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琐屑(xiè)涎水(xián)取缔(dì)B.诘问(jié)惦记(diàn)疮疤(chuāng)震悚(shù)C.哀悼(dào)奔丧(sāng)胡同(tòng)粗拙(zhuō)D.糟糕(gāo)颓唐(tuì)骷髅(kū)晌午(shǎn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A项“憎”应读zēng;B项“悚”应读sǒng;D项“颓”应读tuí。所以答案为C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塌败荒辟烦躁如释重负B.烦锁惧惮尴尬沥尽心血C.隽永交卸渴慕无瑕及此D.跋涉赋闲狼藉情有可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要结合词义把握。A.“荒辟”应为“荒僻”;B。“烦锁”应为“繁琐”;C。“无瑕及此”应为“无暇及此”。故选D。3.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味同嚼蜡,实在激不起阅读的兴趣。B.湖南卫视打造的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教于乐,让观众获益匪浅。C.峡江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D.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答案】C【解析】A.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选项正确;B.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选项正确;C.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使用语境错误;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竞赛;选项正确;故选C。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B.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C.乡亲们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A.前面三个“蹦”和后面两个与“蹦”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5.下列对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B.《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祥子等。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过寿日那天,坚决不同意虎妞嫁给祥子,与她彻底吵翻。后来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与祥子结了婚。D.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答案】A【解析】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始终不向命运低头”有误,小福子死后,祥子最后一根希望的稻草没有了,他向命运低下了头,彻底堕落。故选A。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⑥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A.②⑤③⑥④① B.①②⑤③⑥④C.②⑤⑥③④① D.①②⑥③④⑤【答案】A【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个句子。可以按照季节的顺序进行排序。首先是②,春天。紧接着是春天的景色“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注意“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这都是春意萌发的表现。然后是秋天(⑥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劳动的季节。连接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然后写出劳动的果实“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最后“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总结。排序为:②⑤③⑥④①,故选A。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韩愈的《晚春》中描写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而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华诗文,博大精深。有李白闻笛声而起的故园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王维深夜宁静淡泊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岑参对亲人的无限眷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对故园的思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王维宁静淡泊的心境,“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对亲人的无限眷念。二、综合性学习(7分)8.今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迎接这个日子,也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你的学校开展了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此,你们班共同阅读了《骆驼祥子》,并准备开一个“《骆驼祥子》读书研讨会”。(1)你们小组准备以“探究悲剧的原因”为专题研究祥子的命运。请写出本次研究活动所要经过的步骤。不少于三个。(3分)(2)班级读书研讨会上,各小组要以PPT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在播放PPT之前要有一段开场白提纲挈领的概括本小组研究的主要观点,开场白字数控制在100—120之间。你们组的你是这样起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答案】(1)①梳理祥子的命运轨迹②找到祥子的生活中每一次重要转折产生的原因③分析讨论以上原因,按社会、个人,主观、客观、必然、偶然,等类目归纳整合④将以上结果汇总形成报告。⑵示例:祥子是老舍先生笔下北平的一个普通人力车夫,他之所以艰辛苦难地生活,因为他自身的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单打独斗,更多的是社会原因,兵荒马乱的社会,他连人带车被抓壮丁,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勒索了。祥子人物的意义就在于告诉大家旧社会不让好人活。【解析】⑴本题考查探究活动的选题与活动步骤的设计。解答此题一要抓住活动的主题,二要了解名著的内容,然后结合平时的活动经验去设计相关的内容与步骤。《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祥子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所以设置研究活动的内容,可以研究祥子的性格的变化,祥子的奋斗历程,祥子的辛苦生活的原因等。⑵本题考查设置活动的开场白。开场白设置要紧扣活动的主题内容,假如设定本小组的研究主题是祥子的命运轨迹及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开场白就要概述祥子奋斗历程中最重要的两次希望破灭的事件,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个人的自私狭隘,主要是社会的动荡,兵匪混战造成的。