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版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2025年春版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2025年春版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2025年春版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2025年春版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5年春季新版教材第六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6.1金属的物理性质学习目标知道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2讲授新课情境导入为什么金、铂常用来打造首饰,铜常用来制电线,铝、铁常用来做炊具?铝锅、铁锅是纯铝或纯铁制品吗?01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根据图片,你能总结出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展性,能压成薄片·有延展性,能拉成丝·能够弯曲根据图片,你能总结出金属的哪些物理性质?1.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与差异性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多数金属密度较大,熔点较高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大多呈银白色(铜呈红色,金呈黄色)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比较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银铜金铝铁锌铅(优)10099746127177.9(良)密度/(g·cm-3)金铅银铜铁锌铝(大)19.311.310.59.07.97.12.7(小)熔点/℃钨铁铜金银铝锡(高)3414153810851064962660232(低)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铬铁银铜金铝铅(大)94~52.5~42.5~32.5~32~2.91.5(小)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根据生活经验和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决定和影响金属用途的因素讨论1.为什么金、铂常用来打造首饰,铜常用来制电线,铝、铁常用来做炊具?金、铂具有金属光泽,可用来打造首饰;铜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铝、铁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来做炊具。讨论2.为什么普通电线一般用铜丝制作、高压线用铝丝制作,而不用导电性能更好的银丝?银、铜、铝都具有导电性,但是银的成本比铜、铝的高。3.如果用铝丝代替钨丝制作电灯泡里的灯丝,结果会怎样?钨的熔点比铝高。用铝制灯丝,通电后铝会熔化,灯丝会熔断,灯泡不能正常发光。通过以上讨论,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要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决定和影响金属用途的因素价格高低资源是否丰富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金属的性质决定因素影响因素3.金属的用途老式闪光灯中使用的金属

——白炽灯灯丝所用金属

——干电池的外皮金属

——体温计、血压计中的金属

——保温瓶内胆镀的金属

——暖气片上刷的“银粉”——镁钨汞锌银铝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____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_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硬度最高的金属_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_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____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_________。拓展延伸——金属之最铝(Al)钙(Ca)铁(Fe)银(Ag)铬(Cr)钨(W)汞(Hg)锇(Os)锂(Li)02神奇的合金特性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作合金。1.合金的概念至少含两种成分,至少一种是金属生铁钢讨论铝锅、铁锅是纯铝或纯铁制品吗?铝锅和铁锅都不是由纯铝或纯铁制成的,而是由含有一定比例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制成的。1.下列是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④CuO属于合金;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A.④B.①②③C.③④D.③⑤D练一练取出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铝片和硬铝片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实验6-12.合金的性质分组ⅠⅡⅢ硬度比较铜片

铝片铜片

黄铜片铝片

硬铝片><<结论①

不同金属的硬度

(填“有”或“无”)差异,而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

(填“大”或“小”)。有大实验6-2用250ml的烧杯装适量温度约为75℃的热水,在每个材料片的顶端粘贴40℃变色测温贴,将几个材料片同时放入热水中(注意金属片不要相互接触)。比较不同材料顶端测温贴变色所需的时间,用秒表记录下来,将结果填写在下表中。序号材料顶端测温贴变色需要的时间(秒)1塑料片2铜片3黄铜片4铝片60101215结论②

(1)从

(填序号,下同)和

的对比实验得出,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大于非金属;(2)从

的对比实验得出,不同金属的导热性也不相同,

的导热性比

更好;(3)从

的对比实验得出,合金的导热性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

(填“好”或“差”)。12或4244223差比较下列合金及其组分金属的熔点铁1535℃碳3550℃钢1200℃~1500℃锡232℃铅327℃焊锡<200℃保险丝(伍德合金)69℃镉321℃铅327℃铋271℃锡232℃结论③

合金的熔点通常比其组分金属的熔点

(填“高”或“低”)。低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比较硬度更大,导热性差,熔点低,用途更广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01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03

