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登高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登高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登高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登高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登高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登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凋伤(diāo)渚清(zhǔ)霜鬓(bìn)B.暮砧(zhān) 千载(zài) 峥嵘(róng)C.猿啸(xiào) 憔悴(qiáo) 朔漠(sù)D.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 浊酒(zhuó)解析B项,“砧”应读“zhēn”,“载”应读“zǎi”;C项,“朔”应读“shuò”;D项,“省”应读“xǐnɡ”。答案A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当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鸟儿飞回巢)B.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万里悲秋常作客(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D.百年多病独登台(年暮垂老)解析A项,“鸟飞回”是指鸟儿回旋着翱翔。答案A3.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详细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假如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无边落木和滚滚长江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袤的想象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尾联交代了自己的近况,也是对自己一生穷困潦倒的本源的总结。其中,“艰难”既指国家动乱的时世艰难,又指诗人自身境况的艰难。解析C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之说不正确。答案C4.阅读《登高》一诗,完成下面的题目。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①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②描写,整句属于③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纳的是④的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⑤的声态,“滚滚”写出了⑥气概,这两句意境更加⑦,感情更加⑧。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⑨的风格。

解析本题是对《登高》这首诗的整体赏析,须要在对诗歌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完成。同时,作答时应依据题干中供应的信息找准赏析的角度。参考答案①静态②动态③动静结合④寓情于景⑤秋风扫落叶⑥大江东去的雄迈⑦雄浑开阔⑧慷慨低沉、苍凉哀思⑨沉郁顿挫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5~6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闻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闻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5.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实力。第一问主要分析概括曹霸所画马的外形特点,结合“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一联分析即可;其次问结合“意匠惨淡经营中”分析即可。参考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奇妙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其次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挥而就。6.为了突出曹霸的超群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实力。题干中“铺垫”一词,提示了答案信息应在本诗的前半部分,再找与曹霸、马相关的诗句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时要分析出画此马的困难之处。参考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胜利。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获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冠:传闻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7.“雾中看”笔触细腻含蓄,使读者惊羡于诗人忧思之深及视察力的敏锐。请分析它的内涵。解析一是要结合小注①背景资料理解,二是抓重点词语理解。作者已年老眼睛昏花,首句中的“强饮”说明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牵强过节的心情。其次句刻画诗人孤寂的形象。“鹖冠”点出作者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穷困潦倒,身不在官而依旧忧心时势,思念朝廷,这是无能为力的杜甫最为伤情之处。“雾中看”特别切合年迈多病舟居观景的实际,给读者的感觉特别真实;而在真实中又渗出一层空灵,把作者起伏的心潮也带了出来。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也正犹如隔雾看花,真相难明。参考答案①因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花草如隔一层薄雾;②这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因时局动荡不定,变乱无常,犹如隔雾看花,真相难明。8.《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缘由。解析结合诗的最末一句“愁看直北是长安”来看。这首诗表现作者暮年漂泊江湖,而依旧深切关注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所以愁的根本缘由也就比较清晰。再加上“强饮”之体状,“鹖冠”之身份,都透露着诗人愁的缘由。参考答案①年老,从“强饮”“老年”可以看出;②没有机会报效朝廷的苦痛,从“戴鹖冠”可以看出;③对时局多难的悲伤,从末句可以看出。(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1题。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9.首联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情怀。这一联展示了诗人怎样的境况和情怀?解析结合诗人漂泊行旅的背景,精确理解“细草”“危樯”两个形象寓意,尤其要理解“独”字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意在表现诗人如今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孤独的境况和情怀。1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古代文人的政治志向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名的获得靠的是建功立业,而非靠写文章,杜甫的仕途生涯实在是惨淡。应扣住“岂”和“应”理解诗人的情感。参考答案声名岂止靠诗文获得,应当建立功业来扬名,而诗人偏偏因诗文而出名;做官应做到老病退休,但因时局动荡,自己很早就被弃置不用。诗中包含着生不逢时、时运不济的愤慨。11.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析重点在于精确理解“沙鸥”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此处是诗人自喻。参考答案飘然一身像什么呢?不过像广袤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这里以“沙鸥”自况,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感伤。三、语言表达12.请比较李白和杜甫这两个历史人物,说明你更喜爱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要求:①对两个人物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50~70字之间。解析不管选李白,还是选杜甫,都要结合其诗歌的风格特点、给人的启悟绽开回答。参考答案李白是“诗仙”,他用诗歌释放着人生的激情,令人感觉到生命的傲慢与不平凡;杜甫是“诗圣”,他用诗歌记录着历史,让人体会人生的真实,进而努力前行。所以我更爱后者。13.细致视察下面这幅漫画,依据要求回答。(1)给漫画取一个标题。(2)揭示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解析漫画标题其实就是概括主题,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因此,拟题时可以结合漫画寓意命名,也可以抓画面主体、中心事务命名。对寓意的揭示要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质。参考答案(1)如此“爱心”(或“滚烫的爱心”“好心烫死树”等均可,但不行以以“无题”为名)(2)讽刺有些人空有行善之心,却没有正确合适的方式方法,最终良好的初衷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备课资源链接悲秋诗词中的情怀初探一、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满目苍凉的秋色经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简单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苦痛、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与游子、征人的“悲凉”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半夜吴歌》)与此相像的是宫女幽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示意出宫女孤寂、幽怨的心情。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二、表现境况悲凉,命运多舛境况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芜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主子公惆怅的心境同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苍凉的秋景蕴含着无限悲苦的愁绪。三、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秋天万物凋零,简单引起那些经验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