还要注意字数限制。如:祥子的一生的是困苦的,他虽然朴实、能干、要强、努力,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但是他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及小福子的死之后,生活彻底打败了祥子,祥子的命运从此改写。下面就让我们详细探讨祥子的不幸命运的真正原因。三、古诗文阅读鉴赏(18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9~10题。(5分)杂诗三首(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梅花(清)汪中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9.这两首古诗均用_______(意象)来表达感情的。(2分)10.两首诗都表达思念之情,但抒情的艺术各不相同,请结合每首诗最后两句加以分析。(3分)【答案】9.梅花/寒梅10.①《杂诗三首(其二)》中,梅花象征故乡,诗人借问故乡梅花是否开放,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②《梅花》借景抒情,以故乡梅花已落,反衬客馆的梅花刚刚开放,突出作者客居他乡的孤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诗词意象。根据“寒梅着花未”可知第一首借助“寒梅”抒发情感;根据“孤馆寒梅发”可知第二首也是借助“寒梅”抒发情感。10.本题考查抒情方式。①《杂诗三首(其二)》中“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意为: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诗人借助“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询问来者故乡的梅花是否开放了,作者思念的可不仅仅是那树寒梅,而是借梅花象征故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②《梅花》借景抒情,“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意为:此时故乡的园中花已经开了又凋谢了,江上春尚寒,只有一枝独开。诗人虽是写景,却有浓重的情感蕴含其中,故乡梅花已落,客官梅花正开,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作者由眼前的梅花想到家乡的梅花,突出作者客居他乡的孤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③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节选自《宋史·陈尧咨传》)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务:致力,从事。④伎:通假字,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配饰。1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4分)(1)公亦以此自矜()(2)康肃笑而遣之()(3)尧咨每以弓矢为乐()(4)岂汝先人志邪?()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杖之,碎其金鱼。1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A.因陈尧咨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也常常称自己为“小由基”。B.卖油翁用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具体事实,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让抽象的道理明白透彻,通俗易懂。C.我们通过乙文中陈尧咨对母亲提问的回答可以看出:陈尧咨驻守荆南时,每日苦练射箭本领,令人叹服。D.甲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仅用“十中八九”一笔带过,而用大量的笔墨描述卖油翁酌油的过程。这种精当的剪裁,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14.甲文中的卖油翁和乙文中的母亲对陈尧咨善射的态度是否相同?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案】11.骄傲打发走常常心意12.(1)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母亲)用棒子打他,打碎了他的金鱼配饰。13.C14.不同。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解析】1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理解。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①句意为: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骄傲。②句意为: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送走,打发。③句意为:我常常用射箭来取乐。每:常常。④句意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志:心意。1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有:忿然:生气的样子;安:怎么;轻:轻视。(2)重点词有:杖:用木棒打;碎:摔碎。13.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C.根据【乙】文“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可知其意思:荆南是重要的地方,常常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从中可知,陈尧咨驻守荆南时,用射箭来取乐,而不是每日苦练射箭本领。故选C。14.本题考查阅读比较及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甲】文“无他,但手熟尔”可知,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是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根据【乙】文“杖之,碎其金鱼”可知,母亲对陈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很生气,故杖之。通过“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可知,母亲杖打陈尧咨的原因是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由此可知,甲文中的卖油翁和乙文中的母亲对陈尧咨善射的态度不相同,据此回答。【点睛】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是重要的地方,常常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于是)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杨绛的《老王》文段,,完成15~17题。(10分)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⑤他只说:“我不吃。”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⑪“早埋了。”⑫“呀,他什么时候……”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⑭我没再多问。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5.