合金的导热性比纯金属的差02小结3.合金的应用合金名称组分特性重要途径碳素钢铁、碳坚硬机器零件、建材、铁轨、桥梁、船体锰钢铁、锰、碳韧性好,硬度大挖掘机铲斗、钢梁、装甲车、自行车架不锈钢铁、铬、镍抗腐蚀性好炊具、医疗器械、手表硬铝铝、铜、镁、硅质轻,强度和硬度好火箭、飞机、轮船、高压锅黄铜铜、锌强度较好,易加工,耐腐蚀机器零件、日用品、乐器青铜铜、锡易加工,耐腐蚀塑像、机器零件(如轴承、齿轮等)焊锡锡、铅熔点低焊接金属伍德合金铅、铋、锡、镉熔点很低,质软保险丝、防火防爆装置K金金、银、铜光泽好,易加工,耐磨装饰品、金币、电子元件钛合金钛、铝、钼、铜、锡强度高,耐腐蚀,耐热性、生物相容性好航天、航空、医用金属材料一些常见合金的组分、特性和重要用途新型合金材料——钛合金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新型合金材料——钼合金具有抗辐射、高熔点、高热导率和优异的强韧性,在多个高科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太空核反应堆的制造中,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选择,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钼合金用于制造太空核反应堆焊接火箭发动机喷管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课堂小结金属材料纯金属共性特性决定物质用途的因素大多数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导热、导电、延展性、密度和硬度较大,有较高熔点铜-红色、金-黄色、汞-液体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合金性质硬度更大,熔点更低,导热性差,用途更广概念随堂训练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有银白色光泽B.石墨具有金属光泽,属于金属材料C.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D2.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C.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D.制造保险丝——硬度大D3.合金的用途广泛。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B.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好C.合金的形成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B4.新型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1)性质——镁锂合金与金属镁相比,优点有

(填一点)。(2)功能——空间站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在生活中,钛合金的一种用途是

。硬度大(或强度大)骨,合理即可)做眼镜框架(或做人造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六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2讲授新课黄铜(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极为相似,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真假黄金呢?情境导入01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a.镁与氧气反应2Mg+O22MgO点燃实验6-3▷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铁在空气中加热时出现红热现象,但不燃烧。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点燃▷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c.铜与氧气反应2Cu+O22CuO△形成结论①

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思考与交流“真金不怕火炼”

这句话蕴含什么化学原理?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讨论在日常生活,我们会发现这一现象“铝锅不易生锈”,这是为什么呢?铝与氧气反应是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覆盖在铝的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所以铝耐腐蚀。练一练1.下列关于金属和氧气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了黑色的固体D.“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说明金的性质很稳定B2.小方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C.铝不易被氧化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D练一练02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实验6-4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铝铁铜表面产生气泡非常快产生气泡较慢,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无气泡产生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22Al+3H2SO4===Al2(SO4)3+3H2↑Fe+H2SO4===FeSO4

+H2↑形成结论②

铝、铁能与稀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能。拓展实验镁、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镁锌表面产生气泡非常快表面产生气泡较快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讨论为什么有些金属能与稀酸反应产生氢气,有些却不能呢?不同金属的化学反应能力不一样,较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不活泼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总结:铝、铁较活泼,铜不活泼。3.废旧手机的某部件含有镁、铝、铁、铜四种金属,为回收其中的金属,向该部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直接得到的金属是(

