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EEEE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汇报人:XXXEEEEEEE保/护/视/力健/康/用/眼EEEE2儿童视力保健3斜视防治4弱视的防治5其他1屈光发育目录前言0-3岁:这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儿童的视觉系统在这个阶段快速发育。3-6岁:这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也是预防视力问题的最佳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状况影响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儿童眼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让每位儿童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EEEEE屈光发育EEEEEEE第一部分屈光发育屈光发育是自出生后星现阶段性动态改变的过程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出生(未成熟)-视觉经验刺激-12岁(视觉形态与功能发育完善)视觉发育关键期:0-3岁0~3月,不会固视,会被脸孔、明亮或运动的物体所吸引3个月,平稳“跟随“运列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视觉。5个月时有较好的集合和调节功能及部分融合功能。6个月,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继续发展。屈光发育1岁时有较好的融合功能。1~3岁双眼视觉发育。3岁为关键期。3-6岁基本完成。6~8岁双眼视觉发育基本完善成熟。9~11岁双眼视觉稳定期。屈光发育-远视储备的变化眼轴的发育-眼球前后径的长度:新生儿的眼轴长度约为16.5mm。出生后3月龄时约为19mm。9月龄时约为20mm。屈光发育-远视储备的变化在3岁之内增长较快,共约增长5mm。6岁时约22.46mm,随后每年平均以0.09mm的速度增长。7-8岁时增长幅度最为明显(0.22mm)。15岁时约23.39mm。3~15岁一般增长较为缓慢。6到11岁,特别是7到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眼轴增幅最为明显。屈光发育-远视储备的变化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同时期儿童的屈光状态具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相对远视-相对正视或近视发展,过程不可逆。出生至3岁是屈光度变化最大时期,1-2月龄儿童远视屈光度最高,随后等效球镜度数下降EEEEE儿童视力保健EEEEEEE第二部分新生儿:对光有反应,强光刺激下会闭眼;1-1.5月龄:能注视大的物体,出现同向性固视反射及再固视反射,有追视2-3月龄:固视,目光能随物体移动180°范围;4-6月龄:手-眼协调;视觉行为7-9月龄:能稳定固视,可同时玩弄两个以上的物体I岁左右:能用手指端准确取起细小的物体,如黄豆,花生米;1.5岁:会翻,看图书,会搭积木,会识别简单的形状;2岁前后:能模仿画线条;3岁左右:孩子能认识更复杂的形状,如菱形,椭圆形等,能识别颜色。视觉行为光线保护视觉保护自然光线是所有照明中最理想的照明,儿童房间尽可能提供自然光线,可以使用窗帘或百叶窗降低光线强度,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低日光暴露与眼轴伸长、近视相关。高强度光照(≥10000lux)可减少近视发生与眼轴增长。动物实验:高照度环境可有效减少实验性近视光线保护视觉保护白天小睡时避免使用完全遮光的窗帘或百叶窗,白天完全黑暗会扰乱婴幼儿昼夜节律;

尽可能在儿童视线高度处安装窗户,以引进自然光线,同时促进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觉发育;