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最后一次见到的老王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命状态?16.“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为什么在作者的记忆里有限的鸡蛋却“多得数不完”?17.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愧怍”的理解和认识。【答案】15.此时的老王身体僵直、面色死灰、双眼结翳、枯瘦如柴,处于极度虚弱的病重状态。16.老王在病重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看“我们”,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的善良和对我们一家沉甸甸的情义,在“我”看来,这份真情是无法用数目来衡量的。(大意对即可)17.示例: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有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即可)【解析】15.本题考查分析内容概括要点。根据第①段句子“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老王身体僵硬,面如死灰,枯瘦如柴,处于非常衰弱的病态中。16.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第③段“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可知,关键词“在我记忆里数不完”,不是真的记不清楚、数不清楚,而是记忆里的一种感觉,结合第⑮段“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可知,这些鸡蛋和香油里寄托着老王对我们一家的真诚的谢意,这谢意是没有办法数完的,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17.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自省精神的一种体现,“愧怍”,指惭愧。“愧怍”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为不幸者做的还不够。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作为“幸运的人”,虽然一直都在照顾老王的生意,但回想起来,对老王这个“不幸者”的关爱还很不够,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作者没有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而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所以感到“愧怍”。(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5分)奶奶的世纪人生①奶奶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东北,打我记事起,奶奶只有一个结巴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我唤他舅爷,舅爷在省城的炼油厂有稳定工作,因为供养八个子女,生活常捉襟见肘,隔三差五得来探亲,每次临走时,奶奶都会把大包小包的粮食、物品挂满舅爷的自行车,送出很远后再目送至人影如火柴头般大小。外人看来真不像姐姐,倒像妈妈,舅爷也会结结巴巴的三步两回头地说:“姐啊,别……别送了,你就……就……就回屋吧!”舅爷每次“就……就”半天才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引得跟在奶奶身后的我常捂嘴偷笑,真是我“舅(就)爷”啊!②我一岁时断奶,连同小枕头一起,从我妈住的西屋搬到奶奶住的东屋,从此我成了奶奶的“眼珠子”。后又因工作需要,父母搬走了,把我留下陪奶奶。记忆中,奶奶的眼睛常含笑意,连气息都是温柔的,但对我并不宠溺,奶奶原话叫“惯吃惯喝不能惯事儿”。③奶奶十八岁时嫁给十九岁的爷爷,又遇上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婆婆,也就是我太奶,太奶“讲究”多,立的规矩多,儿子儿媳早起要去给父母请安,把烟袋锅里装上土烟丝,点着后恭恭敬敬递过去,再后退三步转身出去。太奶不高兴时便把儿媳叫过来骂一顿出气,奶奶并非忍辱负重的女子,但从不顶嘴,用奶奶话说:“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和老人没啥道理可讲的。”④奶奶除了自己开裁缝店和忙农活及照顾六个子女,更听说爷爷的一个表叔因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老后穷困潦倒没人照顾,便和爷爷商量接到家里养老送终。老太爷刚接来那天,浑身都是酸味,棉袄里爬满了虱子,在火盆上一烤,虱子腿一松,在火盆里烧得吱吱作响,爷爷给他理发、洗澡,洁癖的奶奶见虱子太多扔掉了棉衣,连夜给老太爷赶制出一套新棉衣棉裤。不仅如此,从此,这老太爷还在家里享有崇高的地位,好吃好喝都被奶奶送到太爷房间,怕孩子们偷吃,便高高地挂起来,老太爷喜欢谁,谁才能分到一点儿。正是有奶奶这样勤劳的贤妻良母,从我记事起,传说中的土房早不见了,爷爷奶奶把日子过成了附近乡镇数一数二的人家,家里窗明几净,园子里种满了杏树、果树、樱桃树。每年瓜果梨桃自己家吃不完,爷爷就去市场卖掉,家里第一台电风扇就是爷爷用卖杏子的钱买来送给奶奶的生日礼物。后来,老太爷生病,爷爷辞掉了正式公务员的工作,回到家乡,凭着祖传的木工手艺,再加上自己能钻研,爷爷做的家具远近闻名、“订单不断”,爷爷奶奶的手艺都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因为坚持工匠精神,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经得起推敲,也获得了美誉。⑤在她身边多年,我从未见奶奶有蓬头垢面的时候,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却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奶奶非常重视教育,就算家里再缺劳动力,也从不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支持子女多读书,家里买了很多书籍,所以奶奶的六个子女都受到了高等教育。⑥有一次,奶奶聊天时提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一边的李奶奶突然插上一句:“他婶子,孟母哪个村的,我咋不认识呢?”当我们笑抽筋的时候,奶奶却平静而善意的说:“我也不认识”。待李奶奶走了,我们还在嘲讽她,奶奶又训斥了我们,奶奶说:“李奶奶是因为旧社会没上过学,但其他方面都是强项,养鸡、种地都是奶奶的学习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能嘲笑别人!”⑦奶奶用真正的“言行合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乡亲们遇到困难、矛盾、想不开拿不准的,都来找奶奶,奶奶的角色有法官、有心理咨询师、有调解员、有老师、有慈善家等称号。大家说起最敬佩的女人,都是奶奶。⑧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了,从高铁到飞机,奶奶都尝试过了,奶奶的体型也由清瘦变成富态,还胖出了双下巴,于是,她经常拿自己的体型开玩笑来感叹生活的美好。再后来,我离开奶奶随军到了天津,临行前,奶奶送给我几个老物件,一本她小时候看的《论语》、一本《毛主席语录》,还有几枚旧钱币。有一次,我在海河边,突然想念儿时的松花江,突然不知何处是故乡。电话里,奶奶说:“大孙女啊,无论松花江还是海河,都一样啊……”⑨是啊,松花江牵着我童年的记忆,海河是我长大后生活和奋斗的地方。她们还是她们,她们也不是她们,如今的松花江两岸日新月异,正如海河如今的灯火辉煌。⑩奶奶在我的额头留下生命之吻以后,便轻轻地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已化作一缕幽香,让人缱绻、流连。(文/王晶选自《天津报》有改动)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奶奶的主要事件奶奶性格特点对待亲人(1)孝敬长辈(2)打理生计(3)(4)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尊重他人19.