)A.镁B.铝

C.铁

D.铜D练一练黄铜(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极为相似,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真假黄金呢?思考与交流方法1:灼烧法,变黑的是假黄金。方法2:加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假黄金。课堂小结金属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2Mg+O22MgO点燃3Fe+2O2Fe3O4点燃Cu+O22CuO△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随堂训练1.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B.金属与氧气反应都必须点燃或加热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铝的抗腐蚀性能强,说明铝不活泼C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金属与盐酸或者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是()A.MgSO4B.FeCl3C.AlCl3D.ZnSO4B3.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铝制易拉罐和从废旧电池上拆下的锌皮验证金属和酸的反应。根据提示,补全实验内容。(1)实验步骤:先打磨金属片,去掉表面的氧化膜,再将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加入稀硫酸。(2)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Zn+H2SO4==ZnSO4+H2↑2Al+3H2SO4==Al2(SO4)3+3H2↑有气泡产生,放出热量镁和铝都能与酸反应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六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6.2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等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2讲授新课知道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征。3除了通过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之外,还有其它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吗?情境导入01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实验6-5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活动性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无明显现象2Al+3CuSO4===Al2(SO4)3+3Cu浸入溶液中的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Al>CuFe>CuAl>Cu形成结论③

铝和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单质铜,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得到单质铝。为什么铝和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呢?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思考与交流02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顺序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科学家将常见金属按其活动性强弱排列,称为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氢前置氢前能置后氢前可换氢,前金换后金,化合物可溶,钾、钙、钠除外精心制作

必出良品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教学课件是采用MicrosoftPowerPoint软件平台精心设计与开发的,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流畅运行。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本课件充分整合了多种媒体元素,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音等,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小结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01

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

里置换出来。0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Fe+CuSO4====Cu+FeSO4思考与交流因为铁制容器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铜和硫酸锌溶液(2)锌和硫酸铜溶液(3)金和硫酸铜溶液(4)铁和氯化银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不反应不反应反应不反应,氯化银不可溶练一练1.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2.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X>Y>Z。练一练思路与方法导引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确定研究目标多方面探究实验证据推理与分析归纳共性和差异性发现递变规律应用与总结在下面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观察有何特点。思考与交流

Zn+2HCl==ZnCl2+H2↑Fe+2HCl

==FeCl2+H2↑

2Al+3CuSO4==Al2(SO4)3

+3Cu

Fe+CuSO4

==FeSO4+Cu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1.概念2.表达式3.特征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A+BC→B+AC一换一置换反应反应类型反应特点反应特征联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比较:多变一一变多一换一A+B+∙∙∙→XX→A+B+∙∙∙A+BC→AC+B都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下列学过的反应中有置换反应吗?思考与交流CaCO3+2HCl

CaCl2+H2O+CO2↑CO+CuO

Cu+CO2↑△2Fe2O3+3C

4Fe+3CO2↑高温C+2CuO

2Cu+CO2↑高温练一练3.关于置换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B.置换反应发生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课堂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内容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置换反应A+BC===B+AC1.有关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用砂纸打磨B.溶液蓝色逐渐变浅C.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随堂训练D2.下列金属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A.AlB.FeC.ZnD.AgD3.有X、Y、Z三种金属,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Z、X、Y,则下列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A.Y+Z(NO3)2══Y(NO3)2+Z B.X+H2SO4══XSO4+H2↑C.X+Y(NO3)2══X(NO3)2+YD.Z+2HCl══ZCl2+H2↑C4.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铜粉(Fe)FeCl2溶液(CuCl2)加适量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洗涤、干燥加适量无锈铁钉或铁粉,过滤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六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6.3金属矿物与金属冶炼学习目标了解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1了解铁的冶炼方法及原理。2讲授新课掌握含杂质物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铜(铜鼎,商代,距今3000多年)铁(铁犁,西汉,距今2000多年)铝(铝锅,20世纪)情境导入1.为什么铜、铁、铝大量冶炼的年代差距如此之大?2.为什么到目前为止,铁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金属?01几种金属矿物元素名称质量分数/%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其余60余种金属元素<11.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2.金属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除了金、银、铂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形式存在的。3.常见的金属矿石3.常见的金属矿石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形式存在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OH)2CO3]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nH2O)赤铜矿(主要成分是Cu2O)3.常见的金属矿石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形式存在的。02钢铁的冶炼实验药品化学原理Fe2O3+3CO2Fe+3CO2高温实验装置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如图所示。实验6-61.CO还原氧化铁1.往耐高温的硬质玻璃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2.通入一氧化碳,等待片刻后点燃尖嘴管处酒精灯。实验步骤为什么通入一氧化碳要等待片刻?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引起爆炸。实验步骤3.用酒精喷灯对着硬质玻璃管放氧化铁处加热。4.当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为什么停止加热后要通一氧化碳至硬质玻璃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①红棕色的物质变为黑色;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尾气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实验现象说明反应的生成物有:铁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2.工业炼铁原理Fe2O3+3CO2Fe+3CO2高温原料铁矿石:提供铁元素焦炭:提供还原剂,提供能量空气:提供反应所需氧气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

