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A.40kg B.400kg C.40N D.400N2.春天万物复苏,各学校也在此时召开了春季运动会,下列关于运动会情境解析正确的是()A.开幕式上升旗手和护旗手齐步走时,选择升旗手为参照物,护旗手是静止的B.掷出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推力作用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加速助跑,是为了增大他的惯性D.短跑运动员跑步时穿跑鞋是为了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3.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坐垫是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弹簧的弹性以缓冲和减小震动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力.4.“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以下安全提示中主要考虑惯性因素的是()A.请驾驶员和乘客系好安全带B.高压危险,请勿靠近C.水深危险,请勿私自下河游泳D.在火车站台上的人要站在安全线以外5.如图为我国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场景,下列对冰壶运动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冰壶被推出后继续向前滑行,说明冰壶具有惯性B.冰壶被推出后减速滑行,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运动员用毛刷持续摩擦冰面是为了增大摩擦力D.冰壶所受重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利用铅垂线确定垂直方向B.地漏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密封异味C.铁轨下面铺放枕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盆景自动供水装置是液体压强使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7.2022年4月16日,中国航天太空出差“三人组”乘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结束了他们在“天和核心舱”6个月的太空驻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的“卧室”睡觉时,相对于地面,航天员是静止的B.航天员把自己的手机从地球带到太空后,手机的质量变小了C.在太空驻留期间,航天员做实验时不能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D.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期间主要通过举哑铃来锻炼身体二、实验题8.(1)图1中,铝块的长度为cm;(2)图2中,液体体积为mL;(3)图3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三、填空题9.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你判断的依据是(忽略空气阻力).如果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运动.10.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他会向(选填“前”或“后”)的方向倾倒;若甲、乙两辆运动的车发生碰撞时,两车司机均为前额受伤,则甲、乙两车最可能是(选填“迎面”或“追尾”)碰撞。11.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背着氧气瓶的潜水员若要在深海的海水中工作,就要穿抗压服。若某人穿上抗压服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则这个人能下潜的最大深度为m。(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2.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过来,行人手中的雨伞被向上“吸”了上去,发生了变形。这是由于雨伞上方的空气流速雨伞下方空气流速,导致伞面上方受到的压强伞面下方受到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高速驶过后,马路上的落叶会飘向(选填“马路中央”或“马路两侧”)。13.某长方体砖块分别以平放、侧放或竖放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选填“相同”或“不同”);砖块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小,若沿竖直方向将砖块切去一半,剩余一半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4.把一个重为3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且苹果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上升过程中,苹果所受合力为3.2牛,则苹果受到的阻力为牛。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牛。当苹果下落到地面并静止时,苹果所受的重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四、作图题15.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做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16.如图所示,单手握住一个重为G的茶杯,茶杯保持静止状态,若小俊握杯的力F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茶杯与手之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下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五、实验题1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U形管压强计两边的液面,小明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压强计(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由甲、乙两图可知,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的增加而增大;在乙图中,保持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使探头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取另外一种液体A,使探头在水和液体A中的深度相同,如乙、丙两图所示(h3>h2),可以判断出液体A的密度ρAρ水。19.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①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相同;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选填“甲”或“乙);(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是棉布面,侧面和下表面是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面。实验时,选择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增减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实验序号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压力测力计示数1下表面与木板面2.5N1.2N2下表面与木板面5.0N2.4N3下表面与木板面7.5N3.6N4侧面与木板面2.5N1.2N5上表面与木板面2.5N1.8N6侧面与木板面5.0N(1)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水平向;(2)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选填“有关”或“无关”);(3)由实验1、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4)由实验1、2、(填实验序号)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比;由此结论可得,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是N。六、计算题21.五一期间,谢老师驾驶一辆重为2500kg的小汽车去旅游,小汽车的速度如题图所示,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90min,发动机的牵引力为370N。求:(1)小汽车行驶的路程;(2)汽车对地面的压力;(g取10N/kg)(3)小汽车受到阻力。22.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隔离区,机器人可以提供全自主“免接触式”服务,降低病毒交叉感染风险;如图是一款送餐机器人,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8kg,底部的滚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cm2。求:(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在某次送餐过程中,机器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餐点的质量为2kg且机器人受到的阻力大小为其总重力的0.02倍,求机器人在此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七、科普阅读题23.请阅读《按压式瓶盖》回答问题。按压式瓶盖日常生活中,装有洗手液或洗发液的瓶子,其瓶盖都是按压式的,如图甲所示。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液体是怎么“吸”上来的?原来在洗手液瓶中有个按压式吸液结构。它由导液管、进液阀门、弹簧、活塞、出液阀门、出液管、储液筒等组成,其中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是塑料小球,进液阀门位于弹簧下端,出液阀门位于活塞上端。使用的时候,通过手向下按压,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出液阀门打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出瓶外;当手松开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进液阀门打开,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液体“吸”出瓶外。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和的工作原理相同。A.活塞式抽水机
B.马桶C.微小压强计
