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一讲-绪论_第1页
《统计学原理》第一讲-绪论_第2页
《统计学原理》第一讲-绪论_第3页
《统计学原理》第一讲-绪论_第4页
《统计学原理》第一讲-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绪论统计学原理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工作计量活动的直接后果是获得统计资料。指导人们正确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专门方法和理论的汇集和总结就是统计科学。统计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治国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原始公社时期:结绳记事,结绳计量。4000多年前的夏朝,为治国治水需要,进行过初步的国情统计,查明当时全国人口约1355万人,土地约2431万顷。古埃及在建立金字塔时期,为征集财物和劳力,进行过相关调查。各国统计制度及统计机关的建立周代,治国八法之一的“官计”制度,用核算的方法管理国家,要求各级官吏均需在年终编制预算报告。1756年,瑞士建立表报委员会;18世纪中叶,瑞典设立人口登记局;法国1801,普鲁士1805,荷兰1826,奥地利1829,比利时1831,挪威1837,俄国1857,中国1906,美国1913,均设置了统计局或统计委员会。1853年第一次国际统计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由比利时中央统计局局长阿道夫·凯特勒主持,26个国家或团体的代表153人。国际统计学会于1885年成立,1887年在罗马召开第一届大会,每两年一次会议,1995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50届大会。统计科学的学派(一)记述学派,又称记录学派、国家学派、国势学派。代表人物为德国赫尔曼·康令、弗里德·阿亨瓦尔。以文字记述和比较国情得名,并将此国家学定名为“统计学”,第一个使用“统计学”的名称。政治算术学派。英国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因配第《政治算术》一书得名。配第在此书中用算术方法和大量的统计资料对英、法、荷三国实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思想。马克思:配第不仅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统计学的发明者。”统计科学的学派(二)图表学派。丹麦安彻逊、德国克罗姆。1741年,安氏第一个编纂了欧洲15国比较统计表;1782年,克氏第一个用几何图形来表现统计资料。由此得名。数理学派。主张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凯特勒为先驱。社会学派。19世纪产生于德国。先驱克尼斯,代表人物乔治·蓬·梅尔,厄·恩格尔。认为统计学是用特殊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各种因果关系的科学,主要用大量观察法。如今,统计学已经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已经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学原理”阐述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统计的特点数量性:以数字为语言,用数字说话。以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比例等关系,去描述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具体性:所研究的量是与质密切联系的量。不能为统计而统计,不搞数字游戏。综合性(总体性):研究个体也是为了综合个体来认识总体。不与总体密切联系的量,不从个体过渡到总体的量,不具有体现事物质的特征的普遍性,不具有体现事物运动规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不是统计研究的量。统计的作用是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统计最基本是以数字为语言用数字说话。是治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管仲、商鞅、毛泽东的语言。中国国务院1984年《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是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梁启超,誉统计为“百学之钥”。列宁,马寅初。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统计科学统计科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是所研究对象的全体,依研究目的而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众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各个体即是总体单位。总体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分类:有限与无限。总体与总体单位根据研究目的而定,有时相互转换。标志、变异和变量标志指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在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2)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标志既可反映数量特征也可反映品质特征。指标与标志的联系:指标是在标志的基础上综合而得。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随目的而易位,故而二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换。指标体系:以共同研究目的为纽带而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少而精,将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本讲重点掌握内容什么是统计?统计(工作)有哪些特点?什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