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30/01/wKhkGWetUEaARo96AAE4BhwmhSs557.jpg)
![氨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30/01/wKhkGWetUEaARo96AAE4BhwmhSs5572.jpg)
![氨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30/01/wKhkGWetUEaARo96AAE4BhwmhSs5573.jpg)
![氨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30/01/wKhkGWetUEaARo96AAE4BhwmhSs5574.jpg)
![氨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30/01/wKhkGWetUEaARo96AAE4BhwmhSs5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hydroxide
中文名称2:氨水
英文名称2:ammoniawa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816
CASNo.:1336-21-6
分子式:NH4OH
分子量:35.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氨溶液10%〜35%1336-21-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
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压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有害燃烧产物:氨。
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
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
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回目录
主要成分:氨含量:10%〜35%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1.59(20℃)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
引燃温度(°C):无意义
爆炸上限%"7):无意义
爆炸下限%"八0: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醇。
主要用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酸类、铝、铜。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回目录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由于呈碱性,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82503
UN编号:2672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053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
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
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
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
留。
冰乙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乙酸
英文名称:Aceticacid
别名:醋酸;冰醋酸
分子J
分子式:C2H4O2;CH3C00H八60.05
量:
熔点:16.7C沸点:118.1℃
密度:用对密度(水=1)1.05;
蒸汽压:39℃
溶解性:溶于水、隧、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
状: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i酸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塑料、
用途:香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生
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so3530mg/kg(大鼠经口卜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1小时(小鼠吸入);人经口1.47mg/kg.
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200〜490mg/m3x7〜12年,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小时)。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mmio/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700mg/kg(18天,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
剂量(TDL»:400mg/kg(1天,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水质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5mg/m3
0.1mg/m3(最大值)
前苏联(1975)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003mg/m3(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10mg/L
嗅觉阈浓度2.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
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
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丙酮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中文名称2:阿西通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249
CASNo.:67-64-1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丙酮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
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
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
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
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
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
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
还原剂、减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400
前苏联MAC(mg/m3):200
TLVTN:OSHA1000ppm,2380mg/m3;ACGIH750ppm,1780mg/m3
TLVWN:ACGIH1000ppm,238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糠醛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回目录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pH:
熔点CC):-94.6
沸点(℃):56.5
相对密度(水=1):0.8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温度(℃):235.5
临界压力(MPa):4.72
辛醵/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
闪点。C):-20
引燃温度(℃):465
爆炸上限%(V/V):13.0
爆炸下限%(V/V):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醛、氯仿、油类、烧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回目录
急性毒性:LD50:580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眼:3950P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395mg,轻度刺激。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31025
UN编号:109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052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甑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
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
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
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
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
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回目录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
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
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草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anedioicacid
中文名称2:草酸
英文名称2:oxalic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1180
CASNo.:144-62-7
分子式:C2H2O4
分子量:90.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乙二酸144-6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其粉尘或浓溶液可导致皮肤、眼或粘膜的严重损害。口服腐蚀口腔和
消化道,出现胃肠道反应、虚脱、抽搐、休克而引起死亡,肾脏发生明显损害,甚至发生尿毒症。可在体内与钙离
子结合而发生低血钙。长期吸入蒸气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呕吐,鼻粘膜溃疡,尿中出现蛋白,贫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尽快用清水或清水加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或石灰水洗胃。再用葡萄糖40g灌入胃内。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加热分解产生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
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
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
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
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碱金属、食
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OSHAlmg/m3;ACGIHImg/m3
TLVWN:ACGIH2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拉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
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回目录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味酸、无臭。
pH:
熔点CC):190(分解)
沸点CC);升华
相对密度(水=1):1.9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245.6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CC):无资料
引燃温度(°C):无资料
爆炸上限%"7):无资料
爆炸下限%«»):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不溶于苯、氯仿。
主要用途:制作草酸盐、季戊四醇、抗菌素,也用作化学试剂、漂白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碱、酰基氯、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回目录
急性毒性:LD50:375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皮:50mg/24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眼:25(Hig/24小时,重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0.12g(氧)/g(样品)(标准稀释法)COD(化学需氧量):0.126g(氧)/g(样品):0.
