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练案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2]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8·四川资阳一模)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eq\x(导学号99522529)(C)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贵族势力严重削弱[解析]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军功爵制是指论功行赏,题目中并未牵涉到,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体现秦国不拘一格降人才,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旧贵族和新兴贵族的比例问题,故D项错误。2.(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秦刻石辞传者凡七:曰峄山、泰山、琅邪、之罘、之罘东观、碣石门、会稽。会稽刻石特提男女淫佚之防,此就各地风俗为矫正也。琅邪刻石尚孝、重农,为此后汉治之本。由此可知eq\x(导学号99522530)(C)A.秦的治国理念是儒家思想B.秦始皇喜欢游历C.秦注重社会的行为规范建设D.秦刻石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解析]材料主要涉及秦刻石辞的主要内容,即会稽刻石“提男女淫佚之防”,琅琊刻石“尚孝、重农”,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立国根本,法律制度细密而又严苛,不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秦始皇游历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各地的制度文化风俗,并不等同于喜欢游历,故B项错误;材料所涉及的两块秦刻石辞,主要内容在于规范各地的风俗,说明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后,注重社会的行为规范建设,故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了两块秦刻石辞的内容,不在于秦刻石的范围,并且七块秦刻石辞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故D项错误。3.(2018·山东青岛调研)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eq\x(导学号99522531)(B)A.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C.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解析]秦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将平民和罪吏进行移民,能够为边疆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推动边疆发展,故B项正确;进行移民不会抑制土地兼并的问题,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即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4.(2018·江西六校联考)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礼仪祭祀教育科举、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eq\x(导学号99522532)(D)A.中国古代家国一体政治特色消失B.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机构精简,职能专一D.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九卿中央行政机构,是处理国事家事;而隋唐时期六部负责全国政务;其职务的变化体现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项正确。A项家国一体政治特色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主旨没有体现机构精简,职能专一,排除C项。5.(2018·湖北黄石调研)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eq\x(导学号99522533)(B)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解析]分工明确,彼此牵制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九卿分掌宗庙礼仪、宫殿警卫、宫门警卫、御用车马、刑法、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以看出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故B项正确;九卿都属于中央的官职,是三公之下的直属机构,不能体现垂直管理、分层管理,故C项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与材料九卿的分工不符,故D项错误。6.(2018·山东、安徽名校联考)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eq\x(导学号99522534)(D)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B.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C.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D.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解析]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马克思这番话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秦的统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缺乏把各地域联系起来的组织力量,因此秦的统一掩盖不了经济上“分散”的现实,故D项正确。7.(2018·山西45校联考)以下是秦朝九卿职责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eq\x(导学号99522535)(D)职务职责奉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太仆负责宫廷车马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B.为历代王朝所沿用C.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D.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解析]材料中的九卿职责表只是描述了秦朝一个朝代各个部门的职务,无法体现官僚政治的特点,故A项错误;秦朝的“九卿”在秦汉时期已经发生变化,更谈不上各代沿用,故B项错误;“九卿”各司其职,但无法相互制约,故C项错误;“九卿”的“宗正”“太仆”“奉常”本来就是皇帝的家奴,体现了鲜明的家天下的特点,故D项正确。8.(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区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eq\x(导学号99522536)(C)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解析]材料呈现的是秦简《语书》中对于官员不能及时察觉辖区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的一项处罚规定,可推测当时存在吏民犯法奸私和各种陋习的现象,社会秩序并不是比较稳定,故A项错误;秦简《语书》中的一项处罚规定,只能说明当时存在这种失职现象,但是一个材料无法确定失职现象,“十分严重”,故B项错误;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因“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治理,需要负责地方经济、治安、行政等各个方面,不是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q\x(导学号99522537)材料一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材料二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11分)[答案](1)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