避免长期的强光刺激(如高度数的灯泡、壁灯、闪好的费光灯等),以减少强光对视神经系统的损伤;光线保护视觉保护在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视线范围内避免直射光源原,台灯应放置在视线范围外,书桌与窗户成直角放置、或放在侧面,避免放置在窗户对面。若夜间婴儿需要喂奶,可以暂开夜灯,待婴儿睡着后立即关灯。如果儿童怕黑或拒绝在漆黑的房间睡觉,可使用红色夜灯(红色夜灯光线波长较长,亮度较低,提供柔和的照明,可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有助于促进睡眠)。电子屏幕保护视觉保护1.在用餐或玩耍时,全神贯注于孩子,并将手机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看手机;2.避免让电视作为背景,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力;3.代养人尝试将个人屏幕时间放在孩子上床睡觉后;4.在看电视时,室内需要有一定的背景光线;5.看电视的距离需要在2.5米以上,并且视线与电视机中线同高;6.睡前一小时避免观看电子屏幕,以免影响入睡;保证充足睡眠视觉保护正常的昼夜节律对眼睛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睡眠紊乱可能会干扰或中断控制眼球正视。化生长过程的调节机制,从而导致屈光不正。0-3个月:14-17小时/天4-12个月:12-16小时/天1-3岁:11-14个小时/天3-5岁:10-13小时/天5-11岁:9-11小时/天EEEEE斜视防治EEEEEEE第三部分内斜视:俗称“斗鸡眼〞,是指一眼或两眼的视线向真侧偏斜,常见于儿童。外斜视:是指一眼或两眼的视线向外侧偏斜,儿童在看远处物体时尤为明显。垂直斜视:垂直斜视是指一眼或两眼的视线向上/下偏斜,均为非共同性。旋转斜视:旋转斜视是指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斜向鼻测(内)/颞侧(外)。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斜视病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斜视问题。眼球肌肉发育异常:儿童眼球肌肉发育不均衡或异常,可能导致眼睛无法正常对准,形成斜视。屈光系统问题: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未得到及时矫正,可能诱发或加重斜视。斜视的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中枢管制失调,多表现为共同性内斜视。视功能发育: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很好的协调眼外肌所致。其他:发热。感冒及手术外伤后,惊吓,情绪紧张或过分精神压力也可诱发。视力测试通过标准视力表检查儿童的视力水平,评估其视觉清晰度和可能存在的视力问题。眼球运动功能检查眼位检查、斜视度测定、眼球运动、AC/A、牵拉实验等。屈光检查通过验光确定儿童是否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这些可能与斜视相关。斜视检查流程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如同视机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斜视,评估视觉三级功能:同时知觉、融合视觉、立体视觉。非手术治疗方式01配戴矫正眼镜内斜:伴远视全矫配镜;伴近视低矫配镜外斜:伴近视全矫配镜;伴远视低矫配镜/不予矫正有复视的斜视:三棱镜斜视治疗02双眼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眼肌训练和视力练习,帮助儿童改善眼肌协调能力,纠正斜视。03药物治疗(散瞳药)屈光型调节性内斜视:阿托品散瞳中小度数内外斜视:A型肉毒素EEEEE弱视防治EEEEEEE第四部分弱视的基本概念

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下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者。常见弱视的原因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儿童屈光不正如远视、近视或散光未及时矫正,或两眼屈光参差可能导致弱视。斜视儿童斜视使得双眼无法协同工作,长期下来可能引起弱视。先天性因素一些儿童由于先天性眼病或遗传因素,出生后就存在弱视的风险。不同类型的弱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性弱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相≥1.00Dc)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远视性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近视度数≥6.00Ds)斜视性弱视当一只眼睛经常处于偏斜状态,无法与另一只眼睛协同工作时,可能导致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完全性上脸下垂等。弱视的检查眼位检查检查是否有斜视,尤其内斜视,是斜视性弱视关键的诊断依据视力及验光检测儿童限睛的屈光状态及视力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远视、近视或散光等问题,是诊断弱视最基础和常用的方法。眼底检查检测儿童限睛的屈光状态及视力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远视、近视或散光等问题,是诊断弱视最基础和常用的方法。弱视的非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眼镜根据儿童的视力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以帮助儿童达到矫正视力。遮盖疗法单眼弱视儿童,配合使用眼罩遮盖正常眼睛,迫使弱视的眼睛工作,以改善其视力功能。(年龄越大/两眼视力相差越多,遮盖时间越长)视功能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功能训练,如特定的视觉刺激、追踪移动物体等,来提高双眼的调节力和立体视觉能力。弱视的遮盖疗法弱视的遮盖疗法7岁以下重度弱视(视力为0.16~0.2)儿童:每天给予6小时的遮盖可以产生与全天遮盖疗法相似程度的视力提高。在中度弱视(视力为0.25~0.6)的儿童:每天给予2小时的遮盖与每天6小时的遮盖治疗效果是相似的。10岁及以下年龄的弱视患者:遮盖疗法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若治疗3~4个月视力提高不理想可延长遮盖时间或转换为光学压抑。12~17岁的大龄儿童:遮蓋的效果与之前是否进行过弱视治疗有关,若未接受过弱视治疗,遮盖疗法仍可提高弱视眼视力。EEEEE其他EEEEEEE第五部分婴幼儿泪道阻塞处理原则小儿泪道阻塞处理原则:4月、6、8、12:一般小于4个月可行泪囊按摩,4-6个月可加压冲洗,6个月可探通,8个月可置管,12个月可经鼻窥镜手术泪囊按摩手法使用生理盐水沖洗结膜囊用拇指或示指指腹压迫泪囊,按在鼻根及限睛的内眦中央的部位,注意要覆盖上下泪小点有一定力度的向内下按压,指腹不要与皮肤有滑动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