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20.体会第③段加点的词语的作用。(2分)21.文章第⑦段在塑造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方而有什么作用?(3分)22.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带着温情,你从哪里读出来?请用原文回答。(3分)【答案】18.(1)勤劳、善良、关爱家人(2)贤惠、有礼数(3)吃苦耐劳,手艺精湛(4)教育子女19.比喻,把远去的背影比成火柴头大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依依不舍地目送亲人走得很远的过程。20.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奶奶对长辈的恭敬,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敬佩之情。21.列举了奶奶获得的一系列称号,侧面表现出奶奶的受人尊重和令人敬佩22.奶奶在我的额头留下生命之吻以后便轻轻地离开了,但地的精神,已化作一缕幽香,让人缱绻、流连。【解析】1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1)根据第①段“每次临走时,奶奶都会把大包小包的粮食、物品挂满舅爷的自行车”“记忆中,奶奶的眼睛常含笑意,连气息都是温柔的,但对我并不宠溺”等语句可得出:奶奶勤劳、善良、关爱家人。(2)根据第③段“奶奶并非忍辱负重的女子,但从不顶嘴”“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和老人没啥道理可讲的”,第④段“更听说爷爷的一个表叔因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老后穷困潦倒没人照顾,便和爷爷商量接到家里养老送终”等语句可知:奶奶贤惠,有礼数。(3)根据第④段“正是有奶奶这样勤劳的贤妻良母,从我记事起,传说中的土房早不见了,爷爷奶奶把日子过成了附近乡镇数一数二的人家”“爷爷奶奶的手艺都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因为坚持工匠精神,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经得起推敲,也获得了美誉”可知:奶奶吃苦耐劳,手艺精湛。(4)“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尊重他人”对应第⑤段“却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奶奶非常重视教育,就算家里再缺劳动力,也从不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支持子女多读书,家里买了很多书籍,所以奶奶的六个子女都受到了高等教育”和第⑥段“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能嘲笑别人”,概括为:教育子女。据此回答即可。1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画线句将舅爷的“人影”比作“火柴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奶奶目送舅爷离开时间之长,一直到看不清为止,表现出对亲人的依依不舍。据此回答即可。20.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装上”“点着”“递过去”“退”“转身出去”写了奶奶给长辈请安时的动作,运用的是动作描写。“递过去”“退三步”“转身出去”生动细致的写出奶奶恭敬长辈的具体动作,也蕴含着作者对奶奶的敬佩之情。21.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根据第⑦段“乡亲们遇到困难、矛盾、想不开拿不准的,都来找奶奶”“奶奶的角色有法官、有心理咨询师、有调解员、有老师、有慈善家等称号”未直接写奶奶受人尊敬,而是从乡亲的角度侧面写出奶奶受人尊重程度之深,更表现出了奶奶是一个受人敬佩的人。可据此作答。22.本题考查筛选语句。此题可按题干要求,筛选“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带着温情”的话。温情,意思是温柔深情的情意,筛选文章中作者对奶奶的怀念之情即可。第②段中:记忆中,奶奶的眼睛常含笑意,连气息都是温柔的,但对我并不宠溺,奶奶原话叫“惯吃惯喝不能惯事儿”。第⑩段中:奶奶在我的额头留下生命之吻以后,便轻轻地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已化作一缕幽香,让人缱绻、流连。五、作文(共50分)23.题目:这件事我做对了要求:(1)如果选题目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3)有真情实感,力求创新,不得套写抄袭 (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答案】参考例文这件事我做对了“哈,哈,哈,我终于剪出来了!”我开心地举着太阳花,阳光下,太阳花闪闪发光。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周围的好些人都有些憋得慌,这不,今天天公作美,阳光灿烂,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好像在向人们解释着这几天自己藏的原因。一早,晨练结束的爸爸慢吞吞地向我走来,“郑重其事”的对我说:“宇呀!今天天气很好!太阳也很大,我们就来剪一朵太阳花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I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口盖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聚酯绝缘磁漆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单机门禁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信令转换网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色塑料中空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色织涤棉细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牛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全自动开关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毛边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橡胶密封件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八省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系统单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生产线搬新场地验证方案计划
-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方案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管理服务岗位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5年农村妇妇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 上海美食介绍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2024年11月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 烈士褒扬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