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T 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T 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T 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T 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01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2022-03-03发布2022-06-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1660—2022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肉鸭网上生态养殖环境与布局、鸭舍建设、设施设备、鸭苗引进、饲养管理、卫生防

疫、废弃物处理、生产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肉鸭网上生态养殖场户养殖技术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755畜禽舍通风系统技术规程

NY/T2122肉鸭饲养标准

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T3445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上生态养殖

利用不锈钢管架、木料或塑料在离地面一定高度铺设成网床,将鸭放于网床上养殖,定期提供水源

供鸭梳洗,将鸭与粪便、污水等分开,减少污染实现生态平衡的一种养殖方式。

3.2

全进全出制

整批引进饲养,达到出栏日龄或体重整批出栏,空场后进行清洗和消毒的管理制度。

3.3

洗水线

采用PVC管、钢管、竹筒等材料制作满足鸭洗梳用的管道。

1

DB52/T1660—2022

4环境与布局

环境

养殖场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选址

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防疫的地方。

布局

4.3.1养殖场应设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从上风向至下风向依次排列。场内净道

和污道应分设,互不交叉。

4.3.2场区大门入口应设车用消毒池及人用消毒通道。

4.3.3生产区入口应设消毒间或消毒通道。

4.3.4隔离区应设隔离舍,无害化处理区应具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设施。

5鸭舍建设

材料

采用钢架彩钢瓦、简易板房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建设鸭舍。

鸭舍

可采用全封闭、半开放式或开放式,鸭舍宽度根据除粪设备的尺寸设计,长度由养殖规模和环境条

件等确定。

洗水线设置

在网床或笼具一端配备洗水线,下设排水沟,并配备水线冲洗设备。

6设施设备

网床

6.1.1网床宜用聚酯塑钢线或竹条、木条等均匀铺设并固定,床面上铺垫软质塑料网,四周设置围栏。

网床下宜安装刮粪板。人工清粪鸭舍宜采用水泥地面,坡度为3度~5度。

6.1.2网床高度以0.6m~1m为宜,垫网孔径约1.5cm~2.5cm,以不卡肉鸭爪掌和身体其他部位为

宜。

饲养设备

6.2.1喂料设备

可采用自动喂料设备,或者采用料桶,每100只鸭放置3个~4个料桶。

6.2.2饮水设备

宜采用乳头式或普拉松式自动饮水设备,每100只鸭放置4个~5个饮水器。

2

DB52/T1660—2022

环境控制

6.3.1光照系统

采用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相结合的方式。人工光照宜采用节能灯。

6.3.2通风设备

全封闭式和半开放式鸭舍采用机械通风。通风系统符合NY/T1755的要求。

6.3.3环境监测设备

全封闭式鸭舍应配备鸭舍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6.3.4粪污处理设施

鸭场内应设排污管道、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可配置自动除粪设备或人工定期除粪。粪便处理符合

GB/T36195的要求。

6.3.5辅助设施

应设有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

7鸭苗引进

鸭苗应来自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鸭场。进入养殖场的每一批鸭苗应经当地畜牧兽医

行政部门进行检疫,并开据《动物检疫合格证》。

8饲养管理

进舍前准备

8.1.1对鸭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鸭苗进舍前7天通风干燥。清洗并消毒饮水器、饲料桶等器具。

备齐兽药、饲料等。

8.1.2鸭苗进舍前2天开舍,检查保温、密封、通风等设备情况。调整入舍前室温为18℃~25℃,

保持温度恒定。雏鸭进舍前应调整室温为30℃~33℃,保持温度恒定。

环境控制

8.2.1温度

育雏第1天~第3天舍内温度应控制在30℃~32℃,第4天~第7天,舍内温度应控制在27℃~29℃,

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20℃时逐步脱温,视季节不同适当调整。生长期鸭舍室温以18℃~25℃

为宜。

8.2.2湿度

育雏第1周的相对湿度应为60%~70%,之后降低为55%~65%,3周龄后保持在55%~60%为宜。

8.2.3通风

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3

DB52/T1660—2022

8.2.4光照

育雏第一周每天光照23小时~24小时,以后逐渐减少,光照强度控制在3瓦/平方米~4瓦/平方米,

至4周龄时采用自然光照。

饲喂

8.3.1开饮开食

雏鸭遵循“先开饮,再开食”的原则。雏鸭到鸭场后用温开水开饮,温开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2%~

5%葡萄糖,连饮3天,4天后全天供应清洁饮水。开饮1~2小时后开食。

8.3.2饲喂

育雏期饲喂全价饲料,全天供应,自由采食。2周龄内,白天喂6次~7次,夜间应加喂2次~3次;3

周龄后每天喂4次。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营养应符合NY/T2122的要求。

饮水管理

自由饮水,水质应符合NY/T5027的要求。

饲养密度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密度见表1。

表1网上养殖饲养密度表

单位:只/平方米

饲养日龄饲养密度

1日龄~14日龄20~30

14日龄~28日龄15~20

29日龄~出栏7~8

洗水线供水控制

每天给水1次,每次2小时,水位以不超过水线2厘米为宜。保持洗水线清洁,洗水线水质应符合

NY/T5027的要求。

出栏

网上生态养殖肉鸭实行全进全出制,检疫合格后出栏。

9卫生防疫

消毒

9.1.1环境消毒

鸭舍周围环境每2周消毒1次,定期更换消毒池中的消毒液。

9.1.2车辆消毒

车辆进入鸭场应先冲洗再通过消毒池,并对车身喷雾消毒。

4

DB52/T1660—2022

9.1.3人员消毒

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消毒、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进入。消毒应符合NY/T3075的要求。

9.1.4鸭舍消毒

出栏鸭舍清空后应立即清洗、消毒,空舍封闭7天后方可使用,空舍封闭期间应防止其他动物进入

舍内。

9.1.5用具消毒

所有器具应经消毒后方能带入鸭舍,鸭舍内工具应固定,鸭舍间不得互相串用。

免疫

结合当地疫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免疫接种,定期进行监测。免疫参考程序

见附录A。

兽药的使用

兽药使用应符合NY5030的要求。

10废弃物处理

养殖废弃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

粪便等处理应符合GB/T36195的要求。

病死鸭等处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的规定。

11生产档案管理

生产档案管理应符合NY/T3445的要求。记录保存2年以上。档案记录见附录B。

5

DB52/T1660—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肉鸭网上生态养殖免疫参考程序

表A.1肉鸭网上生态养殖免疫参考程序

日龄病原名称疫苗接种途径接种剂量

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颈部皮下按使用说明书执行

7鸭疫里氏杆菌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血清1型+2型)颈部皮下按使用说明书执行

14H5亚型+H7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禽流感三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按使用说明书执行

21鸭瘟病毒鸭瘟弱毒苗颈部皮下按使用说明书执行

28H5亚型+H7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禽流感三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按使用说明书执行

6

DB52/T1660—2022

B

B

附录B

(资料性)

档案记录

表B.1圈舍环境监测记录

日期天气温度湿度记录人

表B.2生产记录

圈舍号入栏时间入栏数量出栏时间出栏数量出栏均重死淘数量备注

表B.3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

开始使用投入产品批号/停止使用

生产厂家使用方式用量备注

时间名称加工日期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