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考核试卷_第1页
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考核试卷_第2页
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考核试卷_第3页
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考核试卷_第4页
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考核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考核试卷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通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汽车发动机

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A.管理地方事务

B.充当中央政府的军事顾问

C.直接参与中央决策

D.主持国家祭祀活动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

B.推行分封制

C.保留诸侯国

D.设立行省制

4.汉武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地位进行确立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治国”

C.“道法自然”

D.“无为而治”

5.下列哪位人物不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的人物?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李白

6.隋朝开通的大运河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B.发展海外贸易

C.增加财政收入

D.强化军事防御

7.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选拔贤能人才

B.限制士族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增加文化底蕴

8.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A.新政过于激进

B.新政缺乏群众基础

C.新政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D.新政执行不力

9.下列哪项不是南宋时期的主要经济成就?

A.经济重心南移

B.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C.纸币的发行

D.长城的建设

10.元朝实行行省制的目的是: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便于地方自治

C.限制地方势力

D.便于中央集权

11.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广中国文化

C.扩大明朝影响力

D.打击海盗活动

1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激化

B.经济发展停滞

C.防止西方殖民侵略

D.儒家思想的束缚

13.下列哪项不是鸦片战争后的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5.下列哪位人物不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慈禧太后

16.下列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C.增强了国家民族的凝聚力

D.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17.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北洋政府推行“卖国”政策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资产阶级的觉醒

18.下列哪项不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A.国民党内部的腐败

B.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

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

D.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不足

1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政治协商,成立联合政府

B.实行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生活

C.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

D.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民族工业

20.下列哪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联合国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2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是:

A.科学技术的突破

B.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国防工业的建设

D.教育事业的发展

22.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发展集体经济

C.发展个体经济

D.发展国有经济

2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新世纪我国取得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A.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

25.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A.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亚洲最大经济体

D.欧盟成员国

26.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之间的矛盾

27.下列哪项不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8.下列哪项不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C.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D.经济发展方式单一

29.下列哪项不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C.脆弱性、不确定性上升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30.下列哪项不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

A.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推动高质量发展

C.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纸张

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D.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A.实行郡县制

B.推行分封制

C.修建长城

D.统一度量衡

4.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

B.加强中央集权

C.压制其他学派

D.促进文化繁荣

5.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吴三国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A.曹魏:重视法制,强化中央集权

B.蜀汉:重视农业,提倡节俭

C.吴:重视水军,发展海上贸易

D.三国都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6.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B.便于军事调动

C.促进文化交流

D.增加财政收入

7.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A.考试内容逐渐增多

B.考试难度逐渐降低

C.考试范围逐渐扩大

D.考试形式逐渐规范

8.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A.土地兼并问题

B.财政困难问题

C.军队腐败问题

D.官僚制度问题

9.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D.南方民族特色鲜明

10.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地方行政权力较大

B.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促进了地方自治

11.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哪些?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

C.发展了海上贸易

D.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1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A.防止西方殖民侵略

B.保持传统经济模式

C.保护国内手工业

D.避免国内社会动荡

13.鸦片战争后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割让香港岛

B.支付赔款

C.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D.建立领事裁判权

15.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A.新政过于激进

B.新政缺乏群众基础

C.新政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D.新政执行不力

1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D.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7.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A.国民党内部的腐败

B.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

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

D.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不足

1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实行政治协商,成立联合政府

B.实行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生活

C.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

D.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民族工业

19.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联合国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20.“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A.科学技术的突破

B.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国防工业的建设

D.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诸侯国的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武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地位进行确立的是_______。

5.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主要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隋朝大运河的北端起点是_______,南端终点是_______。

7.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其中最重要的考试是_______。

8.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元朝实行行省制,全国分为_______个行省。

11.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远航次数达到_______次。

1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

14.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人士遭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_______。

16.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开始于_______。

17.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被称为_______。

18.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_______制度。

19.“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的理论是_______。

20.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是_______发展战略。

2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

2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

23.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

24.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

25.新时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是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指南针。()

2.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国的国君享有世袭的权利。()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

4.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味着所有学派都被禁止。()

5.三国时期,魏国由曹操建立,蜀汉由刘备建立,吴国由孙权建立。()

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7.唐朝的科举制度中,进士科是最高等级的考试。()

8.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旨在解决财政困难和社会矛盾。()

9.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南方。()

10.元朝的行省制使得地方行政权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大。()

11.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东方国家。()

1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几乎中断。()

13.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14.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人士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1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6.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17.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定》,实现了和平建国。()

18.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19.“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古代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并举例说明。

2.分析唐朝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讨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古代文化传承与演变的关系,并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案例题:分析《史记》的编纂及其对后世历史研究的影响。

2.案例题:探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如何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A

5.D

6.A

7.D

8.C

9.D

10.D

11.C

12.C

13.A

14.A

15.D

16.D

17.A

18.A

19.A

20.D

21.C

22.B

23.D

24.D

25.B

26.B

27.D

28.A

29.A

30.D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CD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D

9.ABC

10.ABC

11.ABC

12.ABC

13.ABC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

18.ABC

19.ABC

20.ABC

三、填空题

1.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纸张

2.管理地方事务充当中央政府的军事顾问主持国家祭祀活动

3.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曹魏:重视法制,强化中央集权蜀汉:重视农业,提倡节俭吴:重视水军,发展海上贸易

6.北京扬州

7.进士科

8.土地兼并问题财政困难问题军队腐败问题

9.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10.十一个

11.七

12.防止西方殖民侵略保持传统经济模式保护国内手工业

13.《南京条约》

14.治罪、充军、流放

15.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16.秋收起义

17.政治协商会议

18.计划经济

19.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