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车间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1274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414891.1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4147561.1.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证生产作业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4160561.1.2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更新和调整,保证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合规性。 41331.1.3参照国际先进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和执行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286571.1.4加强对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的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员工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 4192981.2安全生产责任制 490601.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车间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4261211.2.2车间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4248391.2.3各部门负责人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保证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4323781.2.4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对自身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4136451.2.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定期对车间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5296951.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572571.3.1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全体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531151.3.2新员工入职时,进行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 5326431.3.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594091.3.4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的能力。 582301.3.5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529129第二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5250512.1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 544502.1.1检查与维护频率 5142172.1.2检查与维护内容 5192162.1.3检查与维护责任 5209782.2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6160282.2.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6255052.2.2培训与考核 699122.2.3实施与监督 6116302.3设备设施处理 6138332.3.1分类 6245592.3.2报告 623772.3.3调查与处理 7391第三章生产过程安全管理 7162783.1生产现场安全检查 7179193.1.1检查目的 746573.1.2检查范围 7275913.1.3检查频率 7202783.1.4检查内容 751953.1.5检查流程 7304843.2生产过程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8307333.2.1风险识别 8314433.2.2风险评估 872603.2.3风险控制 8187873.3生产预防与处理 881523.3.1预防 832103.3.2处理 87218第四章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 9148964.1职业病防治 9201624.1.1目的 913034.1.2职业病防治措施 917664.1.3职业病防治责任 9205454.2环境污染控制 941714.2.1目的 988464.2.2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10165264.2.3环境污染控制责任 10175074.3应急预案与处理 10191604.3.1目的 10162054.3.2应急预案制定 10208334.3.3处理 10307204.3.4应急预案与处理责任 1011260第五章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 1074705.1安全生产费用预算与使用 10215325.1.1预算编制 11148365.1.2预算执行 11107415.1.3预算调整 11289295.2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1191245.2.1配置原则 11198695.2.2配置要求 11159945.2.3配置管理 12169535.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1230525.3.1建设目标 12266735.3.2建设内容 12160525.3.3建设要求 1229413第六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25376.1作业现场安全检查 1262296.1.1检查频率与范围 12298346.1.2检查内容 129946.1.3检查方法 13102126.2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控制 13194356.2.1风险识别 13238416.2.2风险评估 13269596.2.3风险控制措施 1377446.3作业现场应急预案 13266676.3.1应急预案的制定 13124516.3.2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38346.3.3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14274536.3.4应急预案的实施 1410229第七章安全生产处理 1459527.1报告与调查 1437697.1.1报告 14305097.1.2调查 14134137.2处理与责任追究 14121477.2.1处理 1489167.2.2责任追究 15258617.3预防与警示教育 15111777.3.1预防 15188237.3.2警示教育 153649第八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政策 16189508.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625758.1.1法律法规概述 16318338.1.2主要法律法规 16104878.1.3法律法规执行 1622048.2行业安全生产规定 16105948.2.1行业安全生产概述 16305598.2.2主要行业安全生产规定 16281998.2.3行业安全生产执行 17211268.3地方安全生产政策 17190638.3.1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概述 17138018.3.2主要地方安全生产政策 17292958.3.3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执行 175687第九章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 17238119.1安全生产组织结构 17306319.1.1组织架构设立 1726429.1.2组织架构层级 18234209.1.3职责划分 18311519.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888129.2.1安全生产责任制 18135419.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8213449.2.3安全生产培训 18170079.2.4安全生产检查 19289779.3安全生产绩效评估 1978829.3.1评估指标 1980139.3.2评估方法 1974399.3.3评估结果应用 195213第十章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92083410.1安全生产理念传承 19497910.1.1传承背景 193175910.1.2传承内容 191005210.1.3传承途径 202515110.2安全生产文化活动 203082910.2.1活动目的 201067210.2.2活动内容 20791710.2.3活动组织 201404010.3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评价 20413010.3.1评价目的 201876710.3.2评价内容 20565610.3.3评价方法 21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要求1.1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1.1.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证生产作业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1.1.2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更新和调整,保证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合规性。1.1.3参照国际先进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和执行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1.1.4加强对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的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员工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1.2安全生产责任制1.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车间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1.2.2车间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1.2.3各部门负责人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保证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1.2.4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对自身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1.2.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定期对车间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1.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1.3.1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全体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1.3.2新员工入职时,进行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1.3.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1.3.4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的能力。1.3.5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第二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2.1设备设施检查与维护2.1.1检查与维护频率为保证生产车间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日检:对关键设备设施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发觉并解决小问题。周检:对一般设备设施进行每周检查,保证设备设施运行正常。月检:对重点设备设施进行每月检查,全面评估设备设施状况。季检:对全部设备设施进行季度检查,对关键部件进行详细检测。2.1.2检查与维护内容检查与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设备设施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功能指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设备设施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设备设施的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记录。2.1.3检查与维护责任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车间、班组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部门,保证检查与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查与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2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2.2.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根据设备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设施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设施的紧急停车、故障处理方法;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培训及考核。