188g(氧施(样品)。ThOD:0.18g(氧)/g(样品)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经洗涤器收集的铅氧化物可可循环使用或填埋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
禁与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次氯酸钠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hypochloritesolution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919
CASNo.: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为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
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为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上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
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硬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回目录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以有效氯计)一级13%;二级10%。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pH:
熔点CC):-6
沸点(℃):102.2
相对密度(水=1):1.1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C):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C):无意义
引燃温度(C):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
溶解性: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碱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回目录
急性毒性:LD50:8500mg/kg(小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83501
UN编号:179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053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
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
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
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二甲基亚碉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基亚硼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ylsulfoxid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玛:
分子式:C2H60s
分子量:7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No.:67-68-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肺和皮肤
的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越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能与酰氯、三氯硅烷、三氯化磷等卤化物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
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
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
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化物、酸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20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校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液体。
PH:
熔点(℃):18.45
沸点CC):189
相对密度(水=1):1.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7
饱和蒸气压(kPa):0.05(2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CC):95
引燃温度(℃):215
爆炸上限%(V/V):42
爆炸下限%(V/V):0.6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醉、丙酮、乙醛、氯仿等。
主要用途:用作乙块、芳烧、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及睛纶纤维纺丝溶剂,在石油化学工业上用作芳燃的萃取
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卤化物、强酸、强氧化剂、强还原剂。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9700~28300mg/kg(大鼠经口);16500〜24000mg/kg(小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二氯甲烷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753
CASNo.:75-09-2
分子式:CH2CI2
分子量:84.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二氯甲烷>99.0%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
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包化学性支气管炎。重者昏迷,可
有肺水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
睡等。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皴裂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
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
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200
前苏联MAC(mg/m3):50
TLVTN:OSHA500ppm;ACGIH50ppm,175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
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
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回目录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N99.0%;二级298.0%。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pH:
熔点(℃):-96.7
沸点(℃):39.8
相对密度(水=1):1.3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3
饱和蒸气压(kPa):30.55(10℃)
燃烧热(kJ/mol):604.9
临界温度(℃):237
临界压力(MPa):6.08
辛醛/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25
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C):615
爆炸上限%27):19
爆炸下限取V/V):12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醉、乙醛。
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碱金属、铝。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回目录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
LC50:8800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眼:162mg,中度刺激。家兔经皮:810mg/24小时,重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回目录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
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61552
UN编号:159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053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甑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
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
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回目录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
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
