开,是加强农村风廉政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一要明确公开内容,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二要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的透明度。三要创新公开形式,便于群众监督。四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三务”公开落到实处。第四节农村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农村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落实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制度保障。一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担当。二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组织、纪委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要严肃责任追究,对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九章农村改革与创新第一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1.81背景与意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1.82主要内容(1)土地确权:明确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2)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3)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生态不恶化。(4)土地补偿制度:完善土地征收、征用补偿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1.1.83改革成效与挑战(1)改革成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2)挑战:土地流转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还需加强。第二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1.1.84背景与意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明确农村各类产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1.1.85主要内容(1)明确产权主体:明确农村土地、房屋、山林、水面等资源的产权主体,保障农民合法权益。(2)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产权流转。(3)完善产权制度:完善农村产权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行为,防范农村产权纠纷。1.1.86改革成效与挑战(1)改革成效: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挑战:农村产权流转机制不健全,产权纠纷处理难度较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需深化。第三节农村金融改革1.1.87背景与意义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防火涂料施工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九中学等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铁路工程监理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国内白糖市场稳定供应合同
- 年产2万吨氰尿酸联产1.5万吨消毒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年螺蛳青鱼干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185507
- 2025年度企业借款收据定制与财务对接合同
- 2025年度电子产品试用及市场分析合同
- 2025年5LED自行车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端子连接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3207-T 1047-2023 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 钢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 2025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 聘任全职围棋教练合同范例
-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生物含答案
- 心水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审批表
- 成品油运输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体育赛事直播服务投标管理办法
- 高三冲刺毕业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申报书】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