D.汽油机(2)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储液筒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如果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舱中按压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他是否能挤出洗手液,说明理由。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负压式救护车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这样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且可以利用真空泵将车内的空气通入特制的电热器内进行高温消毒后排出,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人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车上安装了消毒灯、中心供氧接口等,还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等系列抢救设备,这在普通救护车上是难以实现的。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较于普通救护车,负压式救护车的好处之一是空气自由流动的方向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从而可以大大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选填序号)。A.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C.充满气体的氧气罐内D.人吸气时肺的内部(2)救护车多设计为流线型,如图甲的外形,当救护车高速行驶时,救护车对路面的压力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重力;(3)负压空间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排风机向车外空间主动排风,以及舱室的密封处理实现的。若某款救护车车内气压为外界标准大气压的90%,车顶的面积大约为5m2,此时车顶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N;(外界标准大气压取1.01×105Pa)(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乙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c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压的测量值为Pa(g取10N/kg)。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当小桶从图乙位置掉落到地面之前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小桶的能转化为动能;(5)如图丙所示,若该实验小组在某地用长1m的玻璃管和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将灌满水银的玻璃管竖直倒插入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降到比管外水银面高750mm时就不再下降了。若再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增加到760mm,则此时大气压强的值应是(选填字母);A.760mm水银柱B.750mm水银柱C.755mm水银柱D.无法确定(6)如图丁所示,为该实验小组用玻璃瓶和吸管自制的气压计,将此气压计从教学楼的底层移至楼顶,吸管中水柱的高度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八、实验题25.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做了以下系列实验探究。(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该小组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两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是:。经过多次实验表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根据实验结论,建立了压强概念和压强的表达式;A.B.C.(2)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密度同为ρ的实心均匀物体A、B、C。A、C是圆柱体,B是长方体,A、B的底面积都为S,C的底面积为。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的海绵上,如图乙所示,发现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该小组结合在(1)中得到的结论和表达式,分析出了A、B、C三个物体对海绵的压强均为p=(只写出结果),解释了“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的原因;(3)该小组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用图丙A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他们利用这些器材(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此过程用的实验方法是(只写出一种);该小组对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思考。在图乙B容器内装有密度为的液体,他们受到上面实验的启发,要想得到液面下深度h处的压强,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平面的面积为S。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因此,液面下深度h处的压强为p=(写出推导过程);(4)由(3)推导出的表达式,(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大气压强。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答案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答案DAAAABC1.D【详解】在物理学中的体重是指重力,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400N,40N太小。故选D。2.A【详解】A.开幕式上升旗手和护旗手齐步走时,选择升旗手为参照物,升旗手与护旗手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升旗手为参照物,护旗手是静止的,故A正确;B.掷出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铅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铅球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故B错误;C.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在跳远时助跑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得到更大的动能;故C错误;D.短跑运动员跑步时穿跑鞋,在压力一定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故选A。3.A【分析】根据题中“……增大……接触面积……压力”、“……弹性……”、“……花纹……摩擦”、“……滚动……摩擦……”可知,本题考查压强、弹力、摩擦力.根据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弹力的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等规律进行分析推断.【详解】A.马鞍型的坐垫能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不是减小压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B.坐垫下的弹簧具有弹性,可以缓冲和减小震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为了以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为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是选择错误的选项.4.A【详解】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B.高压危险,请勿靠近,是安全用电基本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C.水深危险,请勿私自下河游泳,是防溺水安全警示,故C不符合题意;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利用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详解】A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冰壶被推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这也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B错误;C.运动员用毛刷持续摩擦冰面,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冰面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使冰面熔化,形成一层水膜,进而减小摩擦力。故C错误;D.冰壶所受的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冰壶,冰壶对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冰面。受力物体不同,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6.B【详解】A.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重垂线,建筑工人砌墙时,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而不是检查是否垂直,故A错误;B.地漏中倒扣的“碗”状金属片将存水杯分割为两个底部相连而上端开口的容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连通器内的水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内水面总是相平,所以当存水杯中的水面超过“碗”口时,异味就无法通过地漏进入房间,故B正确;C.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C错误;D.因为盆景瓶外大气压等于瓶内水产生的压强与瓶内水上方气压之和,是大气压强使水不会全部流掉而保留在塑料瓶中,故D错误。故选B。7.C【详解】A.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的“卧室”睡觉时,航天员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所以相对于地面,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B.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航天员把自己的手机从地球带到太空后,手机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托盘天平是借助重力称量物体质量的,所以在太空驻留期间,太空中是一个失重环境,航天员做实验时不能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故C正确;D.太空中是一个失重环境,举哑铃时不能锻炼身体,故D错误。故选C。8.2.50133.6【详解】(1)[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铝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所以铝块的长度为2.50cm。(2)[2]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13mL。(3)[3]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3”下面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9.非平衡小球只受重力匀速直线【详解】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只受到重力一个力的作用,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它处于非平衡状态.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于惯性,小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0.惯性后迎面【详解】[1][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当汽车突然起动时,乘客的下半身随着汽车一起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向后倾倒。[3]甲、乙两车在撞击之前处于运动状态,由于两车司机均为前额受伤,一定是运动的甲、乙两车迎面相撞,因为两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上前挡风玻璃,才会导致前额受伤。11.ρghs80【详解】[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ρ液gh,由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p液S=ρghS[2]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G总=G1+G2总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3]已知能承受的最大压强pmax=8×105Pa,由p=ρ液gh可得,下潜的最大深度为12.大于小于马路中央【详解】[1]伞是上凸下平,雨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雨伞下方空气流速。