2.2.2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保证操作人员掌握以下内容:设备设施的功能、结构、原理;设备设施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知识;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紧急处理方法;操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2.2.3实施与监督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操作规程的执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2.3设备设施处理2.3.1分类根据的性质、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设备设施分为以下几类:轻微:造成设备设施损坏、停机时间短、损失较小的;一般:造成设备设施损坏、停机时间较长、损失较大的;重大:造成设备设施严重损坏、停机时间较长、损失巨大或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2.3.2报告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向车间主任报告,车间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2.3.3调查与处理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应查明原因、损失程度、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对责任人,应根据性质、损失程度和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对处理结果,应进行通报,以警示全体员工。第三章生产过程安全管理3.1生产现场安全检查3.1.1检查目的为保证生产现场的安全,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特制定生产现场安全检查制度。3.1.2检查范围生产现场安全检查范围包括: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安全设施、员工操作行为等。3.1.3检查频率生产现场安全检查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1)日常检查:班组长每日进行;(2)周检查:车间主任每周进行;(3)月检查:安全管理部门每月进行。3.1.4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设备安全:设备是否完好,防护装置是否齐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2)环境安全:生产现场是否整洁,通道是否畅通,安全标识是否清晰;(3)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设施是否完好,安全通道是否畅通;(4)操作行为:员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存在违章行为。3.1.5检查流程(1)检查前准备:确定检查时间、地点、人员;(2)现场检查:按照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3)问题反馈:对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措施;(4)整改落实:责任人按照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3.2生产过程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3.2.1风险识别生产过程安全风险识别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主要包括:(1)设备风险: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等;(2)环境风险: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3)人员风险:操作不当、疲劳作业等;(4)管理风险: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3.2.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程度,主要包括:(1)风险等级:根据危险程度将风险分为轻微、一般、严重、重大四个等级;(2)风险概率: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风险后果:评估风险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3.2.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控制:(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管;(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设备完好;(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4)采取技术措施,降低风险程度。3.3生产预防与处理3.3.1预防为预防生产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3)加强设备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4)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3.3.2处理当发生生产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2)保护现场,防止扩大;(3)调查原因,分析责任;(4)制定整改措施,加强防范;(5)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严肃处理。第四章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4.1职业病防治4.1.1目的为保证车间员工身心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节内容。4.1.2职业病防治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2)健康检查: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保证及时发觉并治疗职业病。(3)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更新。(4)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监测,保证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5)职业禁忌症管理: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进行调整,避免其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工作。4.1.3职业病防治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保证各项措施得以执行。4.2环境污染控制4.2.1目的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依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节内容。4.2.2环境污染控制措施(1)源头控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产生。(2)过程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保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3)末端治理: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4)环保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环保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5)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法规教育。4.2.3环境污染控制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环境污染控制工作的落实,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保证各项措施得以执行。4.3应急预案与处理4.3.1目的为及时、有效地应对车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节内容。4.3.2应急预案制定(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2)应急预案应包括类型、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应急物资和设备等内容。(3)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保证员工熟悉应急操作流程。4.3.3处理(1)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2)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3)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4)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生产安全。4.3.4应急预案与处理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处理工作的落实,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保证各项措施得以执行。第五章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5.1安全生产费用预算与使用5.1.1预算编制生产车间应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实际生产需求,科学编制年度安全生产费用预算。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安全生产费用应满足国家法规要求,保证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投入合理;(2)结合生产车间实际情况,合理预测安全生产费用需求;(3)充分考虑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效益,保证投入与产出比例合理。5.1.2预算执行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预算,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按照预算项目及金额进行费用支出,保证费用使用符合预算要求;(2)建立健全费用报销制度,加强对费用报销的审核与监督;(3)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5.1.3预算调整生产车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提出预算调整申请,说明调整原因及调整方案;(2)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报生产车间负责人审批;(3)经批准后,按照调整后的预算执行。5.2安全防护设施配置5.2.1配置原则生产车间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1)符合国家法规、标准和生产车间实际需求;(2)选用质量可靠、功能稳定的安全防护设施;(3)保证安全防护设施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相适应。5.2.2配置要求生产车间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1)根据生产车间安全生产特点,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2)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更新,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设施。5.2.3配置管理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防护设施配置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防护设施配置计划制定与实施;(2)安全防护设施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更新等环节的管理;(3)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档案管理。5.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5.3.1建设目标生产车间应按照以下目标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共享;(2)提升安全生产预警和应急能力;(3)实现安全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分析。5.3.2建设内容生产车间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等模块;(2)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包括生产车间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3)安全生产预警与应急系统:包括预警、应急预案、处理等。5.3.3建设要求生产车间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结合生产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方案;(2)选用成熟、稳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第六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6.1作业现场安全检查6.1.1检查频率与范围作业现场安全检查应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规定,定期进行。检查范围应包括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6.1.2检查内容(1)作业场所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通风、照明、温度等;(2)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如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4)作业人员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穿戴劳动防护用品;(5)应急设施是否完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6)其他需要检查的安全事项。6.1.3检查方法采用现场观察、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6.2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控制6.2.1风险识别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识别应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可能导致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6.2.