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
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
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分析学习时,可以先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
思,理解课题。然后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
题重点阅读第3、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
会,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在近一百年中变为了现实。
学习准备
资料卡片
学习流程
导学策略
文中写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
纪。齐读
交流感悟。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非常了不
起?全班交流相关的句子,简述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
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
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
“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
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①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②这段话中举了哪些科技成就?这么多巨大的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哪儿舒适了?③对这些成就,这些
改变,你的心情怎样?读一读这一段,把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读
出来。指名读一一齐读。④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20
世纪的成就。你还能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吗?⑤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
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取得了那么多巨大的科技成就。
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⑥所以,面对这样
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改变,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一(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
世纪。)
【出示第三自然段】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
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
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
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
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①学生读这段话。②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想过上好
的生活吗?但是他们只能靠幻想,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他们有哪些美
好的愿望?现在有没有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怎
么实现的?③何止这么一点幻想变成了现实!你随便代我们祖先说一个幻想
或者美好愿望,现在一定能帮你实现。谁来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感
受科学成就之大)⑤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呀!你感受
到了吗?其实,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通过对比让我们更直观,更清
楚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⑥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祖先的幻想
纷纷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一一(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同学们的证据充足,我们不得不赞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
纪!(加感叹号)是什么让20世纪呼风唤雨呢?正如——1923年,英国数
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
以往的任何时代。”文章的前面也讲到这个意思,你知道在哪吗?科学技术
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感
受到了吗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出示问题,小组学习
三、个人展示
四、老师总结,升华主题。
教学后记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
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
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
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
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3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
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1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
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
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一一“程”“耕”“幻”“控”;翘舌音
一―“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
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一一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一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
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一一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
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
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
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
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
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
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
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
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
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
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
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
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
的理解课文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4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
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
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
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K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和爸爸妈妈相比,他们小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生举例说一说(展示老照片)。
2、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生齐读,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3、指导,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再读课题,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路甬详的生平简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间读准确,把新词圈
ifil出来o
2、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⑴(课件出示)本课新词。
⑵指名认读。
⑶齐读。
(4)请学生介绍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先说说已经知道的词的意思。
⑸(课件展示)因特网、原子核农耕社会,相关画面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6)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学生字。
四、再读,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1、熟读课文:
⑴提出读书要求:
把读的不太好的,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⑵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⑶进行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练读。
(4)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一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⑸全班交流,指名谈一谈读后心中的体会。
2、提出问题:
⑴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①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③什么是农耕社会?
④什么是原子核?
⑤百亿光年是什么?
⑵若是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学生解决如③、④、⑤;有价值的问题
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如①、②。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
师:请同学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潜、幻、懒。
3、自由练写三遍,全班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
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课题要表达意思概括出来?或呼风唤雨的
世纪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接下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用把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的句子画
出来。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
⑴我从20世纪,电视,程控电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的地球村这
一句看出来的。
(在此环节,播放古代送信驿差图片,与现通讯相对比引导学生切体会到
科技所带来的成就。)
⑵我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这
一句看出。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嫦娥奔月、海底龙宫、云霄宝殿这些神话传说相对比,
感受20世纪的成就。)
⑶我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想象王公贵族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比较,感受现代生活的方
便。)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结合课文,说说20世纪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⑵找出人类幻想的句子。
⑶分组交流,人们的幻想,在20世纪成为现实了吗?能找出与之相对的
物品吗?
(4)汇报交流。
⑸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含义,简介出处,并有感情读。师用
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的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
(6)引导学生知道科学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⑺理解发现与发明:
①举书中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②试着用发现与发明说一句话。
(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理由,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
生情况,进行多种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三、体悟写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除了对比,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4、说说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5、小组合作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延伸
1、在你的幻想中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2、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小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
生活实际,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
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师写词“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
问:
谁认识,读一读。
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
2、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
完成课题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3、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⑵是谁呼风唤雨?
(随机板书)
⑶*什么呼风唤雨?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自然段序号及生字词,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
以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找到黑板上问题的答
案吗?
2、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认读)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找到刚才所提问题的答案了吗?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把刚才提的问题的答案找出来了。
出示1、2自然段内容。
(问题的答案用红笔写出)
自由地读一读。
点红''发现"、“发明”。
你们看,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借助字典来帮忙。
指导朗读1、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是呀,*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汇报:
生:以前的生活很不好,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
车。现在就很好,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有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
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地球村”。
师:真会读书!把问题的前后相比较找出了答案。
是呀,人类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引读至“美好愿望”)
“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
生1:只能*种田来生活。
生2:只能*大自然来掌握命运。
师引读“那时没有……愿望”。
读到这你想说什么?
生1:20世纪以前真是太不发达了。
生2:生活很艰难,也很单调。
师:那么能把这种感觉放进声音中读出来吗?
生齐读:“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美好愿望”。
师:想一想:“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有什么样的本领?
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生1:“千里眼”可以看到很远,“顺风耳”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腾
云驾雾”就是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想去哪便去哪。
生2:我想他们那时会想晚上回家能看看电视该多好呀!