[2]根据流体压强的特点,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雨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雨伞下方的压强。[3]汽车高速驶过后,马路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外界马路两边的大气压,故产生一个向中间的压强差,故落叶会向马路中间飘去。13.相同平放不变【详解】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自身的重力,所以三种方式对地面的压力相同,但是三种方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同,由于平放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所以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可知,平放时压强最小,沿竖直方向切除一半后,压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也变为原来的一半,由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不变.14.0.22.8支持【详解】[1]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也是竖直向下的。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两个力的和,据此判断苹果受到的阻力为[2]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是竖直向上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两个力的差,故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3]当苹果下落到地面并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15.【详解】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在物体的重心,故作图如下:16.【详解】如图甲所示,茶杯保持静止状态(平衡状态),则茶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乙可知,小金握杯的力F逐渐增大,但杯子仍然是静止的,且杯子的重力G不变,所以茶杯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为不变,如下图所示:17.【详解】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下直线运动,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在物体重心上分别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F和平行于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18.相平漏气深度相等>【详解】(1)[1][2]实验前要正确安装压强计,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几乎没有变化。(2)[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控制了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而深度不同,通过U形管液柱的高度差不同得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4]在乙图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但是金属盒的方向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取另外一种液体A,使探头在水和液体A中的深度相同,由于h3>h2,所以相同深度的A中液体压强大于水中的压强,根据p=ρgh知ρA>ρ水。19.速度越远不需要甲见解析B【详解】(1)①[1]每次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小车不变、斜面的状况不变,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②[2]由三次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减小的越慢。(2)[3]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4]属于推理的是甲图,让小球从斜面的左端自由滚下,如果小球不受阻力,每次它都能滚上与起始时同样的高度,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小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3)[5]笛卡尔的观点只总结出了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没有说明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处于哪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6]A.科学定律不一定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故A不符合题意;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故B符合题意;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观点,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故C不符合题意;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也可以质疑,质疑求证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相等右无关大3正2.4【详解】(1)[1]水平匀速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测力计示数大小相等。[2]水平向右匀速直线拉动木条,木块相对与木板向左运动,则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2)[3]由实验1、4和题意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而滑动摩擦力相同,故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3)[4]由实验1、5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都相同,布面较粗糙,测力计的示数较大,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5][6]实验1、2、3控制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不变,仅改变压力大小,发现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什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正比。[7]实验2、6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根据前面的结论可知,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应该是2.4N。21.(1)135km;(2)25000N;(3)370N【详解】解:(1)由图可知,小汽车的速度为v=90km/h,小汽车运动的时间为t=90min=1.5h所以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vt=90km/h×1.5h=135km(2)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本身的重力大小,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2500kg×10N/kg=25000N(3)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且牵引力等于阻力,所以小汽车受到阻力f=F=370N答:(1)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为135km。(2)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为25000N。(3)小汽车受到阻力为370N。22.(1)180N;(2)1.8×104Pa;(3)4N【详解】解:(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G=mg=18kg×10N/kg=180N(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80N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机器人和餐的总重力G总=(m+m餐)g=(18kg+2kg)×10N/kg=200N机器人受到的阻力f=0.02G总=0.02×200N=4N因为送餐过程中,机器人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机器人在此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F牵=f=4N答:(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180N;(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8×104Pa;(3)机器人在此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4N。23.A大于见解析【详解】(1)[1]按压式瓶盖利用的是大气压原理,活塞式抽水机也是利用大气压原理;马桶利用水的重力;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较小的压强的。在U形管内装有色液体,两侧液面都受大气压强的作用,两侧液面在同一高度。用橡皮管把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连到U形管一侧,用手指按橡皮膜,手指加在橡皮膜上的压强就由封闭在管内的气体根据帕斯卡定律来传递这个压强,而使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与大气压无关;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中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燃而产生内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说明瓶中气压大于储液筒中气压。(3)[3]因为太空舱内也有空气,这种瓶装洗手液瓶盖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所以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美发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吊式标准型空调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级管线式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180°自动转向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铝合金气密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花式雕刻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矿渣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包装材料环保性能评估合同示例
- 物料制作合同范本
- 共建联合实验室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华工商时报社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1-4章 绪论-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
- 《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编制指南编制说明》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中小学课件人造卫星课件
-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钢楼梯计算(自动版)
-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课件1画家故居
- 中国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
- 荧光绿送货单样本excel模板
- 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