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
害品;车间空气中间二氯甲烷卫生标准(GB16218-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高氯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11026
CAS号7601-90-3
中文名称高氯酸
英文名称perchloricacid
别
过氯酸
名
外观与
分子式HC10,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性状
分子量100.46蒸汽压2.00kPa(14℃)
熔
-122℃沸点:130℃(爆炸)溶解性与水混溶
点
率
相对密度(水=1)1.76稳定性不稳定
度
用作分析试剂,用于高氯酸盐
主要用
危险标记11(氧化剂),20(腐蚀品)制备,也用于电镀、人造金钢
途
石提纯和医药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特别是在少量水的润湿下,与可燃物的混合物在轻微的碰撞或磨擦下会燃
烧。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用三乙胺同时电位滴定无机酸混合物[刊,英]/AelenkaL.;Sak-BosnarM.;Pavosevic
Z.//J.Serb.Chen.Soc.-1988,53(4).-219〜224《分析化学文摘》1990.5.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
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
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
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己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
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
不可轻易接近。
环己烷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物品与厂商资料
中英文物品名称:环己烷(cyclohexane)
物品编号:
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长春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厂
地址及电话:台湾苗栗县苗栗市福安里福星246号
037-320673ext341or343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037-320673/037-333216
电话:
二、成分辨识资料
纯物质:
中英文名称:环己烷(cyclohexane)
同义名称:BENZENE
HEXAHYDRIDE,HEXAHYDROBENZENE,HEXAMETHYLENE,HEXANAPHTHENE
化学文摘社00110-82-7
登
记号码(CAS
No.):
危害物质成100%
分(成分百分
比):
混合物:
化学性质:
危害物质成分之浓度或浓度范围危害物质分类及图式
中英文名称(成分百分比)
3
三、危害辨识数据
最重要危害效应:健康危害效应:高浓度可能造成意识丧失,吞食
或呕吐可能造成倒吸入肺部。
环境影响:具有高度的抗生物分解性。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液体和蒸气易燃,可能累
积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易传
播至远处,遇火源可造成回火。
液体会浮于水面上,反而将火势
蔓延开。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刺激感、恶心、呕吐、头痛。
物品危害分类:3(易燃液体)
四、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1.承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2.若呼吸
停止,立即由受过训练的人施予人工呼吸若心跳
停止,则施予心肺复苏术。3.尽速就医。
皮肤接触:1.脱掉污染的衣物,鞋子及皮饰品(如表带,皮带)。
2.用水和非磨砂性肥皂,彻底但缓和的清洗5分钟
以上。3.若仍有刺激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1.立刻撑开上下眼皮,立即用缓和流动的温水清洗
20分钟以上。2.清洗后若仍感刺激,再反复冲洗。
3.立即就医。
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己丧失意识或痉挛,不可
经口喂食任何东西。2.不要催吐o3.给患者喝下
240-300毫升的水。4.若患者自发呕吐,让其身体向
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反复给水。5.立即就医。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毒性极低,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防护手套,以免接触污染物。
对医师之提示:-
五、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L气体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2.火
场中可能产生毒气。3.液体会浮于水面,反而将火势要延
开。4.火场中容器遇热可能爆炸。
特殊灭火程序:1.不宜用水雾灭火,但可喷水驾吸热冷却容器及保护暴露
于火场的物质。2.如外泄物未着火,可喷水雾驱散蒸气,保护
止泄人员并将外泄物冲离。3制退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
的地点灭火。4.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气和有毒的分
解物。5.灭火前先阻止溢,如果不能阻止溢漏且周围无任何
危险,让火烧完,若没阻止溢漏而先行灭火,蒸气会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6.隔离未着火物质且保护人员.
7.安全情况下将容器搬离火场。8.以水雾冷却暴露火场的
贮槽或容器。9.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
种易燃液体之灭火训练。10.如果溢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
散蒸气并保护试图止漏的人员.11.以水柱灭火无效〜12.
大区域之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之水雾控制架或自
动摇摆消防水瞄。13.尽可能彻离火场并允许火烧完。14.远
离贮槽。15.贮槽安全阀已响起或因着火而变色时立即彻
离。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配戴空气呼吸器及防护手套,消防衣。
六、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1.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外溢区完全清干净为止。2.确定是由受过训之人
员负责清理之工作。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环境注意事项:1.移开所有引燃源。2.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换气。3.通知政府职业安
全卫生及环保相关单位。
清理方法:1.勿碰触外泄物。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空间内。3.在安
全情况下设法止漏。4.用砂,泥土或其它不与泄漏物质反应之吸收物
质来围堵泄漏物。5.少量泄漏时,用不会与外泄物反应之吸收物质吸收。
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的危害性,须加盖并标示的适当
容器里,再以水冲洗外泄区。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6.大量泄
漏时,连络消防,紧急处理中心及供货商求援。
七、安全攵b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1.此物为易燃液体,工作场所使用认可的易燃性液体贮存容器。2.所有贮桶转接容器
管线等均应接地(接地夹须触及裸金属)。3.滴除火花,明火及其它发火源,并远离热
源。4.作业区张贴禁烟标示。5.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采最小量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作协议(15篇)
- 青春励志演讲稿2024(33篇)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博文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公共卫生间设施改善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双方解除购销合同协议的分析
- 2025年采购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储藏室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个人资金周转借款协议书
- 2025年节能、高效干燥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信息技术租赁回购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4年芽苗菜市场调查报告
-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解读学习课件
- 乡镇新能源利用项目方案
-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马克思生平故事》课件
- 《革兰阳性球菌》课件
- 加油站合规化管理运行
- 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回归课本)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