师:这些幻想大多已经变成现实了。
引读“20世纪,人类登上……'地球村'”。
师:点出分号,这是什么标点?
生齐:分号。
师:再读分号前后两部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分号前讲的是新发现,分号后讲的是新发明。
点到第二自然段:怪不得课文说:正是这些出乎意料的、奇迹般的发现
和发明使用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谈谈你还知道哪些新的发现和发明。
的确,20世纪的科技成就太大了,难怪课文中说……
出示:
我们的祖先……来形容
你了解这两句诗吗?
(生普遍反映不了解)
顺势讲解
读一读这两句话。
引读“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物质生活。”
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
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
比眼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录象,
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
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
师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交流:
⑴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同学们
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
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根据提问解疑问,学习课文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
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
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
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
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
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
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
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
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
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⑵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
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
实。真厉害。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
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
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
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
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现与发明:
⑴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
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⑵生思考。
⑶交流: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发明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
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这是发现。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
四、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
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
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7
【教学目标】
K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
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
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K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
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
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
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K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
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
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
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
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①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指名轮读课文,学生评议。
⑶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
术。
(2)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
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学生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5)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爱迪生()了电灯。
②地质学家在这里()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们()了郊游计划。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大的()o
⑹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
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
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的世纪。
K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改变
发现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创造奇迹、幻想变成现实、人类
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
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
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己最喜欢或信息储备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今天的现实(第4自然段)。
⑶明天的畅想(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材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猜想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
实。
⑸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现实:
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
捷?
⑶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畅想:
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
义的句子。
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
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
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同时一,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
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
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
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
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
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II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呼风唤雨的世纪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8
【教学目标】
K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
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
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K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
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
感以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
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
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II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
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
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
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
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①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
学技术”。
(2)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
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5)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
异同:
①爱迪生()了电灯。
②地质学家在这里()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们()了郊游计划。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⑹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
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
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
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的世纪。
K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改变
发现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
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
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
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
的。
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
节目谈认识。
⑶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
际。
⑸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
利?
⑶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
义的句子。
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
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
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
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
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
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
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
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
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K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呼风唤雨的世纪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
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
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
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呼风唤雨,问:由这个成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
力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巨大的能改变自然的力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
3、由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反馈。
师:好了,课文读完了,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到底读得怎么样?
(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齐读。
(2)出示填空,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反馈后,齐读。
三、品读课文,感悟20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
过渡:看来,20世纪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
了前所未有的奇迹。那么,人类真的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吗?现
在就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20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吧。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学生回答
后,指出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后,全班齐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设问句。
问: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从课文中找一找。老师问,你们来回答好不
好?
出示设问句,问:这个疑问句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学
生回答后,讲述什么是设问句。
谁能仿照书上说一个设问句?
(2)“发明”和“发现”的区别
师:为什么说人类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样一
段话(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
上百万年的总和。”)齐读。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比较:一
百年和百万年
问:“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正是由于人们的不断发明和发现,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
实。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力量真大。那么,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农耕社
会人类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出示问题:1、“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原来指什么?说
明了什么?
2、今天指什么?又说明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3)、理解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
问:是什么让人类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现代科学技术)这说明人类科
学技术变化的怎么样?(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书上有一句诗能说明科技的
变化,你们能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问:你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指名学生读后,
全班齐读。
(3)欣赏20世纪科技成就图片。
文中用这句诗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变化速度快,
范围广。同学们现在想不想知道20世纪到底有哪些现代科学技术?出示图片,
教师结合讲解。
同学们,看了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
师总结:这都可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学生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交流。顺便讲解说明方法:举例子。出示句子,学生齐
读。
(3)、感悟科技改变生活。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这么多的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么样呢?
出示:“人类生活的舒适与方便,……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指名读,
齐读。(板书:科学改变生活)
(4)、联系实际,畅所欲言
同学们,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交流,联系实
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舒适和方便?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现代科技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的科
技成就简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对此,人类深信不疑,同学们,请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早
在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波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
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科学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还使人类社会
的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享受一个个20世纪科技成果的同时一,更应该想到
用新的科学技术去创造新的生活。老师相信就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徐许许
多多的科学家,用你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变人们生活的21世纪,有信心吗?
最后老师将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
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呼风唤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推广方案范文5篇
- 代购合同书【5篇】
- 2025简约家居装修设计合同
- 学校支教工作总结【10篇】
- 兽药欠账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保安工作计划文化艺术图书馆部门
- 确保工作质量的年度计划
- 公司借款购车合同标准文本
- 农业机具投放合同标准文本
- 二人合伙合同标准文本
- 合同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艺术歌曲赏析及实践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音乐学院
- 校园法制宣传课件
- 2025中国信创服务器厂商研究报告-亿欧智库
- 2025年度执业药师职务聘用协议模板
- 2025年辽宁省盘锦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杭州建德市林业总场下属林场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权威解读
-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知识培训
- 裂隙等密度(玫瑰花图)-简版
- 2025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