为炉渣设备高炉产物生铁(主要含铁)类别含碳量/%含杂质(硫、磷等)机械性能机械加工生铁2~4.3多硬而脆可铸不可锻钢0.03~2少硬而韧,有弹性可铸可锻生铁和钢的区别生铁的用途齿轮炊具农具钢的用途建筑材料厨具刀具我国古代炼铁图宝钢炼铁高炉铁矿石与氧化铁,铁与生铁之间有什么的关系?铁矿石Fe2O3Fe

混合物化合物(纯净物)单质(纯净物)生铁(主要含铁)合金(混合物)思考与交流3.有关含杂质物质的计算【例题】用2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5%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解:2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2000t×80%=1600t设:16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的铁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高温1602×561600tx1602×56=1600txx=1120t折合为含铁95%的生铁的质量为:1120t÷95%≈1179t答: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5%的生铁的质量是1179t。1.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解:设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x。Fe3O4~3Fe232168x×90%2000t×(1-3%)232x×90%=1682000t×(1-3%)解得:x≈2977t答: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2977t。练一练小结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分数÷纯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不纯物质中某纯净物质量不纯物质质量×100%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注意杂质问题知识视窗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1.活泼金属(如KCaNaMgAl)

电解法:2Al2O3=====4Al+3O2↑2.一般金属(如ZnFeSnPbCu)

热还原法:2CuO+C====2Cu+CO2↑3.较稳定金属(如HgAg)热分解法:2HgO====2Hg+O2↑4.稳定金属(如PtAu):用物理方法提取通电高温冰晶石△1.为什么铜、铁、铝大量冶炼的年代差距如此之大?2.为什么到目前为止,铁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金属?思考与交流金属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被利用。铁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金属,是因为它在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机械性能优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可回收性强和经济性高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课堂小结铁的冶炼铁的冶炼金属矿物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计算:含杂质物质的相关计算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原理:Fe2O3+3CO2Fe+3CO2高温1.科技创新助力炼铁低碳绿色发展,钢铁工业是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点。从环保角度分析,下列矿石(括号中为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中最不宜炼铁的是(

)A.赤铁矿(Fe2O3)

B.磁铁矿(Fe3O4)C.黄铁矿(FeS2)

D.菱铁矿(FeCO3)随堂训练C2.把赤铁矿、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中进行冶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得到的产物是纯铁B.铁矿石和焦炭是工业炼铁的重要原料C.炼铁原料中焦炭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将氧化铁还原为铁D.石灰石用于除去尾气B3.某赤铁矿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则该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A.95%B.90%C.85%