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6.2.3风险控制措施(1)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3)完善安全防护设施,降低风险;(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5)对高风险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如限制作业时间、加强监护等。6.3作业现场应急预案6.3.1应急预案的制定根据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报警、应急响应、救援处置、信息报告、善后处理等内容。6.3.2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使其熟悉应急预案内容,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6.3.3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当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评估安全风险,调整应急预案内容。6.3.4应急预案的实施在发生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执行,保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应急预案。第七章安全生产处理7.1报告与调查7.1.1报告(1)生产车间内发生安全生产后,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现场,防止扩大。(2)发生后,当事人或发觉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车间主任报告,车间主任应在10分钟内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3)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类型、涉及人员、设备设施损坏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7.1.2调查(1)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2)调查组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主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外部专家参与。(3)调查组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调查:a.现场勘查: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相关证据。b.询问笔录:对当事人、见证人进行询问,制作询问笔录。c.资料收集:收集与有关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d.原因分析:分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e.提出处理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7.2处理与责任追究7.2.1处理(1)公司应根据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对进行处理。(2)处理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a.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处理。b.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促进安全生产。c.坚持责任追究与整改措施相结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处理措施包括:a.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b.对涉及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或拆除。c.对涉及的工艺流程进行调整或优化。d.对涉及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7.2.2责任追究(1)责任追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a.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b.坚持责任与能力相匹配,保证责任人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c.坚持责任追究与整改措施相结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责任追究对象包括:a.当事人。b.相关责任人。c.相关部门负责人。7.3预防与警示教育7.3.1预防(1)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3)公司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7.3.2警示教育(1)公司应定期对案例进行分析,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公司应利用内部媒体、会议等形式,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情况的通报,强化警示作用。(3)公司应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演讲等活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第八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政策8.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8.1.1法律法规概述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包括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法律法规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8.1.2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处理等方面的内容。(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安全的基本制度、消防安全责任、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火灾调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制度、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内容。(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制度、应急准备、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8.1.3法律法规执行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安全。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8.2行业安全生产规定8.2.1行业安全生产概述行业安全生产规定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行业安全生产规定主要包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等。8.2.2主要行业安全生产规定(1)化工行业: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规定涵盖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处理等方面的内容。(2)建筑行业: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规定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3)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规定主要包括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8.2.3行业安全生产执行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严格执行行业安全生产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安全。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8.3地方安全生产政策8.3.1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概述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地方安全生产政策主要包括地方安全生产法规、地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措施等。8.3.2主要地方安全生产政策(1)地方安全生产法规:地方安全生产法规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补充,规定了地方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和管理措施。(2)地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地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根据地方安全生产法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3)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措施: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是为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政策。8.3.3地方安全生产政策执行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安全生产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安全。企业应密切关注地方安全生产政策动态,及时调整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同时企业应加强与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地方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第九章安全生产组织与管理9.1安全生产组织结构9.1.1组织架构设立生产车间应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车间内安全生产的全面工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具备以下特点:(1)独立性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独立于生产部门,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权威性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以便对车间内各部门进行有效监管。9.1.2组织架构层级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应分为以下层级:(1)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负责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领导。(2)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3)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具体安全生产任务的实施。9.1.3职责划分各层级职责划分如下:(1)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负责制定车间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2)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处理安全生产。(3)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具体工作,包括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隐患的排查与整改等。9.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9.2.1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9.2.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生产车间应制定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组织架构、职责划分等。(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作业流程、安全防护措施等。(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包括处理、应急救援、报告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材公司销售合同
- 平面模特拍摄合同
- 电力施工劳务合同
- 漫画助理外包合同
- 油漆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营合作项目合同
- 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行社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管理学院《高阶地质资源勘查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文华学院《地理科学类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3 My friends B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溶剂油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2
- 慢阻肺的慢病管理课件
- (中职)化学分析技术项目一 走进化学分析实验室教学课件
- 探放水工培训教材
- 某县某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复核报告
- 秘书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 酒店电子商务全套课件
- 质量体系的职能架构
- 《旅游经济学》全书PPT课件
-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