D.80%B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六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6.4金属的腐蚀学习目标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理解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1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和途径。2讲授新课情境导入金属资源的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世界上每年开采和消耗的金属矿物数以亿吨计。可惜的是,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的量高达当年金属产量的20%以上,其中最容易锈蚀的是产量最多的钢铁材料和设备。1.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锈蚀?2.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金属资源?01探究铁制品锈蚀的原因1.铁生锈的条件【生活经验】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资料】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铁:Fe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铁钉生锈需要哪些条件呢?增加了H、O与H2O和O2有关?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铁生锈的条件项目ⅠⅡⅢ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存在氧气和水只存在水实验步骤将铁钉浸入迅速冷却的沸水内,塞紧胶塞。试管内放干燥剂,在一团干棉花团上放铁钉,塞紧胶塞。实验图示只存在氧气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一团棉花球上项目ⅠⅡⅢ观察、记录片刻后一天后三天后一周后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轻微的锈迹锈迹明显,锈蚀面积扩大铁钉被一层厚厚的锈覆盖(续表)分析解释现象根据观察的现象讨论:1.造成铁锈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铁与空气或氧气、水同时接触。2.铁主要与哪些物质反应而发生锈蚀,生成了什么?铁与空气(氧气)、水反应生成了铁锈。铁在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解释与结论由于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水分子和氧分子能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与铁反应,直至铁全部锈蚀。当铁接触易与它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溶液等)时,就更容易锈蚀了。反思评价根据以上结论,你认为铁锈蚀与湿度大小有何关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铁生锈呢?湿度越大,铁表面吸附的水分子越多,与氧气接触的机会也越多,从而加速了锈蚀的过程。防锈措施:保持铁制品干燥,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方法2.铁生锈原理的应用利用铁生锈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制成铁粉双吸剂,即食品中的防腐剂和干燥剂。利用铁粉缓慢氧化放热制成防寒暖贴。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氧气)或隔绝水。3.防止铁制品防腐蚀的原理和方法原理方法①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如涂油、喷漆、电镀、搪瓷、烤蓝。③改变铁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02金属资源的保护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怎样保护金属资源呢?1.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呢?思考2.为什么要保护金属资源呢?金属的回收利用。①金属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可再生;②随意丢弃废旧金属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利用①有计划、合理地开采资源;②积极进行金属代用品的开发研究;③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④防止金属的的锈蚀。课堂小结金属资源保护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防止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内部结构,制成合金有计划、合理地开采资源积极进行金属代用品的开发研究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防止金属的的锈蚀1.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能再生的,下列不符合金属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的是()A.合理开采矿物资源,回收利用废旧金属B.寻找、研制金属的代用品C.有矿物就开采,并加快开采进度D.对金属制品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金属腐蚀C随堂训练2.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酱油涂抹。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A.①②③④⑥⑦B.②③④C.③④D.⑤⑥⑦C3.根据铁钉锈蚀的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中生锈的是乙处B.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C.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①②③对比实验可充分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直接接触A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7.1

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

溶解学习目标讲授新课认识溶解现象。01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02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03情境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什么是溶液?图中的各种液体是溶液吗?溶液是怎样形成的?01溶液的形成实验7–1可溶物质与难溶物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加5ml水酒精加5ml水泥沙加5ml水食用油高锰酸钾固体“消失”,得到紫红色的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泥沙在下层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食用油浮在水面上加5ml水高锰酸钾酒精与水混合,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高锰酸钾、酒精能溶于水;而泥沙、食用油不溶于水1.溶液的概念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且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

是指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都相同。稳定性

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混合物溶液都是混合物。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A.

A>

B B.

A<

BC.

A=

BD.不能确定C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A.会沉降下来B.不会分离出来C.会浮上水面D.不能确定B练一练AB思考与交流溶液并不都是无色的,溶液的颜色往往是由溶解在溶液中的离子颜色决定的。透明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溶液中的离子盐晶体氯化钠在溶液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尝试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固体也能在水中“消失”的原因?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m溶液=m溶质+m溶剂V溶液≠V溶质+V溶剂3.溶液的组成注意:溶液溶质溶剂高锰酸钾溶液

酒精溶液

食盐溶液

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什么?高锰酸钾水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水食盐水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吗?除了水还有其他的溶剂吗?溶剂用途示例危险性注意事项酒精配制碘酒、作为燃料、灭菌消毒不可接近火源汽油去除油渍、作为燃料香蕉水配制油漆、防腐杀菌氯仿用于有机玻璃的溶解与黏结、作麻醉剂不可接触眼睛易燃有毒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定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时: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则水是溶剂,其他为溶质。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水是溶剂。根据名称:一般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的新物质是溶质。溶液溶质溶剂硫酸铜溶液

稀硫酸

75%的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里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盐酸CO2溶于水的溶液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CuSO4

水H2SO4

水C2H5OH水油脂汽油白磷二硫化碳HCl水H2CO3

水农业——配制农药农业——无土栽培营养液工业——工业晒盐工农业生产医疗——配制葡萄糖溶液科学研究——实验室配制溶液医疗——配制生理盐水科学探究与医疗饮料食醋红酒茶水日常生活02溶解的影响因素家庭小实验手机软件在家庭化学小实验中的应用目的

观察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时,蔗糖颗粒大小的变化。向均装有10g蔗糖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开水(100°C)和温水(25℃),利用手机摄像头和迷你显微镜观察蔗糖在开水和温水中颗粒大小的变化,比较蔗糖的溶解速率。家庭小实验观察时刻蔗糖颗粒(100℃)蔗糖颗粒(25℃)加水前加水100秒后加水200秒后根据左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溶剂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速率越快。你能想想影响溶解速率的其他因素吗?1.溶质颗粒的大小:颗粒小,溶解速率快;颗粒大,溶解速率慢;2.是否搅拌,搅拌能加速溶解。课堂小结溶解组成概念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均一且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温度、溶质颗粒大小、搅拌1.下列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沙茶面 C.高粱酒

D.元宵汤C随堂训练2.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A精心制作

必出良品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本教学课件是采用MicrosoftPowerPoint软件平台精心设计与开发的,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流畅运行。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本课件充分整合了多种媒体元素,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音等,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仿照示例填空。溶液溶质溶剂(1)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水(2)75%酒精(3)硫酸铜水(4)铁与稀硫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酒精水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水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7.1

物质的溶解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学习目标讲授新课探究几种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01知道溶解时常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02导入新课

用潮湿的手触摸食盐时,感觉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但触摸洗衣粉时,会有温热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0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7–2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1.分别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各3g,置于3个同样规格的烧杯中。2.另取3份各20mL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3.将3份水分别倒进装有固体物质的烧杯中,搅拌,测量并记录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实验步骤氢氧化钠易受潮并且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内进行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或称量纸上进行称量。另外需注意,不要让它沾到身体上,若不小心沾到身上,先用布或纸巾等擦干,然后再用大量水进行冲洗,最后涂抹硼酸溶液。注意事项氯化钠溶液硝酸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实验7–2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溶质加入固体前水的温度/℃固体完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NaClNH4NO3NaOH结论: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说明溶解过程中吸收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222222221933.80-311.8思考与交流生石灰(CaO)遇水也会放热,与NaOH溶于水放热的实质相同吗?不同CaO遇水放热是化学变化CaO+H2O====Ca(OH)2

反应放热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是物理变化讨论除了上述实验材料,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溶解放热、吸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溶质呢?溶解放热:浓硫酸等溶解吸热:铵盐等溶解既不吸热也不放热:蔗糖等1.小明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A.硝酸铵B.氯化钠C.生石灰D.氢氧化钠练一练A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测定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实验目的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可以测定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实验装置与方法用量筒向3个同规格的锥形瓶中各加入100mL水,再分别加入10gNH₄NO₃、10gNaCl、10gNaOH固体,开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测定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果NaCl:

温度基本保持不变。NaOH:

温度显著升高。NH4NO3:温度明显降低。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导致溶液温度的不同变化,具体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练一练2.为了探究常见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某学习小组用图甲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室温下,向反应釜中加90mL的蒸馏水,分别加入下列固体;实验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种类NaOHNaClNH4ClKClH2O质量/g0.4000.5850.5350.7450.500(1)分析乙图可知,当时的室温为

℃。

(2)根据探究的目的,反应釜应该具有的性质的是

(列举一种)。(3)在该探究的过程,每次加入的试剂质量都不一样,会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并说明原因:

。20.3能隔热变化,与所加试剂的质量无关,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不影响,因为实验只需要测量液体的温度的课堂小结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吸热:硝酸铵无明显热现象:氯化钠随堂训练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B2.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区分的是()A.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硝酸铵和氯化钠C.碳酸钙和氯化钙D.氯化钠和蔗糖D3.如图所示,下列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不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D选项ABCD胶头滴管内液体H2O2溶液H2O稀H2SO4H2O锥形瓶内固体MnO2CaOZnNH4NO3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7.2

物质溶解的量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学习目标讲授新课认识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01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及互相转化的方法。02硝酸钾可以溶于水,但在一定温度下,它溶解的量是否有限度呢?导入新课0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7–3配制饱和溶液加入5g硝酸钾加入5g硝酸钾室温20ml水无固体剩余搅拌后有固体剩余,表明溶质溶解的量已达到限度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加入5g硝酸钾加入5g硝酸钾室温20ml水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界定溶液是否饱和时,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加入硝酸钾冷却分一半加水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硝酸钾饱和溶液实验7–4操作现象结论依据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分一半,加水,搅拌把另一烧杯加热冷却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消失此时的溶液可能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水后,溶液中的溶剂增加,使得更多的硝酸钾能够溶解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消失原来的饱和溶液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加热后,使得更多的硝酸钾能够溶解此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冷却后有固体出现

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实验小结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方法:

加溶剂、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①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例如:在实验7-4,把分开的一个烧杯加热,硝酸钾固体溶解,溶液可能有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②要明确“某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例如:在某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NaCl的饱和溶液,可能还能溶解KNO3。D练一练1.如图是小博进行的物质分离的相关实验。他将热的硝酸钾溶液(如图甲),静置一段时间后,变成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一定是饱和溶液C.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乙一定是饱和溶液1.除改变温度(一般是降温)和减少溶剂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入溶质2.把蔗糖分别配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前者需要的蔗糖质量一定比后者多。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正确。只有同一温度且溶剂的量相同时,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饱和溶液才需要更多的蔗糖。思考与讨论

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一般是升温)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一般是降温)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如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课堂小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一般是升温)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一般是降温)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随堂训练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很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3.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指施有(已知硝酸钾固体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硝酸钾固体;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②⑤C作业布置请完成《练习册·化学·九年级全·KY》对应课时作业。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7.2

物质溶解的量第2课时

溶解度学习目标讲授新课了解溶解度的含义。01能准确描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02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03情境导入如何定量地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0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能,不在同一温度下。思考与讨论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不能,溶剂量不相同。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不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能,说明在20℃时,NaCl比KNO3的溶解性更好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2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g。20℃,20g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20℃时A的溶解度是20g。20℃,20g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g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是20g。20℃,2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是20。判断正误2.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单位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一般指水)溶液达到饱和溶解度单位为“克”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思考与讨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克。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31.6克的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1.在20℃时100g水最多溶解34g氯化钾,34g就是氯化钾在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算一下,由此可得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其中溶剂的质是是多少?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100g+34g=134g

练一练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所得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多少?练一练因为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g,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34g。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100g+34g=134g

即所得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134g。溶解度/g<0.010.01~11~10>10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3.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0.01g1g10g20℃时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4.溶解度曲线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g温度/℃硝酸钾温度/℃0102030溶解度/g13.621.431.945.6温度/℃40506070溶解度/g62.984.2109.2138.1温度/℃8090100溶解度/g170.3205.8242.5讨论与交流溶解度/g温度/℃硝酸钾1.根据该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其含义是什么?100g。含义:在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00g。溶解度/g温度/℃讨论与交流3.根据该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度/g温度/℃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溶解度曲线溶解度/g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g温度/℃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陡升型:多数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